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60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运用。
背景技术
社交恐怖症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社交焦虑障碍,主要是指对一种或多种人际交往情境存在持久的强烈恐惧和回避行为,社交恐惧症患者惧怕的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恐惧的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相当泛化,可包括除了某些特别熟悉的亲友之外所有的人。患者的核心症状是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和害怕,因而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患者在大庭广众之下怕被人注视,担心出丑,故产生害羞、胆怯、局促不安、尴尬和笨拙。严重者表现出面红耳赤、出汗、心慌、震颤、呕吐和眩晕等。病情较轻者害怕见生人,较重者可能因恐惧而回避朋友,与社会隔绝。少数患者与家人接触也很害羞。因此,患者无法坚持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心理学研究发现,遗传、教养方式、父母的指导、社会等一些因素交互对患者社交恐惧的水平产生影响。如果儿童生长在一个过分敏感或神经质的环境中,其焦虑和恐惧的等级较高。其母亲的养育方式更为重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母亲操控、限制的越多,日后子女的焦虑水平越高。多数患者起病于青少年,常逐渐起病,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有的患者在一次羞辱的社交挫折经历后起病。在认知方面,患者特别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行为,并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不自信,害怕别人评价自己。由于害怕,患者拒绝参加各类聚会,回避各种社交场合。目前专门针对社交恐惧的药物疗法都是侧重于焦虑障碍的。苯乙肼-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苯二氮(BDZ)、选择性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l)均用于治疗社交恐惧症,其中以BDZs和SSRIs为主,但研究发现BDZs的使用会导致患者成瘾,且有复发的可能,一般把SSRIs类药物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但SSRIs类药物的剂量比较大并有一定的副作用,治疗效果较慢且不很持久。目前有人试图单独从中药治疗上实现突破,中医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躁、心慌等生理症状,但很难消除患者的消极心态,并从根本上提升其社交技能,临床效果并不显著。现有的使用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和森田疗法进行单独治疗或与西药联合治疗,但效果不尽人
O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彻底治疗社交恐怖症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疗效果显著的药物及在心理治疗社交恐怖症中的配合运用。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现依据如下的技术方案。该药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熟地100份,太子参80份,山药80份,茯神80份,天冬50份,麦冬50份,远志50份,酸枣仁50份,龙眼肉50份,枳实50份,竹茹50份,朱砂5份,丹参50份,当归50份,五味子30份,山楂50份,炙甘草30份。本发明的药依据中医辨证的理论,根据社交恐惧症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惊悸”范畴。惊悸的发病有其外部因素,然主要还在于必有内虚隐患,属本虚表实症。大多属心胆虚,又与脾、心、肝、肾脏腑失调有关系。因而治疗本病必需采用健脾、滋补肝肾、安神益智基本大法,才能使患者五脏的阴阳达到平衡,从本上治疗本病的根源,心理疗法的治疗是从本病的症状出发进行外在言语与行为的治疗方式,通过培养患者积极地面对现实,改变不良自我认知,缓解对社交场合的恐惧情绪,减轻焦虑时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减少恐怖性回避行为,改善社会功能损害状况。从而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断完善其个性。这样才能收到标本兼治、不易复发的根治效果。方解: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功能:滋阴补血、补精益髓。用于阴虚血少,脑髓空虚所至的腰膝痿弱,遗精,月经不调,消渴,耳聋、目昏,心悸失眠、健忘,盗汗等。太子参:甘,微苦,微温。功能: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神疲。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茯神:平,甘、淡。归心、脾经。功能:宁心、安神、利水。用于心虚惊悸,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胃经。功能:滋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燥热咳嗽;阴虚劳嗽;热病伤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喉肿痛。麦冬: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功能: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远志:苦、辛、温。归心、肾、肺经。功能: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酸枣仁:甘,平。归心、脾、肝、胆经。功能:宁心安神;养肝;敛汗。用于虚烦不眠;惊悸怔忡;体虚自汗、盗汗。龙眼肉:甘,温。归心、脾经。功能: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用于虚劳羸弱,失眠症,健忘,惊悸,怔忡。枳实: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功能:破气,散痞,泻痰,消积。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竹茹:微寒,味甘。归肺、胃经。功能: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朱砂:性微寒,味甘。功能:安神,定惊,明目,解毒。用于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肿毒,疥癣。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功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 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心烦不眠。当归: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用于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肠燥便难;跌扑损伤。五味子: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山楂:微温,甘、酸。功用: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积,百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腰痛。炙甘草:味甘,性平。功能: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调和诸药。用于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久服轻身延年。传统中医治疗疾病强调整体观念、辩证诊治,在此法中应用中药治疗恐怖症,对患者整体调节与西药相比无明显副作用,用药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适。目前市场上无专门针对恐怖症的中药,此药物经应用发现疗效显著,配合以心理咨询技术,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和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按下列比例称取原料

熟地100份,太子参80份,山药80份,茯神80份,天冬50份,麦冬50份,远志50份,酸枣仁50份,龙眼肉50份,枳实50份,竹茹50份,朱砂5份,丹参50份,当归50份,五味子30份,山楂50份,炙甘草30份。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I)按组方称取各药材备用;(2)将称取各药粉碎过150目筛,混合成均匀,泛水为丸如绿豆大小,即得。本发明的内服药是发明人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经过反复实验而得,因此该药对顽固性的社交恐怖症有独特的疗效,它采用多种中草药联合作用,综合施治,使药物的有效成份迅速渗透病灶,改善脾、心、肝、肾阴阳失调症状,从整体上调节了人体机能。其组方配比得当、严谨,制备方法独特,通过使用本发明的药物能够快速治愈各种原因引起的社交恐怖症,而且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该药物在治疗的同时,针对患者的消极人格、消极情绪和社交恐惧的成因,以患者的现实能力为依据,发掘其他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能,运用系列方法对患者进行自信心、乐观心境、美好希望、韧性品格等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交技能的培育,使患者建构起积极正面的心理能量,帮助患者克服障碍,实现身心并举,达到助人自助、标本兼治的目的。本发明是整合中医疗法和心理疗法在社交恐怖症治疗中的优势而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等优点。服药方法:口服,每日三次,每次9克,一个月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为表明本发明的中药结合心理疗法对社交恐怖症的治疗效果,本发明人对200例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诊断标准:根据CCMD-3和DSM-1V对社交恐怖症的诊断标准,结合心理测试中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测试和访谈,确诊社交恐怖症患者200例,年龄在13至3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男45例、女55例)和对照组100例(男45例、女5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进行自信心、乐观心境、美好希望、韧性品格等积极心理资本和社交技能的培育下,开始服用不同的药物。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本发明中药,一次9g,一日3次,饭后白开水送服;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食物。对照组口服苯乙肼每次10 15mg, I日3次;两组均30日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两组在“女性认为同男性交往不正经”的错误认知和观念已经改变,认识到与男性接触是很正常的交往;与陌生人相处、谈话时不再紧张;能将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工作上,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已达到预期目标;与他人交流时不再低头说话,可以正视交谈,不再伴有脸红、气促的症状上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2.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四项结果比较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2.1。表2.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熟地100份,太子参80份,山药80份,茯神80份,天冬50份,麦冬50份,远志50份,酸枣仁50份,龙眼肉50份,枳实50份,竹茹50份,朱砂5份,丹参50份,当归50份,五味子30份,山楂50份,炙甘草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社交恐怖症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按组方称取各药材备用; (2)、将称取各药粉碎过120 目筛,混合成均匀,泛水为丸如绿豆大,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在社交恐怖症心理疗法中的配合运用,该中药由熟地、太子、山药、茯神、天冬、麦冬、朱砂、炙甘草等17味中药材组成,本发明中药从本质上治疗本病的生理发病根源,心理疗法的治疗是从本病的症状出发对患者进行外在的言语和行为治疗,通过培育患者的自信心、乐观心境、美好希望、韧性品格等积极心理资本,使患者积极地面对现实,改变其不良自我认知,缓解其对社交场合的害怕情绪,减轻患者社交恐惧时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减少恐怖性回避行为的发生,改善其社会功能损害的状况,从而改变患者不合理的认知,增强社会适应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心理的健康发展,不断完善个性。本发明是整合中医疗法和心理疗法在社交恐怖症治疗中的优势而得,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费用小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169890SQ20131012929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6日
发明者贺斌, 李玉霞, 段蕾, 詹玲利, 潘博, 郝卫平, 刘畅, 王建国 申请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