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052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并引起各种各样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西医认为颈椎病是骨质退行性改变、椎体间出现松动、椎体缘产生骨刺或椎间盘破裂脱出和黄韧带失去弹性增厚突入椎管,导致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直接受压或脊髓供血障碍后而引起的多种症。中医认为颈椎病的病因其本在于肾、乃为肾气不足、肾精亏虚、骨髓失养、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所致。一是正气虚衰、造成正气虚衰的原因有,先天不足、肾气本虚、筋骨失于正常、精血濡养、骨髓不充、故发育不良、如颈椎先天性发育狭窄、先天性椎体融合、棘突畸形等;二是外邪侵袭、由风寒、湿邪侵袭、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致颈部肌肉、筋骨发生酸痛、麻木、重着、活动不利;三是跌仆损伤、与颈椎病梁发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的是头部外伤、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与外伤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交通事故、运动等损伤。颈椎病是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有服药,包括中药和西药,外用药,牵引直至手术;其危害从头晕颈痛,活动受限直到瘫痪,所以不可不加以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是由于机体在各种原因作用下,正虚积损,痰瘀互结,气血失调,经络不畅,筋脉拘急,筋膜错位,致腰椎间盘受力平衡稳态被打破,证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既包含有“不通则痛”的病机,又有“不荣则痛”的病机。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情而言,正虚积损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临床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或有明显的压痛点,舌质偏黯或紫舌、瘀点,此乃痰瘀之征。从病程分析,患者病史都较长,久病势必血络运行障碍形成血瘀,水液代谢失常形成痰滞,出现痰瘀为患。从组织学分析,患者腰椎间盘及邻近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组织的充血反映即是血瘀之征;组织增生后的赘生物即为痰滞之征。因此,虚、瘀、痰三者贯穿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全过程。治疗原则主要是补虚扶正,痰瘀并治,调和气血,畅通经络,即改善患部(腰椎间盘)微循环,消除代谢障碍,减少突出物释放致炎物质,消除神经根周围组织水肿,缩小髓核体积,解除神经压迫,修复患部损伤,从而恢复腰椎间盘受力平衡稳态。成年人由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负重、体位骤变或用力不当等情况下,可致纤维环破裂,因纤维环前厚后薄,髓核易向后或后外脱出,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等症状,称椎间盘突出症。该症多发生在运动幅度大、负重大的腰椎间盘。但是,传统观点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理是由于脊柱结构力学改变为主要原因引起,所以传统西医是止痛对症处理,或依赖外科手术治疗或牵引等,可得到缓解,但是现有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药物疗效不是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对于治疗颈椎腰椎病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成本低,操作简单的特点。本发明选择干姜、白芥子、龙血竭、冰片、乳香、没药、白附子、威灵仙、细辛、白芷和肉桂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使之具有活血通经,行气舒筋,散寒止痛的功效,从而能够有效治疗颈椎腰椎病。本发明中药物的作用
其中:干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e.的干燥根茎。性味辛,热。归脾、胃、心、肺经。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药性论》:治腰肾中疼冷,冷气,破血,去风,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去风毒冷痹,夜多小便。治嗽,主温中,霍乱不止,腹痛,消胀满冷痢,治血闭。病人虚而冷,宜加用之。 白芥子呈球形,直径1. 5 2. 5_。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性味辛,热。归手太阴经。功效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关节麻木、疼痛。《日华子本草》:〃治风毒肿及麻痹,醋研敷之;扑损瘀血,腰痛肾冷,和生姜研微暖涂贴;心痛,酒醋服之。〃
龙血竭为百合科植物剑叶龙血树Dranaenacochinchinensis. (Lour.) S. C. Chen的含脂木材经提取得到的树脂。性味甘、辛、咸、温。归肺、脾、肾经。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龙血竭性温、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肺、脾、肾三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软坚散结、生肌敛疮等显著功效。冰片为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接近纯粹的右旋龙脑。性味辛、苦,凉。归心、肺经。功效通诸窍,散郁火,消肿止痛。《会约医镜》〃治肢节疼痛。〃
乳香为橄榄科常绿乔木的凝固树脂。性味温,辛、苦。归心、肝、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本草汇言》乳香,活血去风,舒筋止痛之药也。陈氏发明云,香烈走窜,故入疡科,方用极多。又跌扑斗打,折伤筋骨,又产后气血攻刺,心腹疼痛,恒用此,咸取其香辛走散,散血排脓,通气化滞为专功也。故痈疡可理,折伤可续,产后瘀血留滞可行,症块痞积,伏血冷瘕可去矣,性燥气烈,去风活血,追毒定痛,除痈疡、产后及伤筋骨之外,皆不须用。没药为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性味平,苦、辛。归肝、脾、心、肾经。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配乳香可以活血散瘀、行气舒筋。配血竭,活血散瘀、止痛。《本草衍义》:没药,大概通滞血,打扑损疼痛,皆以酒化服。血滞则气壅凝,气壅凝则经络满急,经络满急,故痛且肿。凡打扑着肌肉须肿胀者,经络伤,气血不行,壅凝,故如是。《本草述》久服舒筋膜,通血脉,固齿牙,长须发。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全草。性味辛、甘,温,有毒。归胃、肝经。功效祛风止痉,解毒散结止痛。威灵仙为双子叶植物毛茛科Ranunculaceae 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山寥)C.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莖。性味辛咸,温,有毒。归膀胱经。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散癖积。主治痛风顽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腰膝冷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唐本草》腰、肾、脚膝、积聚、肠内诸冷病,积年不瘥,服之效。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细辛及汉城细辛的干燥根和根茎。性味辛、温,小毒。归肺经、肾经、心经、肝经、胆经、脾经。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本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明目,利九窍。〃
白 Ε :伞形科植物白 Ε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 Benth. et Hook. f.或杭白 £ 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Boiss.)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性味辛,温。归肺、胃经。功效祛风散寒,通鸾止痛。《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 um cassia Presl的树皮。性味大热,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能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通血脉。《别录》:主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止烦、出汗。主温中,利肝肺气,心腹寒热、冷疾,霍乱转筋,头痛,腰痛,止唾,咳嗽,鼻齄;能堕胎,坚骨节,通血脉,理疏不足;宣导百药,无所畏。本发明药物原料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为在下述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干姜10-20份、白芥子5-15份、龙血竭5-15份、冰片5_15份、乳香5-15份、没药5-15份、白附子10-20份、威灵仙5-15份、细辛5-15份、白芷10-20份和肉桂5-15份。其中优选为干姜15份、白芥子10份、龙血竭10份、冰片1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白附子15份、威灵仙10份、细辛10份、白芷15份和肉桂10份。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的常规方法制备成膏剂,例如可以将这些原料药研成粉末混合均匀,用麻油将药物煎熬,去渣后煎至滴水成珠,加入广丹搅匀熟化,待温摊膏。使用时用30-40摄氏度的温水浸泡半分钟,待其变软后将其压平于无纺布上,面积比患处部位稍大即可,然后用明火(最好用麦杆火,次之用火机、蜡烛等可见火)熏烤,待其即将成为液体时敷在患处。本发明药物具有活血通经,行气舒筋,散寒止痛等功效,疗效显著,疗程短,成本低,操作简单,据对临床200例颈椎病患者观察统计,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2%,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5%。据对临床100例腰椎病患者观察统计,服用本发明药物一个疗程总有效率80 %,两个疗程总有效率92%。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干姜10份、白芥子5份、龙血竭5份、冰片5份、乳香5份、没药5份、白附子10份、威灵仙5份、细辛5份、白芷10份和肉桂5份。实施例二、干姜15份、白芥子10份、龙血竭10份、冰片1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白附子15份、威灵仙10份、细辛10份、白芷15份和肉桂10份。实施例三、干姜20份、白芥子15份、龙血竭15份、冰片15份、乳香15份、没药15份、白附子20份、威灵仙15份、细辛15份、白芷20份和肉桂15份。下面是患者使用本发明药物的临床统计资料
一、 一般资料
收治门诊颈椎病患者共200例,其中男性131例,女性69例,男女比例1. 9:1,平均年龄45岁。收治门诊腰椎病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男女比例1. 9:1,平均年龄37岁。二、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判定。颈椎病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腰椎病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三、治疗方法
按照本发明药物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制成贴剂每两日一贴,30日为一个疗程。四、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疗效标准判定。颈椎病疗效标准
治愈原有各型病症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原有各型症状减轻,颈、肩背疼痛减轻,颈、肢体功能改善。未愈症状无改善。腰椎病疗效标准
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五、 治疗结果统计(颈椎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干姜10-20份、白芥子5-15份、龙血竭5-15份、冰片5_15份、乳香5_15份、没药5-15份、白附子10-20份、威灵仙5-15份、细辛5_15份、白芷10-20份和肉桂5_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干姜15份、白芥子10份、龙血竭10份、冰片1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白附子15份、威灵仙10份、细辛10份、白芷15份和肉桂10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颈椎腰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组合物,由干姜、白芥子、龙血竭、冰片、乳香、没药、白附子、威灵仙、细辛、白芷和肉桂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组成,具有活血通经,行气舒筋,散寒止痛的功效,能够有效治疗颈椎腰椎病。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007244SQ201310001690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5日
发明者刘兆艳, 陈超 申请人:刘兆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