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9504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中医学认为,久居卑湿之地;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或思虑劳倦,损伤脾气;或头部外伤,血脉瘀滞,阻塞清窍,皆可发生此病。本发明选择具有补益心脾,活血通络,开窍醒神的中药老虎姜、手掌参、老君须、一叶荻、橹罟子、地血香果、万寿菊、韩信草、老鹳草、铁落、苏合香、白菖,制成汤剂,经临床试验,总有效率达到97.5%,疗效显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0002]发作性睡病是指白天经常出现睡眠“发作”的一种疾病,并常伴有猝倒症、睡眠瘫痪、生动的幻觉和梦魔等症状。西医治疗嗜睡常采用中枢兴奋剂或司来吉兰、安非他酮;治疗猝倒常采用去甲肾上腺能药物或三环类抗抑郁药;治疗失眠常采用短半衰期催眠药,采用这些药物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和药物依赖,且治疗效果不佳。中药对这种综合性疾病能够起到宏观调理作用,防止了因长期服用西药带来的副作用,而且经过临床试验,治疗效果较好。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中医学认为,久居卑湿之地,感受湿浊之邪,束遏阳气;或过食生冷、肥甘之品,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清阳不升;或思虑劳倦,损伤脾气,运化无权,阳气虚弱;或头部外伤,血脉瘀滞,阻塞清窍,以上皆可发生多寐。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治宜补益心脾,活血通络,开窍醒神。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老虎姜20-30份、手掌参25-40份、老君须45-50份、一叶荻15-25份、橹罟子15-25份、地血香果5_10份、万寿菊5_15份、韩信草10_20份、老鹳草25-35份、铁落12-26份、苏合香0.3-1份、白菖5-10份。
[0005]优选的,老虎姜25 份、手掌参32份、老君须47份、一叶荻20份、橹罟子20份、地血香果8份、万寿菊10份、韩信草15份、老鹳草30份、铁落18份、苏合香0.7份、白菖7.5份。
[0006]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0007]方中:老虎姜润肺养阴,健脾益气,祛痰止血,消肿解毒;手掌参滋补强壮,补脾润肺,益气止痛;老君须滋阴补虚,补肾健脾;一叶荻活血舒筋,健脾益肾;橹罟子补脾养血;地血香果强心补肾,止咳祛痰;万寿菊补血通经,祛瘀生新;韩信草祛风,活血,解毒,止痛;老鹳草祛风,活血,清热解毒;铁落平肝镇惊;苏合香通窍,辟秽,开郁,豁痰;白菖化痰开鸾,健脾利湿。
[0008]临床资料
[0009]1.一般资料选择2008~2012年在本院门诊和住院就治的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患者79例,其中男49例,女30例,年龄5~20岁者45例,21~40岁者23例,41岁以上者11例。
[0010]2.诊断标准(I)多见于男性青少年。(2)症状缓慢发展或相对稳定。(3)可能与遗传有关。少数可有颅脑外伤、脑炎病史。(4)表现发作性难以抗拒的睡眠,如谈话、行走操作机器或车船等情况下均可入睡。发作与环境无明显关系,易受外界刺激而清醒。(5)可伴发猝倒症、睡眠麻痹、催眠幻觉、肥胖或低血压症。(6)神经系统检查正常。(7)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症候:神疲嗜睡,头晕健忘,心悸,食少便溏,舌淡嫩,脉弱,面色淡白或萎黄。
[0011]3.治疗方法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中药制剂,称取老虎姜25g、手掌参32g、老君须47g、一叶荻20g、橹罟子20g、地血香果8g、万寿菊10g、韩信草15g、老鹳草30g、铁落18g、苏合香0.7g、白菖7.5份,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I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0012]4.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醒后头脑清晰,精力充沛。好转:症状减轻,醒后精力不够充沛。无效:症状无改善。
[0013]5.治疗结果治疗2疗程后观察疗效,其中治愈39例(49.4% ),好转38例(48.1% ),无效 2 例(2.5%),总有效率 97.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一:称取老虎姜25g、手掌参32g、老君须47g、一叶荻20g、橹罟子20g、地血香果8g、万寿菊10g、韩信草15g、老鹳草30g、铁落18g、苏合香0.7g、白菖7.5份,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0015]实施例二:称取老虎姜30g、手掌参40g、老君须45g、一叶荻25g、橹罟子15g、地血香果10g、万寿菊5g、韩信 草10g、老鹳草25g、铁落12g、苏合香lg、白菖5份,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0016]实施例三:称取老虎姜20g、手掌参25g、老君须50g、一叶荻15g、橹罟子25g、地血香果5g、万寿菊15g、韩信草20g、老鹳草35g、铁落26g、苏合香0.3g、白菖10份,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老虎姜20-30份、手掌参25-40份、老君须45-50份、一叶荻15-25份、橹罟子15-25份、地血香果5-10份、万寿菊5-15份、韩信草10-20份、老鹳草25-35份、铁落12-26份、苏合香0.3-1份、白菖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心脾两虚型发作性睡病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该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老虎姜25份、手掌参32份、老君须47份、一叶荻20份、橹罟子20份、地血香果8份、万寿菊10份、韩信草15份、老鹳草30份、铁落18份、苏合香.0.7份、白菖7.5份。
【文档编号】A61P25/00GK103610921SQ201310582060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5日
【发明者】窦云爱, 孙志华 申请人:窦云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