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505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其组分重量配比是:君药—滑石l50份、鸡内金40份、金钱草40份、牡蛎30份;臣药—白术l5份、山楂15份、郁金12份,檀香10份,砂仁8份、积壳12份、虎杖20份、川楝子12份、香附10份,柴胡15份;佐药—白芍30份、丹参30份、榔片l2份、元胡15份、蒲黄l2份、五灵脂l5份、乌药l5份、九香虫l5份;使药—白花舌蛇草30份、败酱草30份、蒲公英10份、赤小豆30份、龙骨30份、木通l5份、藤本海金沙30份、茵陈30份、黄芩15份;将上述药材除去杂质、水份放入生铁锅内反复炒至干脆;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细筛。本发明健脾除湿通水道,清热利湿疏肝胆,行气止痛排结石。
【专利说明】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结石病是常见病,发病时病人疼痛难忍,苦不堪言,甚至有并发症。结石病的治疗一般采用服药、手术或专用设备体外碎石,对于结石病较轻的患者,手术风险大,经济负担重,可能还会复发。现有中国专利02113111.2公开了一种“消石汤中药配方”,仅对泌尿系统结石症有效;中国专利200910167887.2公开了 “一种治疗结石的中药组合物”,以金钱草、鸡内金、大黄为君药,能治疗各种结石症,但是它组份多,水煎服,人体吸收有限;中国专利201010155924.0公开了一种“金威消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对结石有一定疗效,但是都达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布的即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有关规定。中国专利ZL201010514276.3《一种化石消石的药食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人已获得的专利,经多年使用,效果非常好,本发明人又在其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种专治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疗程比原专利更短。本病主要因为患者长期食用肥、甘、辛、辣食物,导致肝胆炎症反复发作、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气郁日久化痰、肝胆失其疏泄、肝、胆管痹阻、日久成石,当然还有情绪等多方面的原因。则治疗原则为:健脾除湿通水道,清热利湿疏肝胆,行气止痛排结石。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治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符合中医治疗结石的原贝U,具有增强体质、保健化石的作用,且制备简单。
[0004]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 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其组分是君药一滑石、鸡内金、金钱草、牡蛎;
臣药一白术、山楂、郁金,檀香,砂仁、积壳、虎杖、川楝子、香附,柴胡;
佐药一白芍、丹参、榔片、元胡、蒲黄、五灵脂、乌药、九香虫;
使药一白花舌蛇草、败酱草、蒲公英、赤小豆、龙骨、木通、藤本海金沙、茵陈、黄芩。
[0005]上述的臣药白术为黄泥炒白术至干燥。
[0006]上述的使药黄芩为20° — 50°包谷酒或米酒炒黄芩至干燥。
[0007]其重量配比是:君药一滑石150份、鸡内金40份、金钱草40份、牡蛎30份;
臣药一黄泥炒白术15份、山楂15份、郁金12份,檀香10份,砂仁8份、积壳12份、虎
杖20份、川楝子12份、香附10份,柴胡15份;
佐药一白芍30份、丹参30份、榔片12份、元胡15份、蒲黄12份、五灵脂15份、乌药15份、九香虫15份;
使药一白花舌蛇草30份、败酱草30份、蒲公英10份、赤小豆30份、龙骨30份、木通15份、藤本海金沙30份、茵陈30份、20° — 50°包谷酒或米酒炒黄芩15份。
[0008]加工工艺:将上述药材除去杂质、水份放入生铁锅内反复炒至干脆;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细筛;按剂量用食品塑料袋包装密封,每袋12g±0.5g,每大袋装30小袋。[0009]服法:一日服二次,每次开水吞(冲)服半包6g。多喝开水,适量运动。
[0010]注意:①忌食烟、酒、酸汤煮豆腐、虾酸煮牛肉、波菜;②孕妇忌服;③高血压患者慎服。
[0011] 本发明的君药,重在软肝散瘀排除结石;臣药,重在健脾除湿疏肝理气、助君药排石添力;佐药,重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君、臣药之行扫清障碍;使药,重在清热解毒通利水道,利于君、臣、佐有路可出。君、臣、佐、使配方严谨,相互协调,使肝内胆管结石无生存之地。本发明采用民间医药传统加工,极为简单方便,无需大动干戈办厂,目前一人加工,均可满足多方患者之急需。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3]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其组分配比是:君药一滑石150g、鸡内金40g、金钱草40g、牡贩30g ;
臣药一黄泥炒白术15g、山楂15g、郁金12g,檀香10g,砂仁8g、积壳12g、虎杖20g、川楝子12g、香附10g,柴胡15g ;
佐药一白芍30g、丹参30g、榔片12g、元胡15g、蒲黄12g、五灵脂15g、乌药15g、九香虫
15g;
使药一白花舌蛇草30g、败酱草30g、蒲公英10g、赤小豆30g、龙骨30g、木通15g、藤本海金沙30g、茵陈30g、20° — 50°包谷酒或米酒炒黄苓15g ;
加工工艺:采用民间医药传统加工,极为简单方便,无需大动干戈办厂。目前一人加工,均可满足多方患者之急需。具体加工方法是将上述民间医药除去杂质、水份放入生铁锅内反复炒至干脆;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细筛。按剂量用食品塑料袋包装密封,每袋12g±0.5g,每大袋装30小袋。
[0014]其中单味原料药性味、归经、用途如下:
1、滑石:甘、淡、寒。归心、肝、肾经。利水通淋、清热解暑、排石止痛。吸收人体内有害毒物。
[0015]2、鸡内金:甘、咸、微寒。归脾、胃、膀胱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0016]3、金钱草:甘、咸。归肝、胆、胃、膀胱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0017]4、牡蛎:咸、涩、微寒。归肝、胆、肾经。镇惊安神,补阴潜阳,收敛固脱,软坚散结。
[0018]5、白术: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0019]6、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健脾开胃,增进食欲。
[0020]7、檀香:辛温。归脾、胃、肺经。行气散寒,止痛开胃。
[0021]8、砂仁:辛、温。归脾、胃、肾经。化湿开胃,辛散温通。
[0022]9、虎杖:苦、寒。归肝、胆、肺、大肠经。活血散瘀、清热利湿、止咳、通便。
[0023]10、郁金:辛、苦、寒。归心、肺、肝、胆经。活血去瘀、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0024]11、积壳:苦、辛、微寒,归肺、胃、大肠经。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0025]12、川楝子:苦、寒。归肝、小肠、膀胱经。行气止痛、泻火杀虫。[0026]13、香附:辛、微苦。甘、平,归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0027]14、柴胡:辛、苦、微寒。归肝、胆经。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0028]15、白花舌蛇草: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0029]16、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经。解毒、消痛排浓、破血、行气。
[0030]17、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水通淋。
[0031]18、赤小豆: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利水消肿、解毒排浓。
[0032]19、黄芩:苦、寒。归肺、胃、大、小肠经。清热燥湿、凉血安胎。
[0033]20、龙骨:甘、涩、平。归心、肝、肾经。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脱。
[0034]21、木通: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泻火利尿、通经下乳。
[0035]22、海金沙:甘、寒。归膀胱、小肠经。利水通道,止尿道痛。
[0036]23、茵陈: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热利湿、退热,能促进胆汁分泌,保护肝脏。
[0037]24、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肝柔肝、止痛。
[0038]25、丹参:苦、微寒。归肝、心经。活血祛瘀、凉血消肿、清心安神。
[0039]26、榔片:辛、苦、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
[0040]27、元胡:辛、苦、温。归心、脾、肺经。活血去瘀、止痛。
[0041]28、蒲黄:甘、平。归心包经。行血祛瘀、涩、止血,利尿通淋。
[0042]29、五灵脂:甘、苦、温。归肝经。通利血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0043]30、乌药:辛、温。归肝经。通利血脉、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0044]31、九香虫:咸、温。归肝、肾经。理气止痛、益肾壮阳。
[0045]服法:一日服二次,每次开水吞(冲)服半包6g。多喝开水,适量运动。
[0046]注意:①忌食烟、酒、酸汤煮豆腐、虾酸煮牛肉、波菜;②孕妇忌服;③高血压患者慎服。[0047]治疗效果:
患者治疗前B超检查,显示有肝内胆管结石的信息,服本发明中药后,B超单显示无肝内胆管结石的信息。现列举老、中、青治愈患者各选一例,细述于后,供参考:
1、老年:于贵,男,59岁,2004年3月14日经人介绍到本诊所就诊,自述肝脏有不适之感,坠胀难忍。本诊所建议B超检查。2004年3月15日B超检查结果是:1、左肝内胆管结石,2、肝右叶血管瘤,3、胆囊炎,4、肝下移。服本发明中药3个月后症状有所减轻,自觉肝躯舒适。但只要一停药,病情复发。于贵以肝躯舒适为目的,只好坚持服药至2010年3月10日,对本诊所说,症状大减。本诊所建议进一步B超检查。2010年3月19日,于贵送来B超单,高兴地说:“我的肝管结石不在了”。本诊所详查B超单,B超单确实未有“右肝内胆管结石”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于贵自觉肝躯坠胀感已消失,饮食逐步增进,精神逐渐好转。
[0048]2、中年:陈萍,女,42岁,2009年12月3日到本诊所就诊,肝脏有胀痛,不时有如针锥痛感。本诊所建议作B超检查。2009年12月9日陈萍送来B超单显示:①胆囊管结石梗阻并胆囊积液,②胆囊结石并胆囊炎,③肝右叶胆管结石,④胆囊肿。后服本发明中药3月后逐步减轻。停药后症状复发。患者只好坚持服本发明中药,至2013年9月2日B超检查。“肝右叶胆管结石”全无信息。陈萍轻松愉快停药。
[0049]3、青年:沈丽,女,31岁,2005年10月20日B超检查①肝内胆管结石,②左肾结石。要求本诊所专题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服药3个月后,自觉肝躯已无胀痛之感,2006年元月23日B超复查。肝内胆管结石已无信息。沈丽自述,肝躯胀痛感全部消失。
[0050]从治疗病例说明,本发明中药专攻“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无疑。年龄大的,病多的治疗时间特长;年轻的、病少的治疗时间就短。是否能坚持服药,是治愈肝内胆管结石的关键。[0051]以上治愈三位患者肝内胆管结石病例均有治疗前后B超单。
[00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0053]参考资料:《中药药理学》、《中药学》、《贵州中草药》、《本草纲目》、《中药现代研究》、《中华中医药大辞典》。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分重量配比是:君药一滑石150份、鸡内金40份、金钱草40份、牡蛎30份; 臣药一白术15份、山楂15份、郁金12份,檀香10份,砂仁8份、积壳12份、虎杖20份、川楝子12份、香附10份,柴胡15份; 佐药一白芍30份、丹参30份、榔片12份、元胡15份、蒲黄12份、五灵脂15份、乌药15份、九香虫15份; 使药一白花舌蛇草30份、败酱草30份、蒲公英10份、赤小豆30份、龙骨30份、木通15份、藤本海金沙30份、茵陈30份、黄芩15份; 加工工艺:将上述药材除去杂质、水份放入生铁锅内反复炒至干脆;投入粉碎机中粉碎,过细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臣药白术为黄泥炒白术至干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药黄芩为20。一50°包谷酒或米 酒炒黄芩至干燥。
【文档编号】A61K9/14GK103495116SQ201310453953
【公开日】2014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9日
【发明者】杨胜祥 申请人:都匀文学诊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