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254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属药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癌性发热是指肿瘤本身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症状之一。长期发热会造成能量和体力消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给予积极控制。现代医学目前还不能完全控制癌性发热,临床以对症处理为主。如物理降温方法常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袋降温等。药物治疗常用非留体类消炎镇痛药、糖皮质激素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主要是抑制PGE2介导的免疫向下调节作用及体温中枢的刺激作用达到降温的效果;激素类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体温中枢对致热源的反应,减少内热源的释放降低体温。解热镇痛药常用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布洛芬、阿司匹林等;激素有强的松及地塞米松等。西药治疗癌性发热,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易复发、副反应多,而中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维持时间长、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在西药控制不佳、无效或患者基础情况差无法耐受西药副作用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病情,以辨证施治为原则,内外并调,标本兼顾,可以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本发明药物的功能是养阴益气、生津润燥,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部分癌性发热患者,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发热,心烦盗汗,心悸失眠,口干咽痛,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尤其是放疗或化疗后出现低热缠绵不退。中医认为此乃因邪毒内蕴,消灼阴液,虚热内生所致。本发明针对阴虚发热型型癌性发热,确立了养阴益气、生津润燥的治则,制成本发明的药物。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由下述范围的原料制备:西洋参3-9份、麦门冬9_24份、石斛6_12份、天花粉3_9份、北沙参9_24份、玄参9_24份、女贞子9_24份、早莲草12-24份、山药12-24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优选由下述的原料制备:西洋参6份、麦门冬12份、石斛9份、天花粉6份、北沙参12份、玄参12份、女贞子12份、早莲草12份、山药12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 -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醇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加入适量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
上述制备方法中,优选步骤(b)中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本发明中份是以重量计算的,若重量以克为单位,上述组成为成人一天的服用剂量。以上各组成是按重量份作为配比的,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少,但各组份之间的生药重量配比比例不变,成人一天的服用剂量不变。本发明药物可以采用中药制剂常规方法制备成任何可药用的制剂。例如汤剂;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煎,浓缩,滤过,制成口服液;也可以将这些原料药一起水提取,滤过,浓缩,干燥,加入辅料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至此完成了本发明。本发明对阴虚发热型型癌性发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以下临床研究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有益效果。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2- 68岁,平均56.6岁;肺癌11例,肝癌6例,大肠癌5例,乳腺癌5例,卵巢癌3例。所有入组患者均具备以下条件,I)病理诊断确诊为中晚恶性肿瘤患者;2)症状:午后或夜间潮热,或手足心发热,心烦盗汗,心悸失眠,口干咽痛,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尤其是放疗或化疗后出现低热缠绵不退。中医认为此乃因邪毒内蕴,消灼阴液,虚热内生所致;3)发热超过2周,每日至少有一次体温37.5°C;
4)体检及辅助检查均排除 感染因素的存在;5)排除肿瘤转移至下丘脑引起的中枢性发热。2、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汤剂,用药西洋参6g、麦门冬12g、石斛9g、天花粉6g、北沙参12g、玄参12g、女贞子12g、早莲草12g、山药12g。水煎服,每日I剂,早晚分服,7天为I疗程。3、疗效标准显效:用药7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停药7天内体温无反弹。有效:用药7天内体温降低,但未能恢复正常,停药后能稳定。无效:服药期间体温未下降或用药期间体温下降而在观察期内又回升。4、治疗结果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10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由下述范围的原料制备:西洋参3-9份、麦门冬9_24份、石斛6_12份、天花粉3_9份、北沙参9_24份、玄参9_24份、女贞子9_24份、早莲草12-24份山药份12-24。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由下述的原料制备:西洋参6份、麦门冬12份、石斛9份、天花粉6份、北沙参12份、玄参12份、女贞子12份、早莲草12份、山药12份。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 -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醇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加入适量辅料充分混匀,制成药剂任何一种制剂。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b)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达到70%,静置24小时。以下实施例重量是一人一日处方量的1000倍。实施例1:本发明的药物的颗粒剂制备
(a)称取下列原料:西洋参6kg、麦门冬12kg、石斛9kg、天花粉6kg、北沙参12kg、玄参12kg、女贞子12kg、早莲草12kg山药12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116L,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930L,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沉淀,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0.3kg糊精充分混匀,湿法制粒,干燥,得颗粒剂2000袋。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I包,每日早晚各I次。实施例2:本发明的药物的胶囊剂制备
Ca)称取西洋参3kg、麦门冬9kg、石斛6kg、天花粉3kg、北沙参9kg、玄参9kg、女贞子9kg、早莲草12kg、山药12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576kg,煎煮1.5小时,第二次加水576kg,煎煮I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沉淀,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
(C)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与适量淀粉充分混匀,湿法制粒,干燥,整颗,得胶囊15000粒。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型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5粒,每日3次。实施例3:本发明的药物的软胶囊剂制备
(a)称取西洋参9kg、麦门冬24kg、石斛12kg、天花粉9kg、北沙参24kg、玄参24kg、女贞子24kg、早莲草24kg、山药份24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5倍量,煎煮I小时,第二次加水12倍量,煎煮I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95%,沉淀,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干膏粉与甘油充分混匀,制得软胶囊15000粒。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型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5粒,每日3次。实施例5:本发明的药物的片剂制备
(a)称取西洋参6kg、麦门冬10kg、石斛6kg、天花粉9kg、北沙参20kg、玄参10kg、女贞子15kg、早莲草12kg、山药份15kg。(b)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煎煮I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煎煮I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 (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80%,沉淀,静置3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d)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e)将干膏粉,加入适量梭甲基纤维素,混匀,湿法制粒,干燥,加入适量滑石粉,混匀,压片,得10000片。用于治疗阴虚发热型型癌性发热的患`者,每次5片,每日2次。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范围的原料制备:西洋参3-9份、麦门冬9-24份、石斛6-12份、天花粉3_9份、北沙参9_24份、玄参9_24份、女贞子9-24份、早莲草12-24份、山药12-2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由下述的重量的原料制备:西洋参6份、麦门冬12份、石斛9份、天花粉6份、北沙参12份、玄参12份、女贞子12份、早莲草12份、山药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的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a)将所述重量配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15倍量,煎煮1-2小时,第二次加水8-12倍量,煎煮1-2小时,合并药液,药液滤过,取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1.15(60°C)时,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50% -90%,沉淀,静置12-36小时,吸取上清液,得醇沉液; (c)醇沉液回收乙醇,浓缩,干燥,粉碎,得干膏粉; (d)将所得干膏粉加入适量辅料充分混匀,制成口服制剂。
4.根据权利要求3的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中,步骤(b)加水提取时,第一次加水12倍量,煎煮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煎煮2小时;加乙醇沉淀时,使含醇量 达到70%,静置24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的药物,原料西洋参3-9份、麦门冬9-24份、石斛6-12份、天花粉3-9份、北沙参9-24份、玄参9-24份、女贞子9-24份、早莲草12-24份、山药12-24份制备。本发明药物的功能是养阴益气、生津润燥,治疗阴虚发热型癌性发热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071057SQ201310007728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许翠萍, 苏静, 牛凤菊, 钱利民, 周长征, 赵颖 申请人:济南康众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