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741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本病的发生主要缘于外感湿热之邪。病机要点为邪气炽烈,易于耗气伤津,动风生痰和内陷营血。治以清热解毒,化湿透表,滋养肝肾,养血熄风。本发明选择中药茵陈蒿、铧头草、羊角草、朱砂草、鹿衔草、枸骨叶、羊角参、浮小麦、野料豆、沙塘木、柠条花、石香葇,水煎成汤剂,经我院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5%,明显优于对照组。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故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与愈后,对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西医对病毒性脑炎缺乏特效治疗,主要措施是支持疗法及退热、镇静抗痉、止痛等对症处理,月艮用西药副作用明显,对患儿的身体带来严重不良影响。中医对本病已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方面有较系统的认识,并临床试验出了一些疗效比较好的中药配方。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本病的发生主要缘于外感湿热之邪。病机要点为邪气炽烈,易于耗气伤津,动风生痰和内陷营血。病邪多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而以气分病为重心。病位涉及心、肝、脾、肾诸脏。病性多属实属热,迁延不愈者可见虚实夹杂之象。治以清热解毒,化湿透表,滋养肝肾,养血熄风。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茵陈蒿15-20份、铧头草15-25份、羊角草12-18份、朱砂草15-30份、鹿衔草15-20份、枸骨叶15-25份、羊角参10-15份、浮小麦15-30份、野料豆7_14份、沙塘木9-16份、柠条花5-10份、石香菓10-20份。
[0005]优选的,茵陈蒿18份、铧头草20份、羊角草15份、朱砂草23份、鹿衔草17份、枸骨叶20份、羊角参12份、浮小麦25份、野料豆11份、沙塘木13份、柠条花8份、石香菓15份。
[0006]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0007]方中:茵陈蒿、铧头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羊角草、朱砂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鹿衔草补虚益肾、祛风活血;枸骨叶补肝肾,养气血;羊角参平肝熄风、养阴柔肝;浮小麦养心固本,益气复脉;野料豆补益肝肾,祛风解毒;沙塘木行气活血健脾;柠条花滋阴养血;石香菓理气、活血、止痛。
[0008]临床资料
[0009]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80例门诊病例经临床确诊为小儿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男21例,女19例;发病年龄最小7月,最大12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最短3d,最长20d,平均病程13.5d。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发病年龄最小10月,最大13岁,平均年龄6岁;病程最短3d,最长21d,平均病程14.1d。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0010]2.诊断标准(I)多在春夏及初秋发病,常有病毒感染史。(2)有发热、头痛、呕吐、腹泻、意识障碍,甚或惊厥昏迷等症状。婴幼儿前因饱满。(3)脑膜刺激征阳性,有时可引出病理反射。(4)脑脊液外观清亮或微浑,压力轻度增高,细胞数大多在10~500/mm3之间,淋巴细胞占多数。蛋白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少数病例脑脊液无明显改变。有条件者可作病毒分离及血清学检查。(5)脑电图:常出现弥漫性慢波。
[001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称取茵陈蒿18g、铧头草20g、羊角草15g、朱砂草23g、鹿衔草17g、枸骨叶20g、羊角参12g、浮小麦25g、野料豆llg、沙塘木13g、柠条花8g、石香菓15g,水煎成汤剂,3岁以下每次10ml,3~7岁每次20ml,7岁以上每次30ml。每日3次,于饭前30分钟温服。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利巴韦林(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按体重一日10~15mg/kg,分2次静脉滴注给药,每次滴注20分钟以上。7天一个疗程,两组均连服两个疗程。
[0012]4、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和体征消失,精神及智能正常,不留任何后遗症,脑脊液及脑电图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和体征接近消失,或留有后遗症,脑脊液正常或接近正常。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0013]5、治疗结果两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疗效比较,治疗组40例,其中治愈31例(77.5% ),好转8例(20% ),无效I例(2.5% ),总有效率97.5%;对照组40例,其中治愈21例(52.5%),好转13例(32.5%),无效6例(15% ),总有效率85%。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没有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偶见贫血、乏力等现象,伴随疲倦、头痛、失眠、食欲减退、恶心等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 0.0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称取茵陈蒿18g、铧头草20g、羊角草15g、朱砂草23g、鹿衔草17g、枸骨叶20g、羊角参12g、浮小麦25g、野料豆llg、沙塘木13g、朽1条花8g、石香菓15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0015]实施例二:称取茵陈蒿15g、铧头草25g、羊角草12g、朱砂草30g、鹿衔草20g、枸骨叶25g、羊角参10g、浮小麦30g、野料豆14g、沙塘木16g、朽1条花10g、石香菓20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0016]实施例三:称取茵陈蒿20g、铧头草15g、羊角草18g、朱砂草15g、鹿衔草15g、枸骨叶15g、羊角参15g、浮小麦15g、野料豆7g、沙塘木9g、朽1条花5g、石香菓IOg,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茵陈蒿15-20份、铧头草15-25份、羊角草12-18份、朱砂草15-30份、鹿衔草15-20份、枸骨叶15-25份、羊角参10-15份、浮小麦15-30份、野料豆7_14份、沙塘木9_16份、柠条花5-10份、石香菓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茵陈蒿18份、铧头草20份、羊角草15份、朱砂草23份、鹿衔草17份、枸骨叶20份、羊角参12份、浮小麦25份、野料豆11份、沙塘木13份、柠条花8份、石香菓15份。·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520545SQ20131049171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李萍, 杜宏博, 柳萍 申请人:李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