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60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人参8—10份,白术8—10份,黄芪25—30份,当归10—12份,阿胶10—12份,吴茱萸6—8份,肉桂10—12份,牡丹皮10—12份,熟地黄25—30份,川芎6—8份,杜仲15—20份,土鳖虫8—10份,蜈蚣1条,炮姜10—12份,甘草6—8份,大黄10—12份,桃仁10—12份,香附12—15份,白芍药25—30份,茯苓25—30份,益母草25—30份,桂枝25—30份,细辛3—5份。多年来,通过对12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7.5%。
【专利说明】—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0002]【背景技术】心悸病是一种常见病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心率缓慢时常感到心脏搏动强烈,心率加快时可感到心脏跳动,甚至可感到心前区振动。临床常见证型有肺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脾两虚证、肾阳不足证、心血不足证等。本发明主要研究的是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一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该证型系因心血不足而发的心悸,常伴有头昏目眩、面色少华、唇甲色淡、心律失常等症状。目前,西医治疗该病多采取服用它汀类药物的方式,副作用极大。
[000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按照“补血养心、益气安神”的治疗原则,提供一种能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采用该中药不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复发,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而且无任何副作用,对身体健康还有补血养血的调理作用。
[0004]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人参8 —10份,白术8 —10份,黄芪25— 30份,当归10 —12份,阿胶10—12份,吴茱萸6— 8份,肉桂10 —12份,牡丹皮10—12份,熟地黄25— 30份,川芎6—8份,杜仲15 — 20份,土鳖虫8 —10份,蜈蚣I条,炮姜10—12份,甘草6— 8份,大黄10 —12份,桃仁10 —12份,香附12 —15份,白芍药25—30份,茯苓25— 30份,益母草25— 30份,桂枝25— 30份,细辛3— 5份。本发明的加工工艺为:将各种药材粉磨成末,然后用常规方法“全成分”提取制成速溶中药颗粒,按照每小袋10克进行分装,密闭,于阴凉、干燥处保存。饭后用开水溶化服用,有部分不溶物为正常现象,混匀后全部服下,一日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7天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忌烟酒、腥、冷、辣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学会合理减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放松心情,尽量避免熬夜。
[0005]本发明所采用的人参能够提高心肌收缩力,并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保护和刺激作用;采用的白术能够促进造血功能,并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采用的黄芪具有益气固表的功效;采用的当归为补血要药,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可用于眩晕心悸的治疗;采用的阿胶具有补血滋阴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等症;采用的吴茱萸具有温中理气的功效,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痛作用;采用的肉桂具有通血脉的功效,可用于血虚内燥的治疗;采用的牡丹皮对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时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采用的熟地黄具有补血滋润、益精填髓的功效,可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的治疗;采用的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常用于活血行气;采用的杜仲具有理气补血的功效;采用的土鳖虫具有破血逐瘀的功效;采用的蜈蚣具有通络止痛的功效;采用的炮姜具有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的功效;采用的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具有缓正气、养阴血的功效;采用的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解毒逐瘀的功效;采用的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采用的香附具有理气解郁的功效;采用的白芍药具有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的功效;采用的茯苓具有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采用的益母草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采用的桂枝具有温通经脉、通阳化气的功效,对心悸病疗效显著;采用的细辛具有强心、抗心肌缺血的功效。本发明将以上各种原料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各成份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对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能够标本兼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治疗此病症。多年来,通过对120例此类患者的跟踪调查统计,表明此药方有效率达到100%,显效率达到100%,治愈率达到97.5%。
[0006]下面通过对有关数据的基本情况分析,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0007]表一:患者人员结构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血不足证型心悸病的中药,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中药制剂:人参8 —10份,白术8—10份,黄芪25— 30份,当归10 —12份,阿胶10 —12份,吴茱萸6— 8份,肉桂10 —12份,牡丹皮10—12份,熟地黄25— 30份,川芎6— 8份,杜仲15—20份,土鳖虫8 —10份,蜈蚣I条,炮姜10 —12份,甘草6—8份,大黄10 —12份,桃仁10—12份,香附12—15份,白芍药25— 30份,茯苓25— 30份,益母草25— 30份,桂枝25 — 30份,细辛3— 5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505714SQ201310469576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孙丽 申请人:孙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