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902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各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红梅消5份、蛴螬虫1份、鸡屎藤3份、甘草2份、透骨草4份、接骨木4份、连钱草4份、肿节风3份。本发明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功效,具有见效快、疗效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血栓闭塞型脉管炎是常见的周围血管性疾病,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节段性血管炎性闭塞性疾病,以累及四肢中小动脉为主,尤以下肢为多见,临床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其特点为:四肢出现一系列缺血表现,患肢发凉、四肢怕冷、麻木感、间歇性跛行,皮肤营养改变,严重时肢体端剧痛、并形成坏疽,一般冬季重、夏季较轻,本病属中医学的“脱疽”。目前,西医多采取手术治疗。临床上多分为:缺血期、营养障碍期、坏死期,本发明所治疗的是缺血期。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滞血瘀、经脉闭塞。临床上通过辩证采取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为治疗大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疗效高、疗程短、安全方便等特点。
[0004]本发明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红梅消5份、蛴螬虫1份、鸡屎藤3份、甘草2份、透骨草4份、接骨木4份、连钱草4份、肿节风3份。
[0005]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0006]红梅消:活血舒筋、散瘀止痛、清热解毒。
[0007]蛴螬虫:破血、消肿,本品有较好的破瘀血的功效。
[0008]鸡屎藤:活血止痛、利湿消滞、清热解毒,本品有较好的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
[0009]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0010]透骨草:祛风湿、活血止痛。
[0011]接骨木:祛风通络、活血止痛、利水消肿。
[0012]连钱草:利水通淋、清化湿热、解毒消肿。
[0013]肿节风: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0014]本发明以红梅消、蛴螬虫为主药,鸡屎藤、接骨木为辅助药,甘草、透骨草、连钱草、肿节风为佐使药。
[0015]以上诸药的功效、主治均参考于上海中医学院《中药学》。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①本发明所使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名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的作用。
[0018]②本发明不仅对血瘀型脉管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其次对动脉血栓形成、多发性大动脉炎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0019]③本发明辩证准确、配伍合理、用药精良、审因而治、治病求本。
[0020]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血瘀型脉管炎患者200例。[0021]血瘀型脉管炎的症状:患肢畏寒、触之发凉、感觉麻木、呈固定性疼痛、间歇性跛行,局部皮肤呈红色、暗红或青紫,下肢肌肉萎缩。
[0022]治疗方案:服用实施例丸剂,一次一袋,日服三次,60天为一疗程。
[0023]治疗结果:血瘀型脉管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100例,占50%,好转72例,占36%,无效28例,占14%,总有效率86%。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0024]治疗标准:
[0025]痊愈症状及体征、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
[0026]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皮肤颜色异常明显改善,基本恢复原工作能力。
[0027]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9]实施例
[0030]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红梅消5份、蛴螬虫1份、鸡屎藤3份、甘草2份、透骨草4份、接骨木4份、连钱草4份、肿节风3份。
[0031]制备方法: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共轧为细粉、和匀、过80—100目细罗,用冷开水将上药粉泛为小丸、晒干、装袋(一袋10克)。口服,一次一袋,日服三次,60天为一疗程。
[0032]病例1:患者任某某,男,40岁,因右下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皮肤干燥、皮色灰暗,2011年3月在当地医院诊为脉管炎(血瘀型),口服药物治疗月余无效,于2011年5月来诊我院,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3]病例2:患者刘某某,男,44岁,因右下肢发凉、麻木、疼痛、局部皮肤暗红,诊为血栓性脉管炎,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全部消失,肢体活动自如。随访一年未复发。
[0034]病例3:患者张某某,男47岁,素有高血压病史,一月前突感左下肢胀痛、麻木,活动后加重,局部皮肤暗红,经检查确诊为血栓性脉管炎,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肢体活动自如。随访一年未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血瘀型脉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红梅消5份、蛴螬虫1份、鸡屎藤3份、甘草2份、透骨草4份、接骨木4份、连钱草4份、肿节风3份。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638156SQ201310612584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6日
【发明者】宋爱民 申请人:宋爱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