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21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元参30份、麦冬30份、生地黄30份、人中黄30份、人中白40份、马勃30份、茯苓20份、薄荷30份、石韦40份、玉竹20份、山豆根15份、蝉蜕15份、桔梗20份。本发明通过采用的适宜的药材及其配比,通过各药材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养阴清热、散瘀消肿、解表祛腐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4年来,通过对2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6%。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扁桃体炎中医称为“乳蛾”,多发于春秋两季。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期称“风热乳蛾”,又可分单纯型、糜烂型、脓肿型;慢性期称“石蛾”,可分为肾阴虚型和肺阴虚型。目前治疗扁桃体炎的药物多以抗生素为主,长期服用容易造成扁桃体内病菌的抗性增强,而自身的免疫力却会下降,容易造成病情的反复,并且容易对肠胃造成伤害。而传统的手术治疗有严格的手术禁忌症,不能够盲目,且传统的手术手术出血多,术后易造成伤口肿胀疼痛让患者痛苦不已,也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采用中医治疗是较好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有许多种,但还没有一种专用于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目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元参30份、麦冬30份、生地黄30份、人中黄30份、人中白40份、马勃30份、茯苓20份、薄荷30份、石韦40份、玉竹20份、山?根15份、蝶脱15份、桔梗20份。
[0005]上述配方中各药材的来源及主治功效如下:
元参【来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性味】味苦、咸,气微寒,无毒。【归经】入肺、肾、胃三经。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0006]麦冬【来源】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f)Ker-Gawl.的干燥块根。【性味】甘、微苦,微寒。【归经】归心、肺、胃经。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0007]生地黄【来源】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为“生地黄”。【性味】甘,寒。【归经】归心、肝、肾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
[0008]人中黄【来源】本品为甘草的加工品。【炮制】取两端有节的嫩竹筒,在其一端钻孔,将甘草粉从孔内装入,压紧,以融化的松香将孔封固。冬月浸粪坑中四十余天,取出,用水漂清,悬临风处,阴干,破竹筒取甘草,晒干备用。【性味】甘、咸,寒。【归经】入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热病发斑,血热毒盛,斑疹紫暗,或高热发狂,以及咽喉肿痛、丹毒等症。[0009]人中白【来源】本品为凝结在尿桶或尿缸中的灰白色无晶形之薄片或块片,洗净干燥而成。【性味】咸,寒。【归经】入肝、三焦、膀胱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牙疳口疮,咯血、衄血等症。
[0010]马勃【来源】为灰包科脱皮马勃属植物脱皮马勃Lasiosphaera fenzlii Reich.、马勃属植物大马勃 Calvatia gigantea (Batach.ex Pers.) Lloyd.和紫色马勃 C.lilacina Lloyd.的近成熟子实体。【性味】辛,平。【功能主治】清热,利咽,止血。主治:咽喉炎,扁桃体炎;外用治外伤出血,痔疮出血冻疮。
[0011]茯苓【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0012]薄荷【来源】本品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辛,凉。【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0013]石韦【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的叶。【性味】性微寒,味甘、苦。气微,味微涩苦。【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热止血。用于热淋、石淋、小便不利、淋浙涩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热咳嗽。
[0014] 玉竹【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doratum (Mill.) Druce的干燥根茎。【性味】甘,微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0015]山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苦,寒;有毒。【归经】归肺、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0016]蝶脱【来源】本品为蝶科昆虫黑蚱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的幼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性味】甘,寒。【归经】归肺、肝经。【功能主治】散风除热,利咽,透疹,退翳,解痉。用于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0017]桔梗【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 lorum (Jacq.)A.DC.的干燥根。【性味】苦、辛,平。【归经】归肺经。
[0018]【功能主治】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
[0019]咽喉为肺胃所属,多因肺胃之火上升,风热邪毒侵袭或过食辛辣煎炸引动肺胃火热上蒸,内外邪毒使津液受灼,煎炼成痰,痰火邪毒蕴结上攻咽喉而致病者或体质虚弱者,在劳累过度、气候变化、受寒化热的情况下极易诱发。病机主要是热毒蕴结咽部。通常是在单纯型扁桃体炎发病4~5日后,炎症仍不消退,则在肿块上出现白色或黄色包膜状物,此膜易擦去而不出血,俗名“烂乳蛾”,即糜烂型扁桃体炎,全身症状较单纯型为重,体温常高达39~40°C,头胀痛伴食欲不振,便秘,苔黄糙,脉弦数。辨证:热毒炽盛,阴液耗伤。治法:养阴清热、散瘀消肿、解表祛腐。本发明通过采用的适宜的药材及其配比,通过各药材之间的协同作用,具有养阴清热、散瘀消肿、解表祛腐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4年来,通过对200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96%。[0020]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0年2月-2013年2月间共收集了 300例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门诊患者,其中,男146例,女154例,年龄9-43岁,病情8_15天。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0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0021]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用羚翘解毒丸,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7天。
[0022]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中、晚各一次。疗程7天。
[0023]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0024]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0025]表1两组疗效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糜烂型急性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元参30份、麦冬30份、生地黄30份、人中黄30份、人中白40份、马勃30份、茯苓20份、薄荷30份、石韦40份、玉 竹20份、山?根15份、蝶脱15份、桔梗20份。
【文档编号】A61K35/64GK103690781SQ201310696897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8日
【发明者】孙斌 申请人:孙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