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多功能医用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务与康复类多功能医用病床,尤其是一种可以任意方位旋转、升降与平移的并联机构式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内的病床都是一种简单的起卧式医用病床,对于无法自理甚至植物状态的病人只能以单一的姿态方式卧病在床,长时间这么卧病在床会导致背部腐烂并且引起病人的内部器官衰竭,降低病人自身的抵抗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病床,病床不仅可以进行病床的起卧,还可以实现病人任意方向的转动、升降与平移,使躺在床上的病人可以任意方位改变姿态,起到辅助运动的效果,防止背部的腐烂与器官的衰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 医用病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重心位置固定于动平台上,动平台下部侧边上均匀铰接若干运动副,所述运动副下端铰接于基座上;床板的两侧边上均设有挡板。所述床板上设有若干绑带。所述动平台的直径小于床板的宽度,这样可以保留病床的基本起卧特点。所述每个运动副均包括一根上连杆和一根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上端通过球铰铰接于动平台下部边缘上,下端通过驱动器与下连杆相连,所述下连杆下端通过十字万向铰铰接于基座上。所述驱动器是现有的设备,比如可以使用无锡市宏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B-DJ808线性驱动器。动平台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板子。动平台上固联的运动副需要均匀分布在动平台的四周,以确保运动的稳定性。使用时,通过驱动器驱动连杆的伸张、收缩与连杆角度的变化等运动,从而使床板可以实现升降、平移、任意方位旋转并且可以进行耦合运动,同时床板本身也可进行基本的起卧,从而可以实现病人的起卧、任意方向的旋转与升降,调节病人的姿势,防止背部的腐烂与器官的衰竭,起到辅助运动的功能,辅助病人快速康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普通医用病床相比,该新型医用病床可以实现病人任意方向的旋转、升降与平移,使躺在床上的病人可以以任意方位改变姿态,防止背部的腐烂与器官的衰竭,起到辅助运动的效果,辅助病人快速康复。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1-动平台,2-床板,3-上连杆,4-驱动器,5-下连杆,6_虎克铰,7_基座,8_挡板,9-球铰,10-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多功能医用病床,包括床板2,所述床板2的重心位置固定于动平台I上,动平台I下部侧边上均匀铰接若干运动副,所述运动副下端铰接于基座7上;床板2的两侧边上均设有挡板8。床板2上设有若干绑带10。动平台I的直径小于床板2的宽度,这样可以保留病床的基本起卧特点。每个运动副均包括一根上连杆3和一根下连杆5,所述上连杆3的上端通过球铰9铰接于动平台I下部边缘上,下端通过驱动器4与下连杆5相连,所述下连杆5下端通过十字万向铰6铰接于基座7上。所述驱动器是现有的设备,比如可以使用无锡市宏霸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HB-DJ808线性驱动器。动平台I可以是任 意形状的板子。动平台I上固联的运动副需要均匀分布在动平台I的四周,以确保运动的稳定性。使用时,通过驱动器4驱动连杆的伸张、收缩与连杆角度的变化等运动,从而使床板2可以实现升降、平移、任意方位旋转并且可以进行耦合运动,同时床板2本身也可进行基本的起卧,从而可以实现病人的起卧、任意方向的旋转与升降,调节病人的姿势,防止背部的腐烂与器官的衰竭,起到辅助运动的功能,辅助病人快速康复。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医用病床,包括床板,其特征是,所述床板的重心位置固定于动平台上,动平台下部侧边上均匀铰接若干运动副,所述运动副下端铰接于基座上;床板的两侧边上均设有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病床,其特征是,所述床板上设有若干绑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病床,其特征是,所述动平台的直径小于床板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病床,其特征是,所述每个运动副均包括一根上连杆和一根下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上端通过球铰铰接于动平台下部边缘上,下端通过驱动器与下连杆相连,所述下连·杆下端通过十字万向铰铰接于基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医用病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重心位置固定于动平台上,动平台下部侧边上均匀铰接若干运动副,所述运动副下端铰接于基座上;床板的两侧边上均设有挡板,床板上设有若干绑带。该病床不仅可以进行病床的起卧,还可以实现病人任意方向的转动、升降与平移,使躺在床上的病人可以任意方位改变姿态,起到辅助运动的效果,防止背部的腐烂与器官的衰竭。
文档编号A61G7/00GK203107494SQ20132010031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2日
发明者崔国华, 韦斌, 石北啸, 颜亮, 谢立臣 申请人:崔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