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脊柱结核脓液穿刺置管引流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用于治疗脊柱结核脓肿时穿刺引流工具。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结核疫情“死灰复燃”,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紧急状态”。骨关节结核约占结核病5-10%,脊柱结核占骨关节结核50%,是导致背部后凸畸形和截瘫的常见原因,患者多数为青壮年,治疗不当致残率高。药物治疗是治愈脊柱结核的根本措施,大多数脊柱结核采用全身营养支持及合理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均可获得治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仅是重要的辅助手段。介入治疗是介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教训总结,学者们对于彻底病灶清除的重要性已达成共识。有研究认为单纯脓肿内置管冲洗引流、注药、全身化疗对于绝大多数脊柱结核可获得满意疗效。需要对脓肿型脊柱结核采用C T介导下穿刺置管引流、局部化疗,临床效果满意的器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介入治疗脓肿型脊柱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脓肿型脊柱结核的治疗提供一种微创术式选择,规范完善脓肿型脊柱结核治疗方案,为解决脊柱结核病灶内药物浓度不足、耐药等难题的引流工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技术方案,包括空心导管、空心导针,其空心导管一端呈未封闭的圆环管、另一端 呈圆管形,空心导针一端有注射器连接口,所述的空心导针另一端的针头向空心导管呈圆管形一端导入。本实用新型,空心导管管外有手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C T扫描定位,选择穿刺点,皮肤消毒、铺巾,麻醉部位,穿刺点切微口,使用本实用新型穿刺到位后注射器抽吸脓液,确认穿刺针位置正确后退出空心导针,通过空心导管置入硅胶双腔引流管,气囊注水固定后,退出空心导管,通过引流管注药、引流进行局部化疗。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灵巧等特点。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心导管2-空心导针3-注射器连接口 4-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
图1,包括空心导管1、空心导针2,其空心导管I 一端呈未封闭的圆环管、另一端呈圆管形,空心导针2 —端有注射器连接口 3,所述的空心导针2另一端的针头向空心导管I呈圆管形一端导入。空心导管I管外有手柄4。
权利要求1.一种脊柱结核脓液穿刺置管引流工具,包括空心导管(I)、空心导针(2),其特征是空心导管(I) 一端呈未封闭的圆环管、另一端呈圆管形,空心导针(2)—端有注射器连接口(3),所述的空心导针(2)另一端的针头向空心导管(I)呈圆管形一端导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结核脓液穿刺置管引流工具,其特征是空心导管(I)管外有手柄(4)。
专利摘要脊柱结核脓液穿刺置管引流工具涉及医疗器械。其空心导管(1)一端呈未封闭的圆环管、另一端呈圆管形,空心导针(2)一端有注射器连接口(3),所述的空心导针(2)另一端的针头向空心导管(1)呈圆管形一端导入。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CT扫描定位,选择穿刺点,皮肤消毒、铺巾,麻醉部位,穿刺点切微口,使用本实用新型穿刺到位后注射器抽吸脓液、施药等治疗手段。
文档编号A61M1/00GK203107786SQ20132005809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1日
发明者张泽华, 罗飞, 代飞, 侯天勇, 刘春雨, 吴雪晖, 周强, 许建中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