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掌型约束固定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约束固定器具。
背景技术:
在医疗安全管理中,躁动患者的安全管理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躁动患者容易发生自伤及伤害家属、医务人员等不安全行为,或造成各种意外拔管,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严重干扰。因此,对躁动患者采用必要的约束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简易约束带固定四肢,在患者腕部、踝部包裹柔软毛巾或固定手腕处魔术贴等。采用传统的约束方式虽然制动躁动患者的手腕,但患者的手仍可抓扯东西,容易导致抓伤、拔管等意外情况发生。此外,传统的约束方式因患者躁动易致布制约束带衬垫移位,往往将约束部位约束过紧,从而影响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昏迷、躁动、有自伤和拔管倾向的患者的手部进行有效约束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包括用于套住手掌的手掌部和与该手掌部相连、用于套住手腕的手腕部;手掌部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在手心部内嵌设有硬垫板;手腕部设有自该手腕部的后端沿轴向延伸的豁口,该豁口的一侧缝制有可遮蔽住该豁口的第一搭扣条,该第一搭扣条的内表面设有主尼龙搭扣,该豁口另一侧的手腕部外表面设有副尼龙搭扣,第一搭扣条的主尼龙搭扣与副尼龙搭扣连接。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手心部内嵌设有掌型硬板,可有效限制患者手部的活动度与灵活性,使其无法抓握导管,减 少了意外拔管的风险;2.手腕部为开口式,并通过尼龙搭扣搭接,使护士在为患者戴约束固定器具时轻松、方便,并便于随患者的手腕粗细进行调节,避免约束过松或过紧;3.手腕部与约束带的双重约束,起到双保险的作用。手腕部的约束可起到防止手掌脱出的作用,降低手指活动的灵敏度,避免过度牵拉造成的腕部皮肤损伤;4.掌型约束固定器具的拇指与手掌分叉处缝线相连,既防止手指自伤(常见神志不清患者拇指掐挠致其余四指伤痕),又限制手掌抓握;5.手背部的前端设置了一个用尼龙搭扣连接的开口,可随时按照患者的需要开放使用,使患者在使用该约束固定器具时可以继续血氧饱和度的监测;7.柔软的棉布与海绵材质的掌部设计,透气好,穿戴舒适,长期使用对患肢无刺激、无损伤;8.手背部的材质为网孔棉织物,便于观察血运和留置针;9.穿脱方便,可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量,节省人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掌型约束固定器具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掌型约束固定器具的一个实施例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包括用于套住手掌的手掌部I和与该手掌部I相连、用于套住手腕的手腕部2。手腕部2设有自该手腕部的后端20沿轴向延伸的豁口 21,该豁口的一侧缝制有可遮蔽住该豁口的第一搭扣条22,该第一搭扣条22的内表面设有主尼龙搭扣23,该豁口另一侧的手腕部外表面设有副尼龙搭扣24,第一搭扣条的主尼龙搭扣23与副尼龙搭扣24连接。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手腕部2的外表面还设有约束带3,约束带3的数量为两条。手掌部I包括手心部11和手背部12,在手心部11内嵌设有硬垫板,该硬垫板的材质例如为塑料。该手心部还包括将该硬垫板包裹在内的海绵层以及套在海绵层外的棉布套。手背部12的材质为网孔棉织物,便于观察血运和留置针。该手背部12分别与手心部11和手腕部2缝制连接。手背部12的前端设有可放入血氧探头的开口 13,该开口的下侧缝制有可遮蔽住该开口 13的第二搭扣条14,该第二搭扣条的内表面设有主尼龙搭扣15,手心部的外表面设有副尼龙搭扣16,第二搭扣条的主尼龙搭扣15与手心部的副尼龙搭扣16连接。优选地,手背部12的前端包括一中间部121和分别位于该中间部121两侧的左侧部122及右侧部123。中间部121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部和右侧部缝线相连,并在左侧部122与手心部11之间形成一可放置患者大拇指的空腔,在中间部121与手心部11之间形成一可放置患者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空腔,在右侧部123与手心部11之间形成一可放置患者小指的空腔。其中,开口 13位于中间部121。图1中示出了中间部121与左侧部122之间的缝线125以及中间部121与右侧部123之间的缝线126。戴掌型约束固定器具时将患者的手心正对着手心部11,手背正对手背部12。将患者的大拇指放入左侧部122与手心部11之间形成的空腔,将患者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放入中间部121与手心部11之间形成的空腔,将患者的小指放入右侧部123与手心部11之间形成的空腔。给患者戴好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后,在手腕部2进行固定,固定腕部时松紧度要适宜,以容纳一指为宜。此外,还可以将约束带3的远端系于床栏等部位。监测血氧时可通过开口 13进行操作,方便 随时查看血氧探头有无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套住手掌的手掌部和与该手掌部相连、用于套住手腕的手腕部;所述手掌部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在所述的手心部内嵌设有硬垫板;所述的手腕部设有自该手腕部的后端沿轴向延伸的豁口,该豁口的一侧缝制有可遮蔽住该豁口的第一搭扣条,该第一搭扣条的内表面设有主尼龙搭扣,该豁口另一侧的手腕部外表面设有副尼龙搭扣,第一搭扣条的主尼龙搭扣与所述副尼龙搭扣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部的前端设有可放入血氧探头的开口,该开口的下侧缝制有可遮蔽住该开口的第二搭扣条,该第二搭扣条的内表面设有主尼龙搭扣,所述手心部的外表面设有副尼龙搭扣,第二搭扣条的主尼龙搭扣与手心部的副尼龙搭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背部的前端包括一中间部和分别位于该中间部两侧的左侧部 及右侧部;所述中间部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的左侧部和右侧部缝线相连,并在所述的左侧部与所述的手心部之间形成一可放置患者大拇指的空腔,在所述的中间部与所述的手心部之间形成一可放置患者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空腔,在所述的右侧部与所述的手心部之间形成一可放置患者小指的空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位于所述的中间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背部的材质为网孔棉织物,该手背部分别与手心部和手腕部缝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心部包括将所述的硬垫板包裹在内的海绵层以及套在所述的海绵层外的棉布套。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垫板的材质为塑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腕部的外表面设有约束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带的数量为两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掌型约束固定器具,包括用于套住手掌的手掌部和与该手掌部相连、用于套住手腕的手腕部。手掌部包括手心部和手背部,在手心部内嵌设有硬垫板;手腕部设有自该手腕部的后端沿轴向延伸的豁口,该豁口的一侧缝制有可遮蔽住该豁口的第一搭扣条,该第一搭扣条的内表面设有主尼龙搭扣,该豁口另一侧的手腕部外表面设有副尼龙搭扣,第一搭扣条的主尼龙搭扣与副尼龙搭扣连接。采用该约束固定器具,能够对昏迷、躁动、有自伤和拔管倾向的患者的手部进行有效约束,使患者无法抓握导管,减少了意外拔管的风险。
文档编号A61F5/37GK203138779SQ20132007204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8日
发明者倪洁, 姒怡冰, 任爱芝, 杨晓莉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