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68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
背景技术
小孩生病需要输液时,小孩因疼痛往往因哭闹而乱动、乱蹬,这就会给护士带来困难,而且还容易使刚扎好的针头,又出现跑液现象,在整个输液过程中都需要父母一直抓住小儿手脚,令父母及小儿苦不堪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提高了治疗质量,减少了大人的劳动强度和小儿的输液痛苦,减少了医患纠纷。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腿、滚轮、手臂绑带、搭扣、折叠架、卡槽、脚绑带,床体连接床腿,所述的床腿上设有滚轮,所述的床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手臂绑带和粘扣,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设有腿绑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扎针的成功率,并避免了由于孩子乱动造成的跑液,同时提高了治疗质量,减少了大人的劳动强度和小儿的输液痛苦,减少了医患纠纷。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上图中:床体1、床腿2、滚轮3、凹槽4、手臂绑带5、搭扣6、折叠架7、卡槽8、脚绑带9。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1、床腿2、滚轮3、手臂绑带5、搭扣6、折叠架7、卡槽8、脚绑带9,床体I连接床腿2,所述的床腿2上设有滚轮3,所述的床体I上设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手臂绑带5和粘扣6,所述的凹槽4的底部设有腿绑带9,所述的床体I上折叠架7的同侧设有卡槽8。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扎针的成功率,并避免了由于孩子乱动造成的跑液,同时提高了治疗质量,减少了大人的劳动强度和小儿的输液痛苦。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其特征是:包括床体(I)、床腿(2)、滚轮(3)、手臂绑带(5)、搭扣(6)、折叠架(7)、卡槽(8)、脚绑带(9),床体(I)连接床腿(2),所述的床腿(2)上设有滚轮(3),所述的床体(I)上设有凹槽(4),所述的凹槽(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手臂绑带(5)和粘扣(6),所述的凹槽(4)的底部设有腿绑带(9),所述的床体(I)上折叠架(7)的同侧设有卡槽(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小儿输液治疗床,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腿、滚轮、手臂绑带、搭扣、折叠架、卡槽、脚绑带,床体连接床腿,所述的床腿上设有滚轮,所述的床体上设有凹槽,所述的凹槽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手臂绑带和粘扣,所述的凹槽的底部设有腿绑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扎针的成功率,并避免了由于孩子乱动造成的跑液,同时提高了治疗质量,减少了大人的劳动强度和小儿的输液痛苦,减少了医患纠纷。
文档编号A61M5/52GK203001557SQ2013200043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6日
发明者赵淑艳 申请人:赵淑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