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1257711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套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套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包括外部箱体结构、内部箱体结构、气路结构和治疗头,气路结构通过载板固定在内部箱体结构上,内部箱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外部箱体结构,治疗头设置在外部箱体结构上,且与气路结构相连接,并通过气路结构中的药雾输出管作用于患者病灶部位,形成整个艾灸雾药仪的。本发明实现中国传统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更是大大节省了药品使用与药物疗效。同时本发明具有一套安装快速简洁,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能较好地实现红外疗法、热疗、电磁疗法等多种理疗效果,有益于人类的养身保健与部分疾病的康复治疗。
【专利说明】一套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艾灸疗法是源于中国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主要以燃烧艾草的方式在患者穴位进行治疗,实现热疗、红外疗等作用,可大大减少皮肤病、乳腺病、癌症等发病率。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在传统灸法原理的基础上与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磁疗方法相结合发明了现代艾灸疗法,在传统艾灸壮灸原理、使用艾绒的基础上与磁疗方法、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具有不燃烧、无污染、温度可调可控特点,并可行温针灸、隔物灸。从而改变了艾灸燃烧的历史,彻底解决了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被誉为现代艾灸疗法。现代艾灸疗法的发明及临床上的神奇效果,说明艾灸治病的机理不是燃烧的火而是热及艾的挥发生成物所致。现代艾灸不燃烧,只有电子热源、艾及磁性装置。这充分说明艾灸的治病保健机理并不是火及艾烟,而是热及加热后的艾的挥发生成物。现代科学人根据传统艾灸原理在保持传统艾灸使用艾绒的基础上将电子技术和磁疗方法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艾绒的有效成份。
[0003]与此同时雾化治疗技术在医学上一直被广泛应用。雾化治疗技术的特点有:1、治疗快。当药物雾化后,变为粒径只有l_4um的微细药雾,使得药雾易于被人体黏膜、肺泡和皮肤直接吸收,作用于病灶部位。2、药物浓度高,用量小,患者治疗时间短。3、雾化过程在常温下进行,不会改变或降低药物性能和疗效。4、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药雾随着患者吸气所形成的自然负压流入肺部,减少了呛咳,使患者感到舒适。5、伴随雾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对治疗和健康有意的清新“负氧离子”。可见,雾化器在内、外科,五官科,儿科等可是应用,对治疗呼吸系统、皮肤等疗效尤为明显,因而在各级各类医院、诊所、疗养院中的临床、医疗部门基本上都配备雾化治疗器。但雾化器的治疗范围目前还难以有其它治疗器可以取代。
[0004]鉴于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本发明特设计了结合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新型多功能医用艾灸雾药仪,以特制艾液精油取代艾绒,通过雾化方式,将药物送达病灶部位,结合仪器对药雾的加热,红外碧玺治疗头的设计,实现红外疗法、热疗、电磁疗法等多种理疗效果,实现中国传统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更是大大节省了药品使用与药物疗效。同时,在设备设计上,加入PLC控制模块,通过触摸显示板,将设备的疗法及参数控制直观的体现,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医药的有机结合。其设备操作简单,安全,神效,方便,经济,适用于大规模医疗机构实用,也适用于居家保健治疗,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热点与新方向。

【发明内容】
`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设备仪器及其技术原理存在的问题,发明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
[0006]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外部箱体结构、内部箱体结构、气路结构和治疗头,气路结构通过载板固定在内部箱体结构上,内部箱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外部箱体结构,治疗头设置在外部箱体结构上,且与气路结构相连接,并通过气路结构中的药雾输出管作用于患者病灶部位,形成整个艾灸雾药仪的。
[0007]外部箱体结构包括后盖板、左药箱盖板、触摸屏盖板、右药箱盖板、前段盖、储物抽屉、螺纹定位孔、气源柜门、柜门把手、底部梁架、左前滑轮、右前滑轮、电控及气控柜门、两侧箱体板、背部箱体板、滑轮固定螺栓、左后滑轮、背部箱体横梁、右后滑轮;外部箱体结构侧壁由前部箱体板、背部箱体板、两侧箱体板围合而成,其中,顶部箱体板通过背部箱体横梁与背部箱体板相连接,且顶部箱体板包括后盖板和前盖板,前盖板由左药箱盖板、触摸屏盖板、右药箱盖板组成,前部箱体板上设置有前段盖、储物抽屉和气源柜门;后盖板、左药箱盖板、触摸屏盖板、右药箱盖板通过铰链与内部箱体结构中的隔离板连接,可绕铰链轴做纵向摆动;储物抽屉与内部箱体结构中内部结构钢架上设置的储物柜导轨滑动连接,可沿着储物柜导轨做水平方向抽拉运动;气源柜门通过活页铰链与左侧箱体板链接,可绕活页铰链轴做水平摆动,同时气源柜门上设置有柜门把手;外部箱体结构的底部箱体板设置在内部结构钢架的底部,且左前滑轮、右前滑轮、左后滑轮、右后滑轮通过滑轮固定螺栓与底部梁架的四个直角端相连接。
[0008]内部箱体结构包括隔离板、左药箱、雾化杯座、第一流速调节阀、第二流速调节阀、控制台、内部结构钢架、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气路载板、右药箱、第三流速调节阀、第四流速调节阀、I3U导气管。
[0009]内部结构钢架包括四根钢柱,四根钢柱的底部分别与底部梁架的四个直角端固定,且两侧箱体板所在侧面的两根钢柱上设置有储物柜导轨;隔离板上开有两个气管通孔,隔离板与内部结构钢架上的储物柜导轨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连接;隔离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台和气路结构;气路结构和控制台与内部结构钢架固定连接;
内部结构钢架内设置有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通过PU导气管与控制台相连接;控制台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左药箱、雾化杯座和右药箱,左药箱对应设置有第一流速调节阀和第二流速调节阀;右药箱对应设置有第三流速调节阀和第四流速调节阀;气路载板设置在隔离板的后面,与`隔离板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相连接,且与背部箱体横梁相固定,气路载板上设置有气路结构。
[0010]气路结构和控制台的位置设置在隔离板的前后两侧,背部箱体横梁是左右两侧设置有左后滑轮、右后滑轮,气路载板上开有第一总路气管孔和第二总路气管孔,
气路结构包括包括常温输气部分与加热输气部分;常温输气部分包括温气流输出管、左热气输出管、第一加热件、第一调压阀、第一电磁阀、加热箱、第二调压阀、第二电磁阀、左气路总管、第三电磁阀、第三调压阀、第一通快速接口座、第一密封连接管、第四电磁阀、第二密封连接管、第四调压阀;加热箱通过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固定在气路载板上,且加热箱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第三加热件、第四加热件;加热输气部分包括右热气输出管、第二加热件、第五调压阀、第五电磁阀、气流加热输入管、第六电磁阀、第六调压阀、右气路总管、第七电磁阀、第七调压阀、第二通快速接口座、第八电磁阀、第八调压阀;
所述的常温输气部分由四路相同的供气支路构成。左气路总管通过第一通快速接口座为四条支路供气。四条支路通过第一密封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快速接口座相连接,第一通快速接口座通过第一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三调压阀和第四调压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三调压阀和第四调压阀的另一端与温气流输出管相连接,通过温气流输出管输出常温气流。[0011]所述的加热输气部分由四路相同的供气支路构成。右气路总管通过第二通快速接口座为四条支路供气。四条支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右气路总管相连接,第二通快速接口座通过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第五调压阀、第六调压阀、第七调压阀、第八调压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五调压阀、第六调压阀、第七调压阀、第八调压阀的另一端与右热气输出管相连接,通过右热气输出管输出加热气流。
[0012]控制台上设置有左药箱和右药箱,左药箱内设置有第一药雾输出管、第一常温气管、第一雾化杯、第二药雾输出管、第二常温气管、第二雾化杯;第一雾化杯和第二雾化杯安装在雾化杯座上,且分别与第一常温气管和第二常温气管以T型三通形式连接到第一药雾输出管、第二药雾输出管上。
[0013]右药箱内设置有第三药雾输出管、第三雾化杯、第三常温气管、第四药雾输出管、第四雾化杯、第四常温气管;第三雾化杯和第四雾化杯安装在雾化杯座上,且分别与第三常温气管和第四常温气管以T型三通形式连接到第三药雾输出管、第四药雾输出管上。
[0014]控制台中间设置有触摸屏、“正常”绿色指示灯、“错误”红色指示灯、控制台盖板、“待机”黄色指示灯、电源开关按键、程序开关按键、复位按键;
治疗头为电磁治疗头,包括药雾输出孔、不锈钢主体、加热槽、第五螺栓、方形固定件、PTC加热件、第六螺栓、稀有元素图层。不锈钢主体中心开有斗型的通槽,不锈钢主体的一端,即通槽开口大的一端设置有药雾输出孔,药雾输出孔与药雾输出管相连接;同时不锈钢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稀有元素图层,PTC加热件通过方形固定件与加热槽相连接,且加热件与方形固定件通过第五螺栓、第六螺栓相连接。
[0015]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患者,确认医治部位;
步骤(2).接通设备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控制台控制程序开关;
步骤(3).在雾化杯内倒入指定药剂;
步骤(4).在控制台上选择要使用的治疗头及其气流温度,通过流速调节阀调节; 步骤(5).设备对气流温度及流速进行自动检测,并显示在触摸屏上。
[0016]步骤(6).异常检测,参数设置及工作环境是否有误,如有误则红色指示灯闪动,按下复位按键,如无误设备正常工作,绿色指示灯常亮;
步骤(7).将治疗头贴近病灶部位,按需求进行治疗;
步骤(8).结束治疗,点击触摸屏内“终止”;
步骤(9).设备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步命令,黄色指示灯常亮表示待机;
步骤(10).按控制台开关,关闭设备控制程序,切断设备电源;
步骤(11).取出使用过的雾化杯及治疗头清洗消毒,再装入。
[0017]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鉴于以上两种治疗方法,本发明特设计了结合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新型多功能医用艾灸雾药仪,以特制艾液精油取代艾绒,通过雾化方式,将药物送达病灶部位,结合仪器对药雾的加热,红外碧玺治疗头的设计,实现红外疗法、热疗、电磁疗法等多种理疗效果,实现中国传统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更是大大节省了药品使用与药物疗效。同时,在设备设计上,加入PLC控制模块,通过触摸显示板,将设备的疗法及参数控制直观的体现,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医药的有机结合。其设备操作简单,安全,神效,方便,经济,适用于大规模医疗机构实用,也适用于居家保健治疗,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热点与新方向。
[0018]1、本发明特设计了结合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新型多功能医用艾灸雾药仪,以特制艾液精油取代艾绒,通过雾化方式,将药物送达病灶部位,结合仪器对药雾的加热,红外碧玺治疗头的设计,实现红外疗法、热疗、电磁疗法等多种理疗效果。
[0019]2、本发明实现中国传统艾灸疗法与雾化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更是大大节省了药品使用与药物疗效。
[0020]3、在设备设计上,加入PLC控制模块,通过触摸显示板,将设备的疗法及参数控制直观的体现,实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医药的有机结合。
[0021]4、设备操作简单,安全,神效,方便,经济,适用于大规模医疗机构实用,也适用于居家保健治疗。
[0022]总之本发明具有一套安装快速简洁,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能较好地实现红外疗法、热疗、电磁疗法等多种理疗效果,有益于人类的养身保健与部分疾病的康复治疗。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 (a)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机箱等轴打开测视图;
图1 (b)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机箱等轴外围测`视图;
图2 (a)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外部箱体结构正视图;
图2 (b)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外部箱体结构左视图;
图2 (C)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外部箱体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外部箱体结构主视图;
图4 (a)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内部结构部分钢架简图;
图4 (b)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内部结构部分钢架简图;
图4 (c)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内部结构部分钢架简图;
图4 (d)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内部结构部分钢架简图;
图5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气路结构等轴侧视图;
图7 Ca)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气路结构主视图及俯视图;
图7 (b)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气路结构主视图及俯视图;
图8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控制台正视图;
图9 (a)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碧玺治疗头剖视图;
图9 (b)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碧玺治疗头仰视图;
图9 (c)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碧玺治疗头立体图;图10 (a)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电磁治疗头剖视图;
图10 (b)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电磁治疗头剖视图;
图10 (c)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电磁治疗头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的电磁治疗头主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医用艾灸雾药仪操作流程图;
图中:后盖板(I)、左药箱盖板(2)、触摸屏盖板(3)、右药箱盖板(4)、如段盖(5)、储物抽屉(6)、螺纹定位孔(7)、气源柜门(8)、柜门把手(9)、底部梁架(10)、左前滑轮(11)、右前滑轮(12)、电控及气控柜门(13)、两侧箱体板(14)、背部箱体板(15)、滑轮固定螺栓
(16)、隔离板(17)、左药箱(18)、雾化杯座(19)、第一流速调节阀(20)、第二流速调节阀
(21)、控制台(22)、内部结构钢架(23)、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24)、气路载板(25)、右药箱(26)、第三流速调节阀(27)、第四流速调节阀(28)、PU导气管(29)、左后滑轮(30)、背部箱体横梁(31)、第一总路气管孔(32)、第一螺栓(33)、第一药雾输出管(34)、第一常温气管
(35)、第一雾化杯(36)、第二药雾输出管(37)、第二常温气管(38)、第二雾化杯(39)、右后滑轮(40)、第二总路气管孔(41)、第二螺栓(42)、第三药雾输出管(43)、第三雾化杯(44)、第三常温气管(45)、第四药雾输出管(46)、第四雾化杯(47)、第四常温气管(48)、温气流输出管(49)、左热气输出管(50)、第一加热件(51)、第一调压阀(52)、第一电磁阀(53)、加热箱(54)、第二调压阀(55)、第二电磁阀(56)、左气路总管(57)、第三电磁阀(58)、第三调压阀(59)、第一 5通快速接口座(60)、第一密封连接管(61)、第四电磁阀(62)、第二密封连接管(63)、第四调压阀(64)、右热气输出管(65)、第二加热件(66)、第五调压阀(67)、第五电磁阀(68)、气流加热输入管(6`9)、第六电池阀(70)、第六调压阀(71)、右气路总管(72)、第七电磁阀(73)、第七调压阀(74)、第二 5通快速接口座(75)、第八电磁阀(76)、第八调压阀(77)、第三螺栓(78)、第四螺栓(79)、第三加热件(80)、第四加热件(81)、触摸屏(82)、“正常”绿色指示灯(83)、“错误”红色指示灯(84)、控制台盖板(84)、“待机”黄色指示灯(86)、电源开关按键(87)、程序开关按键(88)、复位按键(89)、石英玻璃管(90)、碧玺粉末(91)、药雾输出孔(92)、不锈钢主体(93)、加热槽(94)、第五螺栓(95)、方形固定件(96)、PTC加热件(97)、第六螺栓(98)、稀有元素图层(9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图6所示,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包括外部箱体结构、内部箱体结构、气路结构和治疗头,气路结构通过载板固定在内部箱体结构上,内部箱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外部箱体结构,治疗头设置在外部箱体结构上,且与气路结构相连接,并通过气路结构中的药雾输出管作用于患者病灶部位,形成整个艾灸雾药仪的。
[0026]如图2 (a)、2 (b)、2 (c)所示。外部箱体结构包括后盖板(I)、左药箱盖板(2)、触摸屏盖板(3)、右药箱盖板(4)、前段盖(5)、储物抽屉(6)、螺纹定位孔(7)、气源柜门(8)、柜门把手(9)、底部梁架(10)、左前滑轮(11)、右前滑轮(12)、电控及气控柜门(13)、两侧箱体板(14)、背部箱体板(15)、滑轮固定螺栓(16)、左后滑轮(30)、背部箱体横梁(31)、右后滑轮(40);外部箱体结构侧壁由前部箱体板、背部箱体板(15)、两侧箱体板(14)围合而成,其中,顶部箱体板通过背部箱体横梁(31)与背部箱体板(15)相连接,且顶部箱体板包括后盖板(I)和前盖板,前盖板由左药箱盖板(2 )、触摸屏盖板(3 )、右药箱盖板(4)组成,前部箱体板上设置有前段盖(5)、储物抽屉(6)和气源柜门(8);后盖板(I)、左药箱盖板(2)、触摸屏盖板(3)、右药箱盖板(4)通过铰链与内部箱体结构中的隔离板(17)连接,可绕铰链轴做纵向摆动;储物抽屉(6)与内部箱体结构中内部结构钢架(23)上设置的储物柜导轨滑动连接,可沿着储物柜导轨做水平方向抽拉运动;气源柜门(8)通过活页铰链与左侧箱体板链接,可绕活页铰链轴做水平摆动,同时气源柜门(8)上设置有柜门把手(9);外部箱体结构的底部箱体板设置在内部结构钢架(23)的底部,且左前滑轮(11)、右前滑轮(12)、左后滑轮
(30)、右后滑轮(40)通过滑轮固定螺栓(16)与底部梁架(10)的四个直角端相连接。
[0027]如图3、图4 (a)、图4(b)、图4 (C)、图4(d)所示,内部箱体结构包括隔离板(17)、左药箱(18 )、雾化杯座(19 )、第一流速调节阀(20 )、第二流速调节阀(21)、控制台(22 )、内部结构钢架(23)、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24)、气路载板(25)、右药箱(26)、第三流速调节阀
[27]、第四流速调节阀(28)、PU导气管(29)。
[0028]内部结构钢架(23)包括四根钢柱,四根钢柱的底部分别与底部梁架(10)的四个直角端固定,且两侧箱体板(14)所在侧面的两根钢柱上设置有储物柜导轨,参看图4 (b)、图4 (d);隔离板(17)上开有两个气管通孔,隔离板(17)与内部结构钢架(23)上的储物柜导轨通过第一螺栓(33)和第二螺栓(42)固定连接,且参看图4 (a)、图4 (d);隔离板(17)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台和气路结构;气路结构和控制台与内部结构钢架(23)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内部结构钢架(23)内设置有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24),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24)通过PU导气管(29)与控制台相连接;控制台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左药箱(18)、雾化杯座(19)和右药箱(26),左药箱(18)对应设置有第一流速调节阀(20)和第二流速调节阀(21);右药箱(26)对应设置有第三流速调节阀(27`)和第四流速调节阀(28);气路载板
(25)设置在隔离板(17)的后面,与隔离板(17)通过第一螺栓(33)和第二螺栓(42)相连接,且与背部箱体横梁(31)相固定,气路载板(25)上设置有气路结构。
[0029]如图5所示,气路结构和控制台的位置设置在隔离板(17)的前后两侧,背部箱体横梁(31)是左右两侧设置有左后滑轮(30)、右后滑轮(40),气路载板(25)上开有第一总路气管孔(32)和第二总路气管孔(41),
如图6、图7 (a)、图7 (b)所示,气路结构包括包括常温输气部分与加热输气部分;常温输气部分包括温气流输出管(49)、左热气输出管(50)、第一加热件(51)、第一调压阀
(52)、第一电磁阀(53)、加热箱(54)、第二调压阀(55)、第二电磁阀(56)、左气路总管(57)、第三电磁阀(58)、第三调压阀(59)、第一 5通快速接口座(60)、第一密封连接管(61)、第四电磁阀(62)、第二密封连接管(63)、第四调压阀(64);加热箱(54)通过第三螺栓(78)、第四螺栓(79)固定在气路载板(25)上,且加热箱(54)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件(51)、第二加热件(66)、第三加热件(80)、第四加热件(81);加热输气部分包括右热气输出管(65)、第二加热件(66)、第五调压阀(67)、第五电磁阀(68)、气流加热输入管(69)、第六电磁阀(70)、第六调压阀(71)、右气路总管(72)、第七电磁阀(73)、第七调压阀(74)、第二 5通快速接口座
(75)、第八电磁阀(76)、第八调压阀(77);
所述的常温输气部分由四路相同的供气支路构成。左气路总管(57)通过第一 5通快速接口座(60)为四条支路供气。四条支路通过第一密封连接管(61)的一端与第一 5通快速接口座(60 )相连接,第一 5通快速接口座(60 )通过第一密封连接管(61)分别与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6)、第三电磁阀(58)和第四电磁阀(62)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磁阀(53)、第二电磁阀(56)、第三电磁阀(58)和第四电磁阀(6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连接管(63)分别与第一调压阀(52)、第二调压阀(55)、第三调压阀(59)和第四调压阀(64)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调压阀(52)、第二调压阀(55)、第三调压阀(59)和第四调压阀(64)的另一端与温气流输出管(49)相连接,通过温气流输出管(49)输出常温气流。
[0030]所述的加热输气部分由四路相同的供气支路构成。右气路总管(72)通过第二 5通快速接口座(75 )为四条支路供气。四条支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右气路总管(72 )相连接,第二 5通快速接口座(75)通过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五电磁阀(68)、第六电磁阀(70)、第七电磁阀(73)、第八电磁阀(76)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磁阀(68)、第六电磁阀(70)、第七电磁阀
(73)、第八电磁阀(76)的另一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第五调压阀(67)、第六调压阀(71)、第七调压阀(74)、第八调压阀(77 )的一端相连接,第五调压阀(67 )、第六调压阀(71 )、第七调压阀(74)、第八调压阀(77)的另一端与右热气输出管(65)相连接,通过右热气输出管(65)输出加热气流。
[0031]如图5、图8所示,控制台上设置有左药箱(18)和右药箱(26),左药箱(18)内设置有第一药雾输出管(34)、第一常温气管(35)、第一雾化杯(36)、第二药雾输出管(37)、第二常温气管(38)、第二雾化杯(39);第一雾化杯(36)和第二雾化杯(39)安装在雾化杯座上,且分别与第一常温气管(35)和第二常温气管(38)以T型三通形式连接到第一药雾输出管(34)、第二药雾输出管(37)上。
[0032]右药箱(26)内设置有第三药雾输出管(43)、第三雾化杯(44)、第三常温气管
(45)、第四药雾输出管(46)、第四雾化杯(47)、第四常温气管(48);第三雾化杯(44)和第四雾化杯(47 )安装在雾化杯座上,且分别与第三常温气管(45 )和第四常温气管(48 )以T型三通形式连接到第三药雾输出管(43 )、第四药雾输出管(46 )上。
[0033]如图8所示,控制台中间设置有触摸屏(82)、“正常”绿色指示灯(83)、“错误”红色指示灯(84)、控制台盖板(84)、“待机”黄色指示灯(86)、电源开关按键(87)、程序开关按键(88)、复位按键(89);
治疗头包括碧玺治疗头与电磁治疗头两种。如图9 (a)、9 (b)、9 (c)所示,碧玺治疗头是装有一种碧玺粉末(91)的石英玻璃管(90),且与药雾输出管相连接。
[0034]如图10(a)、10(b)、10(c)和图11所示,所述的电磁治疗头包括药雾输出孔(92)、不锈钢主体(93)、加热槽(94)、第五螺栓(95)、方形固定件(96)、PTC加热件(97)、第六螺栓(98)、稀有元素图层(99)。不锈钢主体(93)中心开有斗型的通槽,不锈钢主体的一端,SP通槽开口大的一端设置有药雾输出孔(92),药雾输出孔(92)与药雾输出管相连接;同时不锈钢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稀有元素图层(99 ),PTC加热件(97 )通过方形固定件(96 )与加热槽(94)相连接,且加热件(97)与方形固定件(96)通过第五螺栓(95)、第六螺栓(98)相连接。
[0035]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患者,确认医治部位;
步骤(2).接通设备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控制台控制程序开关;
步骤(3).在雾化杯内倒入指定药剂;步骤(4).在控制台上选择要使用的治疗头及其气流温度,通过流速调节阀调节; 步骤(5).设备对气流温度及流速进行自动检测,并显示在触摸屏上。
[0036]步骤(6).异常检测,参数设置及工作环境是否有误,如有误则红色指示灯闪动,按下复位按键,如无误设备正常工作,绿色指示灯常亮;
步骤(7).将治疗头贴近病灶部位,按需求进行治疗;
步骤(8).结束治疗,点击触摸屏内“终止”;
步骤(9).设备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步命令,黄色指示灯常亮表示待机;
步骤(10).按控制台开关,关闭设备控制程序,切断设备电源;
步骤(11).取出使用过的雾化`杯及治疗头清洗消毒,再装入。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部箱体结构、内部箱体结构、气路结构和治疗头,气路结构通过载板固定在内部箱体结构上,内部箱体结构通过螺栓连接外部箱体结构,治疗头设置在外部箱体结构上,且与气路结构相连接,并通过气路结构中的药雾输出管作用于患者病灶部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其特征在于外部箱体结构包括后盖板、左药箱盖板、触摸屏盖板、右药箱盖板、前段盖、储物抽屉、螺纹定位孔、气源柜门、柜门把手、底部梁架、左前滑轮、右前滑轮、电控及气控柜门、两侧箱体板、背部箱体板、滑轮固定螺栓、左后滑轮、背部箱体横梁、右后滑轮;外部箱体结构侧壁由前部箱体板、背部箱体板、两侧箱体板围合而成,其中,顶部箱体板通过背部箱体横梁与背部箱体板相连接,且顶部箱体板包括后盖板和前盖板,前盖板由左药箱盖板、触摸屏盖板、右药箱盖板组成,前部箱体板上设置有前段盖、储物抽屉和气源柜门;后盖板、左药箱盖板、触摸屏盖板、右药箱盖板通过铰链与内部箱体结构中的隔离板连接,可绕铰链轴做纵向摆动;储物抽屉与内部箱体结构中内部结构钢架上设置的储物柜导轨滑动连接,可沿着储物柜导轨做水平方向抽拉运动;气源柜门通过活页铰链与左侧箱体板链接,可绕活页铰链轴做水平摆动,同时气源柜门上设置有柜门把手;外部箱体结构的底部箱体板设置在内部结构钢架的底部,且左前滑轮、右前滑轮、左后滑轮、右后滑轮通过滑轮固定螺栓与底部梁架的四个直角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其特征在于内部箱体结构包括隔离板、左药箱、雾化杯座、第一流速调节阀、第二流速调节阀、控制台、内部结构钢架、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气路载板、右药箱、第三流速调节阀、第四流速调节阀、PU导气管; 内部结构钢架包括四根钢柱,四根钢柱的底部分别与底部梁架的四个直角端固定,且两侧箱体板所在侧面的两根钢柱上设置有储物柜导轨;隔离板上开有两个气管通孔,隔离板与内部结构钢架上的储物柜导轨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固定连接;隔离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台和气路结构;气路结构和控制台与内部结构钢架固定连接; 内部结构钢架内设置有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医用无油空气压缩机通过PU导气管与控制台相连接;控制台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左药箱、雾化杯座和右药箱,左药箱对应设置有第一流速调节阀和第二流速调节阀 ;右药箱对应设置有第三流速调节阀和第四流速调节阀;气路载板设置在隔离板的后面,与隔离板通过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相连接,且与背部箱体横梁相固定,气路载板上设置有气路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其特征在于气路结构和控制台的位置设置在隔离板的前后两侧,背部箱体横梁是左右两侧设置有左后滑轮、右后滑轮,气路载板上开有第一总路气管孔和第二总路气管孔; 气路结构包括常温输气部分与加热输气部分;常温输气部分包括温气流输出管、左热气输出管、第一加热件、第一调压阀、第一电磁阀、加热箱、第二调压阀、第二电磁阀、左气路总管、第三电磁阀、第三调压阀、第一通快速接口座、第一密封连接管、第四电磁阀、第二密封连接管、第四调压阀;加热箱通过第三螺栓、第四螺栓固定在气路载板上,且加热箱上设置有第一加热件、第二加热件、第三加热件、第四加热件;加热输气部分包括右热气输出管、第二加热件、第五调压阀、第五电磁阀、气流加热输入管、第六电磁阀、第六调压阀、右气路总管、第七电磁阀、第七调压阀、第二通快速接口座、第八电磁阀、第八调压阀; 所述的常温输气部分由四路相同的供气支路构成;左气路总管通过第一通快速接口座为四条支路供气;四条支路通过第一密封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通快速接口座相连接,第一通快速接口座通过第一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和第四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第二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三调压阀和第四调压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一调压阀、第二调压阀、第三调压阀和第四调压阀的另一端与温气流输出管相连接,通过温气流输出管输出常温气流; 所述的加热输气部分由四路相同的供气支路构成;右气路总管通过第二通快速接口座为四条支路供气;四条支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右气路总管相连接,第二通快速接口座通过密封连接管分别与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第八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密封连接管与第五调压阀、第六调压阀、第七调压阀、第八调压阀的一端相连接,第五调压阀、第六调压阀、第七调压阀、第八调压阀的另一端与右热气输出管相连接,通过右热气输出管输出加热气流; 控制台上设置有左药箱和右药箱,左药箱内设置有第一药雾输出管、第一常温气管、第一雾化杯、第二药雾输出管、第二常温气管、第二雾化杯;第一雾化杯和第二雾化杯安装在雾化杯座上,且分别与第一常温气管和第二常温气管以T型三通形式连接到第一药雾输出管、第二药雾输出管上 ; 右药箱内设置有第三药雾输出管、第三雾化杯、第三常温气管、第四药雾输出管、第四雾化杯、第四常温气管;第三雾化杯和第四雾化杯安装在雾化杯座上,且分别与第三常温气管和第四常温气管以T型三通形式连接到第三药雾输出管、第四药雾输出管上; 控制台中间设置有触摸屏、“正常”绿色指示灯、“错误”红色指示灯、控制台盖板、“待机”黄色指示灯、电源开关按键、程序开关按键、复位按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其特征在于治疗头为电磁治疗头,包括药雾输出孔、不锈钢主体、加热槽、第五螺栓、方形固定件、PTC加热件、第六螺栓、稀有元素图层;不锈钢主体中心开有斗型的通槽,不锈钢主体的一端,即通槽开口大的一端设置有药雾输出孔,药雾输出孔与药雾输出管相连接;同时不锈钢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稀有元素图层,PTC加热件通过方形固定件与加热槽相连接,且加热件与方形固定件通过第五螺栓、第六螺栓相连接。
6.一种医用艾灸雾药仪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确定患者,确认医治部位; 步骤(2).接通设备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控制台控制程序开关; 步骤(3).在雾化杯内倒入指定药剂; 步骤(4).在控制台上选择要使用的治疗头及其气流温度,通过流速调节阀调节; 步骤(5).设备对气流温度及流速进行自动检测,并显示在触摸屏上; 步骤(6).异常检测,参数设置及工作环境是否有误,如有误则红色指示灯闪动,按下复位按键,如无误设备正常工作,绿色指示灯常亮; 步骤(7).将治疗头贴近病灶部位,按需求进行治疗; 步骤(8).结束治疗,点击触摸屏内“终止”; 步骤(9).设备停止工作,等待下一步命令,黄色指示灯常亮表示待机; 步骤(10).按控制台开关,关闭设备控制程序,切断设备电源;步骤(11).取出使用过的雾`化杯及治疗头清洗消毒,再装入。
【文档编号】A61N5/06GK103505785SQ201310336443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5日
【发明者】陈凯, 颜志刚, 缪来武 申请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