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急救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932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止血急救绷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急救绷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上普遍使用价格低廉的纱布作为止血急救绷带,这种绷带虽然能够满足对伤口的包扎要求,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由于纱布的吸液防渗漏效果差,因此易出现血污及药液渗透现象,既有损观瞻,又容易产生污染,例如脏及服饰;二是如前述由于纱布的吸液防渗漏效果差,因此医务人员在处置时通常以宁多勿少的方式缠包若干层,从而造成材料耗用量大,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患者承担的治疗成本增大;三是易与创口发生粘连,使虽然处于愈合但仍处于脆弱状态的创口在撤离绷带时受到二次损害(撕裂);四是由于纱布自身不具有对创口抗菌、促愈和止痛之类的功能,仅能起到对位于创口处的敷贴固定以及与外界隔绝的作用。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良好的吸液防渗漏效果而藉以避免因外漏而产生污染、有利于减少对伤口的缠绕层数而藉以节约用量并且减轻患者费用支出、有益于避免与伤口粘连而防止对伤口产生二次损害和有便于体现对伤口的止血、抗菌、促愈以及止痛功能而藉以保障理想的治疗效果的止血急救绷带。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止血急救绷带,包括一绷带本体和一伤口治疗垫,伤口治疗垫结合在绷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 端 的一侧表面,并且与该一端的端部保持有过渡距离,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垫由海藻酸纤维无纺布、防粘连薄膜和聚氨酯透气薄膜构成,防粘连薄膜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患者伤口的一侧,聚氨酯透气薄膜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朝向所述绷带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绷带本体为医用脱脂纱布。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距离为5-10 Cm。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绷带本体的长度为250-360 Cm,宽度为5-15 Cm,所述的伤口治疗垫的宽度与所述绷带本体的宽度相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的医用脱脂纱布的纱线的经纱的支数与纬纱的支数是不同的,并且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与纬纱的根数是不相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经纱的支数为21S,所述纬纱的支数为32S,在所述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为28根,而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纬纱的根数为20根。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海藻酸纤维无纺布是由长度为4-8 cm并且纤度为2-3.5dtex的海藻酸纤维经非织造工艺中的针刺机针刺而得到的克重为120-200g/m2的海藻酸纤维非织造布;所述的防粘连薄膜的克重为15-20g/m2 ;所述的聚氨酯透气薄膜的克重为2-5g/ m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绷带本体上结合有由海藻酸纤维无纺布、防粘连薄膜和聚氨酯透气膜构成的伤口治疗垫,因而不仅具有良好的吸液防渗透漏效果,而且具有对伤口的诸如止血、抗菌、促愈和止痛的优异效果;由于在绷带本体上结合了伤口治疗垫,因而可将绷带本体设计成合理的长度,不仅可以避免盲目性,而且可以避免浪费并且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支出;由于防粘连薄膜具有优异的防粘连效果,因而不会对伤口造成粘连;由于提供的制备方法工艺过程简短,因而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见图1,示 出了伤口治疗垫2,该伤口治疗垫2由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防粘连薄膜22和聚氨酸透气薄膜23构成,在本实施例中,防粘连薄膜22的克重为15g/ m%并且通过热复合机以加热复合的方式复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患者伤口的一侧表面,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在本实施例中的克重为160g/ m2。聚氨酯透气薄膜23的克重为2g/ m2,并且同样通过热复合机以加热复合的方式复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朝向绷带本体I的一侧。整个伤口治疗垫2为边长10 cm的正方体形状,通过熨烫方式将聚氨酯薄膜23与绷带本体I的一端的一侧表面结合,并且与绷带本体I的一端的端部之间保持5 cm的距离,该距离即为过渡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是由长度为4-8 cm并且纤度为2-3.5dtex的海藻酸纤维经非织造工艺和针刺机针刺而得到的海藻酸纤维非织造布;前述的绷带本体I的长度为250 cm,宽度为10 cm,绷带本体I为医用脱脂纱布,并且构成该医用脱脂纱布的纱线的经纱的支数为21S (21支),而纬纱的支数为32S (32支),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为28根,而纬纱的根数为20根。实施例2:仅将防粘连薄膜22的克重改为20g/ m2,将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的克重改为200g/ m2,将聚氨酯透气薄膜23的克重改为3g/ m2,将伤口治疗垫2的边长改为15 cm,将过渡距离改为10 Cm,将绷带本体I的长度改为360 Cm,宽度改为15 Cm,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实施例3:仅将步骤A)中的防粘连薄膜22的克重改为17g/ m2,将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的克重改为120g/ m2,将聚氨酯透气薄膜23的克重改为5g/ m2,将伤口治疗垫2的边长改为5 Cm,将过渡距离改为8 Cm,将绷带本体I的长度改为305 Cm,并且将宽度改为5 Cm,其余均同对实施例1的描述。
权利要求1.一种止血急救绷带,包括一绷带本体(I)和一伤口治疗垫(2),伤口治疗垫(2)结合在绷带本体(I)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一侧表面,并且与该一端的端部保持有过渡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垫(2)由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防粘连薄膜(22)和聚氨酯透气薄膜(23)构成,防粘连薄膜(22)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患者伤口的一侧,聚氨酯透气薄膜(33)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朝向所述绷带本体(I)的一侦牝所述的绷带本体(I)为医用脱脂纱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距离为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绷带本体(I)的长度为250-360 Cm,宽度为5-15 Cm,所述的伤口治疗垫(2)的宽度与所述绷带本体(I)的宽度相坐寸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的医用脱脂纱布的纱线的经纱的支数与纬纱的支数是不同的,并且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与纬纱的根数是不相等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血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的支数为21S,所述纬纱的支数为32S,在所述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为28根,而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纬纱的根数为20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急救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纤维无纺布(21)是由长度为4-8 cm并且纤度为2-3.5dtex的海藻酸纤维经非织造工艺中的针刺机针刺而得到的克重为120-20 0g/m2的海藻酸纤维非织造布;所述的防粘连薄膜(22)的克重为15_20g/m2 ;所述的聚氨酯透气薄膜(23)的克重为2-5g/ m2。
专利摘要一种止血急救绷带,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包括绷带本体和伤口治疗垫,伤口治疗垫结合在绷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一侧表面,并且与该一端的端部保持有过渡距离,特点治疗垫由海藻酸纤维无纺布、防粘连薄膜和聚氨酯透气薄膜构成,防粘连薄膜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患者伤口的一侧,聚氨酯透气薄膜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朝向所述绷带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绷带本体为医用脱脂纱布。具有良好的吸液防渗透漏效果,对伤口的诸如止血、抗菌、促愈和止痛的优异效果;不仅可以避免盲目性,而且可以避免浪费并且减轻患者的治疗费用支出;不会对伤口造成粘连;能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
文档编号A61L15/26GK203089550SQ201320101778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6日
发明者周立新 申请人: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