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方鲜竹沥液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0120阅读:8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方鲜竹沥液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方鲜竹沥液的制备方法,该发明通过对澄清剂的选择,提高了原产品的澄明度以及药品稳定性。所得产品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可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本发明提供了该制剂的具体制备方法。
【专利说明】一种复方鲜竹沥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到复方鲜竹浙液的新的制备方法,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复方鲜竹浙液,是由鲜竹浙、鱼腥草、生半夏、生姜、枇杷叶、桔梗、薄荷素油制备而成的口服液,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功效。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
[0003]已经上市的复方鲜竹浙液处方如下:
[0004]鲜竹浙400ml鱼腥草150g生半夏 25g生姜25g
[0005]枇杷叶150g桔梗 75g薄荷素油lml
[0006]制备方法如下:以上七味,生姜压榨取汁,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鱼腥草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150ml,备用;生姜和鱼腥草的药渣与生半夏、枇杷叶、桔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2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鲜竹浙及蔗糖150g,加热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放冷,加入生姜汁、鱼腥草蒸馏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钠3g,搅匀,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
[0007]由于复方鲜竹浙液原料药材品种多,来源复杂,提取液又是多种成分的混合,既含有所需的有效成分,也含有一些高分子物质,如鞣质、淀粉、蛋白质、树胶、粘液质、多糖、色素等,这些高分子物质可影响口服液的澄明度,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沉淀,出现消费者投诉的情况,严重影响产品的销量,解决复方鲜竹浙液口服液澄明度的问题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澄明度问题。
[0009]本发明的口服液每1000ml是由下列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的:
[0010]鲜竹浙300-500ml鱼腥草 100_200g生半夏 15_30g
[0011]生姜15-30g枇杷叶 100-200g桔梗 55_90g
[0012]薄荷素油0.5_2ml
[0013]优选的是由下列中药原料药制备而成的:
[0014]鲜竹浙400ml鱼腥草 150g生半夏 25g生姜25g
[0015]枇杷叶150g桔梗75g薄荷素油lml [0016]以上配方和现有技术的配方相同,本发明通过工艺改造,既能保证药效,又能解决口服液的澄明度问题,同时对产品的项目进行了检测。
[0017]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口服液配方,其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加入选自以下成分的辅料:
[0018]壳聚糖,珍珠岩,ZTC1+1天然澄清剂。[0019]其中壳聚糖的用量每1000ml加入0.015-0.8g。
[0020]珍珠岩的用量每1000ml加入l_4g。
[0021]ZTC1+1天然澄清剂的用量每1000ml加入澄清剂A0.27_2g,澄清剂B0.5_4g
[0022]其中,最优选的为壳聚糖。
[0023]为了改善澄明度,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提高产品的销路,该辅料的运用是经过科学筛选得到的,证明其具有最优良的特性。其筛选过程如下:
[0024](1)辅料的选择
[0025]【制法】以上七味,生姜压榨取汁,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鱼腥草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150ml,备用;生姜和鱼腥草的药渣与生半夏、枇杷叶、桔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2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辅料,过滤再加鲜竹浙及蔗糖,加热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放冷,加入生姜汁、鱼腥草蒸馏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钠3g,搅匀,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
[0026]辅料的种类和加入量按表1方式,加入辅料后,加热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放冷,加入生姜汁、鱼腥草蒸馏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钠3g,搅匀,加水至1000ml,混匀,SP得,结果见表1、表2。
[0027]表1辅料筛选
[0028]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痰热咳嗽,痰黄黏稠的复方鲜竹浙液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述中药原料药制成:鲜竹浙400ml、鱼腥草150g、生半夏25g、生姜25g、枇杷叶150g、桔梗75g、薄荷素油lml ;其制备步骤为:以上七味,生姜压榨取汁,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鱼腥草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150ml,备用;生姜和鱼腥草的药渣与生半夏、枇杷叶、桔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2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澄清剂,过滤再加鲜竹浙及蔗糖,加热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放冷,加入生姜汁、鱼腥草蒸馏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钠3g,搅匀,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
2.权利要求1制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以上七味,生姜压榨取汁,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鱼腥草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150ml,备用;生姜和鱼腥草的药渣与生半夏、枇杷叶、桔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2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适量的澄清剂,过滤再加鲜竹浙及蔗糖,加热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放冷, 加入生姜汁、鱼腥草蒸馏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钠3g,搅匀,加水至1000ml,混匀,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澄清剂选自:ZTC1+1天然澄清剂、壳聚糖、珍珠岩、蛋清、101果汁澄清剂、明胶。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澄清剂选自:ZTC1+1天然澄清剂、壳聚糖、珍珠岩。
5.根据权利要求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澄清剂选自:壳聚糖。
6.根据权利要求5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壳聚糖作为澄清剂时需要将其制备成壳聚糖液或壳聚糖胶体。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量取7200ml纯化水,加热至50-60°C,加入72ml冰醋酸,搅匀,再加入36g壳聚糖,边加边搅拌至全部溶解,得到壳聚糖液。所述壳聚糖胶体的制备方法如下:1%醋酸水溶液,加入壳聚糖,搅拌溶解后成壳聚糖溶液,将上述溶液加入碱水,并不断的搅拌,析出白色胶体。将白色胶体用水洗为中性,得到壳聚糖胶体。
8.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液的制备方法如下:量取11.2ml纯化水,加热至50-60°C,加入0.11ml冰醋酸,搅匀,再加入0.056g壳聚糖,全部溶解。
9.根据权利要求6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胶体的制备方法如下:量取.11.2ml纯化水,加热至50-60°C,加入0.11ml冰醋酸,搅匀,再加入0.112g壳聚糖,全部溶解。再把0.5克氢氧化钠和0.5克碳酸钠分别加入到100毫升水中搅拌溶解(配成碱液),将碱液缓慢滴入0.5%澄清剂中,使壳聚糖溶液和碱充分反应得白色絮凝物,再用清水洗涤至近中性备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生姜压榨取汁,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备用; 鱼腥草加水蒸馏,收集蒸馏液150ml,备用; 生姜和鱼腥草的药渣与生半夏、枇杷叶、桔梗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I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20ml,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搅拌,放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热倒入10倍量的、加苯甲酸钠的纯化水中,静置48h,过滤,滤液浓缩得到浸膏; 浸膏加入纯化水3600g搅匀,再加入72g的壳聚糖液或壳聚糖胶体,过滤,再加鲜竹浙及蔗糖,加热煮沸20分钟,趁热滤过,滤液放冷,加入生姜汁、鱼腥草蒸馏液、薄荷素油和苯甲酸钠,搅匀,加水至5000ml,混 匀,即得。上药液用滤膜抽滤后灌装、灭菌、即得。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3638484SQ201310594805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文万江, 易航, 彭启华, 杨明, 何纯斌 申请人: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 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