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手型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康复器材,具体为一种防手部关节挛缩的手型环。
背景技术:
目前,康复医学科室一般使用的防手部关节挛缩的矫形器类产品,如已大量投放临床的分指板,仅仅具备将手关节保持于功能位不变的定型功能,不具有锻炼手指各种活动能力的作用。且分指板等矫形器材多数具有不可改变的外形,不能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需要及使用者个体手型差异做出调整,厂家往往生产大、中、小、左、右等不同型号的分指板才能满足需求,器材的生产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型环,既可有效地防治手挛缩并锻炼背伸活动功能,还可以随时做出形态上的调整变化,降低器材的成本。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手型环,包括用于撑开手指的手指撑杆机构和套在手上用以固定手指撑杆机构的腕带,该手型环还包括环体和套在每根手指上的指套,所述手指撑杆机构包括与5根手指对应的5根带外螺纹的丝杆,所述环体内安装5个内径与丝杆外径相匹配的带内螺纹的套管,丝杆的一端旋入对应套管而丝杆的另一端安装指套;所述环体内设有容纳套管的横槽,且套管与对应横槽内壁之间有空隙,所述套管通过转动机构可在所述空隙内沿环体的圆周方向转动。所述丝杆顶部设有球窝关节,并在球窝关节上方设有托盘。所述指套 置于球窝关节上方,且通过绕在指套外周的弹力带将指套固定。指套由触感舒适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各指指尖可顺利套入。指套盛放于丝杆顶端小托盘中并用具有较强弹力的皮筋、弹簧等制成的弹力带和小托盘紧密贴压,当指套受到一定力量向外牵拉时才可与小托盘分离,弹力带两端牢固固定于丝杆上端。指套覆盖范围不宜超过手指第二指间关节(大拇指不超过掌指关节),方便长期佩戴者输液及防止过多手汗产生皮肤病。所述腕带一端设有用以固定在人手腕上的紧固机构,腕带另一端设有可固定在环体上的固缚索带。腕带由具有一定厚度、宽度、强度的纺织物制成,两端有紧固机构,前侧凸出部向前伸出3-4条固缚索带,索带穿过环体然后锁紧即可固定环体位置,使之不随便滑动。所述紧固机构为安装在腕带两侧并可对应扣紧的尼龙扣。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平行于环体轴向方向穿过环体及管套的旋转轴,所述套管可绕该旋转轴转动,并在环体内侧的旋转轴上安装圆盘,旋转轴一端安装螺母。圆盘也可选用方形或其他形状。圆盘贴于横槽侧壁,当螺母未拧紧时,丝杆、套管可绕旋转轴自由左右摆动;拧紧螺母将使横槽侧壁对圆盘产生较大压力,使丝杆、套管被卡定于一定角度。[0013]使用方法及治疗原理:防挛缩:佩戴手型环(不拘左右手),将各指指尖套入,缚紧腕带,令使用者手腕感觉舒适后将固缚索带匝紧使环体不随意滑动。拧松螺栓,令手指撑杆处于左右自由摆动状态,调节手指撑杆的角度、旋转旋钮调节撑杆伸出的长度,此时撑杆顶撑指尖令手指舒展,至使用者手指处于感觉舒适的状态或治疗所需要的功能位时,旋紧螺母,使撑杆固定于特定的角度、长度,通过撑杆持续顶撑指尖,达到稳固手指形态,防治挛缩的作用。随着治疗分期不同或者使用者手型大小、挛缩程度的具体差异,医生应灵活调节每根手指撑杆。因腕带具有一定的厚度、宽度、强度,因而缚紧后可使手腕固定于功能位,防治手腕屈曲畸形及过伸畸形。背伸力量训练:佩戴手型环,将各指指尖套入,缚紧腕带,令使用者手腕感觉舒适后将固缚索带匝紧使环体不随意滑动。调节撑杆角度、长度至手指处于功能位时旋紧螺母,各指固定于功能位。然后手指做背伸运动而拉伸弹力带,弹力带即产生与拉伸形变相拮抗的弹性阻力,形成对指伸肌的对抗性载荷。当手指达至最大伸展范围时固定动作l_5s,然后缓缓放松,此则为一次锻炼动作,如斯反复数次达成增强指伸肌肌力的作用。一般而言各指完成25次左右的背伸锻炼动作为一个治疗单位,根据不同的具体需要,每人每日的治疗单位应合理选择。肌力3-4者每日3个治疗单位,肌力4级以上者每日5个或以上治疗单位。手指背伸灵活度训练:又称芭蕾练习,佩戴手型环,将各指指尖套入,缚紧腕带,使手腕固定于功能位并保持姿势后将固缚索带匝紧使环体不随意滑动。调节撑杆角度、长度至手指处于功能位时旋紧螺 母,各指固定于功能位。各指按特定的程序依次完成背伸动作。如:从小指开始按小、环、中、示、拇指的顺序依次背伸,完成后即刻依拇、示、中、环、小指反序依次背伸,此则为一次锻炼动作,如斯反复数次达成增强手指背伸运动灵活性的作用,犹如手指在跳色雷。注意:可设计各种针对性的动作程序如同一指单独动作;两指或多指同时动作;两指交替动作,等来针对性增强手指动作的独立性、协同性、技巧性、灵敏性等。每次锻炼动作必须动作规范,以各手指都达到最大伸展范围方视为一次有效锻炼动作,根据治疗的进展或者训练强度的提高,应在保证动作有效的前提下逐步加快动作程序的完成速度及加大程序设计的复杂性。还可在腕带及指套内对应于穴位、指尖处设有理疗装置,主要为永磁体或脉冲电极,起到刺激穴位,舒筋通络、益气活血,改善微循环、增强手指触觉敏感度,减轻肌痉挛、水肿的作用。配置脉冲电发生装置使电极对应于指套及手腕穴位处,通过脉冲电刺激穴位与指尖起到改善微循环,增强手指触觉敏感度,减轻肌痉挛、水肿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型环,既可有效地防治手挛缩,同时增加了手指背伸锻炼功能,还可以随时做出形态上的调整变化,以适应不同病情、手型的需要,使器材的成本降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型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手指撑杆机构的机构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手指撑杆机构的机构的结构侧视图;[0025]图4为环体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环体的侧视图;图6为腕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手型环,包括用于撑开手指的手指撑杆机构和套在手上用以固定手指撑杆机构的腕带11,该手型环还包括环体7和套在每根手指上的指套1,如图2、图3所示,手指撑杆机构包括与5根手指对应的5根带外螺纹的丝杆5,丝杆5上侧设有旋钮4,丝杆5顶部设有球窝关节2,并在球窝关节2上方设有托盘16,如图4、图5所示,环体7内安装5个内径与丝杆5外径相匹配的带内螺纹的套管6,丝杆5的一端旋入对应套管6而丝杆5的另一端安装指套I ;环体内设有容纳套管6的横槽14,且套管6与对应横槽14内壁之间有空隙,套管6通过转动机构可在空隙内沿环体7的圆周方向转动。转动机构包括平行于环体7轴向方向穿过环体7 及管套6的旋转轴9,环体7内设有供旋转轴9穿过的轴孔15,所述套管6可绕该旋转轴9转动,如图3中的A、B方向,并在环体7内侧的旋转轴9上安装圆盘8,旋转轴9 一端安装螺母10。指套I置于球窝关节2上方,且通过绕在指套I外周的弹力带3将指套I固定。如图6所示,腕带11 一端设有用以固定在人手腕上的紧固机构13,腕带11另一端设有可固定在环体上的固缚索带12 ;腕带11内设有对应于穴位的永磁体17 ;紧固机构13为安装在腕带11两侧并可对应扣紧的尼龙扣。
权利要求1.一种手型环,包括用于撑开手指的手指撑杆机构和套在手上用以固定手指撑杆机构的腕带(11),其特征是,该手型环还包括环体(7)和套在每根手指上的指套(1),所述手指撑杆机构包括与5根手指对应的5根带外螺纹的丝杆(5),所述环体(7)内安装5个内径与丝杆(5 )外径相匹配的带内螺纹的套管(6 ),丝杆(5 )的一端旋入对应套管(6 )而丝杆(5 )的另一端安装指套(I);所述环体内设有容纳套管(6)的横槽(14),且套管(6)与对应横槽(14)内壁之间有空隙,所述套管(6)通过转动机构可在所述空隙内沿环体(7)的圆周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丝杆(5)顶部设有球窝关节(2),并在球窝关节(2)上方设有托盘(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指套(I)置于球窝关节(2)上方,且通过绕在指套(I)外周的弹力带(3 )将指套(I)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腕带(11)一端设有用以固定在人手腕上的紧固机构(13),腕带(11)另一端设有可固定在环体上的固缚索带(12)。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腕带(11)及指套(I)内对应于穴位、指尖处设有理疗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理疗装置为永磁体(17)或脉冲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紧固机构(13)为安装在腕带(11)两侧并可对应扣紧的尼龙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手型环,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平行于环体(7)轴向方向穿过环体(7) 及管套(6)的旋转轴(9),所述套管(6)可绕该旋转轴(9)转动,并在环体(7)内侧的旋转轴(9)上安装圆盘(8),旋转轴(9) 一端安装螺母(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康复器材,具体为一种手型环,包括用于撑开手指的手指撑杆机构和套在手上用以固定手指撑杆机构的腕带,该手型环还包括环体和套在每根手指上的指套,所述手指撑杆机构包括与5根手指对应的5根带外螺纹的丝杆,所述环体内安装5个内径与丝杆外径相匹配的带内螺纹的套管,丝杆的一端旋入对应套管而丝杆的另一端安装指套;所述环体内设有容纳套管的横槽,且套管与对应横槽内壁之间有空隙,所述套管通过转动机构可在所述空隙内沿环体的圆周方向转动。本实用新型所述手型环,既可有效地防治手挛缩,同时增加了手指背伸锻炼功能,还可以随时做出形态上的调整变化,以适应不同病情、手型的需要,使器材的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A61H1/02GK203154228SQ20132019410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7日
发明者李赛 申请人:李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