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55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它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技术背景:现在超声检查骶尾骨时,是直接在皮肤表面涂以超声耦合剂后直接扫查;这种检查方法由于骶尾骨的表面结构不平加之骶骨的正中嵴、关节嵴、外侧嵴、骶后孔、骶管裂孔的不规则分布,使得在皮肤表面涂以超声耦合剂后直接扫查后,出现部分超声显像的伪像及图像缺失。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经骶尾部的高频超声囊检查,清晰显示骶尾部的正中嵴、关节嵴、外侧嵴、骶后孔、骶管裂孔超声图像的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无缝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内置有超导流体介质的胶体囊,其中一个位于顶部的椭圆形胶体囊,一个位于底部的三角形胶体囊以及一个连接在椭圆胶体囊和三角形胶体囊之间的梯形胶体囊。所述的椭圆形胶体囊的椭圆形长轴的长度为10厘米,短轴的长度为2厘米,胶体囊边缘厚I厘米。所述的梯形胶体囊的梯形上底长10厘米,下底长6厘米,高9厘米,胶体囊的厚为I厘米。所述的三角形胶体囊的三角形底长6厘米,高4厘米,胶体囊的厚为I厘米。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骶尾部,保证了超声波检查仪器可以在检查部位的紧贴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骶尾部的正中嵴、关节嵴、外侧嵴、骶后孔、骶管裂孔超声图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无缝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内置有超导流体介质的胶体囊,其中一个位于顶部的椭圆形胶体囊1,一个位于底部的三角形胶体囊3以及一个连接在椭圆胶体囊I和三角形胶体囊3之间的梯形胶体囊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椭圆形胶体囊I的椭圆形长轴的的长度为10厘米,短轴的长度为2厘米,胶体囊边缘厚I厘米;所述的梯形胶体囊2的梯形上底长10厘米,下底长6厘米,高9厘米,胶囊体的厚为I厘米;所述的三角形胶体囊(3)的三角形底长6厘米,高4厘米,胶体囊的厚为I厘米。本实用新型的胶体囊与现有技术中的胶体囊相同,即胶体囊由囊袋4和囊袋中充满的真空无气泡的作为良好的超声导体的透明胶体5构成。在检查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前后表面涂以耦合剂放置于骶尾部皮肤表面,即可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可以获得清晰的正中嵴、关节嵴、外侧嵴、·骶后孔、骶管裂孔超声图像。
权利要求1.一种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无缝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内置有超导流体介质的胶体囊,其中一个位于顶部的椭圆形胶体囊(1),一个位于底部的三角形胶体囊(3)以及一个连接在椭圆胶体囊(I)和三角形胶体囊(3)之间的梯形胶体囊(2)。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椭圆形胶体囊(O的椭圆形长轴的的长度为10厘米,短轴的长度为2厘米,胶囊体边缘厚I厘米。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形胶体囊(2)的梯形上底长10厘米,下底长6厘米,高9厘米,胶体囊的厚为I厘米。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形胶体囊(3)的三角形底长6厘米, 高4厘米,胶体囊的厚为I厘米。
专利摘要一种骶尾部高频超声检查囊,它属于医疗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无缝连接在一起的三个内置有超导流体介质的胶体囊,其中一个位于顶部的椭圆形胶体囊,一个位于底部的三角形胶体囊以及一个连接在椭圆胶体囊和三角形胶体囊之间的梯形胶体囊。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骶尾部,保证了超声波检查仪器可以在检查部位的紧贴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骶尾部的正中嵴、关节嵴、外侧嵴、骶后孔、骶管裂孔超声图像。
文档编号A61B8/00GK203138550SQ20132015802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日
发明者鄂占森, 姜辉, 陈一武, 王晓刚, 施晓琳, 陈峥 申请人: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