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11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呼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呼气阀。
背景技术
呼气阀是呼吸机和麻醉机呼吸回路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主要功能一是在呼气相时排出气体,二是在呼气末产生PEEP (呼气阻抗)。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医生会根据病人不同的生理特决定是否产生PEEP及设置PEEP值的大小,当不需要PEEP值时,呼气阀的呼气阻抗就要越小越好;当预调有PEEP值时,呼气阀就不完全开放,产生一定的呼气阻抗,并且要求呼气阻抗准确可控。判断一种呼吸阀的优劣主要看它的呼气阻抗的大小,PEEP值是否准确可控,阀开闭反应速度。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呼气阀的活瓣片体、活瓣片及阀口偏小,活瓣片与阀口之间的距离偏大,这样使得呼气阻抗较大、PEEP值稳定性差、阀开闭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性能优良等优点呼气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阀盖, 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盖上设有贯通所述阀盖的控气进气口且所述控气进气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阀口,所述阀口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口内具有通道且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敞开,所述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和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在连通所述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气口的连通位置与断开所述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气口的断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阀芯组件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壁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出控气腔,所述控气腔与所述控气进气口连通且与所述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气口断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阀通过在阀盖上设置控气进气口,并在容纳腔内形成与控气进气口连通且与通道的第二端和出气口断开的控气腔,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生理特性不产生呼气阻抗或产生预定的呼气阻抗。而且,通过向控气腔内通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来产生呼气阻抗,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呼气阻抗。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阀具有性能优良等优点。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呼气阀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芯;第一活瓣片,所述第一活瓣片设在所述阀芯上,所述第一活瓣片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壁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出所述控气腔;和第二活瓣片,所述第二活瓣片设在所述阀芯上,在所述断开位置所述第二活瓣片覆盖在所述通道的第二端上。由此阀芯组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所述第一活瓣片包括:活瓣片体,所述活瓣片体设在所述阀芯上;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和柔性环,所述柔性环的外周沿与所述密封环相连且内周沿与所述活瓣片体相连。由此第一活瓣片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所述阀盖的下表面上设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腔的壁上设有环形的支撑台,其中所述阀盖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密封环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阀盖与所述支撑台之间。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密封环的安装难度,而且可以提高呼气阀的密封性能。所述阀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由此不仅可以将阀盖更加稳固地安装在阀体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呼气阀的密封性能。所述活瓣片体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所述阀芯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由此可以将活瓣片体更加稳固地安装在阀芯上。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活瓣片为环形,其中所述第二活瓣片的内周沿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由此可以将第二活瓣片更加牢固地安装在阀芯上。所述通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的直径为35毫米-45毫米。由此可以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更加容易地将阀芯组件从所述断开位置推到所述连通位置,从而可以使呼气阀的性能更加优良。所述第二活瓣片的直径为40毫米-50毫米。由此可以使第二活瓣片更好地封盖通道的第二端。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第二活瓣片与所述通道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小于等于2.4毫米。由此可 以加快呼气阀的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呼气阀的性能。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在自然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是阀芯组件位于断开位置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的剖视图;图4是阀芯组件位于连通位置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
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I。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I包括阀体10、阀盖20、阀口 30和阀芯组件40。阀体10内具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具有进气口 111和出气口 112。阀盖20设在阀体10上,阀盖20上设有贯通阀盖20的控气进气口 21且控气进气口 21与容纳腔11连通。阀口 30设在容纳腔11内,阀口 30内具有通道31且通道31的第一端311和第二端312敞开,通道31的第一端311与进气口 111连通。阀芯组件40在连通通道31的第二端312和出气口 112的连通位置与断开通道31的第二端312和出气口 112的断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容纳腔11内。其中,阀芯组件40与阀体10和阀盖20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阀芯组件40与容纳腔11的壁和阀盖20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出控气腔22,控气腔22与控气进气口 21连通且控气腔22与通道31的第二端312和出气口 112断开。下面参照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I的工作过程。当呼气阀I没有工作时,呼气阀I处于半开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阀芯组件40位于所述连通位置,无需通过 控气进气口 21向控气腔22内通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且无大流量的气体通过进气口 111进入到容纳腔11内,控气腔22内的气体的压力与外界环境气压相等,通道31的第二端312与出气口 112连通。由于进气口 111始终与通道31的第一端311连通,因此当呼气阀I处于半开状态时,进气口 111与出气口 112通过通道31连通,进气口 111与出气口 112之间所形成的呼气阻抗(压差)很小。当不需要产生呼气阻抗时:在病人吸气时,通过控气进气口 21向控气腔22内通入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例如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来提供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该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可以推动阀芯组件40从所述连通位置移动到所述断开位置(即推动阀芯组件40向邻近阀口 30的方向移动)。此时阀芯组件40可以封盖通道31的第二端312,进气口 111与出气口 112之间断开。在病人呼气时,通过控气进气口 21将控气腔22内的气体排出以便控气腔22内的压力为零,由此阀芯组件40可以自动地从所述断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通位置以便进气口 111与出气口 112通过通道31连通,此时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进气口 111进入到容纳腔11内,并依次通过通道31和出气口 112从容纳腔11内排出(即从呼气阀I内排出)。当需要产生预定的呼气阻抗时:在病人吸气和呼气时都通过控气进气口 21向控气腔22内通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例如可以通过流量控制阀来提供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该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可以推动阀芯组件40从所述连通位置移动到所述断开位置,其中所述预定压力与预定的呼气阻抗相应。病人呼出的气体到达通道31后,需要克服该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的压力才能将阀芯组件40从所述断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通位置,由此可以得到与病人的生理特性相匹配的呼气阻抗,而且可以通过改变通入控气腔22的气体的压力来得到不同的呼气阻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I通过在阀盖20上设置控气进气口 21,并在容纳腔11内形成与控气进气口 21连通且与通道31的第二端312和出气口 112断开的控气腔22,从而可以根据病人的生理特性不产生呼气阻抗或产生预定的呼气阻抗。而且,通过向控气腔22内通入具有预定压力的气体来产生呼气阻抗,从而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呼气阻抗。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I具有性能优良等优点。具体地,如图2-图4所示,出气口 112可以位于进气口 111上方,通道31的第一端311为通道31的下端且通道31的第二端312为通道31的上端。阀芯组件40可以位于阀口 30上方,阀芯组件4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具体而言,当阀芯组件40从所述断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通位置时,阀芯组件40可以向上移动,当阀芯组件40从所述连通位置移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时,阀芯组件40可以向下移动。其中,上下方向如图1-图4中的箭头A所示。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阀芯组件40可以包括阀芯41、第一活瓣片42和第二活瓣片43。第一活瓣片42可以设在阀芯41上,第一活瓣片42可以与阀体10和阀盖20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第一活瓣片42与容纳腔11的壁和阀盖20中的至少一个之间可以限定出控气腔22。第二活瓣片43可以设在阀芯41上,在所述断开位置第二活瓣片43可以覆盖在通道31的第二端312上以便断开通道31的第二端312和出气口 112。由此阀芯组件40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有利地,第·一活瓣片42可以由医用硅胶制成,第二活瓣片43也可以由医用硅胶制成。通道31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也就是说,通道31的水平截面可以是圆形。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通道31的第二端312的横截面的直径可以为35毫米-45毫米。由此可以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更加容易地将阀芯组件40从所述断开位置推到所述连通位置,从而可以使呼气阀I的性能更加优良。第二活瓣片43的直径可以为40毫米-50毫米。由此可以使第二活瓣片43更好地封盖通道31的第二端3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在所述连通位置第二活瓣片43与通道31的第二端312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零且小于等于2.4毫米。由此可以加快呼气阀I的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呼气阀I的性能。也就是说,阀芯组件40 (第二活瓣片43)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从所述断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连通位置,且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从所述连通位置移动到所述断开位置。有利地,如图2-图4所示,阀芯41上可以设有第二卡槽,第二活瓣片43可以是环形,其中第二活瓣片43的内周沿可以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由此可以将第二活瓣片43更加牢固地安装在阀芯41上。阀芯41的横截面(即阀芯41的水平截面)可以是圆形,所述第二卡槽可以设在阀芯41的周面上,所述第二卡槽可以是圆环形且第二活瓣片43也可以是圆环形。其中,阀芯41的横截面的圆心、所述第二卡槽的圆心和第二活瓣片43的圆心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相对。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活瓣片42可以包括活瓣片体421、密封环422和柔性环423。活瓣片体421可以设在阀芯41上。密封环422可以与阀体10和阀盖20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柔性环423的外周沿可以与密封环422相连且柔性环423的内周沿可以与活瓣片体421相连。由此第一活瓣片42具有结构简单等优点。其中,内外方向如图2-图4中的箭头B所示。具体而言,密封环422可以与阀盖20相连且第一活瓣片42与阀盖20之间可以限定出控气腔22。此外,密封环422可以与阀体10相连,第一活瓣片42、容纳腔11的壁和阀盖20之间可以限定出控气腔22。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阀盖20的下表面上可以设有环形的容纳槽,容纳腔11的壁上可以设有环形的支撑台12,其中阀盖20可以设在支撑台12上,密封环422的一部分可以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密封环422的另一部分可以位于阀盖20与支撑台12之间。换言之,密封环422的另一部分可以伸出所述容纳槽且密封环422的另一部分的下表面可以与支撑台12的上表面接触。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密封环422的安装难度,而且可以提高呼气阀I的密封性能。阀盖20可以通过紧固件(例如螺栓或螺钉)固定在支撑台12上。由此不仅可以将阀盖20更加稳固地安装在阀体10上,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呼气阀I的密封性能。有利地,所述紧固件可以是多个,多个所述紧固件可以沿阀盖20的周向等间隔地设置。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呼气阀I的密封性能。如图2-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活瓣片体421上可以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阀芯41的一部分可以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由此可以将活瓣片体421更加稳固地安装在阀芯41上。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 ,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呼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 阀盖,所述阀盖设在所述阀体上,所述阀盖上设有贯通所述阀盖的控气进气口且所述控气进气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阀口,所述阀口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阀口内具有通道且所述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敞开,所述通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和 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在连通所述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气口的连通位置与断开所述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气口的断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所述容纳腔内,其中,所述阀芯组件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壁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出控气腔,所述控气腔与所述控气进气口连通且与所述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出气口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组件包括: 阀芯; 第一活瓣片,所述第一活瓣片设在所述阀芯上,所述第一活瓣片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与所述容纳腔的壁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出所述控气腔;和 第二活瓣片,所述第二活瓣片设在所述阀芯上,在所述断开位置所述第二活瓣片覆盖在所述通道的第二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瓣片包括: 活瓣片体,所述活瓣片·体设在所述阀芯上; 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所述阀体和所述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和 柔性环,所述柔性环的外周沿与所述密封环相连且内周沿与所述活瓣片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的下表面上设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容纳腔的壁上设有环形的支撑台,其中所述阀盖设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密封环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且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阀盖与所述支撑台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盖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支撑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瓣片体上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所述阀芯的一部分设在所述第一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活瓣片为环形,其中所述第二活瓣片的内周沿设在所述第二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的直径为35毫米-45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瓣片的直径为40毫米-5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气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通位置所述第二活瓣片与所述通道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零且小于等于2.4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气阀。所述呼气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阀盖,阀盖设在阀体上,阀盖上设有贯通阀盖的控气进气口且控气进气口与容纳腔连通;阀口,阀口设在容纳腔内,阀口内具有通道且通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敞开,通道的第一端与进气口连通;和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在连通通道的第二端和出气口的连通位置与断开通道的第二端和出气口的断开位置之间可移动地设在容纳腔内,其中,阀芯组件与阀体和阀盖中的至少一个相连且与容纳腔的壁和阀盖中的至少一个之间限定出控气腔,控气腔与控气进气口连通且与通道的第二端和出气口断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呼气阀具有性能优良等优点。
文档编号A61M16/20GK203123257SQ20132001400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徐学利 申请人: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