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5716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40;白茅根15-40;紫草10-30;地榆炭10-30;杜仲炭10-30;生黄芪30-70;生地15-40;白术10-30;血余炭10-30;小蓟15-40;紫花地丁15-40;黄柏5-20;侧柏叶10-30;地龙10-30;茜草10-30;蒲公英15-40;川牛膝10-30;怀山药10-30。经过超过315例的临床试验表明,该中药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有效率达到90%,其中70%病例有明显好转。同时该中药无毒无副作用,能够对慢性肾炎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该药物成本低,容易制备,可以在民间推广,降低病患的用药负担。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多数起病隐袭、缓慢,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其基本临床表现。一般而言,凡有尿检异常(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肾活检病理检查可确诊并有利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慢性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
[0003]现有的西医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主要是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并应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合并症为主要目的。但是现有的西医治疗普遍对于慢性肾炎的治愈率很低。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西医对于慢性肾炎的治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40 ;白茅根15-40 ;紫草10-30 ;地榆炭10-30 ;杜仲炭10-30 ;生黄芪30-70 ;生地15-40 ;白术10-30 ;血余炭10-30 ;小蓟15-40 ;紫花地丁 15-40 ;黄柏5-20 ;侧柏叶10-30 ;地龙10-30 ;茜草10-30 ;蒲公英15-40 ;川牛膝10-30 ;怀山药10-30。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20 ;白茅根20 ;紫草15 ;地榆炭15 ;杜仲炭15 ;生黄芪40 ;生地20 ;白术15 ;血余炭15 ;小蓟20 ;紫花地丁 20 ;黄柏10 ;侧柏叶15 ;地龙15 ;茜草15 ;蒲公英20 ;川牛膝15 ;怀山药15。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 ;白茅根15 ;紫草10 ;地榆炭10 ;杜仲炭10 ;生黄苗30 ;生地15 ;白术10 ;血余炭10 ;小蓟15 ;紫花地丁 15 ;黄柏5 ;侧柏叶10 ;地龙10 ;茜草10 ;蒲公英15 ;川牛膝10 ;怀山药10。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40 ;白茅根40 ;紫草30 ;地榆炭30 ;杜仲炭30 ;生黄芪70 ;生地40 ;白术30 ;血余炭30 ;小蓟40 ;紫花地丁 40 ;黄柏20 ;侧柏叶30 ;地龙30 ;茜草30 ;蒲公英40 ;川牛膝30 ;怀山药30。
[0009]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0]将上述原料除大黄外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浸泡30-60分钟;、
[0011]加水并使液面超过药面后;用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5-40分钟;添加大黄,继续煎煮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出留存;
[0012]然后重新加水并使液面与药面持平,继续开锅煎煮15-25分钟;将煎煮后的药液与留存药液混合。[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经过超过315例的临床试验表明,该中药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有效率达到90%,其中70%病例有明显好转。同时该中药无毒无副作用,能够对慢性肾炎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同时该药物成本低,容易制备,可以在民间推广,降低病患的用药负担。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5]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40 ;白茅根15-40 ;紫草10-30 ;地榆炭10-30 ;杜仲炭10-30 ;生黄芪30-70 ;生地15-40 ;白术10-30 ;血余炭10-30 ;小蓟15-40 ;紫花地丁 15-40 ;黄柏5-20 ;侧柏叶10-30 ;地龙10-30 ;茜草10-30 ;蒲公英15-40 ;川牛膝10-30 ;怀山药10-30。
[0016]优选的,该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20 ;白茅根20 ;紫草15 ;地榆炭15 ;杜仲炭15 ;生黄芪40 ;生地20 ;白术15 ;血余炭15 ;小蓟20 ;紫花地丁20 ;黄柏10 ;侧柏叶15 ;地龙15 ;茜草15 ;蒲公英20 ;川牛膝15 ;怀山药15。
[0017]优选的,该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 ;白茅根15 ;紫草10 ;地榆炭10 ;杜仲炭10 ;生黄苗30 ;生地15 ;白术10 ;血余炭10 ;小蓟15 ;紫花地丁15 ;黄柏5 ;侧柏叶10 ;地龙10 ;茜草10 ;蒲公英15 ;川牛膝10 ;怀山药10。
[0018]优选的,该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40 ;白茅根40 ;紫草30 ;地榆炭30 ;杜仲炭30 ;生黄芪70 ;生地40 ;白术30 ;血余炭30 ;小蓟40 ;紫花地丁40 ;黄柏20 ;侧柏叶30 ;地龙30 ;茜草30 ;蒲公英40 ;川牛膝30 ;怀山药30。
[0019]同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0]将上述原料除大黄外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浸泡30-60分钟;、
[0021]加水并使液面超过药面后;用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5-40分钟;添加大黄,继续煎煮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出留存;
[0022]然后重新加水并与药面持平,继续开锅煎煮15-25分钟;将煎煮后的药液与留存药液混合。其中:
[0023]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0024]白茅根: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0025]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
[0026]地榆炭:凉血止血,泻火敛疮。
[0027]杜仲炭: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0028]生黄芪:兼有升阳,固表止汗,排脓生肌,利水消肿,安胎益血的作用。
[0029]生地:又称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
[0030]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0031]血余炭:消瘀,止血,利小便。
[0032]小蓟: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0033]紫花地丁:其性寒味微苦,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外敷治跌打损伤、痈肿、毒蛇咬伤等。
[0034]黄柏:性味苦寒,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之功效。
[0035]侧柏叶: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
[0036]地龙:清热,镇痉,利尿,解毒。
[0037]茜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0038]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0039]川牛膝:又名牛膝,活血通 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
[0040]怀山药:又名薯蓣,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0041]以下通过几个典型病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中药的药效进行说明:
[0042]病例I
[0043]黄某男45岁家庭地址:湖南省临澧县
[0044]症状:乏力、疲倦、腰痛、下肢水肿,伴有轻度的血尿。
[0045]药方:太子参40 ;白茅根40 ;紫草30 ;地榆炭30 ;杜仲炭30 ;生黄芪70 ;生地40 ;白术30 ;血余炭30 ;小蓟40 ;紫花地丁 40 ;黄柏20 ;侧柏叶30 ;地龙30 ;菌草30 ;蒲公英40 ;川牛膝30 ;怀山药30。
[0046]服用一个月后,病情有所减轻,无血尿。服用三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
[0047]病例2
[0048]李某男12岁地址:山西霍州市
[0049]症状:乏力、疲倦、腰痛,伴有轻度的血尿、蛋白尿。
[0050]药方:太子参15 ;白茅根15 ;紫草10 ;地榆炭10 ;杜仲炭10 ;生黄芪30 ;生地15 ;白术10 ;血余炭10 ;小蓟15 ;紫花地丁 15 ;黄柏5 ;侧柏叶10 ;地龙10 ;茜草10 ;蒲公英15 ;川牛膝10 ;怀山药10。
[0051 ] 服用一个月后,病情有所减轻,无血尿。服用三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
[0052]病例3
[0053]周某某
[0054]症状:乏力、疲倦、腰痛,伴有轻度的蛋白尿。
[0055]药方:太子参20 ;白茅根20 ;紫草15 ;地榆炭15 ;杜仲炭15 ;生黄芪40 ;生地20 ;白术15 ;血余炭15 ;小蓟20 ;紫花地丁 20 ;黄柏10 ;侧柏叶15 ;地龙15 ;茜草15 ;蒲公英20 ;川牛膝15 ;怀山药15。
[0056]服用一个月后,病情有所减轻,无血尿。服用三个月后,病情明显好转。
[005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40 ;白茅根15-40 ;紫草10-30 ;地榆炭10-30 ;杜仲炭10-30 ;生黄芪30-70 ;生地15-40 ;白术10-30 ;血余炭10-30 ;小蓟15-40 ;紫花地丁 15-40 ;黄柏5-20 ;侧柏叶10-30 ;地龙10-30 ;茜草10-30 ;蒲公英15-40 ;川牛膝10-30 ;怀山药10-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20 ;白茅根20 ;紫草15 ;地榆炭15 ;杜仲炭15 ;生黄芪40 ;生地20 ;白术15 ;血余炭15 ;小蓟20 ;紫花地丁 20 ;黄柏10 ;侧柏叶15 ;地龙15 ;茜草15 ;蒲公英20 ;川牛膝15 ;怀山药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15 ;白茅根15 ;紫草10 ;地榆炭10 ;杜仲炭10 ;生黄芪30 ;生地15 ;白术10 ;血余炭10 ;小蓟15 ;紫花地丁 15 ;黄柏5 ;侧柏叶10 ;地龙10 ;茜草10 ;蒲公英15 ;川牛膝10 ;怀山药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慢性肾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组成:太子参40 ;白茅根40 ;紫草30 ;地榆炭30 ;杜仲炭30 ;生黄芪70 ;生地40 ;白术30 ;血余炭30 ;小蓟40 ; 紫花地丁 40 ;黄柏20 ;侧柏叶30 ;地龙30 ;茜草30 ;蒲公英40 ;川牛膝30 ;怀山药3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治疗肾衰竭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上述原料除大黄外充分混合后,在室温下浸泡30-60分钟;、 加水并使液面超过药面后;用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煎煮25-40分钟;添加大黄,继续煎煮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出; 然后重新加水并使液面与药面持平,继续开锅煎煮15-25分钟;将煎煮后的药液与留存药液混合。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432429SQ201310317938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张启锐 申请人:张启锐, 张煜, 郑晓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