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治疗骨伤的中药酊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3091发布日期:2018-09-25 20:09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酊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该酊剂作为骨伤治疗的辅助用药具有较好的效果。



背景技术:

骨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少见的一种伤害,谈起骨伤,可能多数人会想起骨折,骨折是骨伤最严重的一种情况,比较直观。除此之外,风湿骨病、跌打损伤、挤压扭造成的内部骨面创伤等不宜察觉的伤面,也都属于骨伤的范畴。相比较于肌肉皮肤的自我修复比较快,骨损伤修复却是一个慢性的过程。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都会出现各种腰、腿、肩骨的劳损就是一种典型的骨损伤。

骨伤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中医有正骨、固定、药物、手术等多种主要治疗方法,对于辅助药物,则以消炎、退肿、活血等为主。这一点和其它伤痛治疗并无特别差异之处,针对骨伤的特别情况,进行辅助治疗手段还比较有限。

本发明酊剂在治疗骨伤方面效果十分显著,为纯中药制剂,有舒筋通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筋活络的功效,并且其成分中的骨碎补、鸡血藤、透骨香从根本入手补肾强骨,疗伤止痛,使该药对骨折的效果更加明显。

技术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收敛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酊剂。该酊剂可作为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骨痛、急慢性腰椎扭伤等各种骨伤的辅助治疗用药。

本发明的中药酊剂,其活性成分由如下中药成份组成:

鸡血藤、骨碎补、虎杖、透骨香、徐长卿、白金条、地丁、大黄、姜黄、伸筋草、艾叶、泽兰、臭草、花椒、金钱草、血竭。

本发明的中药酊剂,其制备方法为将各种中药单独进行泡制后,称重定量加入玉米酒,泡制成一定浓度的单一药酒,在使用时进行调配。

本发明的中药酊剂,各组分单独配制,混合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保持单一药物的活性,避免多种成分在酒精提取后相互发生化学作用,影响各种药物的疗效。临床使用实验证实,混合泡制药酒酊剂,则酊剂的疗效均会有部分程度的降低,此种活性降低会随时间延长而弱化,一般配好后3日内用完。可能是天然植物成分多是多活性官能团化合物,性质不稳定,易于酯化、氧化、醚化、芳香化等原因。

本发明的中药酊剂,具体制备和使用方法如下:

鸡血藤,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浸润至透或蒸软,切碎片,晒干。制作:取用炮制好的鸡血藤,用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15~20日,滤出备用。

骨碎补,取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厚片,干燥。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虎杖,鲜根洗净泥土,切成半分厚斜片。干品,洗净、投入缸内浸2~3天,捞入筐内,滤干水份,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晒干。制作:取炮制好根部,用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20~30日,滤出备用。

透骨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制作:取炮制好样品(根浸泡、叶打粉)用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20~30日,成熟后滤出备用。

徐长卿,切制略洗,切段,阴干。制作:全草用30~40度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15~20日滤出备用。

白金条,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制作:用30~40℃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20~30日即可。

地丁,切制洗净,切碎,干燥。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30~40℃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15~20日即可。

大黄,取原生药材,洗净,切片干燥备用。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姜黄,拣去杂质,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入缸内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半分厚横片,晾干。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20~30日,成熟后滤出备用。

伸筋草,净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泽兰,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去泥沙,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2分长,晒干。若系鲜品,当时洗净切片晒干为佳。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臭草,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花椒,除去杂质,用文火或微火炒至大多数爆成白花。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金钱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切段,干燥。制作:取炮制好样品用30~40℃玉米酒在常温20℃左右,浸泡15~20日,滤出备用。

血竭,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制作:血竭打粉调入配制好的“接骨丹”药酒中即可,药酒1000克用血竭5克。

以鸡血藤为君药,量的比例3∶1(其它药),其余药味为1∶1混合调成本发明酊剂型药酒。每次调好后3日内用完。

本发明中药酊剂所选用的中药材所具有的药理学如下: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活血通络,活血舒筋,养血调经功效。主要用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治骨折,止血活血、续筋、散瘀消肿、杀菌。《湖南药物志》:行血补血,通经活络,暖腰膝、健筋骨。治血虚,麻木瘫痪,腰膝酸痛,月经不调。《植物名实图考》:浸酒主和血络。经典药方:1、治风湿痹痛:鸡血藤15克、半枫荷15克、当归15克、牛膝9克、枫香寄生15克、海风藤15克、豆豉姜15克,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鸡血藤汤)。2、治白虎历节:膝胫剧痛如咬,昼轻夜重,局部发热。制苍术15克、黄柏12克、鸡血藤9克,乳香、没药、千年健各6克,水煎服。(《本草骈比》)。

骨碎补,味苦,性温。归肾、肝经。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功效。一般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据中国药科大学周铜水等研究,槲蕨根茎水煎剂(20g/kg,30g/kg)及柚皮甙(相当原药20g/kg)灌胃对实验性大鼠骨损伤愈合有促进作用。骨碎补水煎剂7.5~50g/kg灌胃,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具有刺激骨关节软骨细胞代偿性增生作用,并能部分改善由于力学应力线改变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从而降低骨关节病变率。《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本草新编》:骨碎补,味苦,气温,无毒。入骨,用之以补接伤碎最神。疗风血积疼,破血有功,止血亦效。同补血药用之尤良,其功用真有不可思议之妙;同补肾药用之,可以固齿;同失血药用之,可以填窍,不止祛风接骨独有奇功也。

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功效。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产后瘀血不下,癓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痈肿疮毒。中医古方用于风湿痹痛可单位浸酒服或配伍鸡血藤、西河柳等药。《本草拾遗》:主风在骨节间及血瘀。煮汁作酒服之。

透骨香,性温,味辛辣,有小毒。功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消肿消炎。《滇南本草》:治痰火,筋骨疼痛,泡酒用之良。其梗,洗风寒湿痹,筋骨疼痛,暖骨透热,熬水洗之。《贵阳民间药草》: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拘挛:透骨香三钱,制川乌、制草乌各一钱,伸筋草二钱。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徐长卿,味辛,性温。归肝、胃经。具有祛风止痛、祛风止痒、活血解毒功效。用于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治疗风湿痛:徐长卿根八钱至一两,猪精肉四两,老酒二两。酌加水煎成半碗,饭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间草药》)。徐长卿配伍安息香徐长卿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安息香行气活血止痛。二者伍用,有祛风活血、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恶疮心痛、闷绝欲死”者。(《太平圣惠方》)。

白金条,功效:祛风通络、散瘀止痛、活血止血。主治:湿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劳伤腰痛、吐血。

地丁,性寒,味苦。入心、肝经。《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治跌打损伤:紫花地丁(鲜)捣烂,配方外敷。(湖北《中草药土方土法》)。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具有功积导滞、凉血解毒、活血祛瘀功效。用于膀胱蓄血、跌打损伤、血瘀闭经、产生腹痛、水火烫伤。

姜黄,味辛、苦,性温。归脾、肝经。功效:破血行气、通经止痛、驱风疗痹、散三焦火郁、消痛散肿。用于气滞血瘀、跌打损伤、攻逐积血、以出消瘕块、消肿止痛。《本草经疏》:姜黄,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苦能泄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热,消痈肿,其能事也。《日华子》谓其能治症瘕血块,又通月经及扑损瘀血,苏颂谓其祛邪辟恶,治气胀及产后败血攻心,何莫非下气破血辛走苦泄之功欤。察其气味治疗,乃介乎京三棱、郁金之药也。

伸筋草,味苦、辛,性温,入肝经。功效为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湖南药物志》:舒筋活血,补气通络。治腰痛,关节痛,闭经。《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通关节。经典验方:1、治风痹筋骨不舒:宽筋藤,每用三钱至一两,煎服。(《岭南采药录》)。2、治关节酸痛:石松三钱,虎杖根五钱,大血藤三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3、治关节酸痛,手足麻痹:凤尾伸筋草一两,丝瓜络五钱,爬山虎五钱,大活血三钱。水、酒各半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艾叶,味辛、苦,性温,无毒。归肝、脾、肾经。功效为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调经安胎、通经活络、除湿止痒。用于崩中漏血、冷痢脓血、脾胃痛、宫冷腹痛、皮肤湿疹。

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具有活血祛瘀、行水消肿、消散瘀滞、散痛消肿功效。用于血滞经闭、腹中包块、经络闭塞、气滞血瘀。

臭草,味辛、苦,性微寒。祛风除湿、利水消肿、活血散瘀。主治:瘾疹、湿疮、湿痹、寒湿痢、伤筋、骨折。《广西植物名录》:祛风解毒,凉血散瘀。治感冒发热,月经不调,衄血,牙痛,疖肿,蛇咬伤。《南宁市药物志》:退热祛风,利尿消肿。治小儿发热惊风,风湿骨痛。

花椒,味辛,性温。有小毒。归脾、胃、肾经。功效:湿中散寒、除湿杀虫。验方:肋节风痹,关节肿病,肌肉瘦削,四肢不遂可用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金钱草,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胆、肾、膀胱经。药理:抗菌、利胆、利尿、排石作用。功效:清热利尿、利湿退黄、通淋消石、舒筋活络、消肿解毒。主治:膀胱湿热、黄疸、膨胀、治胆结石、泌尿道结石。

血竭,《唐本草》:味甘咸,平,有小毒。药理:止血、抑菌。功效:活血散瘀、止血生肌敛疮。主治:散瘀血诸痛、治疗血瘀之症。《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50克,没药50克,当归50克(锉,微炒),白芷100克,赤芍药50克,桂心50克。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10克,日三、四服。(《圣惠方》麒麟血散)。

本品对于孕妇慎服,脾虚便溏者忌服。

本发明的中药酊剂组方选用药材,功效:收敛止血(血竭、艾叶、地丁、徐长卿)、活血化瘀(透骨香、血竭、泽兰、大黄)、消肿止痛(金钱草、泽兰、艾叶、姜黄)、续筋接骨(鸡血藤、骨碎补)、舒筋活络(金钱草、臭草、伸筋草、透骨香)、祛风除湿(花椒、臭草、艾叶、伸筋草、白金条、鸡血藤、虎杖)。

本发明中药酊剂组方,不是简单的功效累加,具有充分的药理学配伍基础及实际临床用药经验,形成具有确切功效的临床验方。

本发明治疗骨伤的中药酊剂,其优势在于:1、治疗窗口宽,疗效针对性强。本中药酊剂适用于骨折、风湿、肿痛等病症的系列辅助治疗,且选用药物对于骨伤的恢复采用收敛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的中药,针对性更强。2、纯天然中药,安全性高,采用酊剂给药,有效成分集中,毒性较低。

本发明中药酊剂,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的特点,而且无毒副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1]李永志,魏翀,雷鸿.骨伤消肿化瘀方配合手术治疗胫骨远端累及及关节面骨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2,33(8):1017.[2]李德梅,蔡莉莉,李丽娜,李敬会,夏忠余武.补肾壮骨方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3):21.[3]孙振全,钱文欣.大黄的外用经验[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24(11):154.[4]季原,孙宏峰,张力.骨伤科常用非处方口服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与合理使用[J].中国药物警戒,2011,8(6):352.[5]李彦民,杨进,胡耀昌.骨伤科临床常用中药外治经验方二首[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46.[6]李学敏,吴清,范峥,杨银花,杜守宇,龚卫红.骨伤凝胶膏剂促渗剂的优选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1):64.[7]徐子卿,谢发清.骨伤洗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8]樊粤光,黄永明,曾意荣,王海彬,黄荷.骨碎补提取液对体外分离破骨细胞性骨吸收的作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3,11(6):4.[9]朱慧锋,王唯佳,王珠美.骨碎补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9,22(1):66.[10]钟可,刘芃.贵州产民族民间药鸡屎藤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3):40.[11]余勉.鸡屎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0):149.[12]王进,秦明芳,敬胜伟,周红海.六支中医现代骨伤流派用药分析[J].广西中医药,2010,33(6):45.[13]吴勇梅.中药外用在骨伤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M].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4]史明,谭勇明,李文恒,等.中药洗四方局部熏洗在膝部骨折后期的临床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1):30.[15]李建武,余静.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5):421.

临床疗效

1.样本信息

治疗病例均为各类骨损伤患者。年龄最小者23岁,年龄最大者66岁。患者多数通过医院检查治疗后,使用本酊剂辅助进行治疗。

2.使用方法

选用本发明中药酊剂,属随用随配型,按比例调配后,于外部病灶部位喷涂,也可裹好纱布后,将酊剂喷于纱布之上,通过渗透吸收。每隔4-5小时喷/搽一次,10日一个疗程。每日不超过4次,避免给药过量引起不适。如给药后辅以一定的按摩,增强吸收,效果更好。

3.治疗结果

使用本中药酊剂,典型病例153例,痊愈95例,显效33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91.5%。通过药物发挥收敛止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功效的作用,一般3~5日内能解决疼痛,并快速消肿。1~2个疗程能促进骨伤修复,改善行动能力,3~5个疗程达到治疗效果。

4.典型病例

1、孙坚,男,40岁,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人,2008年在当地县城建筑工地上班,粉刷墙壁的时候不小心从楼顶摔下来,粉碎性骨折,当时去县医院检查拍片治疗三个月后,回家调理,病情时好时坏,经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服用此配方3个疗程后,内部骨头逐渐愈合。

2、赵丹,女,52岁,贵州省贵阳市贞丰县人,在家务农,下地干活时不小心扭到腰,回来后没有当回事,过几天,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说是慢性腰椎扭伤,需要吃药治疗,吃了10多天药不见好转,后服用了此配方后,腰部疼痛感减轻,又服用一个疗程后,病情痊愈。

3、李晓东,男,25岁,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永温乡双合村人。在贵阳中医学院上学,放暑假出去打工,不小心摔伤腿部,医院诊断,局部骨折,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敢去医院就诊,经别人认识,来我处,服用此配方1个疗程后骨头之间慢慢愈合,2个疗程下来基本痊愈。

具体实施例

鸡血藤,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浸润至透或蒸软,切碎片,晒干。制作:1000克(干品)用2000克30~40度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各用。

骨碎补,取原药材。去杂质,润透,切厚片,干燥。制作:取炮制好样品制作:1000克(干品)用4000克30~40度玉米酒浸泡20~3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虎杖,鲜根洗净泥土,切成半分厚斜片。干品,洗净、投入缸内浸2~3天,捞入筐内,滤干水份,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晒干。制作:1000克(根)用4000克30~40度玉米酒浸泡20~3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透骨香,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制作:1000克(根浸泡、叶打粉)用4000克玉米酒浸泡20~3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徐长卿,切制略洗,切段,阴干。制作:1000克(全草)用5000克30~40度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白金条,除去杂质,洗净,晾干。制作:1000克用4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20~3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

地丁,切制洗净,切碎,干燥。制作:1000克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

大黄,取原生药材,洗净,切片干燥备用。制作:1000克用4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姜黄,拣去杂质,洗净,春冬季用热水浸2小时,夏秋季用温水浸1小时,捞入筐内,滤干水份,放入缸内闷润,每天翻动,润透取出切半分厚横片,晾干。制作:1000克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20~3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伸筋草,净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制作:1000克(干品)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艾叶,拣去杂质,去梗,筛去灰屑。制作:1000克(干品)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泽兰,拣去杂质,用清水洗去泥沙,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切片2分长,晒干。若系鲜品,当时洗净切片晒干为佳。制作:1000克(干品)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臭草,拣去杂质,洗净,晒干。制作:1000克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花椒,除去杂质,用文火或微火炒至大多数爆成白花。制作:1000克(干品)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金钱草,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抢水洗净,沥去水,切段,干燥。制作:1000克(干品)用5000克30~40℃玉米酒浸泡15~20日在常温20℃左右即可,成熟后滤出备用。

血竭,拭去灰尘,敲成小块,于冬季干燥天气,放在石灰坛内使燥,然后乘脆研末。制作:血竭打粉调入配制好的“接骨丹”药酒中即可,药酒1000克用血竭5克。

以鸡血藤为君药,量的比例3∶1(其它药),其余药味为1∶1混合调成本发明酊剂型药酒。

本品适用于受损部位,每隔4-5小时喷/搽一次,10日一个疗程。每日不超过4次,避免给药过量引起不适。如给药后辅以一定的按摩,增强吸收,效果更好。一般3~5日内能解决疼痛,并快速消肿。1~2个疗程能促进骨伤修复,改善行动能力,3~5个疗程达到治疗效果。

本品对于孕妇慎服,脾虚便溏者忌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