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8796阅读:30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
背景技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指异位激动形成的部位或折返环路在窦房结水平以下、希氏束分叉以上的一组快速性心律失常。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往往发生在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常在体力劳动或精神紧张之后突然发作,只要持续时间不长,一般不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其预后也较好。西医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副作用很大,且不能根治。本发明人经过多年实践,利用中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取得较好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回心草、当归、熟地、龙骨、枸杞子、肉苁蓉、太阳针、丹参、茯苓、五味子、人参芦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回心草40-70份、当归20-40份、熟地20-40份、龙骨20-40份、枸杞子20-40份、肉苁蓉20-40份、太阳针20-40份、丹参20-40份、茯苓10-30份、五味子10-30份、人参芦10-30份。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回心草50份、当归30份、熟地30份、龙骨30份、枸杞子30份、肉苁蓉30份、太阳针30份、丹参30份、茯苓20份、五味子20份、人参芦20份。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回心草:淡、微苦、平。归心经。养心安神,镇静。用于心脏病,心慌,心悸怔仲,神
经衰弱等。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痈疽疮疡。熟地:甘、微温。归肝、肾经。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肾阴不足而引起的潮热骨 蒸、盗汗、遗精;肝肾精血亏虚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须发早白等。龙骨:涩、甘、平,归心、肝、肾、大肠经。镇心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用于心悸、失眠、健忘、眩晕。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明目。用于肝肾不足,腰酸遗精,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消渴等。肉灰蓉: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道。主治肾阳虚衰,精血不足之阳痿,遗精,白浊,腰痛脚弱,耳鸣目花,月经衍期,宫寒不孕,肠燥便秘等。太阳针:淡、平。归心、肝经。镇静安神。用于心慌、心烦、心悸、失眠等。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用于血瘀之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积聚,风湿痹痛,疮疡痈肿等。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等。五味子:酸、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主治咳嗽虚喘,梦遗滑精,尿颇遗尿,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心悸失眠等。人参芦:甘、苦、温。归胃、脾、肺经。升阳举陷。用于脾虚气陷,久泻,脱肛,心悸
坐寸ο本发明中回心草、丹参为君药,具有养心安神,镇静的作用,其他为臣药,诸药共奏清心除悸、益气养阴、活血通络、安神复脉之功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具有独特的疗效,达到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目的。本发明中药于2008年至2012年临床观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80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0例患者中,年龄16-62岁,病程多在6个月到3年,平均年龄45岁。2、诊断标准2.1参照《内科学》中的诊断依据进行临床诊断:心率150-250次/min,发作形式为突然发作,突然停止,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或数小时,有时持续数日。一般心律绝对规则,第一心音强弱相同,心率快而不易计数。发病时患者表现为心悸、气短、胸闷、眩晕、无力。心电图示P波逆行性,QRS波规律出现,QRS间距相差不及0.001s。2.2中医学诊断标准:心悸,气短,头晕,目眩,胸痛,胸闷,时发时止,舌质紫黯,苔薄白,脉促。2.3排出标准:⑴急性心肌梗死;(2)中、重度心力衰竭;(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4)严重致死性心律失常;(5)心率在60次/min以下;(6)房室传导阻滞。3、治疗方法3.1处方:回心草50g、当归30g、熟地30g、龙骨30g、枸杞子30g、肉苁蓉30g、太阳针30g、丹参30g、茯苓20g、五味子20g、人参芦20g。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I剂,每日2次,30天为I疗程。4、治疗结果:4.1治疗 评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症状减轻,阵发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或减轻,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心电图基本无变化。4.2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56例(70% ),有效21例(26% ),无效3例(4% ),总有效率为96%。

5、典型病例
5.1、孙某,女,32岁,半年前诊断阵发性心动过速,每月发作3-5次,持续1_2小时才可终止。体检:体温36.5°C,血压130/80mmHg,心率17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尿常规、电解质未见异常;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阵发,喜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饮食少思,脉象小数,舌苔如常。服用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每日I剂,发作时间缩短,次数减少为每月I次。继续服用2个疗程,症状消失,随访无复发。5.2、刘某,男,45岁,一年前初发,曾服用慢心律、心律平等药物尚能改善症状,后来则效果不明显。体检:体温36.2°C,血压110/70mmHg,心率156次/min,血、尿常规、电解质未见异常,心电图示:频繁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性短暂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悸气短,胸闷烦躁,头晕耳鸣口干,舌光红少苔,脉促而细。服本发明药物I个疗程,自觉心悸锐减,复查心电图:偶见早搏。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消失,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是由回心草40g、当归20g、熟地40g、龙骨20g、枸杞子40g、肉苁蓉40g、太阳针40g、丹参40g、茯苓30g、五味子30g、人参芦30g制成。实施例2,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是由回心草50g、当归30g、熟地30g、龙骨30g、枸杞子30g、肉苁蓉30g、太阳针30g、丹参30g、茯苓20g、五味子20g、人参芦20g制成。实施例3,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是由回心草70份、当归40份、熟地40份、龙骨40份、枸杞子40份、肉灰蓉40份、太阳针40份、丹参40份、获茶30份、五味子30份、人参芦30份 制成。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回心草40-70份、当归20-40份、熟地20-40份、龙骨20-40份、枸杞子20-40份、肉苁蓉20-40份、太阳针20-40份、丹参20-40份、茯苓10-30份、五味子10-30份、人参芦10-30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 回心草50份、当归30份、熟地30份、龙骨30份、枸杞子30份、肉苁蓉30份、太阳针30份、丹参30份、获茶20份、五味子20份、人参芦20份。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中药,该中药是由回心草、当归、熟地、龙骨、枸杞子、肉苁蓉、太阳针、丹参、茯苓、五味子、人参芦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文档编号A61K35/02GK103251735SQ20131018914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0日
发明者李新玲, 钟立邦 申请人:李新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