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75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在脊柱手术时,为了避免刀口处记住两侧的肌肉、血管、气管、食管、甲状腺等组织影响手术操作,需要将刀口处脊柱两侧的组织玻璃并撑开,目前常用一种钳式撑开器,该撑开器使用时需要分别放置于记住手术部位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端的切入口内,依靠手术的操作使组织向两侧分开,露出椎体以便于手术,由于撑开的叶片强度不高。叶片远端有内聚的趋势,撑开方法单一,由于需要至少两个撑开器才能起到作用,手术刀口需较长,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而且术后不易愈合,术区撑开效果欠佳,影响视野,手术操作复杂,增加手术风险,不符合脊柱外科微创手术理念。另外在临床上使用国内外类似工作通道直径普遍较大,使用后对椎旁肌肉,特别是多裂肌等损伤较大,而且价格昂贵,增加患者手术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术区定位后视野良好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固定装置、带固定卡槽的手术通道管、穿刺定位针,一套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管,手术通道管通过固定卡槽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扩张管的规格为上一级扩张管的管内侧壁直径等于下一级扩张管外侧壁直径,最大一级的扩张管外径等于手术通道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大幅度缩短,通过穿刺定位针进行定位,之后不断的插入扩张管最后插入手术通道管并将手术通道管进行对位即可,比传统手术时间缩短了 I小时。2、手术创伤小,减少手术中骨骼、肌肉的损伤,有助于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3.该工作通道外径限制为1.42cm,避免了现有大口径工作通道(外径均大于2cm以上)损伤多裂肌,根据成人年关节突内侧面到棘突之间距离,前者可以更好保护多裂肌及神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仰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5为夹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图5的仰视图;图8为抱夹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9为图8A-A面的剖视图;图10为卡槽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手术通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13为不同规格扩张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穿刺定位针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图;标号说明I手术通道管、2穿刺定位针,3扩张管,11固定卡槽、12圆形开口、13U型缺口、4第一锁定装置、41固定杆、5第二锁定装置、6蛇皮管固定件、7蛇皮管、8蛇皮管锁定装置,9卡槽固定件、42夹块、43活动件、44螺孔、46手柄、47限位块、48导向槽、51抱夹、52调节螺杆,53第二手柄、54第一限位抱管、55第二限位抱管、56第一限位齿、57第二限位齿、58螺孔A、59螺孔B,71外管、81调节手柄、91固定件、92调节螺母、93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1 15所示:它包括固定装置、带固定卡槽的手术通道管1、穿刺定位针2,一套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管3,手术通道管通过固定卡槽11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扩张管的规格为上一级扩张管的管内侧壁直径等于下一级扩张管外侧壁直径,最大一级的扩张管外径等于手术通道管的内径。手术过程中,线采用穿刺定位针定位并穿刺到达术区,后面通过定位针引导扩张管套入,扩张管的套入方式为先选定最小直径的扩张管,沿穿刺定位针的方向向内插入,确认扩张管到达指定位置时,抽出穿刺定位针,在套上更大一号的扩张管,当更大一号的扩张管到达指定位置时,抽出前一号的扩张管,依次类推,直到最大好的扩张管插入并到达指定位置后,插入手术通道管,当手术通道管到达指定位置后,即可抽出扩张管,最后将手术通道管道进行固定即可,如果不进行固定,手术器械在穿过手术通道管的时候,对手术通道管的挤压、碰撞会导致手术通道管的位置偏移。所述的固定卡槽为条状金属片,条状金属片的一端设有一个圆形开口 12,圆形开口的内径与手术通道管的外径相等,圆形开口的外径大于手术通道管的外径,圆形开口套设在手术通道管的上端并与手术通道管固定连接;条状金属片的另一端设有一个U型缺口13,条状金属片中部带有弯折,手术通道管下管口朝下时,U型缺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圆形开口所在的水平面。为了便于手术通道管的拆装,故设置了固定卡槽U型缺口。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装置4、固定杆41、第二锁定装置5、蛇皮管固定件
6、蛇皮管7、蛇皮管锁定装置8,卡槽固定件9,如图2-7所示:第一锁定装置主体是横截面为“凹”的夹块42,在夹块缺口内设有能在缺口上下活动的活动件43,夹块的下壁上开设有螺孔44,升降螺母穿过螺孔连接于活动件的下方,螺杆的下方设有与螺杆垂直连接的手柄46,滑块的内侧壁面上设有限位块47,夹块侧壁的内侧面开设有导向槽48,限位块设置在导向槽内并能够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第一锁定装置用来对固定装置本身进行身体固定,通过手柄转动,带动螺杆的上下运动,间接带动活动件的上下运动,从而保证第一锁定装置能够固定在指定物件上。所述的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在夹块的上壁面;;固定杆是用来调整第二锁定装置的高低位置,间接调整手术通道管的高低位置。如图8、9所示:第二锁定装置包括抱夹51、调节螺杆52,第二手柄53,第一限位抱管54,第二限位抱管55,第一限位抱管一端、管的边沿设第一限位齿56,第二限位抱管一端、管的边沿设有与第一限位齿对应的第二限位齿57,抱夹上设有螺孔A58和螺孔B59,螺孔B与第一限位抱管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在第一限位抱管内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依次穿过螺孔A,螺孔B,第一限位抱管,第二限位抱管,并与第二限位抱管连接,位于第一限位抱管内的一段调节螺杆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对应配合的外螺纹;这样可以保证第二锁定装置能够在固定杆上调节松紧,第二锁定装置调松时,第二锁定装置能够在固定杆上上下滑动,反之,则第二锁定装置固定在固定杆的指定位置。蛇皮管固定件为一个内部中空的块状体,所述的蛇皮管固定件侧面连接第二限位抱管的另一端头;所述的蛇皮管的一端头连接在蛇皮管固定件上;所述的蛇皮管锁定装置8设置在蛇皮管固定件上并与蛇皮管连接;通过蛇皮管锁定装置调节蛇皮管的松紧;卡槽固定件包括带有螺孔的固定件91、调节螺母92、垫片93,所述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在蛇皮管的另一端头上,调节螺母设置在螺孔上,垫片套设于调节螺母侧壁外围。调松蛇皮管的时候,蛇皮管可以根据手术通道管的位置任意弯折,一旦手术通道管的位置确定,可以通过蛇皮管锁定装置对蛇皮管进行锁定,这样也可以同时锁定手术通道管,避免手术过程中,手术通道管发生偏移。如图10所示:卡槽固定件包括带有螺孔的固定件91、调节螺母92、垫片93,所述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在蛇皮管的端头上,调节螺母设置在螺孔上,垫片设于调节螺母外周,U型缺口可以签在固定件与垫片之间,通过旋紧调节螺母,对手术通道管进行固定。一般来说,扩张管的数量为2 4个,如果扩张管的数量太多,那么在手术过程中,会有部分时间浪费在扩张管交替拔、插过程,所以一般扩张管的数量在2 4个。扩张管的前端为尖端,这样能够使得扩张管容易插入。手术通道道管的管壁较薄,在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下,为了满足微创手术的理念,手术通道管的内径不大于14.2mm ;而穿刺定位针的直径也一般设定在I 2_。
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装置、带固定卡槽的手术通道管(I )、穿刺定位针(2),一套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管(3),手术通道管通过固定卡槽(11)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扩张管的规格为上一级扩张管的管内侧壁直径等于下一级扩张管外侧壁直径,最大一级的扩张管外径等于手术通道管的内径,最小级的扩张管内径等于穿刺定位针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卡槽为条状金属片,条状金属片的一端设有一个圆形开口( 12),圆形开口的内径与手术通道管的外径相等,圆形开口的外径大于手术通道管的外径,圆形开口套设在手术通道管的上端并与手术通道管固定连接;条状金属片的另一端设有一个U型缺口( 13),条状金属片中部带有弯折,手术通道管下管口朝下时,U型缺口所在的水平面高于圆形开口所在的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锁定装置(4)、固定杆(41)、第二锁定装置(5)、蛇皮管固定件(6)、蛇皮管(7)、蛇皮管锁定装置(8),卡槽固定件(9),第一锁定装置主体是横截面为“凹”的夹块(4 2 ),在夹块缺口内设有能在缺口上下活动的活动件(4 3 ),夹块的下壁上开设有螺孔(44),升降螺母穿过螺孔连接于活动件的下方,螺杆的下方设有与螺杆垂直连接的手柄(46 ),滑块的内侧壁面上设有限位块(47 ),夹块侧壁的内侧面开设有导向槽(48 ),限位块设置在导向槽内并能够在导向槽内上下滑动; 所述的固定杆的下端固定在夹块的上壁面; 第二锁定装置包括抱夹(51)、调节螺杆(52),第二手柄(53),第一限位抱管(54),第二限位抱管(55),第一限位抱管一端、管的边沿设第一限位齿(56),第二限位抱管一端、管的边沿设有与第一限位齿对应的第二限位齿(57),抱夹上设有螺孔A (58)和螺孔B (59),螺孔B与第一限位抱管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在第一限位抱管内设有内螺纹,调节螺杆依次穿过螺孔A,螺孔B,第一限位抱管,第二限位抱管,并与第二限位抱管连接,位于第一限位抱管内的一段调节螺杆外侧壁设有与内螺纹对应配合的外螺纹; 蛇皮管固定件为一个内部中空的块状体,所述的蛇皮管固定件侧面连接第二限位抱管的另一端头; 所述的蛇皮管的一端头连接在蛇皮管固定件上; 所述的蛇皮管锁定装置(8)设置在蛇皮管固定件上并与蛇皮管连接; 卡槽固定件包括带有螺孔的固定件(91)、调节螺母(92)、垫片(93),所述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在蛇皮管的另一端头上,调节螺母设置在螺孔上,垫片套设于调节螺母侧壁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扩张管的数量为2 4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扩张管的 为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手术通道管的内径不大于14.2mm ;穿刺定位针的直径在I 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涉及一种操作方便,稳定性好、术区定位后视野良好的脊柱旁正中锁孔入路工作管道系统。它包括固定装置、带固定卡槽的手术通道管、穿刺定位针,一套直径依次增大的扩张管,手术通道管通过固定卡槽固定在固定装置上,扩张管的规格为上一级扩张管的管内侧壁直径等于下一级扩张管外侧壁直径,最大一级的扩张管外径等于手术通道管的内径。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大幅度缩短,通过穿刺定位针进行定位,之后不断的插入扩张管最后插入手术通道管并将手术通道管进行对位即可,比传统手术时间缩短了1小时;手术创伤小,减少手术中骨骼、肌肉的损伤,有助于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B17/02GK203042330SQ20122074752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陈春美, 陈权, 王春华, 韦浩, 王锐, 石松生, 杨卫忠 申请人:陈春美, 陈权, 王春华, 韦浩, 王锐, 石松生, 杨卫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