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319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该中药是皮袋香,唐松草,射干,白芥子,大蓟,百合,灯心草,委陵菜,地榆,黄精,甘草制成。临床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咽喉肿痛是临床常见病症,起病急骤,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扁桃体急性充血、肿胀及化脓,严重者伴吞咽困难及恶寒高热。咽喉为肺胃之门户,咽喉疼痛多因风火痰盛壅闭咽喉,以及肺胃虚寒或肺胃热盛等引起,其病势急转变快。经气血运行不畅,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中药以疏散风热,润肺化痰,宣肺止咳治疗咽喉肿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皮袋香,唐松草,射干,白芥子,大蓟,百合,灯心草,委陵菜,地榆,黄精,甘草制成,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0005]制备本发明中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皮袋香40-60份,唐松草30-50份,射干30-50份,白芥子20-40份,大蓟20-40份,百合20-40份,灯心草20-30份,委陵菜20-30份,地榆20-30份,黄精15-25份,甘草8-15份。
[0006]本发明中药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皮袋香50份,唐松草40份,射干40份,白芥子30份,大蓟30份,百合30份,灯心草25`份,委陵菜25份,地榆25份,黄精20份,甘草12份。
[0007]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皮袋香:涩、微苦、凉。清热解毒。临床用于咽喉炎,鼻炎,结膜炎等症。
[0008]唐松草:苦、寒。归心、肝、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临床用于热病心烦,湿热痢疾,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0009]射干: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消瘀散结。临床用于咽喉肿痛,瘰疬结核,痈肿疮毒等症。
[0010]白芥子:辛、温。归肺、肝、脾、胃、心经。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临床用于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疲流注等症。
[0011]大蓟:甘、苦、凉。归心、肝经。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临床用于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痈疮肿毒,水火烫伤,湿疹、肝炎等症。
[0012]百合: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养阴润燥,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
[0013]灯心草:甘、淡、微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利尿通淋,清心降火。临床用于淋病,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喉痹,□疮,创伤等症。[0014] 委陵菜:苦、平。归肝、脾、胃、大肠经。凉血止痢,清热解毒。临床用于久痢不止,赤痢腹痛,痔疮出血,疮痈肿毒等症。
[0015]地榆:苦、酸、寒。归肝、肺、肾、大肠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临床用于吐血、咳血,尿血、便血、崩漏、痈疮肿毒,水火烫伤等症。
[0016]黄精:甘、平,归脾、肺、肾经。滋阴润肺,补脾益气。用于阴虚肺燥,脾胃虚弱,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0017]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用于心气不足的心动悸、脉结代,热毒疮疡,咽喉肿痛。
[0018]咽喉肿痛属中医学“风热喉痹”、“风热乳蛾”范畴,咽喉为肺胃所属,风热邪毒循口鼻入侵肺系,咽喉首当其冲,邪毒搏结于咽喉,以致脉络受阻,肌膜受灼,咽喉红肿胀痛。本发明皮袋香清热解毒,为君药;黑及草、唐松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白芥子散结消肿,为臣药;大蓟凉血止血、消肿,灯心草清心降火,委陵菜、地榆凉血解毒,黄精滋阴补脾,甘草调和诸药,以上药物共同配伍,共奏疏散风热、解毒利咽、散结消肿的功效,达到治疗咽喉肿痛的目的。
[0019]本发明中药使用于2008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咽喉肿痛76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76例患者中,女性30例,男性36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6岁,病程多在7天到2年,平均年龄36.8岁。
[0020]2、诊断标准
咽喉肿痛多由外感风寒、风热或病毒性感冒引起,常出现咽喉红肿、疼痛、干裂、糜烂、吞咽困难等症状,重症患者常伴有头痛、发热等症状。
[0021]3、治疗方法
3.1处方:皮袋香50g,唐松草40g,射干40g,白芥子30g,大蓟30g,百合30g,灯心草25g,委陵菜25g,地榆25g,黄精20g,甘草12g。
[0022]3.2制备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
[0023]3.3服用方法:每次I剂,每日2次,3天为I疗程。
[0024]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红肿、糜烂、咳痛、吞咽困难等症状完全消失;
有效:红肿、糜烂、咳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明显缓解;
未愈:症状及临床体征无明显改变。
[0025]4.2结果:76例患者中,治愈50例(65.7 % ),有效26例(34.3 % ),未愈0例(0% ),总有效率为100%。
[0026]5、典型病例
5.1陈某,女,37岁,患咽喉肿痛2年,声带充血,声音撕哑,影响教学工作。服用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进行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声带充血消失,运动良好,声音撕哑明显好转,继续服用I个疗程,诸症均消失,痊愈。
[0027]5.2孙某,男,22岁,患声音撕哑半年,并伴有红肿、糜烂等症状。服用了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2个疗程后,病获痊愈。
[0028]5.3王某,女,38岁,干咳,痰多,咽痒,咽痛,唇红,夜寐不安,舌尖红赤、苔白,脉浮。服用了本发明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2个疗程后,病获痊愈。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没有限制。
[0030]实施例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皮袋香40g,唐松草30g,射干30g,白芥子20g,大蓟20g,百合20g,灯心草20g,委陵菜20g,地榆20g,黄精15g,甘草Sg。
[0031]实施例2,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皮袋香50g,唐松草40g,射干40g,白芥子30g,大蓟30g,百合30g,灯心草25g,委陵菜25g,地榆25g,黄精20g,甘草12g。
[0032]实施例3,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它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皮袋香60g,唐松草50g,射干50g,白芥子40g,大蓟40g,百合40g,灯心草30g,委陵菜30g,地榆30g,黄精25g,甘草15g。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药: 皮袋香40-60份,唐松草30-50份,射干30-50份,白芥子20-40份,大蓟20-40份,百合20-40份,灯心草20-30份,委陵菜20-30份,地榆20-30份,黄精15-25份,甘草8_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包括以下原料药: 皮袋香50份,唐松草40份,射干40份,白芥子30份,大蓟30份,百合30份,灯心草25份,委陵菜25份,地榆25份,黄精20份,`甘草12份。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3610915SQ201310653481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隋延辉, 李曰富, 刘静, 赵美华 申请人:隋延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