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762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板蓝根10-30克、焦山栀0-11克,贯众7-25克、连翘7-25克,淡豆鼓5-11克、荆芥5-11克、桔梗5-11克、藿香5-11克,薄荷0-14克、苏叶0-14克,甘草0-11克构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用于感冒者。具有疗效佳、时间短、剂量小、费用低。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配方,尤其是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
【背景技术】
[0002]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0003]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本发明用于感冒者。疗效佳、时间短、剂量小、费用低。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所述配方的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板蓝根10-30克、焦山桅0-11克,贯众7-25克、连翘7-25克,淡豆鼓5_11克、荆芥5_11克、桔梗5_11克、藿香5_11克,薄荷0-14克、苏叶0-14克,甘草0-11克; 所述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板蓝根20克、焦山桅5克,贯众15克、连翘15克,淡豆鼓10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藿香10克,薄荷8克、苏叶8克,甘草6克。
[0006]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药的药性、药理及作用如下:
板蓝根:苦,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温毒发斑;高热头痛;大头瘟疫;舌绛紫暗,烂喉丹痧;丹毒;痄腮;喉痹;疮肿、痈肿;水痘;麻疹;肝炎;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肺炎,神昏吐衄,咽肿,火眼,疮疹;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0007]焦山桅:味苦,性寒。入心、肝、肺、胃经。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0008]贯众:味苦、涩,性微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血痢,肠风便血,血崩,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驱蛔虫和蛲虫,热毒疮疡。
[0009]连翘:苦,微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瘰疠,乳痈,丹毒,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温热入营,高热烦渴,神昏发斑,热淋尿闭。
[0010]淡豆鼓:味辛、甘、微苦,性寒。归肺;胃经。解肌发表;宣郁除烦。主治外感表证;寒热头痛;心烦;胸闷;虚烦不眠。
[0011]荆芥:性温,无毒,清香气浓。荆芥为发汗,解热药。能镇痰、祛风、凉血。治流行感冒,头疼寒热发汗,呕吐。
[0012]桔梗:味苦;辛;性平。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小便癃闭。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0013]藿香:味辛,性微温。主治夏令感冒;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妊娠呕吐;鼻渊;手;足癖。
[0014]薄荷:味辛,性凉,主治疏风、散热、辟秽、解毒、外感风热、头痛、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温病初起、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0015]苏叶:辛,微温,无毒。脾经、肺经二经。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0016]甘草:味甘,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00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具有疗效佳、时间短、剂量小、费用低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取板蓝根14克、焦山桅3克,贯众9克、连翘9克,淡豆鼓7克、荆芥7克、桔梗7克、藿香7克,薄荷4克、苏4克,甘草3克。
[0019]首先将所有的药物放入砂锅中,添水浸泡2小时,把砂锅放到火上加热,先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25分钟,然后把药汁通过纱布过滤到容器中服用即可,每份药可以煎煮3次,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0020]实施例2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取板蓝根27克、焦山桅10克,贯众23克、连翘23克,淡豆鼓10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藿香10克,薄荷12克、苏叶12克,甘草10克。
[0021]首先将所有的药物放入砂锅中,添水浸泡2小时,把砂锅放到火上加热,先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25分钟,然后把药汁通过纱布过滤到容器中服用即可,每份药可以煎煮3次,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0022]实施例3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取板蓝根16克、焦山桅5克,贯众12克、连翘12克,淡豆鼓8克、荆芥7克、桔梗7克、藿香7克,薄荷6克、苏叶6克,甘草5克。 [0023]首先将所有的药物放入砂锅中,添水浸泡2小时,把砂锅放到火上加热,先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煮25分钟,然后把药汁通过纱布过滤到容器中服用即可,每份药可以煎煮3次,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0024]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的精神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组成和重量百分比为:板蓝根10-30克、焦山桅0-11克,贯众7-25克、连翘7-25克,淡豆鼓5_11克、荆芥5_11克、桔梗5-11克、藿香5-11克,薄荷0-14克、苏叶0-14克,甘草0-11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板蓝根20克、焦山桅5克,贯众15克、连翘15克,淡豆鼓10克、荆芥10克、桔梗10克、藿香10克,薄荷8`克、苏叶8克,甘草6克。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3655820SQ20131073230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丁丽 申请人:丁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