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63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主要由白头翁、紫苏、苍术、茯苓、生姜、黄芩、半夏、甘草制成。本发明根据中兽医理论科学组方而成,对羊外感型腹泻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
【专利说明】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兽用中药制剂,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腹泻是畜禽饲养过程中一种常见病症,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0003]由于季节高温多雨的季节变化,为细菌、病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滋生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的就很容易感染,外伤的感染、疾病的传播等都会引发外感型腹泻。反刍动物的腹泻,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兴奋,肌肉震颤,乱走乱撞,视物不清,跨越饲槽,走路蹒跚无力,左摇右摆,后躯无力显醉酒状。口唇麻痹,流涎,失明,倒地后,四肢乱划,呈游泳状,挣扎站起。发病时间集中,症状相似,且发病的羊全部是个体大,膘肥体壮。开发中药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药物,不仅可以丰富反刍动物的用药选择,还可以发挥中药无耐药性、无药物残留、药效长久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药制剂,用于防治羊外感型腹泻。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头翁
12-17份、紫苏12-17份、苍术12-17份、获苓12-17份、木香12-17份、生姜10份、黄芩10份、半夏10份、甘草10份。该中药制剂按重量份优选为:白头翁15份、紫苏15份、苍术15份、茯苓15份、木香15份、生姜10份、黄芩10份、半夏10份、甘草10份。
[0005]本发明上述的中药制剂,剂型为粉剂。将上述中药原料经混合、超微粉碎后制成粒度小于10 μ m的褐色粉末。
[0006]本组方药材功效解析如下: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明目、消赘的功效,主入心经与肾经,温症发狂为主治,并消积聚瘕和症。根状茎药用,治热毒血痢、温疟、鼻衄、痔疮出血等症。
[0007]紫苏:紫苏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适用于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病症。紫苏以食用嫩叶为主,且对咳逆、痰喘、气滞、便秘等有治疗作用。
[0008]苍术:为菊科苍术属的植物,主治脾为湿困引起的运化失调、食欲不振、呕吐烦闷、腹胀泄泻、关节疼痛。
[0009]茯苓:可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逆、恶阻、泄泻,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菌等功效,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以及镇静、降血糖等的作用。
[0010]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0011]甘草: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
[0012]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止泻药白头翁、紫苏、苍术、茯苓、黄芩与健腹药甘草组方,经过数次药效学试验验证,将上述中药组合使用,可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药成分的功效,发挥中药互补和提升作用,提高止泻与健腹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药制剂中,药成分重量份比为:白头翁20份、紫苏20份、苍术20份、茯苓20份、木香20份、生姜12份、黄芩12份、半夏12份、甘草12份。
[0014]将上述各组分分别超微粉碎(粒度小于10 μ m)并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粉剂。
[0015]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药制剂中,药成分重量份比为:白头翁12份、紫苏12份、苍术12份、茯苓12份、木香12份、生姜8份、黄芩8份、半夏8份、甘草8份。
[0016]上述各组分分别超微粉碎(粒度小于10 μ m)并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粉剂。
[0017]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药制剂中,药成分重量份比为白头翁11份、紫苏9份、苍术12份、茯苓10份、木香8份、生姜12份、黄芩12份、半夏8份、甘草9份。
[0018]上述各组分分别超微粉碎(粒度小于10 μ m)并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粉剂。
[0019]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药制剂中,药成分重量份比为:白头翁15份、紫苏15份、苍术15份、茯苓15份、木香15份、生姜10份、黄芩10份、半夏10份、甘草10份。
[0020]上述各组分分别超微粉碎(粒度小于10 μ m)并按重量比例混合均匀,制备成粉剂。
[0021]实验例:止泻作用研究
将按照上述实施例2制作的防治仔猪病毒性腹泻的中药制剂应用观察效果。
[0022](I)取昆明种小鼠80只,体重18_20g,随机分为4组,本组合物(10.28g生药/kg、
5.14g生药/kg、2.57g生药/kg)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空白对照组给蒸馏水,实验个剂量组灌胃给药,体积为0.2ml/10g体重,每日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时用墨汁稀释的药液(0.2ml/10g体重)。给药20分钟后,处死小鼠,剖腹,剪取从贲门至直肠末端肠管,将其轻轻自然拉直,平方在玻璃板上,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贲门至碳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碳末在肠内推进距离。结果:小鼠口服本组合物10.28g生药/kg、
5.14g生药/kg、2.57g生药/kg均可明显减缓碳末推进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Ρ〈0.001
(2)取体重18-20g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本组合物(20.56g生药/kg、
10.28g生药/kg、5.14g生药/kg)三个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只小鼠口服蓖麻油0.2ml, 30分钟后口服受试药物,每小时观察并记录排便状况及排便次数,共观察6小时,记录每小时干粪和湿粪粒数及每小时出现的腹泻率,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从口服使用药物2-4小时受试动物的湿粪粒数和和出现的腹泻率都有被抑制的趋势,口服使用药物3小时时高、中剂量组的湿粪数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Ρ〈0.05。
[0023]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 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备而成:白头翁12-17份、紫苏12-17份、苍术12-17份、获苓12-17份、木香12-17份、生姜10份、黄芩10份、半夏10份、甘草10份。
2.如权利要求1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治羊外感型腹泻的中药制剂,其特征还在于将上述中草药原料经混 合、超微粉碎后制成粒度小于10 μ m的褐色粉末。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463585SQ201310362677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吴亚会, 栾勇, 顾文松 申请人:镇江天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