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429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污染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防污染胃管。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的恶化,近些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对于胃肠道的肿瘤、喉癌、食管癌等消化系统的肿瘤,往往需要在术后留置胃管给予胃肠道营养,来维持其基本的营养需要。同时,随着我国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因自然原因导致无法自行进食而需要使用胃管的老年人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而传统的鼻胃管经鼻孔插入胃部后,用于进食的灌注口通常暴露在鼻外部,容易受到污染。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防污染胃管,可以将胃管暴露在外部的部分保护起来,防止其被污染。本实用新型包括胃管主管,其上端的灌注口及灌注口盖,末端封闭的胃端管体,胃端管体上开有多个侧孔,其特征在于上端灌注口外部有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保护罩下底面开有小孔,使胃管主管从中穿出,保护罩上面有盖,通过盖边缘的孔与罩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保护罩将灌注口包围起来,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其被污染,使用时能够很方便打开。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便于临床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胃管主管;2.灌注口;3.灌注口盖;4.胃端管体;5.侧孔;6.保护罩;7.保护罩盖;8.保护罩下底面孔;9.罩体上的孔;10.保护罩盖边缘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胃管主管1,其上端的灌注口 2及灌注口盖3,末端封闭的胃端管体4,胃端管体4上开有多个侧孔5,上端灌注口 2的外部有一保护罩6,所述保护罩6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保护罩6下底面开有孔8,使胃管主管I从中穿出,保护罩6上面有盖7,通过保护罩盖7边缘的孔10与罩体上的孔9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经患者鼻孔置胃管主管1,插至长度45-55cm,经验证确认胃管主管I插入胃中后,将保护罩盖7打开,用鼻饲空针抽取流质饮食后从灌注口 2处注入胃管主管I内,再经末端胃端 管体的侧孔5进入患者的胃中。鼻饲结束后,关闭灌注口 2,再将保护罩6关闭,可以防止其被污染。
权利要求1.一种防污染胃管,包括胃管主管,其上端的灌注口及灌注口盖,末端封闭的胃端管体,胃端管体上开有多个侧孔,其特征在于上端灌注口外部有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保护罩下底面开有小孔,使胃管主管从中穿出,保护罩上面有盖, 通过盖边缘的孔与罩体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污染胃管,包括胃管主管,其上端的灌注口及灌注口盖,末端封闭的胃端管体,胃端管体上开有多个侧孔,其特征在于上端灌注口外部有一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为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保护罩下底面开有小孔,使胃管主管从中穿出,保护罩上面有盖,通过盖边缘的孔与罩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保护罩将灌注口包围起来,可以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防止其被污染,使用时能够很方便打开。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便于临床使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3075428SQ20132012824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0日
发明者魏凌, 商玲, 赵倩, 魏丽丽, 修红 申请人: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