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
背景技术:
婴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疾病,多发生在出生后I 3月,大都为肥胖婴儿,常在I 2岁即能自愈。其致敏原主要为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等,此外药物、花粉、细菌、病毒、日光等也可导致本病发生。本病中医称“胎敛疮”、“奶癣”等。针对婴儿湿疹,西医常采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生素等进行治疗,但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其针对婴儿湿疹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5-7,防风5-7,牛蒡子5-7,蝉衣5-7,苦参5_7,知母5_7,黄柏5-7,苍术5-7,木通5-7,甘草2-4。本发明中药物的机理分析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用于感冒,麻疹透发不畅,便血、崩漏、鼻衄。《滇南本草》: 治跌打损伤,并敷毒疮。治吐血。荆芥穗,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明目,解肺、肝、咽喉热痛,消肿,除诸毒,发散疮痈。治便血,止女子暴崩,消风热,通肺气鼻鸾塞闭。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定搐。《本经》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无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用于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瘙痒,疮疡肿毒。《本草求真》:牛蒡子,今人止言解毒,凡遇疮疡痈肿、痘疹等症,无不用此投治,然犹未绎其义。蝉衣味甘;咸;性凉。归肺;肝经。宣散风热;透疹利咽;退翳明目;祛风止痉。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咳嗽音哑,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抽搐,破伤风。《纲目》:蝶,主疗皆一切风热证,古人用身,后人用蜕。大抵治脏府经络,当用蝉身;治皮肤疮疡风执,当用蝉蜕。苦参味苦;性寒。归肝;肾;大肠;小肠经;膀胱;心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用于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肌烦燥生疮,赤癞眉脱,主除大热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恶腹痛,除体闷,治心腹积聚。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黄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药品化义》黄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顶至踵,沦肤彻髓,无不周到,专泻肾与膀胱之火。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燥湿健脾;祛风湿;明目。用于湿困脾胃,倦怠嗜卧,胞痞腹胀,食欲不振,哎吐泄泻,痰饮,湿肿,表证夹湿,头身重痛,痹证温性,肢节酸痛重着,痿襞,夜盲。《本草纲目》治湿痰留饮,或挟瘀血成窠囊,及脾湿下流,浊浙带下,滑泻肠风。木通苦、微寒。入心经、小肠经、膀胱经。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用于胸中烦热,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挛痛,经闭乳少。《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对湿热内盛所致的婴儿湿疹症状,中医认为患儿素体血热,复感风热之邪,或内湿化热,搏结于肌肤,故见皮肤潮红,红色丘疹、水疱等。看红苔黄,脉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方中之选者,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荆芥解表散风,防风祛风解表,牛蒡子疏散风热,蝉衣宣散风热,苦参清热燥湿,知母清热泻火,黄柏泻火解毒,苍术燥湿健脾,木通清心火,甘草清热解毒。全方共奏,清热利湿,祛风止痒,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湿热内盛所致的婴儿湿疹症状,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发明的中药剂型 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对30名婴儿湿疹患者(30-60周龄)使用本发明的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持续治疗I个疗程(10天),其中13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15例症状缓解;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达93. 3%,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1:许某,男性,40周龄,皮肤潮红,额头现红色丘疹,干后结痂,眼周发红,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诊断为婴儿湿疹,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I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继续用药3日,症状完全消失,至今2个月无复发。患者2 :劳某,女性,33周龄,在脸部、耳后、四肢区侧、胸部、手部出现了对称的红块,发痒,哭闹,舌质红,舌苔薄黄腻。经诊断为婴儿湿疹,后服用本发明的中成药2周,上述症状全部消失,至今3个月未见发作。患者3 :袁某,女性,50周龄,皮肤潮红,长水疱,水疱破后流出粘液,干后结痂,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诊断为婴儿湿疹,后来使用本发明的中成药进行治疗,4天后,症状好转,继续用药6天,上述症状均消失,至今无复发。患者4:叶某,男性,37周龄,脖子下面、胳膊底下、屁股下面出现很多湿疹,很痒,影响晚上睡眠。使用本发明的中成药进行治疗,I周后症状稳定并好转,继续用药3日,症状消失,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5,防风5,牛蒡子5,蝉衣5,苦参5,知母5,黄柏5,苍术5,木通5,甘草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5,防风5,牛蒡子5,蝉衣5,苦参5,知母5,黄柏5,苍术5,木通5,甘草2 ;将上述中药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I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7,防风7,牛蒡子7,蝉衣7,苦参7,知母7,黄柏7,苍术7,木通7,甘草4。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7,防风7,牛蒡子7,蝉衣7,苦参7,知母7,黄柏7,苍术7,木通7,甘草4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 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6,防风6,牛蒡子6,蝉衣6,苦参6,知母6,黄柏6,苍术6,木通6,甘草3。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6,防风6,牛蒡子6,蝶衣6,苦参6,知母6,黄柏6,苍术6,木通6,甘草3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实施例4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6,防风6,牛蒡子6,蝉衣6,苦参6,知母6,黄柏6,苍术6,木通6,甘草3。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荆芥6,防风6,牛蒡子6,蝶衣6,苦参6,知母6,黄柏6,苍术6,木通6,甘草3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 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 10-1. 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 4g/粒胶囊。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5-7,防风5-7,牛蒡子5-7,蝉衣5-7,苦参5-7,知母5_7,黄柏5_7,苍术5_7,木通5_7,甘草2_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荆芥6,防风6,牛蒡子6,蝶衣6,苦参6,知母6,黄柏6,苍术6,木通6,甘草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成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成药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成药,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荆芥5-7,防风5-7,牛蒡子5-7,蝉衣5-7,苦参5-7,知母5-7,黄柏5-7,苍术5-7,木通5-7,甘草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成药针对婴儿湿疹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3055115SQ201310035748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0日
发明者刘进生 申请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