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芩解热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9858阅读:976来源:国知局
香芩解热颗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香芩解热颗粒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纯天然的植物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15g。本发明针对目前市面上尚未见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中成药,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香芩汤,为避免汤剂之不足,更好发挥原方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疗效优势,本项目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原方汤剂改制为疗效确切、服用携带方便,口感好儿童乐于服用的香芩解热颗粒。
【专利说明】香芩解热颗粒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纯天然的植物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感冒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各年龄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发病多见。成人每年约I~3次,儿童2~7次。尤以暑湿型感冒为常见。小儿脾常不足,肺脏娇嫩,夏秋之际,气候炎热,多雨潮湿,更易罹患暑湿感冒。发病时出现高热、头昏头痛、四肢酸痛、困倦、胸闷呕吐、大便不调等暑湿为患的表现。高热不仅会加重心肺负担,3岁以下的患儿高热还可能导致高热惊厥[1],因此对于此型感冒患儿,治以清暑热、祛湿邪,使体温快速降至正常为当务之急。
[0003]现代医学认为,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以病毒为主,占原发感染85%以上[3],在发展中国家,病毒致上呼吸道感染时,极易合并细菌感染。本病患病率高,在高发月份,可达8%~30%。目前上呼吸道感染西医治疗主要采用一般治疗、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抗生素仅对细菌有效,对病毒却无效。抗病毒药物的耐药性及严重副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因此病毒性感冒的治疗和其他病毒性疾病一样,还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单纯的解热镇痛对暑湿感冒(类似于胃肠型感冒)疗效均不佳,时常热退而复升,病程缠绵难愈。现在虽然已研制出上呼吸感染的疫苗,由于抗原不断变异,新型不断产生,不同型别的毒株可同时在人群中流行,因此疫苗只能针对某几种特定的病毒,适用范围小。干扰素也可提高局部呼吸道免疫功能,但有一定副作用,并且价格昂贵,不易推广使用。
[0004]大量研究资料证实:中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有独特的优势,能有效治愈疾病,减少抗生素在杀灭细菌的同时对益生菌的影响,调节全身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7]。但传统剂型服用不便,药物用量大,也不易被小儿接受,严重影响了中药优势的发挥。因此,研制服用方便、安全有效、治疗感 冒发热的中药新制剂具有重要的医疗价值和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暑湿感冒发热且的疗效确切、服用携带方便,口感好儿童乐于服用的香芩解热颗粒。
[0006]本发明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_15g,黄芩5_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
[0007]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加减:头身痛夹寒,加桂枝、葛根;头身痛甚,加白芷、羌活;咳嗽加前胡、白前;恶心呕吐加法夏;消化不良加神曲;舌质厚苔腻加莱菔子。
[0008]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柴胡、藿香、连翘水蒸气回流提取挥发油,剩余的药渣和其余四味药共同煎煮制成干膏粉末,再用挥发油包合制备而成。挥发油/β_环糊精的比例为1:8-12,包合温度为30-50°C,包合时间为40-80min。
[0009]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备为口服液、丸、散、滴丸、胶囊等剂型。[0010]本发明中,藿香、柴胡为君药。柴胡味苦辛、性微寒、发表和里、退热升阳;藿香味辛、性微温、芳香化浊、发表解暑,二者配伍具疏表退热化湿之功,使暑湿之邪透达转枢于肌表而解;石膏专清肺胃实热,黄芩清泻肺中湿热,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青蒿具有清热解毒、除蒸、截疟等功效为臣药。诸药合用,透表清热、祛痰利咽、消食化湿之功。其功能主治:透表清热、祛痰利咽、消食化湿。用于暑湿感冒证见发热、咽痛、咳嗽、苔腻等。
[0011]本发明针对目前市面上尚未见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中成药,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香芩汤,为避免汤剂之不足,更好发挥原方治疗暑湿感冒发热的疗效优势,本项目采用现代制药技术,将原方汤剂改制为疗效确切、服用携带方便,口感好儿童乐于服用的香芩解热颗粒。
[0012]本发明的临床效果:
一、患者资料
收集整理了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云南中医学院门诊部120例病例,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0.5~4岁46例;5~12岁40例;≥ 13岁34例。病程I~3天,症见发热,体温在38°C~41°C,24小时体温波动不超过1C,汗出不解,倦怠嗜卧,胸闷,恶心呕吐,纳呆,尿黄,年长儿自诉头昏头重肢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指纹紫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0013]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柴桂颗粒,每天三次,0.5~1岁每次1/4袋;2~4岁每次1/3袋,5~10岁每次1/2袋;≥ 11岁每次I袋,治疗组香芩解热汤水煎服,每天三次,一次20~100ml ;藿香1Og,枯岑6~IOg ;连翅5~IOg,青蒿5~IOg,大青叶5~10g,石膏10~20g ;柴胡5 ~1Og.
[0014]三、方意分析
香芩解热颗粒尊叶天士“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之旨,清宣、疏化、透表、解毒诸法并施,以藿香、黄芩为君。藿香味辛、性微温、可开肌腠、透毛窍、解暑邪、快脾胃、化湿浊、辟秽恶;黄芩味苦性寒,清热泻火燥湿,二者配伍具透表清热化湿之功。青蒿味苦气寒而芬芳,苦能泄热,寒能退热,尤能泻暑热之火,芳香入脾,以其不犯胃气;大青叶既清气分实热,又解血分热毒;石膏清肺热、泻胃火、除湿热、祛暑气、散郁热;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诸药共为臣药,以助君药透表除热。柴胡体质轻清,气味俱薄,芳香馥郁,性主升散,能和少阳、解郁热、散邪气、透肌表,使暑湿之邪透达转枢于肌表而解,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透表泄热、化湿解毒之功,使湿去热退则病自愈。
四、主治功效
透表清热、祛痰利咽、消食化湿。用于暑湿感冒证见发热、咽痛、咳嗽、苔腻等。
[0015]五、疗效标准显效
服药1日后体温降至正常,无反弹;有效:服药I日后体温渐降,诸症减轻;无效:服药1天后,体温未降至正常。
[0016]六、结果
治疗组显效45例,有效14例,无效I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为53.33%。
[0017]七、发明积极效果香芩汤或香芩解热颗粒,具有透表清热、祛痰利咽、消食化湿之功,且有退热快、疗程短、治疗费用低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实施例。
[0019]实施例1
一种香芩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_15g。柴胡、藿香、连翅水蒸气回流提取挥发油,剩余的药渣和其余四味药共同煎煮制成干膏粉末,再用挥发油包合制备而成,挥发油/β -环糊精的比例为1:10,包合温度为40°C,包合时间为60min。
[0020]实施例2
香岑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岑5-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15g,桂枝5-15g、葛根5-15g。其余同实施例1。
[0021]实施例3
香岑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岑5-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_15g,白芷5_15g、羌活5_15g。其余同实施例1。
[0022]实施例4
香岑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岑5-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_15g,前胡5_15g、白前5_15g。其余同实施例1。
[0023]实施例5
香岑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岑5-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15g,法夏5-15g。其余同实施例1。
[0024]实施例6
香岑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岑5-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_15g,神曲5_15g。其余同实施例1。
[0025]实施例7
香岑解热颗粒,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岑5-15g,连翅5-15g,大青叶5-15g,石膏10-20g,青蒿10-20g,柴胡5_15g,莱菔子5_15g。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_15g,连翘 5-15g,大青叶 5-15g,石膏 10_20g,青蒿 10_20g,柴胡 5_15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_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_15g,石膏10_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桂枝5_15g、葛根 5_1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_15g,石膏10_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白芷5_15g、羌活 5-15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_15g,石膏10_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前胡5-15g、白前 5-15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_15g,石膏10_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法夏5_15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_15g,石膏10_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神曲5_15g。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藿香5_15g,黄芩5-15g,连翘5-15g,大青叶5_15g,石膏10_20g,青蒿10_20g,柴胡5_15g,莱菔子 5-15g。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芩解热颗粒,其特征在于,柴胡、藿香、连翘水蒸气回流提取挥发油,剩余的药渣和其余四味药共同煎煮制成干膏粉末,再用挥发油包合制备而成,挥发油/ β-环糊精的比例为1: 10,包合温度为40°C,包合时间为60min。
【文档编号】A61K9/16GK103800447SQ201310388089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熊磊, 李安华 申请人:云南中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