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一次性注射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675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多用途一次性注射笔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药物注射笔(51),其包括外壳(1)和剂量设定旋钮(2),所述剂量设定旋钮具有至少一个内齿(22)。制动构件(5)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52)。驱动件或后置构件(9)包括:至少一个外齿(92),其接合剂量设定旋钮(2)的至少一个内齿(22);和至少一个棘轮臂(96),其接合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52)。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驱动件(9)在与剂量设定旋钮(2)一起轴向地运动的同时被阻止与剂量设定旋钮(2)一起转动,而在注射期间,驱动件(9)与剂量设定旋钮(2)一起转动。
【专利说明】多用途一次性注射笔
[0001]相关申请
[0002]该申请根据35U.S.C.§ 119(e)要求享有2011年3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N0.61/457,391的优先权,其整个内容由此通过参考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0003]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用途笔型注射装置,该装置具有改进功能性,包括改进的剂量设定回拨(dial back)和改进的最后剂量控制以防止剂量被设定成大于药筒中剩余的药物量。
【背景技术】
[0004]已知现有技术中有各种药物注射笔装置。这些现有技术装置有时包括用于使使用者能够对设得过大的剂量加以校正的特征,其可以称为“回拨”。某些现有技术装置可以提供的另一个特征是对药筒最后剂量加以控制以使使用者不能设定大于药筒中剩余药物量的剂量的能力。该特征称为最后剂量控制或最后剂量管理。这两个特征是这种笔装置的使用者所期望的;然而,现有技术装置不能令人满意地满足这些需要。许多现有技术装置可以提供这些特征其中之一,但不能都提供两个特征。另外,许多现有技术装置需要用于执行回拨的额外步骤,而这些额外步骤对于使用者而言又麻烦又不直观。因而,本【技术领域】中需要提供回拨机构和最后剂量控制机构一起在药物注射笔中的改进功能性。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示例性 实施例解决了至少以上问题和/或缺点,并且提供了至少下文描述的优点。
[0006]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药物注射笔包括外壳和剂量设定旋钮,所述剂量设定旋钮具有至少一个内齿。制动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驱动件包括:至少一个外齿,其接合剂量设定旋钮的至少一个内齿;和至少一个棘轮臂,其接合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驱动件在与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轴向地运动的同时被防止相对于剂量设定旋钮转动,并且在注射期间,驱动件与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
[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药物注射笔包括外壳和用于设定和校正剂量的剂量设定旋钮。制动构件轴向地、可转动地固定到外壳。当设定和校正剂量时,驱动件与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轴向地运动,而当注射所设定剂量时,驱动件与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地运动。当注射所设定剂量时,中空的活塞杆轴向地运动。在中空的活塞杆内布置有制动芯部构件以基本上防止中空的活塞杆转动运动。
[0008]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目的、优点和突出特征将从以下的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变得明显,以下的详细说明参照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09]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示例性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参照附图对这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0010]图1是根据本发明注射笔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0011]图2A是图1的注射笔在移除下笔体后的透视图;
[0012]图2B是图1的注射笔的分解组装视图;
[0013]图2C是图2B的上笔体的局部剖开透视图;
[0014]图3是图2A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15]图4是图3的剂量设定旋钮的透视图;
[0016]图5是图3的后置(setback)构件的侧透视图;
[0017]图6是图3的制动塔状件的透视图;
[0018]图7是制动塔状件与后置构件之间的接合的透视图;
[0019]图8是图3的导螺杆的透视图;
[0020]图9是图5的后置构件的前透视图;
[0021]图10是图3的导螺杆、制动塔状件和后置构件之间的接合的透视图;
[0022]图11是剂量设定旋钮、导螺杆、后置构件和制动塔状件之间的接合的剖视正视图;
[0023]图12是在设定剂量之后的剂量设定旋钮和后置构件相对于导螺杆和制动塔状件的剖视正视图;
[0024]图13是与图3的后置构件相接合的剂量停止构件的透视图;
[0025]图14是剂量设定旋钮的剖视正视图;
[0026]图15是在初始位置中的剂量停止构件的剖视正视图;
[0027]图16是在最终位置中的剂量停止构件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0028]图17是布置在图1的注射笔上笔体部分中的指示件窗的正视图;
[0029]图18是图17的指示件窗的正视图,其中指示件窗指示所设定剂量尚未被完全注射;
[0030]图19是包括指示件的剂量设定旋钮的透视图;
[0031]图20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分解组装视图;
[0032]图21是图20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33]图22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分解组装视图;
[0034]图23是图22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35]图24是图22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制动塔状件的透视图;
[0036]图25是图22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活塞杆之间的接合的透视图;
[0037]图26是活塞杆的透视图;
[0038]图27是图22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活塞杆之间的接合的透视图;
[0039]图28是图22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导螺杆之间的接合的剖视正视图;
[0040]图29是根据本发明第四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透视图;
[0041]图30是图29的注射笔的分解组装视图;
[0042]图31是图30的制动塔状件的透视图;
[0043]图32是图30的制动塔状件芯部的透视图;[0044]图33是图30的导螺杆的透视图;
[0045]图34是图30的活塞杆的透视图;
[0046]图35是图29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47]图36是图30的制动塔状件、制动塔状件芯部、导螺杆和活塞杆之间的接合的剖视正视图;
[0048]图37是图30的活塞杆的剖视正视图;
[0049]图38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活塞杆的透视图;
[0050]图39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制动塔状件芯部的透视图;
[0051]图40是图38和图39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活塞杆之间的接合的透视图;
[0052]图41是根据本发明第五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53]图42是根据本发明第六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54]图43是图42的导螺杆的透视图;
[0055]图44是图43的导螺杆的剖视正视图;
[0056]图45是图42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导螺杆之间的接合的剖视正视图;
[0057]图46是正插入到图42的制动塔状件中的制动塔状件芯部和导螺杆组件的剖视正视图;
[0058]图47是在与制动塔状件形成卡合连接之前的导螺杆的剖视正视图;
[0059]图48是在与制动塔状件形成卡合连接之前的导螺杆的放大剖视正视图;
[0060]图49是导螺杆和制动塔状件之间的卡合连接的剖视正视图;
[0061]图50是插入到图49的制动塔状件组件中的活塞杆的剖视正视图;
[0062]图51是图50的制动塔状件组件的端部正视图;
[0063]图52是根据本发明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分解组装视图;
[0064]图53是图52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65]图54是图52的注射笔的剂量设定旋钮的透视图;
[0066]图55是图54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67]图56是图52的注射笔的后置构件的透视图;
[0068]图57是图56的后置构件的剖视正视图;
[0069]图58是图56的后置构件的远侧透视图;
[0070]图59是图52的注射笔的导螺杆的透视图;
[0071]图60是图52的注射笔的制动塔状件芯部的透视图;
[0072]图61是图52的注射笔的制动塔状件的透视图;
[0073]图62是图61的制动塔状件的剖视正视图;
[0074]图63是图52的注射笔的活塞杆的透视图;
[0075]图64是图63的活塞杆的剖视正视图;
[0076]图65是图52的注射笔上笔体的透视图;
[0077]图66是图65的上笔体的剖视正视图;
[0078]图67是图52的注射笔的响板(clicker)本体的透视图;
[0079]图68是图67的响板本体的底部平面图;
[0080]图69是图67的响板本体的正视图;[0081]图70是图67的响板本体的顶部平面图;
[0082]图71是图52的注射笔制动塔状件的近侧透视图;
[0083]图72是在与图52的注射笔制动塔状件接合之前的导螺杆和制动塔状件芯部的透视图;
[0084]图73是在连接到图72的制动塔状件之前的、连接到制动塔状件芯部的导螺杆的透视图;
[0085]图74是连接到图72的制动塔状件的导螺杆和制动塔状件芯部的正视图;
[0086]图75是图52的注射笔活塞杆和制动塔状件芯部之间的接合的正视图;
[0087]图76是布置在根据本发明第八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的剂量设定旋钮和后置构件之间的响板本体的剖视正视图;
[0088]图77是图76的响板本体的透视图;
[0089]图78是图76的注射笔后置构件的局部透视图;
[0090]图79是图76的注射笔剂量设定旋钮的局部透视图;和
[0091]图80是图76的注射笔的剖视正视图。
[0092]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件将理解为指示相同的元件、特征和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93]本说明书中所例示出的事项被提供用于帮助参照附图综合地理解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脱离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且,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构造的说明。
[0094]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51的视图。如图所示,注射笔51包括上笔体或外壳1,其容纳多个剂量设定和注射部件。上笔体I与容纳有药筒15的筒外壳14 (如图2A和图2B中所示)连接。注射笔51还可以包括下笔帽12,以便在不使用注射笔时覆盖筒15和筒外壳14。如图所示,注射笔51包括剂量设定旋钮2,所述剂量设定旋钮2包括旋钮状部分,使用者转动该旋钮状部分以设定所期望的剂量。如图2B中所示,剂量设定旋钮2还包括多个数字,对应于经设在上笔体I上的窗13可见的多个剂量单位。使用者转动剂量设定旋钮2,直到在窗13中可见到所期望的剂量为止。上笔体I可以包括箭头或其它指示件53以精确地指示所设定的剂量。一旦设定所期望的剂量,则使用者按压推钮3直到所设定的剂量被完全注射为止。外部护罩69 (图2b)可以覆盖针56以防止在移除下笔帽12时发生意外针刺。
[0095]可选地,如图1、图2A和图2B中所示,上笔体I还可以包括第二窗55,用于指示何时完成所设定的剂量。如图19中所示,可以在剂量设定旋钮2的外表面上设置指示件或标记件件27,仅当剂量设定旋钮2已经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时才能经第二窗55见到该指示件或标记件,从而指示完成了注射过程。图18示出了当剂量设定旋钮2已几乎返回到其初始位置时的情形。如图所示,通过窗55看不到指示件27,因此使用者注意到没有完成注射。如图17中所示,一旦可以在窗55中看见标记件27,则使用者确信完全注射了所设定的剂量。
[0096]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51的剖视图。可以鉴于图2B所示的分解组装视图来更好地理解所涉及的各个部件。如图所示,在上笔体I的距使用者最近但距针56最远的近侧端部处设置推钮3。推钮3优选地包括环形凸缘(bead)或边沿57,该环形凸缘或边沿57与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的内表面上的相应环形槽58接合。环形边沿和槽的连接优选地是摩擦配合,其使得推钮3在推钮弹簧10的作用力下维持在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偏压位置中,但是允许推钮3被推入剂量设定旋钮2中以用于注射所设定的剂量。推钮3的内部容纳有后置支承插入件8,该后置支承插入件搁置在后置构件或驱动件9的近侧端部处的内表面上。推钮3被设计成在后置支承插入件8上自由地转动。
[0097]如图5中所示,后置构件或驱动件9是柱形构件,该柱形构件是与剂量设定旋钮2共轴,并且被剂量设定旋钮2包围。后置构件9围绕如图6中所示的制动塔状件5共轴地设置,所述制动塔状件5轴向地、可转动地固定到上笔体I。制动塔状件5共轴地包围活塞杆6,如图3中所示。活塞杆6包括一组键62,所述一组键62接合制动塔状件5内部的狭槽以将活塞杆6可转动地锁定到制动塔状件5。活塞杆6优选地包括设置在其内表面上的多个螺纹64,如图3中所示。活塞杆6共轴地包围导螺杆4,所述导螺杆4至少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一系列螺纹42,如图20中所示。导螺杆螺纹42与设置在活塞杆6上的内螺纹64螺纹接合。如以下将进一步说明地,由于活塞杆6与导螺杆4螺纹接合,活塞杆6在注射期间运动到筒15中,以加压在设在筒15内的止动件16上,从而驱排出一剂药物。在制动塔状件5的远侧端部与筒15之间设有如图2B和图3所示的波形夹弹簧11,以便沿远侧方向偏压筒15,从而防止筒15在注射期间的任何运动,并因而确保注射准确的剂量。
[0098]为了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51来设定剂量,使用者将剂量设定旋钮2的旋钮部分相对于上笔体I转动。如图19中最佳示出地,剂量设定旋钮2的外表面59包括螺纹23,所述螺纹23与设在上笔体I的内表面上的多个螺纹17 (图2C)进行螺纹接合,如图3中所示。因此,随着剂量设定旋钮2相对于上笔体I转动,剂量设定旋钮2从上笔体I抒出或前进出一距离,如图3中所示。剂量设定旋钮2在其内表面上在近侧端部附近包括环形肩部或边沿21,如图3和图4中所示。该环形肩部21与后置构件9的扩大部分或头部91接合,如图3和图5中所示。剂量设定旋钮2的环形肩部21优选地包括一系列齿或脊部22,所述一系列齿或脊部22与设在后置构件9的扩大头部91上的多个形状类似的齿或脊部92接合。优选地,剂量设定旋钮`齿22和后置构件齿92沿着相反的轴向方向延伸。在剂量设定期间,剂量设定旋钮2相对于后置构件9沿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自由转动。此时,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多个齿或脊部22滑动越过设置在后置构件9的头部部分91上的齿92,从而提供触觉信号或咔嗒声以指示对剂量数量的设定。如以下进一步说明地,剂量设定旋钮2由于单向棘轮而能够在设定期间相对于后置构件9转动,所述单向棘轮防止后置构件9与剂量设定旋钮2 —起沿着设定方向转动。
[0099]为了对设得过高的所设剂量加以校正,使用者简单地沿着相反方向往回转动剂量设定旋钮2。由于在后置构件9与制动塔状件5之间的单向棘轮,剂量设定旋钮2沿着该方向的转动不传递给后置构件9,如图7中所示。后置构件9在其远侧端部附近包括一对棘轮臂96,如图5和图7中所示。该对棘轮臂96接合设在制动塔状件5的外表面上的多个花键或齿52,如图6和图7中所示。棘轮臂96和花键或齿52被构造成仅允许沿一个方向的相对转动,即,沿能够注射所设剂量的方向转动。设在棘轮臂96与制动塔状件5上的齿52之间的摩擦大于分别在后置构件9和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相应齿92与齿22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剂量设定旋钮9可以往回转动以对所设剂量加以校正,却不使后置构件9沿着该方向转动。因此,分别设置在后置构件9和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齿92和齿22滑动越过彼此,以在回拨剂量期间就如在正常剂量设定期间一样提供咔嗒声,由此指示对所设剂量的校正。
[0100]随着剂量设定旋钮2在设定剂量期间从上笔体I轴向地拧出或前进出,后置构件9也被驱使从本体轴向地运动出一相应距离。在剂量设定旋钮从本体运动出来期间,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环形肩部21与该后置构件9的扩大头部部分91之间的接合推压后置构件9的扩大头部部分91,从而产生所述轴向运动。一旦设定了期望的剂量,则使用者推动推钮3,该推钮3联接到后置支承插入件8,而该后置支承插入件8轴向地连接到后置构件9。在由使用者按压推钮3而施加的作用力下,经由分别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和后置构件9上的相应齿或脊部92和22的啮合,后置构件9运动进入与剂量设定旋钮2的锁定或啮合接合。随着使用者继续按压推钮3,剂量设定旋钮2被驱使以转动,并经由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螺纹23与上笔体I中的螺纹17之间的螺纹接合而拧回上笔体I中。然后,由于剂量设定旋钮2与后置构件9锁定或啮合接合,剂量设定旋钮2的转动被传递给后置构件9。使用者按压推钮3的力足以克服后置构件9上的棘轮臂96与制动塔状件5上的齿或花键52之间的摩擦。结果,后置构件9能够沿着该方向转动。在注射期间,随着后置构件9相对于制动塔状件5转动,棘轮臂96在其越过制动塔状件5上的齿52时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这为使用者指示正在进行所设剂量的注射。
[0101]然后,如在注射期间所允许地,后置构件9的转动被传递到导螺杆4,该导螺杆4经由设在导螺杆4与后置构件9之间的键槽连接而可转动地固定至后置构件9。如图9中所示,后置构件9的内表面60包括槽或狭槽98,所述槽或狭槽98与设在导螺杆4近侧端部处的键48接合,如图10中所示。后置构件9优选地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狭槽98,用于接合设在导螺杆4上的两个相对布置的键48。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后置构件9经由键48和狭槽98的相互连接(如图11和图12所示)而相对于导螺杆4轴向地运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后置构件9中狭槽98的长度可以被构造成与单次注射时待注射的最大剂量相对应。导螺杆4经由与制动塔状件5的卡合接合而相对于上笔体I轴向地固定,所述制动塔状件5轴向地、可转动地固定到上笔 体1,如以下将进一步说明。如图8和图11中所示,导螺杆4包括具有带角度表面45的盘状部分44,其使导螺杆4能够在设在制动塔状件5内部上的边沿或一组突起54后方卡合入(如图所示),因而相对于上笔体I轴向地锁定导螺杆4。
[0102]如上所述,导螺杆4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多个螺纹42,所述多个螺纹42与优选地沿着中空活塞杆6整个长度设置的多个螺纹64 (如图3所示)螺纹接合。由于与相对于上笔体I保持轴向地、可转动地固定的制动塔状件5不可转动地联接,活塞杆6保持不可相对于上笔体I转动。活塞杆6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一个键或一组键62,其与设在制动塔状件5内表面上的狭槽61 (图12)接合,以在允许活塞杆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5轴向运动的同时防止两者之间相对转动。导螺杆4的螺纹42具有与活塞杆6的平坦部分65 (图2b)相对应的平坦部分43,使得导螺杆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的轴向运动不会导致活塞杆6轴向运动。因此,导螺杆4在剂量注射期间的转动导致导螺杆4的螺纹42接合活塞杆6的螺纹64,由此使活塞杆6轴向地运动。
[0103]在组装期间,制动塔状件5从远侧端部插入上笔体I中。如图3中所示,上笔体I包括横向壁18,所述横向壁18通过如图所示地阻挡制动塔状件5的扩大远侧部分66而限制制动塔状件5到本体I中的运动。另外,如图15中所示,还在上笔体I的内表面上从横向壁18向远侧地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键19。键19与设在制动塔状件5的扩大远侧部分66上的狭槽55接合(如图6中所示),以相对于上笔体I转动地固定制动塔状件5。优选地,在上笔体I的内表面上布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键19 (如图15中所示),以接合制动塔状件5的扩大远侧部分66上的多个狭槽55。 [0104]由于活塞杆6不可相对于本体I转动,随着注射期间导螺杆4如上所述地因导螺杆4与后置构件9的转动联接而被驱动转动,活塞杆6通过其与导螺杆4的螺纹接合而沿着远侧方向运动以压靠设在药筒15中的止动件16,从而驱排出液体药物。优选地设置机械优势以便使剂量设定旋钮2在注射期间比活塞杆6在轴向方向上运动更远,从而减小必须由使用者所施加的注射力。这优选地通过为剂量设定旋钮2与上笔体I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为导螺杆4与活塞杆6之间的螺纹连接设置不同的螺距而实现。螺距之间的比率可以依据液体药物体积和预期的剂量体积而变化。例如,螺距比可以是4.35:1或3.25:1,但是不限于此。由于导螺杆4因后置构件9与制动塔状件5之间的单向棘轮而仅可沿着单个方向转动(其导致活塞杆6向远侧运动),活塞杆6被阻止沿近侧方向运动。因而,由于活塞杆6在注射之间维持其与止动件16的接合,因此可以确保准确的剂量。
[0105]如图2b和图13中所示,剂量停止构件7被设置用于最后剂量管理,以防止设定大于药筒15中剩余药物量的剂量。通过被定位于设在后置构件9外表面上的一对花键94之间,剂量停止构件7可轴向地滑动但相对于后置构件9转动地固定。剂量停止构件7如图所示地是半个螺母形状的元件,其在外表面上带有多个螺纹72。这些螺纹72构造成与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内部上的相对应螺纹24接合,如图14中所示。图15示出了在其初始位置中的剂量停止构件7。如图所示,剂量停止构件7与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螺纹24中的一个或两个最近侧螺纹进行螺纹接合。在剂量设定期间,随着剂量设定旋钮2相对于后置构件9转动并且因此也相对于剂量停止构件7转动,剂量停止构件7因其与剂量设定旋钮2中的螺纹24接合而被驱动沿着远侧方向滑动与所设剂量相对应的距离。
[0106]在注射期间,因为后置构件9和剂量设定旋钮2如上所述地转动地联接,所以剂量停止构件7将维持其相对于剂量设定旋钮2的螺纹24的位置。剂量停止构件7将在剂量设定期间沿着远侧方向运动直到剂量停止构件7的远侧边缘73抵接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内表面上的朝向内的键26为止,如图14和16中所示。在该位置中,剂量停止构件7被阻止沿远侧方向进一步运动,这也还阻止了剂量设定旋钮2进一步转动来设定额外的剂量。如图16中所示,在剂量停止构件7的最终位置中,剂量停止构件7与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中的螺纹24中的大约两个最远侧螺纹进行螺纹接合。如参照图15和图16所示,剂量停止构件7从其初始位置开始到其抵接设在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键26的最终位置所行进的总距离大于分别设在剂量停止构件7和剂量设定旋钮2上的螺纹部分72和24中的任一个螺纹部分的长度。
[0107]图20和图21示出具有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功能的另一个实施例,显然地通常将附图标记以“lxx”形式分配给各种部件。图20和图21示出了剂量停止构件7’的备选实施例,如图所示。剂量停止构件107仍然是半个螺母形状的元件,但用更多数量的螺纹172加长。现在,剂量停止构件107也仅与设在剂量设定旋钮102内部上的单个四分之三长度的螺纹129进行螺纹接合。剂量停止构件仍然以与上述方式相同的方式相对于后置构件109沿远侧方向滑动直到剂量停止构件抵接剂量设定旋钮102内部上的键126为止。可替代地,剂量停止构件7和107可以构造成在剂量设定期间类似地沿近侧方向滑动,直到剂量停止构件7和107抵接分别在后置构件9和109的近侧端部附近的扩大部分91和191为止,因而防止进一步设定将超出药筒15和115中的剩余药物量的剂量。
[0108]图22至图28示出了注射笔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200,其具有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功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已被包含入,其中被绘出的部件基本相同地具有“2XX”的形式。图22至图28中所示的注射笔200的每个部件及其相应功能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除非另外说明以外。
[0109]图22至图28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被称为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额外元件。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由制动塔状件205包围,并被设置成轴向地且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205。如图24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220在其近侧端部附近包括设在扩大表面223上的多个齿222。多个齿222优选地朝向远侧端部轴向地延伸。多个齿222被构造成与设在制动塔状件205近侧端部处的相应齿215相接合。相应齿的接合防止制动塔状件芯部220与制动塔状件205之间的相对转动。制动塔状件205以上述相同的方式既轴向地又转动地固定到上笔体201。如图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220是大致柱形的元件,具有如图24中所示地沿着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敞开侧224。敞开侧224包括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大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横截面圆周。敞开侧224在敞开侧224的每个端部处形成有两个纵向延伸的边缘225和226。
[0110] 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功能是防止活塞杆2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205转动,并且因而防止活塞杆206相对于上笔体201转动。如图25至图27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由中空的活塞杆206包围。中空的活塞杆206包括沿着中空的活塞杆206的基本整个长度设置的多个螺纹节段262。每个螺纹节段262都具有与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敞开侧224的圆周部分基本相同的长度。螺纹节段262向内延伸到中空的活塞杆206的内腔中。活塞杆206的外表面包括多个窗节段260,所述多个窗节段260 “冲穿〃活塞杆206的表面以突出到其内部中。窗节段260被设置用来帮助制造中空的活塞杆206以帮助形成内螺纹节段262。活塞杆2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220定位,以便使螺纹节段262与制动塔状件芯部的敞开表面224对准并且突出到制动塔状件芯部的开口表面224中,如图25和图27中所示。在该位置中,一对纵向地延伸的边缘225和226抵接突出的螺纹节段262的相应边缘,以便防止活塞杆1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220转动。
[0111]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在中空活塞杆206内部中设置有导螺杆204。螺纹部分242设置在导螺杆204的远侧端部处。螺纹部分242构造成与设在活塞杆206的内部上的螺纹节段262接合。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导螺杆204转动地固定到后置构件209,以便在注射期间将后置构件209的转动传递到导螺杆204。由于导螺杆螺纹204大于在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远侧端部230处的开口直径,导螺杆2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220沿着近侧方向轴向地运动,如图23和图28中所示。由于导螺杆204的凸缘229接合制动塔状件芯部220的扩大部分223,导螺杆2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220沿着远侧方向轴向地运动。照此,由于导螺杆204的螺纹部分242与中空活塞杆206上的螺纹节段262之间的螺纹接合,导螺杆204相对于活塞杆206 (该活塞杆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205)的相对转动在筒215内沿远侧方向轴向地驱动活塞杆206,从而驱排出容纳于筒中的药物。[0112]图29至图37示出注射笔的第四示例性实施例300,其具有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功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已被包含入,其中被绘出的部件基本相同地具有“3XX”的形式。图29至图37中所示的注射笔300的每个部件及其相应功能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除非另外说明以外。
[0113]图29至图37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修改的制动塔状件芯部320。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由制动塔状件305包围,并且设置成轴向地且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305。如图32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320具有从其近侧端部326延伸的一对相对延伸的臂321和322。突起部324和325从各臂321和322的端部向上延伸。臂321和322由制动塔状件305的近侧端部354处的V形凹口 353接纳。臂321和322接纳导螺杆304的盘状部分344(图33),以便使突起部324和325抵接盘状部分344。因此,导螺杆304被允许在注射期间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320转动。制动塔状件305以与上述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既轴向地又转动地固定到上笔体301。
[0114]如图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320是基本柱形的元件,其具有沿着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的轴向长度延伸的敞开侧327,如图32中所示。敞开侧327包括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的大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横截面圆周。敞开侧327在敞开侧327的每个端部处形成两个纵向地延伸的边缘328和329。
[0115]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的功能是防止活塞杆3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305转动,并且因而防止活塞杆306相对于上笔体301转动。如图35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由中空的活塞杆306包围。中空的活塞杆306具有螺纹342,所述螺纹342优选地沿着活塞杆306的整个内表面367基本连续地延伸,如图35和图37中所示。突起部或键361在活塞杆306的近侧端部362处径向向内地延伸,如图34中所示。用于接合止动件316的凸缘366从活塞杆306的远侧端部向外延伸。活塞杆3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320定位,以便使突起部361被接纳在制动塔状件芯部的敞开表面327中,如图35中所示。在该位置中,一对纵向地延伸的边缘328和329抵接突起部361的相应边缘363和364,以便防止活塞杆3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320转动,由此控制活塞杆306的角度取向。突起部或键361处于活塞杆306的近侧端部处,使得该突`起部或键361可以随着活塞杆306向远侧运动而保持在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的狭槽状开口 327中。
[0116]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在中空的活塞杆306内部中设有导螺杆304,如图35中所示。螺纹部分342设置在导螺杆304的远侧端部处,如图33中所示。螺纹部分342构造成与设在活塞杆306内部上的螺纹节段362相结合。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导螺杆304转动地固定到后置构件309,以便在注射期间将后置构件309的转动传递到导螺杆304。由于导螺杆螺纹204大于在制动塔状件芯部320的远侧端部330处的开口直径,导螺杆3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320沿着近侧方向轴向地运动,如图35中所示。由于制动塔状件305的向内延伸的突起部365与设在扩大部分323与盘状部分344之间的导螺杆304的槽345接合,导螺杆3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320沿着远侧方向轴向地运动。照此,由于导螺杆304的螺纹部分342与中空的活塞杆306的螺纹362之间的螺纹接合,导螺杆304相对于活塞杆306 (该活塞杆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305)的相对转动在筒315内沿远侧方向轴向地驱动活塞杆306,从而驱排出容纳于筒中的药物。
[0117]图38至图41示出了注射笔的第五示例性实施例400,其具有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功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已被包含入,其中被绘出的部件基本相同地具有“4xx”的形式。图38至图41中所示的注射笔400的每个部件及其相应功能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除非另外说明以外。
[0118]图38至图41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又一个修改的制动塔状件芯部420。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由制动塔状件405包围,并且设置成轴向地且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405。如图39和图40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420在其近侧端部附近具有设在扩大表面423上的多个齿422。多个齿422优选地朝向远侧端部轴向地延伸。制动塔状件405与图34中所示的制动塔状件205基本类似,并且具有设置在制动塔状件205的近侧端部216(图24)处的多个相应齿215。制动塔状件齿215 (图34)与制动塔状件芯部齿422之间的接合防止制动塔状件芯部420与制动塔状件405之间的相对转动。制动塔状件405以上述相同的方式既轴向地又转动地固定到上笔体401。
[0119]如图39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420具有从扩大部分423延伸的大致平面状的相对臂491和493。在相对的臂491和493之间形成有敞开侧424,所述敞开侧424沿着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轴向长度延伸。敞开侧424包括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大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横截面圆周。敞开侧424在敞开侧424的每个端部处形成两个纵向地延伸的边缘 425 和 426。
[0120]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功能是防止活塞杆4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405转动,并且因而防止活塞杆406相对于上笔体401转动。如图38和图40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由中空的活塞杆406包围。中空的活塞杆406具有沿其整个内表面延伸的螺纹462。孔381从活塞杆406的近侧端部382延伸到远侧端部383。开口 386的用于通向孔381的相对侧面384和385是基本平坦的,如图38中所示。
[0121]活塞杆4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420定位,以便使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平面状臂491和493由活塞杆406的 孔开口 486的平坦部分484和485接纳。导螺杆404插入通过制动塔状件芯部420,以便使导螺杆螺纹442在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远侧端部494以外接合活塞杆螺纹462。导螺杆404在注射期间的转动导致活塞杆406因其之间的螺纹接合而轴向运动。在注射期间,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平面状臂491和493与活塞杆406的平坦部分484和485之间的接合防止活塞杆4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220转动。
[0122]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导螺杆404转动地固定到后置构件409,以便在注射期间将后置构件409的转动传递到导螺杆404。由于导螺杆螺纹404大于在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远侧端部494处的开口直径,导螺杆4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420沿着近侧方向轴向地运动,如图41中所示。由于导螺杆404的凸缘429与制动塔状件芯部420的扩大部分423接合,导螺杆4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420沿着远侧方向轴向地运动。照此,由于导螺杆404的螺纹部分442与中空的活塞杆406的螺纹462之间的螺纹接合,导螺杆404相对于活塞杆406 (该活塞杆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405)的相对转动在筒415内沿远侧方向轴向地驱动活塞杆406,从而驱排出容纳于筒中的药物。
[0123]图42至图51示出了注射笔的第六示例性实施例500,其具有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功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已被包含入,其中被绘出的部件基本相同地具有“5XX”的形式。图42至图51中所示的注射笔500的每个部件及其相应功能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除非另外说明以外。[0124]如图11中所示,导螺杆4卡合到在制动塔状件5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突起54的断续的环中。在第六示例性实施例中,导螺杆504具有连续的环591,制动塔状件505卡合到所述连续的环591中,如图42中所示。连续的环591是柔性构件,其有助于组装,并借助环591的连续性来抵抗拆散。
[0125]导螺杆504具有形成在远侧端部543处的外螺纹542以接合活塞杆506的螺纹,如图43和图44中所示。连续的环591被布置在导螺杆504的近侧端部544处。连续的环591具有内表面592和外表面593。周向边沿594从环591的内表面592延伸。周向边沿594具有带角度的表面595,如图44中所示,以帮助制动塔状件505的插入。
[0126]塔状件芯部520被布置在导螺杆504上,如图45中所示。塔状件芯部520具有敞开表面以接纳导螺杆504。然后,导螺杆504和制动塔状件芯部520通过在制动塔状件505的近侧端部583处的开口 581插入,如图46中所示。然后,在制动塔状件505的近侧端部583处的开口 581向外折曲以接纳制动塔状件芯部520的扩大部分523,如图47和图48中所示。导螺杆504尚未连接到制动塔状件505而允许制动塔状件505的近侧端部583处的开口 581卸压,由此减小开口 581上的应力。制动塔状件芯部520的扩大部分523被接纳在制动塔状件505的内腔内。
[0127]如图49中所示,导螺杆504被卡合连接到制动塔状件505。沿着远侧方向推动导螺杆504,使得环591的边沿594的带角度的表面595沿着制动塔状件505的近侧端部583处的带角度的表面584向外折曲。周向边沿594卡合到形成在制动塔状件505的外表面586中的、与其近侧端部583相邻的凹陷部585中。制动塔状件芯部520尚未转动地锁定到制动塔状件505,因此制动塔状件芯部520能够自由地转动。
[0128]如图50中所示,活塞杆506从其远侧端部插入制动塔状件505的内腔中。活塞杆506的内螺纹562被拧到导螺杆504的螺纹542 (图45)上,以便使活塞杆506沿着近侧方向拧到制动塔状件505中。活塞杆506 —直被拧到活塞杆506的近侧端部563抵接制动塔状件芯部520的扩大的部分523为止。然后,制动塔状件芯部520被向远侧地推入制动塔状件505中,由此将制动塔状件芯部520锁定至制动塔状件505。通过导螺杆螺纹542中的裂口 543插入销(未示出),以帮助将制动塔状件芯部520锁定到制动塔状件505。
[0129]图52至图75示出了注射笔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600,其具有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类似的功能。相同的附图标记已被包含入,其中被绘出的部件基本相同地具有“6XX”的形式。图52至图75中所示的注射笔600的每个部件及其相应功能与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基本相同,除非另外说明以外。
[0130]图52至图75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被称为响板本体680的额外的元件,如图52和图67至图70中所示。响板本体680由剂量设定旋钮602包围,如图53中所示。上环682的上表面681被推钮603接合。上环682的下表面689被后置构件609的远侧端部690接合。上环682连接有一对柔性臂683,如图67、图68和图70中所示。下环684连接到上环682,如图69中所示。下环684具有连接到该下环的一对柔性臂685,如图67和图68中所示。在上环柔性臂683的自由端部处布置有钩部686,并且在下环柔性臂687的自由端部处布置有钩部687。优选地,上环钩部686的坡面和下环钩部687的坡面形成大约15度的角。在响板本体680中形成有开口 688以接纳推钮603。上环柔性臂钩部686接合剂量设定旋钮602的齿691,如图53中所示。下环柔性臂钩部687接合后置构件609的齿692。
[0131]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由制动塔状件605包围,并且设置成轴向地且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605。如图60和图72至图74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620具有在近侧端部处轴向地延伸的键623。键623由布置在制动塔状件605的近侧端部处的V形凹口 653接纳。键623具有向内渐缩的侧面,如图72至图74中所示,以有助于与制动塔状件605的V形凹口 653接合,从而将制动塔状件芯部620转动地锁定到制动塔状件605。制动塔状件605以上述相同的方式既轴向地又转动地固定到上笔体601。如图60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620是基本柱形的元件,其具有沿着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轴向长度的延伸的敞开侧624。敞开侧624包括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横截面的圆周的大约五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敞开侧624在敞开侧624的每个端部处形成两个纵向地延伸的边缘625和626。[0132]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功能是防止活塞杆6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605转动,并且因而防止活塞杆606相对于上笔体601转动。如图53中所示,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由中空的活塞杆606包围。中空的活塞杆606包括内螺纹662,其沿着中空的活塞杆606的基本整个长度延伸,如图63和图64中所示。活塞杆6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620定位,以便使内部延伸的键661接合纵向延伸的边缘625和626,从而防止活塞杆6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芯部620转动,如图75中所示。
[0133]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在中空的活塞杆606内部中设置有导螺杆604 (图59)。在导螺杆604的远侧端部处设置有螺纹部分642。该螺纹部分642构造成接合活塞杆606的内螺纹662。与以上示例性实施例类似地,导螺杆604转动地固定到后置构件609,以便在注射期间将后置构件609的转动传递到导螺杆604。导螺杆604被卡合到制动塔状件芯部620中,而该制动塔状件芯部620被卡合到制动塔状件605中,如图53和图72至图74中所示。导螺杆604的凸缘633由制动塔状件芯部620 (图60)的槽632接纳,以便使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近侧端部由导螺杆604的环形槽645接纳,所述环形槽645被布置在近侧凸缘646和从近侧凸缘646向内间隔开的凸缘633之间。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凸缘644由制动塔状件605的向内延伸的唇部665接纳。由于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凸缘644抵接制动塔状件605的向内延伸的唇部665,导螺杆6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605沿着近侧方向轴向地运动。防止制动塔状件芯部620向近侧轴向地运动,便防止通过卡合配合而连接到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导螺杆604向近侧轴向地运动。由于导螺杆604的凸缘646抵接制动塔状件605的远侧端部,导螺杆604被阻止相对于制动塔状件605沿着远侧方向轴向地运动。照此,由于导螺杆604的螺纹部分642和中空的活塞杆606上的内螺纹662之间的螺纹接合,导螺杆604相对于活塞杆606 (该活塞杆转动地固定到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相对转动在筒615内沿着远侧方向轴向地驱动活塞杆606,从而使止动件616运动以驱排出容纳在筒中的药物。
[0134]为了用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600来设定剂量,使用者相对于上笔体601转动剂量设定旋钮602的旋钮部分。剂量设定旋钮602的外表面659包括螺纹619,如图54和图55中所示,所述螺纹619与设在上笔体601内表面上的多个螺纹617螺纹接合,如图65和图66中所示。因此,随着剂量设定旋钮602相对于上笔体601转动,剂量设定旋钮602从上笔体601拧出或前进出一距离(图3)。剂量设定旋钮602在其内表面上在近侧端部附近包括环形肩部或边沿621,如图5中所示。该环形肩部621与后置构件609的扩大部分或头部699 (图56至图58)接合,如图53中所示。剂量设定旋钮602的环形肩部621优选地包括一系列齿或脊部622,所述一系列齿或脊部622与设在后置构件609的扩大头部699上的多个形状类似的齿或脊部698接合。优选地,剂量设定旋钮齿622和后置构件齿698沿着相反的轴向方向延伸。在剂量设定期间,剂量设定旋钮602相对于后置构件609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自由转动。此时,剂量设定旋钮602上的多个齿或脊部622滑动越过设在后置构件609的头部部分699上的齿698,从而提供触觉信号或咔嗒声以指示对剂量的设定。如以下进一步说明地,在设定期间,剂量设定旋钮602因单向棘轮而能够相对于后置构件609转动,所述单向棘轮防止后置构件609与剂量设定旋钮602 —起沿着设定的方向转动。
[0135]响板本体680帮助在剂量设定期间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响板本体680的上环钩部686被锁定到剂量设定旋钮602的齿691 (图54和图55),以便使响板本体随着剂量设定旋钮602从上笔体601前进出来而与剂量设定旋钮602 —起转动。下环钩部687滑动越过后置构件609的齿692 (图56和图57)。由此产生出触觉信号或咔嗒声为使用者指示正在设定剂量。
[0136]为了对设得过高的所设剂量加以校正,使用者简单地沿着相反的方向往回转动剂量设定旋钮602。因后置构件609与制动塔状件605之间的单向棘轮,剂量设定旋钮602沿着该方向的转动没有被传递到后置构件609。后置构件609具有一对棘轮臂696,如图56至图58中所示。一对棘轮臂696接合设在制动塔状件605的外表面上的多个花键或齿652,如图61和图62中所示。棘轮臂696和花键或齿652构造成仅允许沿一个方向(即,沿能够注射所设剂量的方向)的相对转动。设在棘轮臂696与制动塔状件605上的齿652之间的摩擦大于分别在后置构件609和剂量设定旋钮602上的相应齿698和622之间的摩擦。因而,剂量设定旋钮609可以往回转动以对所设剂量加以校正,却不会驱使后置构件609沿着该方向转动。因此,分别设在后置构件609和剂量设定旋钮602上的齿692和622滑动越过彼此,以在回拨剂量期间如在正常剂量设定期间一样提供咔嗒声,由此指示对所设剂量的校正。
[0137]响板本体680还帮助在剂量校正期间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响板本体680的下环钩部687被锁定到后置构件609的齿692(图56和图57),以便使响板本体680被可转动地锁定到后置构件609。随着剂量设定旋钮602前进回到上笔体601中以校正剂量,剂量设定旋钮602的转动导致剂量设定旋钮602的齿691 (图54和图55)滑动越过响板本体680的下环钩部687,由此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为使用者指示正在校正剂量。因此,响板本体帮助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二者期间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
[0138]随着剂量设定旋钮602在剂量设定期间从上笔体601轴向地拧出或前进出,还导致后置构件609从本体轴向地运动出一相应距离。在剂量设定旋钮从本体运动出来期间,剂量设定旋钮602上的环形肩部621与该后置构件609的扩大头部部分699之间的接合推压后置构件609的扩大头部部分699,从而产生所述轴向运动。一旦设定期望的剂量,则使用者推压推钮603,所述推钮603联接到响板环680,而所述响板环680轴向地连接到后置构件609。在使用者按压推钮603所施加的作用力下,经由分别设在剂量设定旋钮602和后置构件609上的相应齿或脊部698和622的啮合,后置构件609运动成与剂量设定旋钮602锁定或啮合接合。随着使用者继续按压推钮603,剂量设定旋钮602转动,并且经由在剂量设定旋钮602上的螺纹619与上笔体601中的螺纹617之间的螺纹接合而拧回到上笔体601中。然后,剂量设定旋钮602的转动因其与后置构件609的锁定或啮合接合而被传递到后置构件609。使用者按压推钮603的作用力足以克服后置构件609上的棘轮臂696与制动塔状件605上的齿或花键652之间的摩擦。结果,后置构件609能够沿着该方向转动。随着后置构件609在注射期间相对于制动塔状件605转动,棘轮臂696随着棘轮臂696越过制动塔状件605上的齿652而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这为使用者指示正在进行对所设剂量的注射。因为剂量设定旋钮602和后置构件609在注射期间一起转动,响板本体不相对于剂量设定旋钮602或后置构件609转动。因此,响板本体680与剂量设定旋钮602和后置构件609 二者一起转动,从而响板本体680在注射所设剂量时不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
[0139]然后,如在注射期间所允许地,后置构件609的转动被传递到导螺杆604,该导螺杆604经由设在导螺杆604与后置构件609之间的键槽连接而可转动地固定到后置构件609。如图56和图57中所示,后置构件609的内表面668包括槽或狭槽697,所述槽或狭槽697与设在导螺杆604的近侧端部处的键648接合,如图59中所示。后置构件609优选地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狭槽697,用于接合设在导螺杆604上的两个相对布置的键648。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后置构件609经由键648和狭槽697的相互连接(与图10基本类似)而相对于导螺杆604轴向地运动。后置构件609中狭槽697的长度可以被构造成与单次注射时待注射的最大剂量相对应。导螺杆604经由与制动塔状件605的上述卡合接合而相对于上笔体601轴向地固定,所述制动塔状件605轴向地、可转动地固定到上笔体601,如以下将进一步说明。如图72至图74中所示,导螺杆604包括向内布置的凸缘633,所述向内布置的凸缘633由制动塔状件芯部620中的凹陷部632接纳。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凸缘644由制动塔状件605的向内延伸的唇部665接纳,由此将导螺杆604轴向地锁定到制动塔状件605和上笔体601。
[0140] 如上所述,导螺杆604在其远侧端部处包括多个螺纹642,所述多个螺纹642与优选地沿着中空活塞杆606的整个长度设置的内螺纹662螺纹接合,如图53和64中所示。如图75中所示,由于活塞杆键661与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外边缘625和626之间的接合,活塞杆606被保持不可相对于上笔体601转动。活塞杆键661的轴向运动由制动塔状件芯部620的轴向延伸的外部边缘625和626引导,由此在允许活塞杆606相对于制动塔状件轴向地运动的同时防止其之间的相对转动。由于后置构件609在剂量设定期间和校正不转动,导螺杆604在剂量设定期间和校正不转动,这防止活塞杆606在剂量设定和校正期间运动。因此,导螺杆604在剂量注射期间的转动导致导螺杆604的螺纹642接合活塞杆606的螺纹662,由此使活塞杆606轴向地运动。
[0141]在组装期间,制动塔状件605从远侧端部插入上笔体601中。如图53和图66中所不,上笔体601包括横向壁660,所述横向壁660通过阻挡制动塔状件605的扩大远侧部分666而限制制动塔状件605运动到本体601中。另外,还在上笔体601的内表面664上从横向壁660向远侧地设置有向内突出的键663,如图66中所示。键663与设在制动塔状件605的扩大远侧部分666上的狭槽655接合,如图61和图62中所不,以相对于上笔体601转动地固定制动塔状件605。优选地,在上笔体601的内表面上布置有多个轴向延伸的键663,以接合制动塔状件605的远侧扩大部分666上的多个狭槽655。[0142]由于活塞杆606不可相对于本体601转动,随着导螺杆604在注射期间由于如上所述地因其与后置构件609的转动联接被驱使转动,活塞杆606通过其与导螺杆604的螺纹接合而被驱使以沿着远侧方向运动,从而使活塞杆凸缘618压靠设在药筒615中的止动件616,由此从药筒615驱排出液体药物。由于导螺杆604因后置构件609与制动塔状件605之间的单向棘轮而仅可沿着单个方向转动(其导致活塞杆606向远侧运动),活塞杆606被阻止沿着近侧方向运动。优选地设置机械优势以便使剂量设定旋钮602在注射期间比活塞杆606在轴向方向上运动更远,从而减小必须由使用者所施加的注射力。这优选地通过为剂量设定旋钮602与上笔体601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为导螺杆604与活塞杆606之间的螺纹连接设置不同的螺距而实现。螺距之间的比率可以依据液体药物体积和预期的剂量体积而变化。例如,螺距比可以是4.35:1或3.25:1,但是不限于此。因而,由于活塞杆606在注射之间维持其与止动件616的接合,因此可以确保准确的剂量。
[0143]如图53中所示,剂量停止构件607被设置用于最后剂量管理,以防止设定大于药筒615中剩余药物量的剂量。通过被定位于设在后置构件609外表面上的一对花键694之间,剂量停止构件607可轴向地滑动但相对于后置构件609转动地固定。剂量停止构件607是半个螺母形状的元件(如图2b所示),其在外表面上带有多个螺纹672。这些螺纹672构造成与设在剂量设定旋钮602内部上的相对应螺纹674接合,如图55中所示。在剂量设定期间,随着剂量设定旋钮602相对于后置构件609转动并且因此也相对于剂量停止构件607转动,剂量停止构件607因其与剂量设定旋钮602中的螺纹674接合而被驱动沿着远侧方向滑动与所设剂量相对应的距离。
[0144]在注射期间,因为后置构件609和剂量设定旋钮602如上所述转动地联接,所以剂量停止构件607将相对于剂量设定旋钮602的螺纹674维持其位置。剂量停止构件607将在剂量设定期间沿着远侧方向运动,直到剂量停止构件607的远侧边缘673抵接设在剂量设定旋钮602的内表面上的朝向内的键675为止,如图55中所示。在该位置中,剂量停止构件607被阻止沿着远侧方向进一步运动,这也阻止了剂量设定旋钮602进一步转动以设定额外的剂量。
`[0145]图76至图80示出注射笔的第八示例性实施例,其具有与图52至图66和图71至图75中所示的第七示例性实施例的注射笔类似的功能。图76至图80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修改的响板本体751,其代替图52至图66和图71至图75的响板本体780。注射笔的其余部件和功能与注射笔600基本类似。
[0146]响板本体751是大致环状的,其具有一组上齿752和一组下齿753,如图76和图77中所示。优选地,上齿752的坡度与下齿753的坡度相反。优选地,上齿752和下齿753的坡面形成大约15度的角度。如图76和图80中所示,响板本体751被布置在剂量设定旋钮702的环形肩部725和后置构件709的扩大部分731之间。多个齿721从剂量设定旋钮702的肩部725沿着近侧方向轴向地延伸。多个齿723从后置构件709的扩大部分731沿着远侧方向轴向地延伸。支承插入件708被接纳在后置构件709的环形槽726中,如图80中所示。推钮703具有凸起733,所述凸起733由支承插入件708中的开口 734接纳。推钮703的远侧裙部735由与剂量设定旋钮702的近侧端部737相邻的凹陷部736可滑动地接纳。
[0147]响板本体751帮助在剂量设定期间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响板本体751的上齿752被锁定到剂量设定旋钮702的齿721 (图79),以便使响板本体751随着剂量设定旋钮702从上笔体前进出来而与剂量设定旋钮702 —起转动。下齿753滑动越过后置构件709的齿723 (图78)。由此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以为使用者指示正在设定剂量。
[0148]响板本体751还帮助在剂量校正期间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响板本体751的下齿753被锁定到后置构件709的齿723 (图78),以便使响板本体751可转动地锁定到后置构件709。随着剂量设定旋钮702前进回到上笔体中以校正剂量设定旋钮702的剂量,剂量设定旋钮702的转动导致齿721 (图79)滑动越过响板本体751的下齿753,由此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为使用者指示正在校正剂量。因此,响板本体751帮助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二者期间产生触觉信号或咔嗒声。
[0149]因为剂量设定旋钮702和后置构件709在注射期间一起转动,所以响板本体751不相对于剂量设定旋钮702或后置构件709转动。因此,响板本体751与剂量设定旋钮702和后置构件709 二者一起转动,以便使响板本体751在注射所设剂量时不产生触觉信号或
咔嗒声。
[0150]虽然已经参照特别例示出的实施例示出了和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受到这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而是仅受到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内容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应当理解,可以在不脱离如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所示的实施例 加以改变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物注射笔,包括: 外壳; 剂量设定旋钮,所述剂量设定旋钮包括至少一个内齿; 制动构件,所述制动构件具有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和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至少一个外齿和至少一个棘轮臂,所述至少一个外齿接合所述剂量设定旋钮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齿,而所述至少一个棘轮臂接合所述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 其中,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所述驱动件在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轴向地运动的同时被阻止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而在注射期间,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棘轮臂接合所述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以防止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而在剂量注射期间,所述至少一个棘轮臂越过所述多个轴向延伸的花键以允许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相对于所述驱动件转动的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产生第一声音标记,并且在所述注射期间相对于所述制动构件转动的所述驱动件产生第二声音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导螺杆被轴向地且转动地固定,并且在剂量注射期间,所述导螺杆与所述驱动件一起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注射期间,中空的活塞杆通过所述导螺杆的转动而轴向地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所述驱动件相对于所述导螺杆轴向地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导螺杆具有键,并且所述驱动件具有狭槽以接纳所述键,以便所述驱动件在剂量设定期间相对于所述导螺杆轴向地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狭槽的长度与最大剂量设定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所述驱动件上布置有剂量停止构件,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所述剂量停止构件在所述驱动件上轴向地运动,而在剂量注射期间,所述剂量停止构件与所述驱动件一起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剂量停止构件与设在所述剂量设定旋钮的内表面上的突起接合,以防止设定超过所述药物注射笔中剩余药物的剂量。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制动构件卡合到所述导螺杆的外表面上。
12.一种药物注射笔,包括:外壳; 剂量设定旋钮,所述剂量设定旋钮用于设定和校正剂量; 制动构件,所述制动构件轴向地且转动地固定到所述外壳; 驱动件,在用所述剂量设定旋钮设定和校正剂量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轴向地运动,而当注射所设定的剂量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一起转动地运动; 中空活塞杆,在注射所设定的剂量时,所述中空活塞杆轴向地运动;和制动芯部构件,所述制动芯部构件设在所述中空活塞杆内,以基本防止所述中空活塞杆转动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制动芯部构件是大致柱形的,并且具有敞开部分以接纳导螺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中空活塞杆在其内表面上具有多个螺纹节段;并且 所述制动芯部构件的所述敞开部分接合所述多个螺纹节段,以防止所述中空活塞杆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中空活塞杆在其内表面上带有连续的螺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从所述中空活塞杆的内表面向内地延伸有突起部;并且 所述制动芯部构件的所述敞开部分接合所述突起部,以防止所述中空活塞杆转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制动芯部构件具有相对地布置的、大致平面状的外表面;并且所述中空活塞杆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具有大致平坦的相对侧面,所述制动芯部构件的所述大致平面状的外表面接合所述中空活塞杆的所述大致平坦的相对侧面以基本防止所述中空活塞杆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制动芯部构件具有一对向外延伸的臂;并且 所述制动构件具有一对凹陷部以接纳所述向外延伸的臂,由此防止所述制动芯部构件转动。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所述导螺杆卡合到所述制动构件的外表面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药物注射笔,其中, 在剂量设定和剂量校正期间相对于所述驱动件转动的所述剂量设定旋钮产生第一声音标记,并且在剂量注射期间相对于所述制动构件转动的所述驱动件产生第二声音标记。
【文档编号】A61M5/20GK103492004SQ201280020221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6日
【发明者】M·奎因, R·克罗嫩贝格 申请人: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