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790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主要特点是采用一定重量份的柴胡、蟾衣、黄芪、蜈蚣等味药物配伍组方,使各药物功效协同作用,六郁得解,升降复常,邪去正安,癌肿自消,经数百例治疗,总有效率86.4%,其治愈19.8%,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慕名求治。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治疗多种癌肿的中药制剂,具体地命名为“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肿瘤是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近些年来,发生肿癌的病人日渐增多。西医多采用手术切除,术后辅助化疗或放疗。患者多数恐惧手术或拒绝手术,手术和放疗、化疗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而且治疗效果也较差。中医试采用中药保守治疗,存在着疗程长,疗效不显著的问题。
[0003]肿瘤患者,特别是癌肿患者及家属,极切期望一种既能中医保守治疗,又能提高疗效的药剂,提供给社会医治癌肿,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福音。至今未发现有关本发明治疗多种癌肿中药制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治疗多种癌肿的中药制齐Li,能够用中药保守治疗,显者提闻疗效,做到有效提闻治愈、提闻控制、提闻癌肿缩小的总有效率。
[0005]本发明一种“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采用以下重量份原料药物制成:柴胡5 - 25份,炙蟾衣5 - 15份,黄芪40 — 60份,蜈蚣5 — 15份,光慈姑5 — 25份,白花蛇舌草40 — 60份,枳壳15 - 35份,生半夏5 — 15份,夏枯草30 — 60份,当归15 — 40份,鸡内金5 — 25份,莪术15 - 40份,元胡15 — 40份,白芍20 — 40份,仙鹤草20 — 40份,丹参20 — 40份,壁虎5 — 15份,灸鳖甲20 — 45份,浙贝母30 — 60份,瓦楞子10 — 40份,牛黄5 — 15份,党参20 - 40份,麦冬10 - 25份,山茱萸20 — 40份,羚羊角5 — 15份,紫硇砂5 - 15份,大腹皮15 - 40份,茯苓20 — 40份,大黄10 — 25份。
[0006]本发明上述药物组分的用量是经过发明人长期大量摸索,不断改进总结出来的,各组分用量在所述重量份都具有较好疗效。
[0007]本发明选择上述药物加以组方,使各药物功效协同作用,从而有效治疗多种癌肿。
[0008]其中,选用柴胡为君药,是因为柴胡疏散退热,升阳举陷,调肝气而疏散郁结,解除寒热往来热退则病轻。因为肝藏血,主疏散,肝主情志喜调达,肝为五脏之首。
[0009]其中,选用臣蜈蚣,与佐炙鳖甲、壁虎、瓦楞子、紫硇砂配伍,解结散肿,抑制肿瘤。
[0010]其中,选用臣白花蛇舌草、臣炙蟾衣、臣光慈姑消瘤抗癌。
[0011]选用佐枳壳行气郁,用佐莪术、佐丹参解血郁,用佐夏枯草、佐羚羊角、佐牛黄解火郁,用佐生半夏、佐浙贝母解痰郁,用使大腹皮、使茯苓解湿郁,用佐鸡内金解食郁。郁则痛,用佐元胡镇痛,火郁则溃疡出血,用佐仙鹤草止血。
[0012]选用使大黄,能泄腹热,所以内部热毒从大便排出;因使大腹皮、使茯苓又能利湿通便,所以湿从小便排出。`[0013]选用臣黄芪、佐党参补气,用佐麦冬养阴,用佐当归、佐白芍补血,因鸡内金又健脾胃,用佐山茱萸提高免疫力,起到治病求根。
[0014]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运行全身。只有气机调畅,才能温养五脏六腑,若因情志失常或劳倦过度等因素均可引起气机升降失调,导致气机郁滞或气逆不降等气机失调的病症。气滞证以肝郁气滞和脾胃气滞为主,气逆证以肺气上逆或胃气不降为主,气滞和气逆就会形成气、血、火、痰、湿、食六郁,引发多种病症,久而久之就会结块为肿瘤,肿瘤会阻碍局部气血运行,体温升高,免疫力下降,使之病情加重,就会发展成为恶性肿瘤。
[0015]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药物组合,使这些药物各功效产生协同作用,此药剂六郁得解,升降复常,邪去正安,则癌肿自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5 — 25份,炎蟾衣5 — 15份,黄苗40 一60份,蜈蚣5 - 15份,光慈姑5 - 25份,白花蛇舌草40 — 60份,枳壳15 — 35份,生半夏5 - 15份,夏枯草30 - 60份,当归15 — 40份,鸡内金5 — 25份,莪术15 — 40份,元胡15 - 40份,白芍20 - 40份,仙鹤草20 — 40份,丹参20 — 40份,壁虎5 — 15份,灸鳖甲20 - 45份,浙贝母30 - 60份,瓦楞子10 — 40份,牛黄5 — 15份,党参20 — 40份,麦冬10 - 25份,山茱萸20 — 40份,羚羊角5 — 15份,紫硇砂5 — 15份,大腹皮15 — 40份,茯苓20 — 40份,大黄10 — 25份。
[0017]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10 — 20份,炎蟾衣7 — 12份,黄苗45 —55份,蜈蚣7 — 12份,光慈姑10 - 20份,白花蛇舌草45 — 55份,枳壳20 — 30份,生半夏7 - 12份,夏枯草40 - 50份,当归20 — 35份,鸡内金10 — 20份,莪术20 — 35份,元胡20 - 35份,白芍25 — 35份,仙鹤草25 — 35份,丹参25 — 35份,壁虎7 — 12份,灸鳖甲25 - 35份,浙贝母40 - 50份,瓦楞子20 — 30份,牛黄7 — 12份,党参25 — 35份,麦冬15 - 20份,山茱萸25 — 35份,羚羊角7 — 12份,紫硇砂7 — 12份,大腹皮25 — 35份,茯苓25 — 35份,大黄15 — 2 0份。
[0018]实施例1: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5份,炙蟾衣5份,黄芪40份,蜈蚣5份,光慈姑5份,白花蛇舌草40份,枳壳15份,生半夏5份,夏枯草30份,当归15份,鸡内金5份,莪术15份,元胡15份,白芍20份,仙鹤草20份,丹参20份,壁虎5份,灸鳖甲20份,浙贝母30份,瓦楞子10份,牛黄5份,党参20份,麦冬10份,山茱萸20份,羚羊角5份,紫硇砂5份,大腹皮15份,茯苓20份,大黄10份。
[0019]实施例2: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25份,炙蟾衣15份,黄芪60份,蜈蚣15份,光慈姑25份,白花蛇舌草60份,枳壳35份,生半夏15份,夏枯草60份,当归40份,鸡内金25份,莪术40份,元胡40份,白芍40份,仙鹤草40份,丹参40份,壁虎15份,灸鳖甲45份,浙贝母60份,瓦楞子40份,牛黄15份,党参40份,麦冬25份,山茱萸40份,羚羊角15份,紫硇砂15份,大腹皮40份,茯苓40份,大黄25份。
[0020]实施例3: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10份,炙蟾衣7份,黄芪45份,蜈蚣7份,光慈姑10份,白花蛇舌草45份,枳壳20份,生半夏7份,夏枯草40份,当归20份,鸡内金10份,莪术20份,元胡20份,白芍25份,仙鹤草25份,丹参25份,壁虎7份,灸鳖甲25份,浙贝母40份,瓦楞子20份,牛黄7份,党参25份,麦冬15份,山茱萸25份,羚羊角7份,紫硇砂7份,大腹皮25份,茯苓25份,大黄15份。
[0021]实施例4: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20份,炙蟾衣12份,黄芪55份,蜈蚣12份,光慈姑20份,白花蛇舌草55份,枳壳30份,生半夏12份,夏枯草50份,当归35份,鸡内金20份,莪术35份,元胡35份,白芍35份,仙鹤草35份,丹参35份,壁虎12份,灸鳖甲35份,浙贝母50份,瓦楞子30份,牛黄12份,党参35份,麦冬20份,山茱萸35份,羚羊角12份,紫硇砂12份,大腹皮35份,茯苓35份,大黄20份。
[0022]实施例5:本发明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15份,炙蟾衣10份,黄芪50份,蜈蚣10份,光慈姑15份,白花蛇舌草50份,枳壳25份,生半夏10份,夏枯草45份,当归25份,鸡内金15份,莪术25份,元胡25份,白芍30份,仙鹤草30份,丹参30份,壁虎10份,灸鳖甲30份,浙贝母45份,瓦楞子25份,牛黄10份,党参30份,麦冬15份,山茱萸30份,羚羊角10份,紫硇砂10份,大腹皮25份,茯苓30份,大黄18份。
[0023]一、剂型:
本发明按照上述药物重量配比称取,混合,粉碎,筛粉,按照常规方法制成浓缩水丸。
[0024]二、治疗范围:
主要用于治疗: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胃癌,大肠癌,咽喉癌,鼻咽癌,脑瘤,骨癌等癌肿。
[0025]三、用法用量:
一日2 — 3次,一次10 克,饭前冲服,30日为一疗程,最少四个疗程,最多六个疗程。
[0026]四、临床观察:
1、一般资料
共收治癌肿患者854例,其中肺癌211例,食管癌171例,肝癌119例,胰腺癌26例,胃癌148例,大肠癌44例,咽喉癌27例,鼻咽癌48例,脑瘤32例,骨癌28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1岁,其中430例已经医院给予现有手术治疗、化疗或放疗,疗效不理想,424例经医院确诊后拒绝手术治疗,将854例均给予本发明药物“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治疗。
[0027]2、诊断标准
按医院确诊报告结论为诊断标准确定诊断。
[0028]3、治疗方法
均在病人自愿求治的情况下,服用本发明药物“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每日2 - 3次,每次10克,饭前温开水冲服,忌食热性、刺激性食物,30日为一疗程,最少四个疗程,最多六个疗程。
[0029]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肿瘤消失。经医院复查,肿癌消除,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存在;
显效:肿瘤块缩小,变小,症状明显改善;
有效:肿瘤块得到控制,不再增长,症状改善较好;
无效:癌肿恶化,各种症状无改变。
[0030]5、治疗结果分析
对854例前后共10年接珍治疗,先后共治愈169例,占19.8%,显效243例,占28.5%,有效326例,占38.1%,无效116例,占13.6%,总有效率738例,占86.4%,其中:肺癌211,治愈 47,22.27% ;食管癌 171,治愈 38,22.22% ;
肝癌119,治愈26,21.84% ;胰腺癌26,治愈2,7.69% ;胃癌148,治愈29,19.59% ;大肠癌44,治愈4,9.09% ;咽喉癌27,治愈4,14.8% ;鼻咽癌48,治愈7,14.58% ;脑瘤32,治愈9,28.12% ;骨癌28,治愈3,10.71 。表明疗效显者,已深受患者慕名求治。
[0031]6、典型病例摘出10例,供参考。
[0032]①李某,男68岁,家住湖北省随州市新街镇民强大队,2010年6月8日初诊。腹胀纳差2个月,医院B超显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肝癌可能性大,第3天赴武汉同济医院做进一步检查,CT显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瘤体大小分别为3.2cmX3.6cm、4cmX6cm,血液实验室检查:AFP > 600ng/L脾大,腹水。故来求诊,四肢倦怠,行走困难,面黄肌瘦,右肋疼痛,腹胀如鼓,小便黄,大便少,失眠,舌质偏黯,舌苔博白,脉弦细,用本发明“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 一疗程30天给予治疗,并叮嘱患者,放宽心情,对治疗要有信心,服用12天后患者告知腹胀减轻,饮食稍增,共服用六个疗程患者病好如初,面色红润,体重增加5公斤,到医院复查肿瘤消除,彻底告愈,经过中间两次回访李某病好后重操旧业养殖蜜蜂,身体无碍。
[0033]②闻某,男67岁,家住湖北省襄樊市襄州区黄集物资局家属院,离退休职工。因吞咽时胸骨后疼痛,哽噎,到襄阳市一医院通过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肿瘤。病理示:食管鳞状细胞癌。后经医院化疗3次。2007年2月出现喝水困难,呕吐大量粘液,医院医生让其家属回家准备后事,2006年8月来此求治,患者呕吐频频,消瘦,乏力,无食欲,舌质淡暗,苔白厚腻,脉细滑。遂即开始服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 一疗程,叮嘱将药丸化开冲水缓慢咽下,一疗程后患者吐止,能进半流食,连续六个疗程服完,闻某进食无碍,到医院复查原病变部位只留下灰白色瘢痕,病理检查未找到癌细胞存在。回访至今体健。
[0034]③白某,男57岁,家住河南省新野县沙堰镇南村,患者有多年胃炎史,2007年7月因柏油样大便行胃镜检查诊为胃小弯侧胃癌,2007年8月2日行“胃癌根治术”,病理:低分化腺癌,术后辅助化疗4周期,术后一年半出现呕吐泛酸,逐渐消瘦,胃镜查示:残胃端菜花样结节,诊断:残胃癌扩散。经介绍来诊,刻诊:消瘦,面色皓白,精神萎靡,脉细弱,舌淡有齿印裂痕,苔微黄,经过四个疗程“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抗癌治疗不适症状均无,康复。
[0035]④任某,男62岁,家住湖北省随州市大堰坡乡双堰村,2010年5月初,患者因咳嗽痰多,痰中带血,神疲消瘦,纳少至随州市中心医院就诊。CT示:左肺根部肿物约4.2厘米X3.8厘米,包绕左上叶支气管,经病理活检证实左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因恐惧手术,来此要求服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治疗,刻下患者咳嗽痰少,偶痰中带血丝,胸闷胸痛,乏力纳差,舌质浅淡,舌苔薄黄腻,脉细。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一疗程服完咳血止,咳嗽减轻,胸部舒畅,共服用4个疗程到医院复查肿瘤消除,彻底康复。
[0036]⑤荆某,男71岁 ,家住郑州市二七区淮南街,患多发性骨髓瘤两年,曾化疗6个疗程,骨髓活检示:浆细胞系统异常增生,血精检测,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IgGk型I期,不愿进行西药化疗需而来诊,2009年10月求诊,刻下患者除骨节疼痛,无其它症状,舌质红,舌苔根紫腻,脉弦滑,采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治疗6个疗程经医院复查化验,各项指标均达到正常水平,患者无疼痛无不适,随访至今健康。
[0037]⑥张某,男49岁,家住河南省新野县五星镇张店村,2011年3月患者因消瘦、黄疸于新野县人民医院行CT检查发现胰头占位直径5厘米,就诊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胰头癌,伴梗阻性黄疸”,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考虑自身体质差而拒绝手术。来求治疗,患者消瘦,皮肤巩膜黄染,纳差,呃逆,胃脘痞满不舒,舌质暗红,脉弦滑。服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4个半疗程康复。
[0038]⑦朱某,男63岁,家住湖北省枣阳市鹿头镇染庄村,2009年6月经襄阳市中心医院病理诊断:喉部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家属疑惑,后又到武汉协和医院鉴定结果和襄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一样,医院要求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2009年8月来诊,刻下:咽干口渴,干咳阵作,声音撕哑,吞咽时有异物感,大便干,小便黄,睡眠差,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采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给予治疗,一疗程明显减轻,咽不干,口不渴,吞咽时异物感减轻,共服用本“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 6个疗程康复,症状全无,彻底康复。
[0039]⑧李某,男63岁,家住湖北省随州市烈山大道,患者腹泻多年,腹疼时作,头晕乏力,于2009年10月发现贫血,体重减轻6斤,同年3月12日晚,肠鸣腹痛,继之便血,色呈棕红,其量可畏,家属连夜将李某送往医院,嗣后大便隐血,均呈强阳性,通过结肠镜检查并钳取活检确诊乙状结肠腺癌,3月底行乙状结肠部分切除,术后化疗,症状明显改善,两月后腹痛、便脓血又作,虽经化疗、支持疗法,不见好转,西医考虑为癌细胞扩散,且患者体质每况愈下,不能再受化疗,遂来求治。刻诊:形体消瘦,面色皓白,脐周及腹部阵痛,大便每日三四次,稀,可见黏液及血,排便不畅,里急后重,口中黏腻而苦,纳呆,舌苔黄腻,脉细滑。经两个疗程“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治疗后,症状消失大半,共经过六个疗程的治疗不适均无,
1F=TM。
[0040]⑨黄某,男49岁,家住湖北省谷城县黄康社区,2010年6月,患者经襄阳市医院确诊鼻咽癌,即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治疗,一疗程后,因发生口干咽苦,张口困难,语言难出等症而终止放疗。前来就治,自感口中干涸,头晕耳鸣,不时咳唾脓血性分泌物,小便微黄,大便干,舌红少苔,舌面龟裂步津,声音低怯撕嘎,面色黧黑,脉弦细无神,采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治疗,共服用四个疗程,症状得到控制,不再发展。
[0041]⑩陶某,女,47岁,家住江西省南昌市上海南路,患者2008年9月经江西省人民医院确认为脑部顳叶胶质瘤。经介绍来诊,刻诊:患者不时抽搐,每天两次,每次抽搐记忆力短暂缺失,不分时间头痛头重,目呆。CT显示肿瘤大小为4.7cmX3.6cm,脑压增高,面白,舌红苔厚腻,脉滑数,大便干小便黄,饭量可,服用“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一个疗程后,抽搐次数减少,头痛头重减轻,共用六个疗程后,复查,肿瘤缩小至2.5cmX2.3cm,停药,不适症状消失,至今无增大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 柴胡5 - 25份,炙蟾衣5 - 15份,黄芪40 — 60份,蜈蚣5 — 15份,光慈姑5 — 25份,白花蛇舌草40 - 60份,枳壳15 - 35份,生半夏5 — 15份,夏枯草30 — 60份,当归15 —40份,鸡内金5 — 25份,莪术15 - 40份,元胡15 — 40份,白芍20 — 40份,仙鹤草20 —40份,丹参20 - 40份,壁虎5 — 15份,灸鳖甲20 — 45份,浙贝母30 — 60份,瓦楞子10 —40份,牛黄5 — 15份,党参20 - 40份,麦冬10 — 25份,山茱萸20 — 40份,羚羊角5 —15份,紫硇砂5 - 15份,大腹皮15 - 40份,茯苓20 — 40份,大黄10 — 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 柴胡10 - 20份,炙蟾衣7 - 12份,黄芪45 — 55份,蜈蚣7 — 12份,光慈姑10 — 20份,白花蛇舌草45 - 55份,枳壳20 - 30份,生半夏7 — 12份,夏枯草40 — 50份,当归20 - 35份,鸡内金10 - 20份,莪术20 — 35份,元胡20 — 35份,白芍25 — 35份,仙鹤草25 - 35份,丹参25 - 35份,壁虎7 — 12份,灸鳖甲25 — 35份,浙贝母40 — 50份,瓦楞子20 — 30份,牛黄7 — 12份,党参25 — 35份,麦冬15 — 20份,山茱萸25 — 35份,羚羊角7 — 12份,紫硇砂7 - 12份,大腹皮25 — 35份,茯苓25 — 35份,大黄15 — 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 1的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 柴胡5份,炎蟾衣5份,黄苗40份,蜈蚁5份,光慈姑5份,白花蛇舌草40份,积壳15份,生半夏5份,夏枯草30份,当归15份,鸡内金5份,莪术15份,元胡15份,白芍20份,仙鹤草20份,丹参20份,壁虎5份,灸鳖甲20份,浙贝母30份,瓦楞子10份,牛黄5份,党参20份,麦冬10份,山茱萸20份,羚羊角5份,紫硇砂5份,大腹皮15份,茯苓20份,大黄1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 柴胡25份,炎蟾衣15份,黄苗60份,蜈蚁15份,光慈姑25份,白花蛇舌草60份,积壳35份,生半夏15份,夏枯草60份,当归40份,鸡内金25份,莪术40份,元胡40份,白芍40份,仙鹤草40份,丹参40份,壁虎15份,灸鳖甲45份,浙贝母60份,瓦楞子40份,牛黄15份,党参40份,麦冬25份,山茱萸40份,羚羊角15份,紫硇砂15份,大腹皮40份,茯苓40份,大黄25份。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 柴胡10份,炙蟾衣7份,黄芪45份,蜈蚣7份,光慈姑10份,白花蛇舌草45份,枳壳20份,生半夏7份,夏枯草40份,当归20份,鸡内金10份,莪术20份,元胡20份,白芍25份,仙鹤草25份,丹参25份,壁虎7份,灸鳖甲25份,浙贝母40份,瓦楞子20份,牛黄7份,党参25份,麦冬15份,山茱萸25份,羚羊角7份,紫硇砂7份,大腹皮25份,茯苓25份,大黄1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 柴胡20份,炙蟾衣12份,黄芪55份,蜈蚣12份,光慈姑20份,白花蛇舌草55份,枳壳30份,生半夏12份,夏枯草50份,当归35份,鸡内金20份,莪术35份,元胡35份,白芍35份,仙鹤草35份,丹参35份,壁虎12份,灸鳖甲35份,浙贝母50份,瓦楞子30份,牛黄12份,党参35份,麦冬20份,山茱萸35份,羚羊角12份,紫硇砂12份,大腹皮35份,茯苓35份,大黄20份。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治疗癌肿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原料药制成:柴胡15份,炙蟾衣10份,黄芪50份,蜈蚣10份,光慈姑15份,白花蛇舌草50份,枳壳25份,生半夏10份,夏枯草45份,当归25份,鸡内金15份,莪术25份,元胡25份,白芍30份,仙鹤草30份,丹参30份,壁虎10份,灸鳖甲30份,浙贝母45份,瓦楞子25份,牛黄10份,党参30份,麦冬15份,山茱萸30份,羚羊角10份,紫硇砂10份,大腹皮25份,茯苓30份,大黄1 8份。
【文档编号】A61P35/00GK103721180SQ201310425420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8日
【发明者】卢英辉 申请人:卢英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