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5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设有软性材质的内衬垫,所述的内衬垫包括距骨矫正区、跟骨矫正区和延展区;所述的托片包覆在内衬垫的距骨矫正区以及跟骨矫正区的外部,且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托片能够给予距骨头向上和向外侧的推力,帮助恢复足部的距舟关节力线,同时给予跟骨向内前方的推力,还给予第五趾骨向内后方的推力,从而通过距跟前、中、后三关节矫正外翻跟骨,恢复胫距跟力线,托片的外表面设有凹孔。本发明的足弓垫是在对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的病理生理特点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制作而成,符合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病理变化原理,矫正效果显著,患者舒适度高,质量轻巧,经济实用。
【专利说明】—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
[000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柔软性儿童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
[0002]【【背景技术】】
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是一组以非负重时足弓正常而负重时足弓扁平塌陷、足跟外翻为特征的病态足,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韧带松弛,导致负重时距骨在跟骨上向内侧和足底倾斜,跟骨旋前而处于过度外翻的位置,产生足弓低平或塌陷。通常不负重时足纵弓存在,但负重时则可发现足纵弓降低或消失。临床上可将扁平外翻足分为轻型(足纵弓降低)、中型(足纵弓消失)及重型(足纵弓消失,足内侧缘凸起,距舟关节脱位,距骨头向内、向下倾斜脱位,距骨头移位至内踝的前下方)。
[0003]柔软性扁平外翻足儿童早期多无症状,往往因负重站立时,足跟外翻无足弓,行走时双足外撇,步态异常才引起家长注意,然而随着儿童年龄、体重及运动量的增加,逐渐会出现踝部疼痛和小腿部不适,可能会影响运动,对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人们对儿童扁平外翻足的重视程度相应提高,其保守治疗方法可分为:
I)矫形鞋:使鞋底内侧厚度稍高于外侧,使脚外侧受力多一些,降低内纵弓的压力。近年出现的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在此基础上又将足纵弓的压力向足跟骨转移,以求最大程度地减轻足纵弓压力。无论哪种设计,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足纵弓的压力,缓解因足纵弓受压过大引起的足底疼痛及小腿不适。缺点:①儿童扁平足存在原发性韧带松弛,多伴有跟骨外翻,足内侧缘凸起(距舟关节脱位,距骨头向内、向下倾斜脱位,距骨头移位至内踝的前下方)。对于足部骨骼的位移,仅靠足底内侧垫减压及鞋帮约束,往往不能控制,而强行抬高足掌前部还可使跟骨承受更大的压力,可能会加重跟骨外翻,加重距骨头的移位,其“矫形作用”尚存疑问。②矫形鞋要非常合脚才会发挥理想的作用,购买合脚的矫形鞋,3-6月后就得需要换新鞋,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如果买新鞋时按照一般要求大出一指,矫形的作用就难以保证。
`[0004]2)足弓垫和矫形鞋垫:足弓垫或矫形鞋垫放在鞋底内部使用,质地要求一定的硬度和厚度,使之置于足纵弓正下方可以硬性托起它,使构成足纵弓的骨骼趋于正常排列。目前市面上平足的足弓垫或足弓托五花八门,其缺点包括:①对扁平外翻足的病理生理特点理解不充分,儿童扁平外翻足存在原发性韧带松弛,单纯从足纵弓下方垫起、抬高足纵弓,使原本松弛的韧带长期处于被动拉伸状态,缺少主动运动,可能会适得其反,韧带会越来越松弛。②儿童扁平外翻足程度多较显著,有足内侧缘凸起,距舟关节脱位,距骨头向内、向下倾斜脱位,距骨头移位至足跖侧即内踝的前下方。这种情况下,单纯从下方垫起足纵弓,不仅不会使距舟关节复位,可能还会加重距骨的移位,加重病变。③足弓垫还会增加足底跖筋膜的受力,使得使用者感到足底疼痛,可能是由于跖筋膜长期受到了不合理牵拉,导致跖腱膜的松弛,加重平足。
[0005]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矫正手段更为科学合理,效果更加显著,不良反应少,舒适度高,经济实用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正用器械。
[0006]【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设有内衬垫,所述的内衬垫包括距骨矫正区、跟骨矫正区和延展区;所述的托片包覆在内衬垫的距骨矫正区以及跟骨矫正区的外部,且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托片能够给予距骨头向上和向外侧的推力,帮助恢复足部的距舟关节力线,同时给予跟骨向内前方的推力,还给予第五趾骨向内后方的推力,从而通过距跟前、中、后三关节矫正外翻跟骨,恢复胫距跟力线。
[0008]优选地,所述的距骨矫正区向外侧方向凸起并向上方隆起,距骨矫正区的前缘位于内侧楔骨和趾骨底连接处,向外侧凸起幅度最大、并向上方隆起最高的部位对准距骨中间部位,后缘位于距骨后缘处;所述的跟骨矫正区外侧边缘中间区段向内侧凸起,跟骨矫正区的前缘位于第五趾骨与近节趾骨连接处,向内侧凸起幅度最大的部位对准骰骨的近跟骨端,后缘位于跟骨的中间区段。
[0009]优选地,所述的托片的外表面设有凹孔。
[0010]优选地,所述的凹孔为长方形,以阵列方式排列。
[0011]优选地,所述的碳纤维材料强度为≥3000MPa、模量为≥21OGPa0
[0012]优选地,所述的内衬垫采用软性材料制成。
[0013]优选地,所述的软性材料选自EVA材料、硅胶或橡胶。
[0014]优选地,所述的延展区与脚掌前段和脚跟后端形状一致。
[0015]本发明优点在于:
发明人对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的病理生理特点理解充分,认识到儿童扁平外翻足存在原发性韧带松弛,扁平程度多较显著,多呈足内侧缘凸起,距舟关节脱位,距骨头向内、向下倾斜脱位,距骨头移位至足跖侧即内踝的前下方。因此针对该特点设计了本发明的足弓垫,可通过推顶倾斜的距骨头,恢复足部的距舟关节力线,另外由于距骨头的复位,通过距跟前、中、后三关节矫正外翻跟骨,恢复胫距跟力线。且托片的底面设计多个凹孔,可在受压时减轻托片弹性变形的程度,同时可增加与鞋子内衬的摩擦。而软性材质的内衬垫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设计符合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病理变化原理,具有质量轻巧、经济实用、矫正效果显著等优点。
[001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俯视图。
[0017]附图2是本发明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左视图。
[0018]附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9]附图4是本发明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使用状态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21]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0.内衬垫,20.托片,1.距骨矫正区,11.距骨矫正前区,12.距骨矫正顶点区,13.距骨矫正后区,2.跟骨矫正区,21.跟骨矫正前区,22.跟骨矫正顶点区,23.跟骨矫正后区,
.3.延展区,4. 凹孔,5.患足实施例1本发明的足弓垫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俯视图。所述的足弓垫设有内衬垫10和托片20。所述的内衬垫10为一体成型,包括距骨矫正区1、跟骨矫正区2和延展区3。所述的托片20包覆在内衬垫10的距骨矫正区I以及跟骨矫正区2的外部。
[0022]所述的距骨矫正区I向外侧方向凸起,并向上方隆起。距骨矫正区I的前缘位于内侧楔骨和趾骨底连接处,距骨矫正区I向外侧凸起幅度最大、并向上方隆起最高的部位对准距骨中间部位,距骨矫正区I的后缘位于距骨后缘处,由此,所述的距骨矫正区I对应地被划分为距骨矫正前区11、距骨矫正顶点区12和距骨矫正后区13。
[0023]在俯视的视角下,所述的跟骨矫正区2其外侧边缘中间区段稍向内侧凸起,跟骨矫正区2的前缘位于第五趾骨与近节趾骨连接处,跟骨矫正区2向内侧凸起幅度最大的部位对准骰骨的近跟骨端,跟骨矫正区2的后缘位于跟骨的中间区段,由此,所述的跟骨矫正区2对应地被划分为跟骨矫正前区21、跟骨矫正顶点区22、跟骨矫正后区23。
[0024]所述的延展区3与脚掌前段和脚跟后端形状一致,用于承托脚掌前段和脚跟后端。
[0025]请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左视图。所述的距骨矫正区I的距骨矫正顶点区12的最高高度以与距骨滑车顶端高度齐平为准。所述的跟骨矫正前区21和跟骨矫正后区23较跟骨矫正顶点区22高,所述的跟骨矫正前区21的高度与第五趾骨高度齐平。
[0026]请参照图3,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所述的托片20的外表面设有若干个凹孔4,所述的凹孔4呈凹陷状,长方形,以阵列方式排列。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外侧”和“内侧”,均是就单只足部而言,与外踝同侧的即为“外侧”,与内踝同侧的即为“内侧”。所述的“前端”指近远节趾骨端,所述的“后端”指近跟骨结节端。所述的“内前方”`代表“内侧”和“前端”方向的综合,以此类推。
[0028]所述的距骨矫正顶点区12的高度、跟骨矫正前区21的高度以及跟骨矫正后区23的高度均不限于本实施例,以所述的距骨矫正顶点区12能够包覆大部分距骨以给予足够的向外侧的推力为准,所述的跟骨矫正前区21能够包覆大部分的第五趾骨以给予足够的向内侧的推力为准,所述的跟骨矫正后区23能够包覆大部分的跟骨以给予足够的向内侧的推力为准;所述的托片20可以给予距骨头向上和向外侧的推力,帮助恢复足部的距舟关节力线,同时给予跟骨向内前方的推力,还给予第五趾骨向内后方的推力,从而通过距跟前、中、后三关节矫正外翻跟骨,恢复胫距跟力线。所述的凹孔4在足纵弓受压时能减轻托片20弹性变形的程度,并且可以增加与鞋子内衬的摩擦,其形状和排列方式均不限于本实施例。所述的内衬垫10可由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材质制成,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橡胶般的弹性,化学稳定性良好,抗老化和耐臭氧强度好,无毒性,提高本发明足弓垫的舒适度。所述的托片20可由高性能型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是钢铁的5倍)、耐热性(可以耐受2000°C以上的高温)、抗热冲击性、比重小(质量轻)的优点,本发明优选材质强度为> 3000兆帕(MPa)、模量为> 2IOGPa的碳纤维材料,可提供高强度的压力,保证良好的矫正效果,这是发明人对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病理生理特点及骨骼受力综合分析的结果,不应视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所述的托片20与内衬垫10接触的一面可设计成光滑平整的,通过胶水与内衬垫10牢固粘连在一起。[0029]请参照图4,图4是本发明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使用状态图。所述的距骨矫正区I和跟骨矫正区2分别对应患足5的各个区域,在托片20的施力作用下,患足5的距骨头被向上和向外侧顶起,外翻的跟骨向内前方靠拢。
[0030]实施例2本发明足弓垫的临床效果
对本院收治的柔软性扁平外翻足儿童的患足拍摄X光片进行诊断分型,分为:轻型(足纵弓降低)、中型(足纵弓消失)及重型(足纵弓消失,足内侧缘凸起,距舟关节脱位,距骨头向内、向下倾斜脱位,距骨头移位至内踝的前下方)。同时记录患儿年龄并咨询患儿平均每日站立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从中选取100例重型柔软性扁平外翻足且平均每日站立时间无显著差异、年龄段5-7周岁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治疗组使用本发明的足弓垫进行矫正,对照组使用颐妍堂儿童扁平足矫正鞋垫,使用方法均是将鞋垫直接置于合适大小的鞋内,凡是需要穿鞋的时候均使用足弓垫。于矫正治疗的6个月、12个月对患儿的患足重新拍摄X光片诊断分型,并咨询患儿有无足部筋膜疼痛等不良反应。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表中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足弓垫,本发明的足弓垫更加针对病理生理特点,能显著改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正效果明显,治疗有效率高,且几乎不会引起足部筋膜疼痛等不良反应,穿戴舒适度高。
[0031]表1各组重型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正效果统计(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设有内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垫包括距骨矫正区、跟骨矫正区和延展区;所述的托片包覆在内衬垫的距骨矫正区以及跟骨矫正区的外部,且由碳纤维材料制成,所述的托片能够给予距骨头向上和向外侧的推力,同时给予跟骨向内前方的推力,还给予第五趾骨向内后方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距骨矫正区向外侧方向凸起并向上方隆起,距骨矫正区的前缘位于内侧楔骨和趾骨底连接处,向外侧凸起幅度最大、并向上方隆起最高的部位对应距骨中间部位,后缘位于距骨后缘处;所述的跟骨矫正区的外侧边缘中间区段向内侧凸起,跟骨矫正区的前缘位于第五趾骨与近节趾骨连接处,向内侧凸起幅度最大的部位对应骰骨的近跟骨端,后缘位于跟骨的中间区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片的外表面设有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孔为长方形,以阵列方式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纤维材料强度为≥3000MPa、模量为≥210G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衬垫采用软性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性材料选自EVA材料、硅胶或橡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柔软性扁平外翻足矫治用足弓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展区与脚掌前段和 脚跟后端形状一致。
【文档编号】A61F5/14GK103750937SQ201310744601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王志刚, 蔡海清, 葛翼华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