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447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咳嗽的药物,解决充分利用中药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疗效的问题。本发明的基础配方包括沙棘、红景天、五味子、川贝母、白芥子、苦杏仁、甘草、百部、桔梗、人参果、款冬花、紫菀、天竺黄、龙胆花、半夏、冰糖。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治疗咳嗽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中医认为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累及于肺所致。
[0003]而西医认为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如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甚至引起喉痛,音哑和呼吸肌痛,则属病理现象。
[0004]咳嗽的动作:来至呼吸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以外器官(如脑,耳,内脏)的刺激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和三叉神经与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传入。经喉下神经,膈神经和脊神经分别传到咽肌,声门,膈和其他呼吸肌,引起咳嗽动作。咳嗽动作首先是快速短促吸气,膈下降,声门迅速关闭,随即呼吸肌与腹肌快速收缩,使肺内压迅速上升;然后声门突然开放,肺内高压气流喷射而出,冲击声门裂缝而发生咳嗽动作与特别声响,呼吸道内分泌物或异物等也随之排出。
[0005]咳嗽由各种病毒、细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局限在环状软骨以上(咽部以上),就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感染发展至环状软骨以下(咽部以下),就是下呼吸道感染,就是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肺间质感染,如果用大树做形象比喻,把大树倒过来,树根 以上是上呼吸道,树根以下是下呼吸道。树干是气管,树枝是支气管,树叶梗是毛细支气管,树叶是肺泡,树叶间隙就是肺间质了。整个呼吸道都可遭受各种外来因素侵袭而发生病理变化,这些外来因素,并不单纯是病毒,细菌,还可以是各种微生物,也可以是各种理化因素,环境因素等,或者是由于病毒,细菌和各种因素导致呼吸道黏膜发生的病变,不能随着病毒,细菌和各种微生物的消亡而改善,导致呼吸道黏膜自身功能的损伤,就形成了经久不愈的咳嗽。因此,这就是即使使用很高级的抗菌素也难以治疗咳嗽的症结,必须改善呼吸道黏膜本身的功能,才能根治咳嗽。
[0006]按中医理论,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蛇胆川贝液具有驱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症。鲜竹浙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小儿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另外,百日咳糖浆药性都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还有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止咳药-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要掌握好剂量。[0007]但现有的中成药与西药在治疗咳嗽的过程中通常存在多数有效,但远期疗效较差,含西药成分的止咳药,大剂量服用可导致痰液排泄不畅,以及有成瘾性等问题。
[0008]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对各类咳嗽有显著治疗效果的治疗咳嗽的药物。
[0010]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沙棘300-450、红景天10-20、五味子10-20、川贝母2.5-4、白芥子15-25、苦杏仁5-12、甘草5-12、百部4-8、桔梗5-15、人参果20-30、款冬花10-15、紫菀10-15、天竺黄10-15、龙胆花10-15、半夏10-15、冰糖10-15。
[001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松
沙棘400、红景天15、五味子15、川贝母3、白芥子20、苦杏仁10、甘草10、百部6、桔梗
8、人参果25、款冬花12、紫菀12、天竺黄12、龙胆花12、半夏12、冰糖12。
[0013]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具有如下优点: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各类咳嗽的治疗中,其症状包括肺热、咳嗽、痰稠等,效果显著高于同类上市产品和已有文献报道的治疗药物。
[0014]2.本发明的所有药材资源丰富,采集方便,成本低廉,并且所有药材全部来自野生品种,没有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
[0015]3.本发明不含毒性药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尚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
[0016]4.本发明加工简便,成本低廉。
[0017]5.本发明临床应用以来,先后2000余位患者解除了疾患,据我院的不完全统计,该药用于肺热引起的疾病的治疗,其治愈率为90%,有效率为98%。另外,本发明的优点还包括充分利用中药资源、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等。
[0018]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通过如下实施方式予以说明。
[0020]实施例1
按以下处方配方:沙棘300克、红景天10克、五味子10克、川贝母2.5克、白芥子15克、苦杏仁5克、甘草5克、百部4克、桔梗5克、人参果20克、款冬花10克、紫菀10克、天竺黄10克、龙胆花10克、半夏10克、冰糖10克。将配方后的川贝母粉碎,制成为细粉。配方后的其它药材洗净后混合,并经熬汁、冷却和收膏处理后,再与川贝细粉混合,制成为膏状成品药。
[0021]实施例2
按以下处方配方:沙棘400克、红景天15克、五味子15克、川贝母3克、白芥子20克、苦杏仁10克、甘草10克、百部6克、桔梗8克、人参果25克、款冬花12克、紫菀12克、天竺黄12克、龙胆花12克、半夏12克、冰糖12克。将配方后的川贝母粉碎,制成为细粉。配方后的其它药材洗净后混合,并经熬汁、冷却和收膏处理后,再与川贝细粉混合,制成为膏状成品药。
[0022]实施例3
按以下处方配方:沙棘450克、红景天20克、五味子20克、川贝母4克、白芥子25克、苦杏仁12克、甘草12克、百部8克、桔梗15克、人参果30克、款冬花15克、紫菀15克、天竺黄15克、龙胆花15克、半夏15克、冰糖15克。将配方后的川贝母粉碎,制成为细粉。配方后的其它药材洗净后混合,并经熬汁、冷却和收膏处理后,再与川贝细粉混合,制成为膏状成品药。
[0023]临床病例报告
2011年以来,以上各种药材组方后在临床上长期用于各类咳嗽的治疗,其症状包括咳嗽频作,痰色白稀薄,恶寒无汗,发热头痛,塞鼻不通,喷嚏流清涕,喉痒声重,全身酸痛,小便清长,脉象浮紧,舌苔薄白等,有着广泛而深入的临床应用基础。根据临床病历记录,共2000例咳嗽患者采用了口服该药物进行治疗。口服本发明药物30ML/次,3次/日。3天为一疗程,一般治疗I一 2疗程。表邪未解者配合藏药洛乌珍汤口服。
[0024]结果发现: 2000例咳嗽患者中,1200例回复正常,停药后没有反弹,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0025]1.随机选取100例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门诊和住院治疗,其中男39例,女61例;其中10岁以下27例,11-20岁23例,20-45岁11例,45岁以上39例。
[0026]2.治疗方法
口服本发明药物30ML/次,3次/日。3天为一疗程,一般治疗I一 2疗程。表邪未解者配合藏药洛乌珍汤口服。
[0027]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好转: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0028]3.2结果:100例患者经I一2个疗程治疗后,90例治愈,占90 % ;8例好转,占8% ;2例无效,占2 %。总有效率达到9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沙棘300-450、红景天10-20、五味子10-20、川贝母2.5-4、白芥子15-25、苦杏仁5-12、甘草5-12、百部4-8、桔梗5-15、人参果20-30、款冬花10-15、紫菀10-15、天竺黄10-15、龙胆花10-15、半夏10-15、冰糖10-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 沙棘400、红景天15、五味子15、川贝母3、白芥子20、苦杏仁10、甘草10、百部6、桔梗·8、人参果25、款 冬花12、紫菀12、天竺黄12、龙胆花12、半夏12、冰糖12。
【文档编号】A61K31/7016GK103705815SQ201310657446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达瓦罗布 申请人:色达县藏医院藏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