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79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专用手部托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病人输液过程中,由于病人经常采取坐姿或卧姿,而医务人员需要站立为病人输液,就要弯腰操作。护理每天以这种姿势为大批病人补液,长期以往就容易发生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而且输液效率较低,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输液专用手部托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结构包括托手板、底座、设置在托手板与底座之间的充气式调节装置,该充气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托手板下侧的连接杆、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储气筒,上述连接杆的下端部伸入储气筒内腔且连接有密封塞,该密封塞的外侧壁与储气筒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储气筒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脚踏气囊,该脚踏气囊还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充放气阀。作为优选,所述充放气阀包括一端与进气管连接的三通管、设置在三通管上的控制阀,所述三通管的其它两个接口分别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单向出气阀。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的上部通过紧固带固定在托手板的一侧。作为改进,所述底座呈长方体板状,在底座底部的四角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整体结构携带方便,高度调节灵活,使用时通过脚踏即可提高托手板,护士无需弯腰就能完成操作,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有利于防止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的发生,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托手板,2、三通管,3、控制阀,4、单向进气阀,5、单向出气阀,6、紧固带,7、密封塞,8、连接管,9、进气管,10、脚踏气囊,11、万向轮,12、底座,13、储气筒,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所示,该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结构包括托手板1、底座12、设置在托手板I与底座12之间的充气式调节装置,该充气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托手板I下侧的连接杆14、设置在底座12上部的储气筒13,上述连接杆14的下端部伸入储气筒13内腔且连接有密封塞7,该密封塞7的外侧壁与储气筒13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储气筒13通过连接管8连接有脚踏气囊10,该脚踏气囊10还通过进气管9连接有充放气阀。所述充放气阀包括一端与进气管9连接的三通管2、设置在三通管2上的控制阀3,所述三通管2的其它两个接口分别设置有单向进气阀4、单向出气阀5。所述进气管9的上部通过紧固带6固定在托手板I的一侧。所述底座12呈长方体板状,在底座12底部的四角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11。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托手板、底座、设置在托手板与底座之间的充气式调节装置,该充气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托手板下侧的连接杆、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储气筒,上述连接杆的下端部伸入储气筒内腔且连接有密封塞,该密封塞的外侧壁与储气筒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储气筒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脚踏气囊,该脚踏气囊还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充放气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阀包括一端与进气管连接的三通管、设置在三通管上的控制阀,所述三通管的其它两个接口分别设置有单向进气阀、单向出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上部通过紧固带固定在托手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长方体板状,在底座底部的四角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其结构包括托手板、底座、设置在托手板与底座之间的充气式调节装置,该充气式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托手板下侧的连接杆、设置在底座上部的储气筒,上述连接杆的下端部伸入储气筒内腔且连接有密封塞,该密封塞的外侧壁与储气筒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储气筒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脚踏气囊,该脚踏气囊还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充放气阀。该一种输液专用手部托架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携带方便,高度调节灵活,大大减轻了医务人员的输液强度,有利于防止腰肌劳损、腰突症等职业病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M5/52GK203043206SQ20132000646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8日
发明者刘勇 申请人:刘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