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003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包括置于硬质支气管镜内的管套,其特征在于管套中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直杆,该直杆的内端设锥尖,外端设手柄。当患儿气管内的异物体积较大或者深度较深时,通过将该钻孔器插入硬质支气管镜中,并随同进到气管后,使直杆的锥尖与异物相接触时,转动手柄带动直杆及锥尖一同转动,使锥尖在异物上穿孔,从而消除负压,以方便异物的取出,且不受异物形状、大小的限制,而且本钻孔器在取异物时,能有效避免对患者的气管造成损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孔器,特别是一种对气管异物实施钻孔的装置,以方便取出气管异物,属于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异物进入儿童支气管中,是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而且是死亡率最高的急症。通常都需要通过急症手术并在支气管镜的配合下,用专门的取物钳将异物取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异物的种类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花生、瓜子、玉米、核桃、豆等谷物,又有昆虫、纽扣、笔帽等等。而其中以笔帽为代表的此类异物,常加大手术医生的手术难度,因笔帽进入支气管后,其圆柱体的外壁正好与气管内壁相吻合,而堵塞气流通路,加上笔帽的顶端为封闭端,致使被堵塞的气管内侧形成负压,在取这类异物时,因负压的存在而吸住堵塞物而难于将其取出,若强行取出,轻则伤及气管壁,造成气管黏膜受损出血,重则造成气管断裂而必须施于开胸手术,给患儿带来重大伤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气管内的负压,方便取出气管异物的钻孔器。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包括置于硬质支气管镜内的管套,其特征在于管套中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直杆,该直杆的内端设锥尖,外端设手柄,以便将管套插入硬质支气管镜中,并随同进到气管后,使直杆的锥尖与异物相接触时,转动手柄带动直杆及锥尖一同转动,使锥尖在异物上穿孔,而消除负压,最终将异物取出。
[0005]所述套筒设于管套中部,或者分别设于管套两端,以便固定直杆,同时方便直杆旋转。
[0006]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当患儿气管内的异物体积较大或者深度较深时,通过将该钻孔器插入硬质支气管镜中,并随同进到气管后,使直杆的锥尖与异物相接触时,转动手柄带动直杆及锥尖一同转动,使锥尖在异物上穿孔,从而消除负压,以方便异物的取出,且不受异物形状、大小的限制,而且本钻孔器在取异物时,能有效避免对患者的气管造成损伤。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09]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管异物钻孔器,包括置于硬质支气管镜5内的管套3,设于管套3中的套筒4,该套筒4分别设于管套3内的两端,套筒3内设有直杆2,该直杆2的内端设锥尖1,外端设手柄6,以便将管套3插入硬质支气管镜5中,并随同进到气管后,使直杆2的锥尖I与异物相接触时,转动手柄6带动直杆2及锥尖I 一同转动,使锥尖I在异物上穿孔,从而消除负压,方便将异物取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气管异物钻孔器,包括置于硬质支气管镜内的管套,其特征在于管套中设有套筒,套筒内设有直杆,该直杆的内端设锥尖,外端设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管异物钻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设于管套中部,或者分别设于管套两端。
【文档编号】A61B17/94GK203458445SQ201320495523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4日
【发明者】张铁松 申请人:张铁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