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224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近几年来开展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割手术,因为术中玻璃体腔内注入硅油或膨胀性气体,术后需要采取俯卧位,硅油气体轻于水、空气,在头低位时气体和硅油可以顶住脱离的视网膜使其复位。可根据注入的不同大约可持续半个月到数月,所以患者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俯卧位或头低位。由于长期持续俯卧,患者难以接受,尤其是年老,高血压患者术后感到疲乏,甚至头疼,恶心,呕吐,静脉回流不畅,造成脸部和眼睛肿胀,胸腔受挤压造成呼吸不畅,许多病人不能坚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减轻胸部压力的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其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端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马蹄形额托,所述床体一侧设有由两节组成的支架,支架上设有高度可调旋钮,支架上设有平台和马蹄形头枕,头枕下设有通气孔。使用时,患者即可俯卧在床上,将额头放到马蹄形额托上,也可坐在床一侧,将额头放到头枕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高度可调旋钮调整头枕的高度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轻了患者脸部、胸部受压引起的静脉回流不畅,避免了眼压升高,视网膜再脱离、眼内出血等并发症。
以下结合附


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床体,2.通孔,3.马蹄形额托,4.支架,5.高度可调旋钮,6.平台,7.头枕,8.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一种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其包括床体1,其特征是:所述床体I 一端设有通孔2,通孔2上设有马蹄形额托3,所述床体I 一侧设有由两节组成的支架4,支架4上设有高度可调旋钮5,支架4上设有平台6和马蹄形头枕7,头枕7下设有通气孔8。使用时,患者即可俯卧在床上,将额头放到马蹄形额托3上,也可坐在床一侧,将额头放到头枕7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高度可调旋钮5调整头枕7的高度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其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端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马蹄形额托,所述床体一侧设有由两节组成的支架,支架上设有高度可调旋钮,支架上设有平台和马蹄形头枕,头枕下设有通气孔。
专利摘要一种眼科手术后多功能休息床,其包括床体,其特征是所述床体一端设有通孔,通孔上设有马蹄形额托,所述床体一侧设有由两节组成的支架,支架上设有高度可调旋钮,支架上设有平台和马蹄形头枕,头枕下设有通气孔。使用时,患者即可俯卧在床上,将额头放到马蹄形额托上,也可坐在床一侧,将额头放到头枕上,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高度可调旋钮调整头枕的高度即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减轻了患者脸部、胸部受压引起的静脉回流不畅,避免了眼压升高,视网膜再脱离、眼内出血等并发症。
文档编号A61G7/07GK203060126SQ2013200996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
发明者张乐, 林加藤 申请人:张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