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45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包括脉搏监测仪、心率监测仪和监测控制仪,脉搏监测仪配置有腕带,脉搏监测仪通过腕带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心率监测仪配置有挂绳和心率监测头,心率监测头通过探头连线与心率监测仪连接,心率监测仪通过挂绳佩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便于携带,适用范围广,监测报警仪可供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使用,对脉搏和心率能够进行协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在心脏病发时也能及时通知他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专利说明】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
[0002]
【背景技术】
[0003]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和心率是一致的,但是某些心脏病患者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心率与脉搏不一致的情况。而且很多时候,心率与脉搏的异常往往是心脏病病情加重的前兆,若在日常护理当中发生疏忽,则很有可能延误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目前对心率和脉搏的监测比较单一,大多都是监测其中一项,只有对于一些危重病人才会采取同时监测,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10542009.6的发明专利《病人体征监测系统》,就是通过体温传感器心律传感器、脉搏式血氧饱和度仪和二氧化碳分压感受膜来对重症病人的体温、心率、血液中氧饱和程度和二氧化碳分压值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重症病人体征实时监控。但是该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不利于广泛推广使用,这对于一些发病初期的病人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在日常生活或者医疗护理中能够广泛使用的监测手段,而且能够实现对于心率和脉搏的协同监测。
[0004]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为了解决上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初期的病人的病情监控需要。
[000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包括脉搏监测仪、心率监测仪和监测控制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脉搏监测仪由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的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一开关模块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为所述的脉搏传感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力;
所述的心率监测仪由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的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开关模块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连接,为所述的心率传感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力;
所述的监测控制仪由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一选通控制器、第二选通控制器、第一绿灯、第二绿灯、第一红灯、第二红灯、报警器、第三电源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组成,所述的第一选通控制器分别于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绿灯、第一红灯和报警器连接,所述的第二选通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的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绿灯、第二红灯和报警器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源模块和第三开关模块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四无线通信模块、 第一选通控制器、第二选通控制器、第一绿灯、第二绿灯、第一红灯、第二红灯、报警器连接,为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四无线通信模块、第一选通控制器、第二选通控制器、第一绿灯、第二绿灯、第一红灯、第二红灯、报警器提供电力。
[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脉搏监测仪配置有腕带,所述的脉搏监测仪通过所述的腕带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
[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心率监测仪配置有挂绳和心率监测头,所述的心率监测头通过探头连线与所述的心率监测仪连接,所述的心率监测仪通过所述的挂绳佩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
[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三电源模块均为可充电锂电池。
[0010]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便于携带,适用范围广,监测报警仪可供病人家属或医护人员使用,对脉搏和心率能够进行协同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在心脏病发时也能及时通知他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0011]【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脉搏监测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脉搏监测仪内部模块关系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心率监测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心率监测仪内部模块关系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报警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监测报警仪内部模块关系的示意图。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参考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方案,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但该描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0]请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包括脉搏监测仪2、心率监测仪4和监测控制仪7,脉搏监测仪2配置有腕带1,脉搏监测仪2通过腕带I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心率监测仪4配置有挂绳3和心率监测头6,心率监测头6通过探头连线5与心率监测仪4连接,心率监测仪4通过挂绳3佩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脉搏监测仪2由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为可充电锂电池的第一电源模块203和第一开关模块204组成,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串联连接,第一电源模块203和第一开关模块204串联连接后分别与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连接,为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提供电力;心率监测仪4由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为可充电锂电池的第二电源模块403和第二开关模块404组成,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串联连接,第二电源模块403和第二开关模块404串联连接后分别与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连接,为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提供电力;监测控制仪7由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一绿灯705、第二绿灯706、第一红灯707、第二红灯708、报警器709、为可充电锂电池的第三电源模块710和第三开关模块711组成,第一选通控制器703分别于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一绿灯705、第一红灯707和报警器709连接,第二选通控制器704分别与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二绿灯706、第二红灯708和报警器709连接,第三电源模块710和第三开关模块711串联连接后分别与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一绿灯705、第二绿灯706、第一红灯707、第二红灯708、报警器709连接,为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一绿灯705、第二绿灯706、第一红灯707、第二红灯708、报警器709提供电力。
[0021]本发明的脉搏监测仪2通过腕带I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脉搏传感器21监测到使用者的脉搏后将收到的脉搏数据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2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心率监测仪4通过挂绳3佩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心率监测头6贴在病人的左胸前心脏位置并与心率监测仪4通过探头连线5相连接,心率监测仪4在监测到使用者的心率后将收到的心率数据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监测控制仪7外部面板上标注“脉搏”与“心率”,并在每一项的后方用第一绿灯705、第一红灯707、第二绿灯706和第二红灯708分别表示状态是否正常;对于第一选通控制器,制作时预先设定正常的脉搏数据范围;对于第二选通控制器,制作时预先设定正常的心率数据范围,且该范围与第一选通控制器中所设定的脉搏数据范围保持一致。监测控制仪7内部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用于接收脉搏监测仪2发送的脉搏数据,并将接受的数据送入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一选通控制器703对接收的脉搏数据作如下处理:若脉搏数据处于预设的正常范围内,选通第一绿灯705 ;若脉搏数据处于预设的正常范围外,选通报警器709与第一红灯707。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用于接收心率监测仪4发送的心率数据,并将接受的数据送入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二选通控制器704对接收的心率数据作如下处理:若心率数据处于预设的正常范围内,选通第二绿灯706 ;若心率数据处于预设的正常范围外,选通报警器709与第二红灯708。
[002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m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包括脉搏监测仪(2)、心率监测仪(4)和监测控制仪(7),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脉搏监测仪(2)由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第一电源模块(203)和第一开关模块(204)组成,所述的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203)和第一开关模块(204)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连接,为所述的脉搏传感器(201)、第一无线通信模块(202)提供电力; 所述的心率监测仪(4)由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第二电源模块(403)和第二开关模块(404)组成,所述的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串联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源模块(403)和第二开关模块(404)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连接,为所述的心率传感器(401)、第二无线通信模块(402)提供电力; 所述的监测控制仪(7)由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一绿灯(705)、第二绿灯(706)、第一红灯(707)、第二红灯(708)、报警器(709)、第三电源模块(710)和第三开关模块(711)组成,所述的第一选通控制器(703)分别于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一绿灯(705)、第一红灯(707)和报警器(709)连接,所述的第二选通控制器(704)分别与所述的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二绿灯(706)、第二红灯(708)和报警器(709)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源模块(710)和第三开关模块(711)串联连接后分别与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一绿灯(705)、第二绿灯(706)、第一红灯(707)、第二红灯(708)、报警器(709)连接,为所述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701)、第四无线通信模块(702)、第一选通控制器(703)、第二选通控制器(704)、第一绿灯(705)、第二绿灯(706)、第一红灯(707)、第二红灯(708)、报警器(709)提供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搏监测仪(2)配置有腕带(I ),所述的脉搏监测仪(2)通过所述的腕带(1)佩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率监测仪(4)配置有挂绳(3)和心率监测头(6),所述的心率监测头(6)通过探头连线(5)与所述的心率监测仪(4)连接,所述的心率监测仪(4)通过所述的挂绳(3)佩戴在使用者的脖子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搏心率协同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电源模块(203)、第二电源模块(403)和第三电源模块(710)均为可充电锂电池。
【文档编号】A61B5/0245GK103610453SQ201310657622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蔡江, 彭劲, 王振宇 申请人:武汉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