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吻蝮药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尖吻蝮药酒;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的原料: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和白酒,两者的配比为20-200g/L;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尖吻蝮干粉按10:5-8:5-8:5-10的重量份配比制成;所述尖吻蝮干粉是将尖吻蝮剖腹去内脏、烘干再用粉碎机制成粉末。本发明利用尖吻蝮祛风、通络和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的作用,通过金银花、木棉花、山药调理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平衡,消渴化瘀清浊,又用异叶茴芹消积健脾、除湿解毒、活血通经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专利说明】一种尖吻蝮药酒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尖吻蝮药酒,尤其是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
【背景技术】
[0002]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认识到酒既是兴奋剂,又是较高级的药物;它是用谷物和曲所酿成的流质,其气悍,质清,味苦甘辛,性热。具有散塞滞、开方瘀结、消饮食、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肌肤的功用;可以直接当“药”,治疗关节酸痛、腿脚软弱、行动不利、肢寒体冷、肚腹冷痛等症;亦可在治病开处方中,把某些药物用“酒溃”,或“以酒为使”,来引导诸药迅速奏效;这就使酒与药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完整的药酒方。药酒不但能治疗内科、妇科疾病,而且治疗外科疾病也独具风格。
[0003]尖吻蝮属(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蘢、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尖吻蝮在中国分布较广,其中以武夷山山区和皖南山区贮量最多。《光明日报》2007-11-9报道:五步蛇药用研究取得新成果:中国最
大的五步蛇养殖基地--贵州永昌特种生物园研究基地多位养蛇专家,在经过十年的深入
研究和反复试验,终于取得了可喜性进展,五步蛇的蛇肉、蛇毒、蛇血、蛇粉、蛇干、蛇鞭等入药,对几十类疾病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中五步蛇泡酒,对风湿、类风湿效果相当显著。专家认为:五步蛇蛇毒具有祛风除湿、抗凝抗栓、去除纤维蛋白元、降低血液粘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脂的作用,干蛇毒价值出口价每克达1465美元,五步蛇毒的药用价值主要应用在风湿疾病的治疗和研究课目当中。中医认为尖吻蝮蛇肉具有祛风湿,散风寒,舒筋活络,并有镇痉、止痒之功能,能治风湿性关节酸痛、四肢麻骨神经痛、风瘫疠风、遍身疥癣、黄癣、皮肤瘙痒、恶疮疥癣、小儿^(风、口疮等疾。蕲蛇窖酒,色清澄,味清润而芳香,具有祛风、活络、舒筋活血、祛寒湿、强壮滋补和治疗跌打损伤等功效。
[0004]现有技术没有应用尖吻蝮、异叶茴芹配用金银花、木棉花防治高脂血疾病的保健药酒,口味单一而且保健功能有其局限性;如在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96120436.2的发明——一种蛇酒及其制作工艺,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蛇酒,其中组成为蛇汁浸出液10—60份;药物浸出液 40—90份;白糖或蜂蜜I一5份;所述的蛇汁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活蛇绝食至空腹、浸泡在五十度以优质米烧白酒中,每IOOkg白酒加蛇1.5-1Okg ;第一次取白酒总量的1/2份浸泡,一个月后取蛇汁留蛇;第二次取白酒总量的1/2份浸泡,一个月后取蛇汁,两次蛇汁混合备用;药酒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药物组合物与白酒按1: 3的比例混合并按下列步骤提取,其中第一次取白酒总量的2/3浸泡药物,15天后取药酒留渣;第二次取白酒总量的1/3份浸泡,10天后取药酒;两次药酒混合备用;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组成包括:枸杞子、酸枣仁、黄芪、大黑枣、白芷、白豆叩、砂仁;该发明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
[0006]技术方案: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的原料: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和白酒,两者的配比为20-200g/L ;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尖吻蝮干粉按10:5-8:5-8:5-10的重量份配比制成;所述尖吻蝮干粉是将尖吻蝮剖腹去内脏、烘干再用粉碎机制成粉末。
[0007]制备方法:将以上异叶茴芹中药微粉按比例加入白酒中,混合均匀后,再经热杀菌、冷却、过滤、封装即为成品。[0008]作为优化,本发明异叶茴芹中药微粉配制前加入山药5-10份。
[0009]作为优化,本发明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制成为0.1-10 μ m的粒径。
[0010]异叶茴芹味辛、苦、微甘、性微温;归肺;胃;肝经。功能主治:散风宣肺、理气止痛、消积健脾、活血通经、除湿解毒。主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痨、肺痈、头痛、头痛、芽痛、脆胁痛、胃气痛、腹胀痛、缩阴冷痛、风湿关节痛、劳伤、骨劳、消化不良、食积、疳积、痧症、泻痢、黄疸、疟疾、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乳肿、目翳、咽肿、痄腮、跌打损伤、湿疹、皮肤瘙痒、蛇虫伤。
[0011]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心、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的功效,主治胀满下疾、温病发热,热毒痈疡和肿瘤等症。
[0012]木棉花味甘、淡、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止血。主泄泻、痢疾、咳血、吐血、血崩、金疮出血、疮毒、湿疹。
[0013]山药,性味甘、平;归肺、脾、肾经;功能主治:补脾、养肺、固肾、益精。主脾虚泄泻、食少浮肿、肺虚咳喘、消渴、遗精、带下、肾虚尿频、外用治痈肿、瘰疬。
[0014]高脂血症属于中医痰证、眩晕、心悸、胸痹等病证的范畴,外因为久食膏粱厚味和肥甘之品,内因为身体衰弱或先天不足造成肾的阴阳失调,或脾胃虚弱造成水湿痰饮郁阻、血瘀。
[0015]本发明的优点是:1、异叶茴芹为民间药食兼用传统野菜,但是异叶茴芹性辛温易伤阴血且带有难闻的羊膻味,故配用金银花、木棉花调和,制其所偏,使其味呈甘醇、清甜,舒筋活血、清痰浊湿阻起到降血脂效果;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借白酒适度酒精之力,扩张血脉,促进降血脂效果。
[0016]2、利用尖吻蝮祛风、通络和白酒有活血通脉、助药力的作用,通过金银花、木棉花、山药调理人体心肝脾肺肾五脏之平衡,消渴化瘀清浊,又用异叶茴芹消积健脾、除湿解毒、活血通经从而达到降血脂的目的。
[0017]现有技术没有发现和应用异叶茴芹配用金银花、木棉花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功效。本发明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经临床验证,其总有效率为95.5%。
[0018]1、临床资料:治疗高脂血症200例,男120例,女8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26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0个月。
[0019]2、治疗依据:临床症状 ①闻胆固醇!②闻二酸甘油。
[0020]3、治疗方法:口服异叶茴芹中药微粉,一次6克,一日3次,10天为一疗程,连续服用30天;所服用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按10:5-8:5-8的重量份配比制成中药微粉。
[0021]4、治疗结果:高胆固醇150例,下降145例,无效5例:高三酰甘油50例,下降46例,无效4例。
[0022]5、治疗标准:有效者——临床症状消失、痊愈或明显下降;无效者——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0023]6、总有效率:95.5%。
[0024]7、临床验证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0025]8、临床验症结果:临床验证观察,本发明治疗高脂血症200例,总有效率95.5%,疗效显著。说明本发明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和三酰甘油作用。
[0026]9、典型病例:宋某,男,53岁,干部,患高血脂症五年,常出现头疼现象。医院诊断为高血脂胆固醇升高,后转服用本发明异叶茴芹中药微粉30天。症状消失,观察两年,未见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实施例1: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的原料: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和白酒,两者的 配比为20g/L;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尖吻蝮干粉按10:5:5:5的重量份配比制成,中药微粉的粒径为0.5 μ m ;所述尖吻蝮干粉是将尖吻蝮剖腹去内脏、烘干再用粉碎机制成粉末。
[0028]制备方法:将以上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加入白酒中,混合均匀后,再经热杀菌、冷却、过滤、封装即为成品。
[0029]实施例2:—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的原料: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和白酒,两者的配比为200g/L ;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尖吻蝮干粉、山药按10:7:7:10:10的重量份配比制成,中药微粉的粒径为
0.5 μ m ;所述尖吻蝮干粉是将尖吻蝮剖腹去内脏、烘干再用粉碎机制成粉末。
[0030]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的原料: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和白酒,两者的配比为20-200g/L;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尖吻蝮干粉按10:5-8:5-8:5-10的重量份配比制成;所述尖吻蝮干粉是将尖吻蝮剖腹去内脏、烘干再用粉碎机制成粉末。
2.一种防治高脂血疾病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包括以下的原料: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和白酒,两者的配比为20-200g/L ;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由异叶茴芹、金银花、木棉花、尖吻蝮干粉、山药按10:5-8:5-8:5-10:5-10的重量份配比制成;所述尖吻蝮干粉是将尖吻蝮剖腹去内脏、烘干再用粉碎机制成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吻蝮保健药酒,其特征是:所述异叶茴芹中药微粉制成为0.1-10 μ m的粒径。
【文档编号】A61K35/58GK103566135SQ201310598166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5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廖彬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