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25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属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癌性发热是指肿瘤本身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长期发热会造成能量和体力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给予积极控制。现代医学目前还不能完全控制癌性发热,临床以对症处理为主。如物理降温方法常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药物治疗常用非留体类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主要是抑制PGE2介导的免疫向下调节作用及体温中枢的刺激作用达到降温的效果;激素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减少内热源的释放降低体温。解热镇痛药常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激素有强的松及地塞米松等。西药治疗癌性发热,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易复发、副反应多,而中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维持时间长、不易复 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在西药控制不佳、无效或患者基础情况差无法耐受西药副作用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内外并调,标本兼顾,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本发明药物的功能是养阴益气、生津润燥,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部分癌症早期患者,发热常为高热,体温多在38.5°C以上,伴有口渴引饮,面赤,咽干舌燥,胸闷,甚或喘憋、气促,周身乏力,纳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或洪大而数。中医认为此乃邪毒内蕴,化热化火,火热伤气,烧灼脏腑所致。本发明针对热毒炽盛型型癌性发热,确立了清热解毒的治则,制成本发明的药物。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由下述范围的原料制备:黄芩6-24份、黄柏6-24份、黄连6-24份、蒲公英9-12份、天花粉6_12份、知母6_12份、生地6_12份、丹皮6-12份、水牛角6-12份、白花蛇舌草6-12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优选由下述的原料制备:黄芩12份、黄柏12份、黄连12份、蒲公英12份、天花粉6份、知母12份、生地12份、丹皮6份、水牛角6份、白花蛇舌草12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 -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醇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加入适量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步骤(b)中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本发明中份是以重量计算的,若重量以克为单位,上述组成为成人一天的服用剂量。以上各组成是按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少,但各组份之间的生药重量配比比例不变,成人一天的服用剂量不变。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可药用的制剂。例如汤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浓缩,滤过,制成口服液;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提取,滤过,浓缩,干燥,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至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对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有益效果。运用本发明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36例,总有效率91.67%,
典型病例,杨某,男,35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患鼻咽癌,经放疗及多次化疗后复发,发热I月余,高热寒战,服西药热退,旋即又发热,口干,口渴,喜饮凉水,面红,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脉洪数。体检及辅助检查均排除感染因素的存在,辨证为热毒炽盛型发热。用药黄岑12g、黄柏12g、黄连12g、蒲公英12g、天花粉6g、知母12g、生地12g、丹皮6g、水牛角6g、白花蛇舌草12g。每日I剂,水煎服。经用5剂后发热退,停药10天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由下述范围的原料制备:黄芩6-24份、黄柏6-24份、黄连6-24份、蒲公英9-12份、天花粉6_12份、知母6_12份、生地6_12份、丹皮6-12份、水牛角6-12份、白花蛇舌草6-12份。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优选由下述的原料制备:黄芩12份、黄柏12份、黄连12份、蒲公英12份、天花粉6份、知母12份、生地12份、丹皮6份、水牛角6份、白花蛇舌草12份。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上述重量配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 -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醇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加入适量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b)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 以下实施例重量是一人一日处方量的1000倍。
实施例1:本发明的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a)称取下列原料:黄岑12kg、黄柏12kg、黄连12kg、蒲公英12kg、天花粉6kg、知母12kg、生地12kg、丹皮6kg、水牛角6kg、白花蛇舌草12kg ;
(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530L,煎煮I小时,第二次加水1200L,煎煮I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沉淀,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0.3kg糊精充分混匀,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2000袋。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I包,每日早晚各I次。实施例2:本发明的药物的胶囊剂制备
Ca)称取黄岑6kg、黄柏6kg、黄连6kg、蒲公英9kg、天花粉6kg、知母6kg、生地6kg、丹皮6kg、水牛角6kg、白花蛇舌草6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945kg,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756kg,煎煮I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沉淀,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
(C)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淀粉充分混匀,湿法制粒,干燥,整颗,得胶囊15000粒。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5粒,每日3次。实施例3:本发明的药物的软胶囊剂制备
(a)称取黄岑24kg、黄柏24kg、黄连24kg、蒲公英12kg、天花粉12kg、知母12kg、生地12kg、丹皮12kg、水牛角12kg、白花蛇舌草12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95%,沉淀,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干膏粉与甘油充分混匀,制得软胶囊15000粒。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5粒,每日3次。实施例5:本发明的药物的片剂制备
(a)称取黄岑24kg、黄柏12kg、黄连6kg、蒲公英9kg、天花粉10kg、知母10kg、生地9kg、丹皮9kg、水牛角10kg、白花蛇舌草6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1.5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沉淀,静置3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d)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e)将干膏粉,加入适量梭甲基纤维素,混匀,湿法制粒,干燥,加入适量滑石粉,混匀,压片,得10000片。 用于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5片,每日2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范围的原料制备:黄芩6-24份、黄柏6-24份、黄连6-24份、蒲公英9_12份、天花粉6_12份、知母6_12份、生地6-12份、丹皮6-12份、水牛角6-12份、白花蛇舌草6_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备:黄芩12份、黄柏12份、黄连12份、蒲公英12份、天花粉6份、知母12份、生地12份、丹皮6份、水牛角6份、白花蛇舌草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 -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醇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加入适量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步骤(b)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由下述重量份范围的原料制备黄芩6-24份、黄柏6-24份、黄连6-24份、蒲公英9-12份、天花粉6-12份、知母6-12份、生地6-12份、丹皮6-12份、水牛角6-12份、白花蛇舌草6-12份。本发明药物的功能是养阴益气、生津润燥,治疗热毒炽盛型癌性发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K36/8964GK103071025SQ20131000772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苏静, 许翠萍, 牛凤菊, 卢宁, 钱利民, 郭美莹 申请人: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