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荞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74094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复方荞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复方荞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药为金荞麦30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海螵蛸9重量份,白及18重量份,川贝母6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砂仁7重量份,熟大黄1重量份,木蝴蝶5重量份,核桃仁5重量份。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选择各组分的配比,使得治疗症型明确:针对肝胃郁热、湿热瘀阻的症型,以苦寒解毒、制酸生肌为主,以辛温疏肝、降气开郁为辅,准确巧妙的配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炎伴胆汁反流性等属肝胃郁热、湿热瘀阻的胃脘疼痛的疗效显著。
【专利说明】复方荞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复方,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肝胃郁热、湿热瘀阻型胃脘痛胃病的复方荞桃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不能保证遵循饮食规律,胃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在人的一生中,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地发生急性或慢性胃病,包括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都属于发病率高的疾病,而且容易复发。其中胃炎在各种胃病的发病率中居于首位。据联合国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死于胃肠疾病的人数在6000万以上,其中因感染胃炎死亡的人数就达1000万以上。
[0003]急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等都需要及时治疗,胃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形成慢性而转归为其他疾病,甚至引发癌变。胃癌一般发生于胃部溃疡的周围粘膜,往往在这些部位受到刺激后逐渐发生。据统计: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 -18.5%,而中国胃癌死亡率居世界第一位。这足以说明胃病在我国的危害的严重。另外胃病不但影响工作、生活和情绪,而且还具有遗传性和传染性,对家人及后代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因此,进一步开发对胃病治疗疗效显著的药物有着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0004]为了满足胃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需要,乐山市中医医院从2007开始,组织有关人员并联合部分科研单位,开展了复方荞桃颗粒处方分析、工艺研究、质量标准研究、制剂稳定性实验、急毒实验等药学方面研究工作及临床应用的研究工作。并且发表了相关论文,公开了复方荞桃颗粒的处方由金荞麦,黄连,海螵蛸,白及,川贝母,吴茱萸,砂仁,熟大黄,木蝴蝶,核桃仁十味中药组成。但出于保密的需要,并未公开复方荞桃颗粒中各组分的配比及其具体的制备方法,而各组分的配方对于复方荞桃颗粒的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如何得到治疗效果显著的复方荞桃颗粒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复方荞桃颗粒的具体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复方荞桃颗粒,其特征在于制备复方荞桃颗粒的原料药为如下重量配比的药物:
[0007]金荞麦25-35重量份,黄连4-8重量份,海螵蛸7-11重量份,白及16_20重量份,川贝母4-8重量份,吴茱萸1-3重量份,砂仁5-9重量份,熟大黄0.5-1.5重量份,木蝴蝶3-7重量份,核桃仁3-7重量份;
[0008]优选为金荞麦30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海螵蛸9重量份,白及18重量份,川贝母6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砂仁7重量份,熟大黄I重量份,木蝴蝶5重量份,核桃仁5重量份。
[0009]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复方荞桃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川贝母全部粉碎;取二分之一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与全部处方量的川贝母粉碎,过80目筛,备用;
[0011]剩余二分之一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与金荞麦、吴茱萸、熟大黄、木蝴蝶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C)的清膏,加入细粉、甜蜜素及适量的淀粉,混匀,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即得。
[0012]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涉及上述复方荞桃颗粒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炎伴胆汁反流性中的应用。
[0013]本发明通过合理的选择各组分的配比,使得治疗症型明确:针对肝胃郁热、湿热瘀阻的症型,以苦寒解毒、制酸生肌为主,以辛温疏肝、降气开郁为辅,准确巧妙的配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炎伴胆汁反流性等属肝胃郁热、湿热瘀阻的胃脘疼痛的疗效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14]金荞麦30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海螵蛸9重量份,白及18重量份,川贝母6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砂仁7重量份,熟大黄I重量份,木蝴蝶5重量份,核桃仁5重量份。
[0015]以上共89重量份。共研超微细末,按法制为颗粒剂。
[0016]配制工 艺研究
[0017]一、处方:金荞麦900g黄连180g海螵蛸270g白及540g川贝母180g吴茱萸60g砂仁210g大黄(熟)30g木蝴蝶150g核桃仁150g淀粉120g甜菊素10g。
[0018]二、原辅料来源与检验:
[0019]1、药材的来源与检验:
[0020](I)金荞麦:为寥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 (D.Don) Hara的干燥根莖。
[0021](2)黄连:为毛莨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delioidea C.Y.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 teata Wall.的干燥根莖。
[0022](3)海螵蛾: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 de Rochebrune或金乌贼 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干燥内壳。
[0023](4)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 Bletilla striata(Thunb.)Reichb.f.的干燥块莖。
[0024](5)川贝母: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Maxim.或梭砂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的干燥鱗莖。
[0025](6)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0fficinalis (Dode) Huang 或疏毛吴茱萸 Evodiarutaecarpa (Juss.) Benth.var.bodinieri (Dode) Huang 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0026](7)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绿壳砂 Amomum villosumLour.var.xanthioides T.L.Wu et Senjen 或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 T.L.Wu 的干燥成熟果实。
[0027](8)大黄(熟):为寥科植物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的炮制品。
[0028](9)木蝴蝶: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 Vent.的干燥成熟种子。
[0029](10)核桃仁:为胡桃科植物胡桃Juglans regia L.的干燥成熟和子。
[0030]2、辅料的来源与检验:
[0031](I)甜菊素:为以甜菊素(C38H60018)为主的混合苷。
[0032](2)淀粉: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或大戟科植物木薯Manihotutilissima Pohl.的块根中制得的多糖类颗粒。
[0033]三、药材的炮制与加工:
[0034]四、配制工艺的研究:
[0035]1、工艺路线的确定:
[0036]本制剂为混悬型颗粒剂,方中川贝母为贵重药材,全部粉碎。取二分之一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与全部处方量的川贝母粉碎,过80目筛,备用。
[0037]剩余二分之一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与金荞麦、吴茱萸、大黄(熟)、木蝴蝶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 (600C )的清膏,加入上述细粉、甜蜜素及适量的淀粉,混匀,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制成lOOOg,即得。
[0038]2、粉碎收粉率考察:
[0039]实验方法:分别称取I倍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粉碎,过80目筛,计算收粉率。结果见表1。
[0040]表1粉碎收粉率
[0041]
【权利要求】
1.一种复方荞桃颗粒,其特征在于制备复方荞桃颗粒的原料药为如下重量配比的药物: 金荞麦25-35重量份,黄连4-8重量份,海螵蛸7-11重量份,白及16-20重量份,川贝母4-8重量份,吴茱萸1-3重量份,砂仁5-9重量份,熟大黄0.5-1.5重量份,木蝴蝶3_7重量份,核桃仁3-7重量份; 优选为金荞麦30重量份,黄连6重量份,海螵蛸9重量份,白及18重量份,川贝母6重量份,吴茱萸2重量份,砂仁7重量份,熟大黄I重量份,木蝴蝶5重量份,核桃仁5重量份。
2.上述复方荞桃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川贝母全部粉碎;取二分之一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与全部处方量的川贝母粉碎,过80目筛,备用; 剩余二分之一处方量的黄连、海螵蛸、白及、砂仁、核桃仁与金荞麦、吴茱萸、熟大黄、木蝴蝶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C )的清膏,加入细粉、甜蜜素及适量的淀粉,混匀,制成颗粒,烘干,整粒,即得。
3.上述复方荞桃颗粒在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急、慢性胃炎,胃炎伴胆汁反流性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656455SQ20131069394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汤一新, 邓志刚, 熊维美, 张志华, 尹海林, 刘斌, 赵启友, 唐佳艳 申请人:汤一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