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支撑框架以及可使下肢活动的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所述床板后端通过轴与支撑框架铰连,所述床板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驱动床板俯仰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设置在床板一端,所述床板另一端设置有靠背板。本实用新型用机械代替人工手法牵伸对患者实施下肢牵伸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装置进行起落,使患者能在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下进行牵伸,既可延长牵伸时间,又能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牵伸,可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通过传感测力计对腿部拉力进行测量即可作为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的量化测评工具,为各种治疗手段提供效果评估。
【专利说明】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
【背景技术】
[0002]脑瘫患儿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剪刀步态与尖足步态,其成因是双下肢内收肌和小腿三头肌张力过高,进而使患儿下肢外展、足背伸受限。对于这类问题的治疗手段除了药物和必要的手术治疗之外,主要通过运动训练、物理因子刺激以及牵伸技术等康复手段改善患儿的疫挛程度,康复评估则沿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法,该方法属于定性评估,目前缺乏定量评估手段。
[0003]本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治疗作用同时兼具评估作用的脑瘫牵引治疗床。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床板、支撑框架以及可使下肢活动的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所述床板后端通过轴与支撑框架铰连,所述床板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有驱动床板俯仰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设置在床板一端,所述床板另一端设置有靠背板。
[0006]所述支撑框架包括设置有挡板的前横板、与前挡板平行的后横板和与前横板垂直的两块长板,所述长板通过紧定螺钉与前横板和后横板两端连接,所述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和端盖安装在所述长板上。
[0007]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长板内侧的第一液压缸和设置在挡板上的第二液压缸。
[0008]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包括设置有弹性带的旋转板、传感测力计、步进电机和齿轮,所述传感测力计通过细绳安装在弹性带上,所述齿轮通过键和螺母安装在旋转板底部的转轴上,所述步进电机输出端与齿轮啮合。
[0009]所述旋转板并排设置2个,所述弹性带均匀分布在两块旋转板上。
[0010]所述旋转板上设置有用于矢状面运动的立柱和踏板,所述踏板与立柱之间通过长螺栓连接。
[0011]所述床板和靠背板通过合页铰链。
[0012]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用机械代替人工手法牵伸对患者实施下肢牵伸治疗,减轻了人工操作负担且机械用力均匀稳定,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本实用新型利用液压装置进行起落,使患者能在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下进行牵伸,既可延长牵伸时间,又能对身体进行全方位牵伸,可显著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通过传感测力计对腿部拉力进行测量即可作为治疗前后下肢肌张力的量化测评工具,为各种治疗手段提供效果评估。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床板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板与齿轮连接示意图;[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站位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坐位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卧位结构示意图;
[0020]在图中:1床板、2靠背板、3轴、4合页、5-1第一液压缸、5-2第二液压缸、6挡板、7支撑框架、7-1前横板、7-2后横板、7-3长板、8角接触球轴承、9端盖、10紧定螺钉、11弹性带、12传感测力计、13步进电机、14旋转板、15齿轮、16键、17螺母、18立柱、19踏板、20长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床板1、支撑框架7以及可使下肢活动的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所述床板I后端通过轴3与支撑框架7铰连,所述床板I与支撑框架7之间设置有驱动床板俯仰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设置在床板I 一端,所述床板I另一端设置有靠背板2。所述支撑框架7包括设置有挡板6的前横板7-1、与前挡板7-1平行的后横板7-2和与前横板7-1垂直的两块长板7-3,所述长板7-3通过紧定螺钉10与前横板7-1和后横板7-2两端连接,所述轴3通过角接触球轴承8和端盖9安装在所述长板7-3上。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长板7-3内侧的第一液压缸5和设置在挡板6上的第二液压缸5-2。
[0022]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包括设置有弹性带11的旋转板14、传感测力计12、步进电机13和齿轮15,所述传感测力计12通过细绳安装在弹性带11上,所述齿轮15通过键16和螺母17安装在旋转板14底部的转轴上,所述步进电机13输出端与齿轮15啮合。所述旋转板14并排设置2个,所述弹性带11均匀分布在两块旋转板14上。所述旋转板14上设置有用于矢状面运动的立柱18和踏板19,所述踏板19与立柱18之间通过长螺栓20连接。所述床板I和靠背板2通过合页4铰链。
[0023]如图4、5、6所不,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长板7-3处设置的第一液压缸5_1未启动时进行脚踝部位康复锻炼,患者躺在床板I上,双腿通过弹性带11固定在旋转板14上,脚踝部位可以和踏板19 一同绕长螺栓20运动。
[0024]当脚踝部位运动完毕后,启动长板7-3处设置的第一液压缸5-1,顶起床板I至垂直地面位置,通过步进电机13驱动完成站位状态小幅度下肢牵伸,牵伸角度控制在30°以内。
[0025]当长板7-3处设置的第一液压缸5-1关闭,床板I处于水平状态时,通过步进电机13驱动完成卧位状态大幅度下肢牵伸,牵伸角度控制在160°以内。
[0026]当长板7-3处设置的液压缸5-1关闭,床板I处于水平状态时,启动设置在挡板6处的第二液压缸5-2顶起靠背板2,通过步进电机13驱动完成坐位状态大幅度下肢牵伸,牵伸角度控制在160°以内。
[0027]当长板7-3处设置的第一液压缸5-1关闭,床板I处于水平状态时,患者俯趴在床板I上,通过步进电机13驱动完成俯卧位踝关节牵伸,牵伸角度控制在160°以内。
[0028]由于患者双腿与弹性带11接触,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弹性带11能反映出患者下肢的抵抗张力,通过传感测力计12记录患者处于不同状态时下肢张力的数据,作为测评依据,整个过程达到治疗和测评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床板(I)、支撑框架(7)以及可使下肢活动的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所述床板(I)后端通过轴(3 )与支撑框架(7 )铰连,所述床板(I)与支撑框架(7)之间设置有驱动床板俯仰运动的液压装置,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设置在床板(I) 一端,所述床板(I)另一端设置有靠背板(2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7)包括设置有挡板(6 )的前横板(7-1)、与前挡板(7-1)平行的后横板(7-2 )和与前横板(7-1)垂直的两块长板(7-3),所述长板(7-3)通过紧定螺钉(10)与前横板(7-1)和后横板(7-2)两端连接,所述轴(3)通过角接触球轴承(8)和端盖(9)安装在所述长板(7-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包括设置在长板(7-3)内侧的第一液压缸(5)和设置在挡板(6)上的第二液压缸(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冠状面旋转机构包括设置有弹性带(11)的旋转板(14)、传感测力计(12)、步进电机(13)和齿轮(15),所述传感测力计(12 )通过细绳安装在弹性带(11)上,所述齿轮(15 )通过键(16 )和螺母(17 )安装在旋转板(14)底部的转轴上,所述步进电机(13)输出端与齿轮(15)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14)并排设置2个,所述弹性带(11)均匀分布在两块旋转板(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板(14)上设置有用于矢状面运动的立柱(18)和踏板(19),所述踏板(19)与立柱(18)之间通过长螺栓(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瘫牵引治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I)和靠背板(2)通过合页(4)铰链。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3468814SQ20132052510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周璐瑶, 李陆浩, 白国芳, 张潇逸, 张瑞, 刘照明 申请人:石家庄怡健园康复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