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医用冰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应用的医用冰袋。
背景技术:
临床上为高热病人做物理降温时,常常使用冰袋;急性扭伤病人、骨折病人石膏固定初期48小时内,使用冰袋冰敷可减轻病人受伤肢体的肿胀。常用的冰袋是橡胶制成,似热水袋大小,装入2/3体积冷水后冻入冰箱冷冻室,2小时后即成坚硬的冰块,放置于病人的前额、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搏动处,有助于高热病人降温。其缺点:1、冰袋橡胶制成,不耐高温消毒。常采用化学消毒法一浸泡法,消毒液反复浸泡,使橡胶材质老化变脆易出现漏水。2、冷冻后的冰袋似“石头”般坚硬有棱角,不易于固定,病人感觉非常不舒适。3、使用过程中操作不方便,如果为高热病人做物理降温时放置在病人颈部或腋窝时,不易操作。4、有效使用时间短。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时具有一定弹性的医用冰袋。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医用冰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设置有封闭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装有假酸浆软凝胶,所述袋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液软管。进一步的是:所述进液软管上设置有进液软管控制阀。进一步的是:所述袋体的一端设置有吊环。进一步的是:所述袋 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带的端部通过连接件相连。进一步的是:还包括保温槽,保温槽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袋体,保温槽的槽壁设置有垫颈凹槽。进一步的是:所述保温槽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袋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所述控制器与报警器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冰袋经过冷冻后形成凝胶状,具有一定的弹性,施加一定外力后袋体可发生相应变形,不像冰块一样坚硬,不会刺破袋体,使得病人使用的舒适度显著提高。且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方便固定在病人任何部位使用。
图1为袋体和进液软管的示意图;图2为带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和袋体的示意图;图3为将袋体置于保温槽内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进液软管控制阀1,进液软管2,内腔3,袋体4,吊环5,第一连接带6,第二连接带7,连接件8,温度传感器9,保温槽10,报警器11,控制器12,垫颈凹槽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冰袋,包括袋体4,所述袋体4设置有封闭的内腔3,所述内腔3的内部装有假酸浆软凝胶,所述袋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液软管2。上述袋体可用回收消毒后的三升袋或分装袋。上述假酸浆软凝胶是一种在零度以下也可保证一定弹性的软凝胶,可用酒精、水和假酸浆粉混合并通过冷冻后形成,形成后的状态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软凝胶状。例如假酸浆粉50g溶于1000ml60° C的温水中,再加入95%的酒精IOOml可得混合液,然后利用虹吸法或直接注射法将混合液灌入袋体的内腔,接着将袋体放入冰箱冷冻室,2小时后即成为柔软的凝胶状冰袋。再如,将假酸浆粉25g溶于温度为60° C的500ml温水中搅拌均匀,加入95%的酒精50ml,用虹吸方法吸入袋中冻入冰箱冷冻室,2小时后即成为柔软的凝胶状冰袋。上述冰袋具有柔软、使用舒适、温度低、不易损坏,无毒,使用时间长、成本低等优点。从表I和表2也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医用冰袋的优点。表1:同一时间将同一温度同样大小体积的冰袋放入冰箱冷冻室
权利要求1.医用冰袋,包括袋体(4),所述袋体(4)设置有封闭的内腔(3),其特征是:所述内腔(3)的内部装有假酸浆软凝胶,所述袋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液软管(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进液软管上设置有进液软管控制阀(I)。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袋体的一端设置有吊环(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袋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6)和第二连接带(7),第一连接带(6)的端部与第二连接带(7)的端部通过连接件(8)相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冰袋,其特征是:还包括保温槽(10),保温槽(10)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袋体(4),保温槽(10)的槽壁设置有垫颈凹槽(1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冰袋,其特征是:所述保温槽(10)内设置有用于检测袋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12)相连,所述控制器(12)与报警器(II)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冰袋,制作简单,成本低,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且使用舒适。医用冰袋,包括袋体,所述袋体设置有封闭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装有假酸浆软凝胶,所述袋体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液软管。
文档编号A61F7/10GK203138815SQ20132018096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桂芝, 申小英, 冯俊成 申请人: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