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颅骨/颌面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生产制造领域,涉及颅骨/颌面骨缺损修复临床使用填充物,尤其是一种颅骨/颌面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常出现不同大小的颅骨/颌面骨缺损,一旦缺损,医生会根据颅骨/颌面骨自然的解剖弧度选择比较合适的材料和方法给患者进行修补或修复重建。对于直径大于3厘米的颅骨/颌面骨缺损,医生常用钛网覆盖并用钛钉固定的方法修补,基本可以保证颅骨/颌面骨外型,但是钛金属的热传导性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癫痫、异物反应等并发症。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颅骨/颌面骨缺损医生常选择的方法有3种:一是将自体的碎骨组织混合自体软组织覆盖缺损部位,主要的缺陷是碎骨组织不足,而且有感染的风险;二是选择人工骨颗粒填塞缺损部位,问题是难以固定于缺损的部位;三是选择小规格的钛网进行缺损修补,该方法还需要钛钉固定,操作复杂,而且在头皮组织比较薄的部位常使患者感觉不适,另外钛网为永久的异物不能被吸收。随着患者对治疗效果要求的提高,也随着组织工程材料的不断发展,有些具有成骨功能的可吸收材料(如羟基磷灰石+ I型胶原按一定比例合成)也应用于颅骨缺损修复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并有效的颅骨缺损修复填塞体。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颅骨/颌面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包括塞帽和塞体,所述塞体一体同轴制在塞帽的下平面,塞帽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大于塞体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差范围为-1(Γ30毫米。而且,所述塞体与塞帽分别都具有±100° ±180°的弧度。而且,所述塞体与塞帽为圆柱形、椭圆柱形、正方体或长方体。而且,所述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塞体的直径范围是:Γ150毫米,塞体的高度是广30毫米。而且,所述正方体或长方体塞体的对角线长范围是:Γ150毫米,塞体的高度是Γ30毫米。而且,所述塞帽的帽边缘厚度是0.f 7毫米,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塞帽的直径范围是3 180毫米。而且,所述塞帽的帽边缘厚度是0.f 7毫米,正方体或长方体塞帽的对角线范围是3 180毫米。[0015]而且,所述塞帽边缘对称镜向轴向制有3 12个直径为0.f 3毫米的孔,孔间隔6 90晕米。而且,所述塞体边缘对称镜向轴向制有直径为0.Γ3毫米的孔,孔间隔6 90毫米,所述塞体与塞帽连接处的通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颅骨/颌面骨缺损填充塞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1、本填充塞由于具有瓶塞状的塞体及塞帽,不但可以使得本填充塞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颅骨或颌面骨缺损处,同时使得临床医生使用时操作方便,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2、本填充塞结构简单,可根据缺损大小选择不同材料制作,制作容易,成本较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3、本填充塞由于塞体与塞帽分别都具有±100° ±180°的弧度,因此可以根据颅骨或颌面骨缺损解剖弧度进行个性化制作,不但使得该填充塞能够与颅骨/颌面骨的解剖弧度紧密贴合,塞体填充颅骨缺损部位,可以减少颅骨板障层渗血,减少了血肿的形成,同进也满足了美观效果的需求。4、本填充塞由于在塞体及塞帽上制通孔,便于医生利用通孔将填塞体与缺损骨边缘与自体组织固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半剖图;图2为图1的仰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方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长方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椭圆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种颉骨/颌面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包括塞帽I和塞体2,所述塞体一体同轴制在塞帽的下平面,塞帽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大于塞体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差范围为-10 30晕米;所述塞体与塞帽分别都具有± 100° ±180°的弧度。所述塞体与塞帽可以均为圆柱形,见图4 ;椭圆柱形,见图7 ;正方体,见图5 ;或长方体,见图6。圆柱形、椭圆柱形塞体的直径或正方体、长方体塞体的对角线长范围是3 150毫米,塞体的高度是广30毫米。塞帽的厚度(即帽边缘厚度)是0.Γ7毫米,圆柱形、椭圆柱形塞帽的直径或正方体、长方体塞帽的对角线范围是3 180毫米。本填充塞的实际大小略小于(塞体与实际缺损边缘距离为0.Γ30毫米)实际颅骨缺损面积,颅骨/颌面骨缺损填充塞由一个模具制作而成。对于缺损面积大于10平方毫米的颅骨/颌面骨缺损在设计填充塞时,可以在填充塞边缘制有6 12个直径为0.1-3毫米的平行于轴向通孔3,孔间隔10-90毫米。本实用新型颅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的制作及用途如下:本填充塞的制作步骤如下:1、选择一种具有成骨功能的可吸收组织工程材料,例如I型胶原和羟基磷灰石按一定比例(胶原39%,羟基磷灰石61%)混合在一起,作为原材料。2、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和实际颅骨缺损直径大小(例如缺损直径为23毫米)制作一个模具,将原材料置入模具,然后冻干或采用其它工艺制作出一个圆柱形填充塞,塞体高度为6毫米,塞体直径为22毫米,帽的直径为30毫米,帽的厚度(帽边缘厚度为I毫米)。3、采用辐射灭菌,双层无菌包装,选择合适型号直接填塞于颅骨缺损部位,严密缝合上层各层组织。本填充塞可选择符合医用的组织工程材料制作成,主要用于颅骨、颌面骨缺损的填充使用。常用的材料有:聚乳酸+羟基磷灰石、动物/人骨组织脱细胞而获得的天然的骨有机成分(骨胶原)和无机成分的组合材料、羟基磷灰石+ I型胶原按一定比例合成、骨胶原(脱钙骨基质)、丙烯酸树 脂骨水泥等。
权利要求1.一种颅骨/颌面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其特征在于:包括塞帽和塞体,所述塞体一体同轴制在塞帽的下平面,塞帽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大于塞体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差范围为-10 3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与塞帽分别都具有±100° ±180。的弧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与塞帽为圆柱形、椭圆柱形、正方体或长方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塞体的直径范围是3 150毫米,塞体的高度是f 3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方体或长方体塞体的对角线长范围是3 150毫米,塞体的高度是f 3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塞, 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帽的帽边缘厚度是0.广7毫米,圆柱形或椭圆柱形塞帽的直径范围是3 18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帽的帽边缘厚度是0.广7毫米,正方体或长方体塞帽的对角线范围是3 18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帽边缘对称镜向轴向制有3 12个直径为0.Γ3毫米的孔,孔间隔6 9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8任一项所述的填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塞体边缘对称镜向轴向制有直径为0.Γ3毫米的孔,孔间隔6 90毫米,所述塞体与塞帽连接处的通孔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颅骨/颌面骨缺损修复用填充塞,包括塞帽和塞体,所述塞体一体同轴制在塞帽的下平面,塞帽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大于塞体的直径或对角线长度,差范围为-10~30毫米。本填充塞由于具有瓶塞状的塞体及塞帽,不但可以使得本填充塞稳定地固定于患者的颅骨或颌面骨缺损处,同时使得临床医生使用时操作方便,节约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节约了医疗费用。
文档编号A61F2/28GK203138746SQ20132018073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胡晓予 申请人:胡晓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