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为核心件,其包括内壁为直筒的瓶体,所述瓶体内设置有靠近瓶口的第一活塞和靠近瓶体中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中包覆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一导针孔;所述第二活塞中包覆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导针孔;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大于第二导针孔直径;所述瓶口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塞和封盖。本实用新型在一个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同时实现不同药剂的灌装,并利用配药注射装置实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内的药剂配制,进而利用给药注射装置直接注射患者体内,实现了制药、储装、配制、注射的无缝衔接。
【专利说明】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常见的医药用瓶有安瓿瓶、西林瓶、卡式瓶等。
[0003]安瓿瓶是用火焰密封的玻璃小瓶,常用于存放注射用的药物以及疫苗、血清等,其清洗烘干灭菌和灌装工艺成熟,灌装中的封口采用火焰加热已灌装药液的安瓿颈部,待其融化后,用拉丝封口工艺使安瓿瓶密封。但因其封口采用火焰加热,不能适用于非耐热性药物;另一方面在灌封过程中,存在由于高温引起药液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品质量的风险。在使用时,需要用砂轮切割瓶颈、徒手掰开或硬器打开安瓿瓶颈,利用注射器抽吸安瓿瓶内的药物进行注射,注射器直接接触药品。在配制操作过程中极容易导致粘于瓶壁的砂轮末及玻璃屑掉入药瓶内,毒性药液与配制人员皮肤直接接触造成感染,安瓿瓶打开过程中药液与外界空气接触,存在二次污染问题,且其所生产产品的剂量受限。
[0004]西林瓶因多用其盛装早期盘尼西林而得名,西林瓶又称钠钙玻璃制注射剂瓶,是一种胶塞封口的小瓶子。有棕色,透明等种类,一般为玻璃材质,其瓶颈部较细,瓶颈以下粗细一致,瓶口略粗于瓶颈,略细于瓶身,可用做碘酒瓶,注射液瓶,口服液瓶等。当用作注射液瓶使用时,与安瓿瓶相类似,配制操作过程繁琐,需要利用注射器抽吸西林瓶内的药物进行注射,在用注射器抽吸西林瓶内的药物过程中,由于瓶内产生负压难于吸出药液,需加大抽吸力度、让针管内产生负压并倒立时药液吸入针管,但拔出瞬间有会造成空气吸入针管,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0005]卡式瓶瓶口装有胶塞并用铝盖密封,尾部用橡胶活塞密封,类似于预装药液的玻璃针管注射器,另配有注射用双通导针针头和推杆。使用过程导针针头扎入瓶口胶塞,推杆放于瓶尾部的橡胶活塞上用力,药液在活塞的压力下注入人体。由于卡式瓶后活塞没被铝盖用压力密封、在高温灭菌时药液膨胀极易使活塞脱落,属无法进行终端灭菌产品。卡式瓶使用过程药液不与注射器任何部件接触,解决了注射时二次污染问题。但是,由于卡式瓶为非终端灭菌产品,其尾部用橡胶活塞密封,使用时又能够滑动,致使其密封的可靠性工艺要求高,生产成本大,生产剂型选择受局限。
[0006]发明人申请的名称为《一种注射装置及反压式西丁瓶组合件》、申请号为申请号201320482223.7的实用新型,能够保证反压式西丁瓶密封可靠性和终端灭菌,方便配药并解决注射时二次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能够保证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密封可靠性和终端灭菌,能够更方便配药并解决注射时二次污染问题,使得医药生产和人体注射实现无缝连接。[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I) 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为直筒的瓶体,所述瓶体内设置有靠近瓶口的第一活塞和靠近瓶体中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中包覆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一导针孔;所述第二活塞中包覆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导针孔;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大于第二导针孔直径;所述瓶口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塞和封盖。
[0010](2) 一种配药注射装置,基于上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药注射管,配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配药注射管内的配药内针,配药内针外设置有配药套针;所述配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针孔直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所述配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配药套针外,所述配药内针的侧壁和所述配药套针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出液孔;所述配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0011](3)—种给药注射装置,基于上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注射管,给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给药注射管内的给药内针,给药内针外设置有给药套针;所述给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针孔;所述给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给药套针外,给药内针的尾部连通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设置有给药外针;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0012](4) 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压式双腔西丁瓶、配药注射装置和给药注射装置;
[0013]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包括内壁为直筒的瓶体,所述瓶体内设置有靠近瓶口的第一活塞和靠近瓶体中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中包覆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一导针孔;所述第二活塞中包覆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导针孔;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大于第二导针孔直径;所述瓶口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塞和封盖;
[0014]所述配药注射装置,包括配药注射管,配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配药注射管内的配药内针,配药内针外设置有配药套针;所述配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针孔直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所述配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配药套针外,所述配药内针的侧壁和所述配药套针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出液孔;所述配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0015]所述给药注射装置,包括给药注射管,给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给药注射管内的给药内针,给药内针外设置有给药套针;所述给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针孔;所述给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给药套针外,给药内针的尾部连通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设置有给药外针;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
入
口 ο
[0016]上述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7]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中,所述瓶体的内壁为圆直筒,圆直筒与所述第一活塞和
第二滑动配合。
[0018]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瓶体通过所述第二活塞分为用于盛装水剂下腔体以及用于盛装水剂或粉剂上腔体。
[0019]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中,所述第一活塞和/或第二活塞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0020]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中,所述第一活塞中心靠近所述第一推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大口向外的喇叭口。
[0021]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中,所述第二活塞中心靠近所述第二推板两侧分别设置有大口向外的喇叭口。
[0022]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中,所述第一导针孔和第二第一导针孔均为大口向外的两个喇叭口对接而成。
[0023]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中,所述封盖为铝封盖或塑料封盖。
[0024]所述配药注射装置中,所述配药内针的进液孔设置在针尖侧壁。
[0025]所述配药注射装置中,所述配药注射管内设置有间隙配合的配药导套,所述配药套针滑动贯穿所述配药导套,配药导套套箍所述瓶口的外沿。
[0026]所述配药注射装置中,所述配药注射管为管状架。
[0027]所述给药注射装置中,所述给药内针和给药套针是间隙配合,给药套针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气缺口或靠近两端分别设置通气孔。
[0028]所述给药注射装置中,所述给药外针设置有无菌保护套。
[0029]所述给药注射装置中,所述给药外针与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螺纹连接。
[0030]所述给药注射装置中,所述给药内针和给药外针是连为一体的双头针。
[0031]所述给药注射装置中,所述给药注射管内设置有间隙配合的给药导套,所述给药套针滑动贯穿所述给药导套,给药导套套箍所述瓶口的外沿。
[0032]所述给药注射装置中,所述给药注射管为管状架。
[0033]本实用新型的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第一活塞对药剂进行了一次封装,橡胶塞和铝封盖对药剂进行了再次封装,因此其密封可靠,并且二次封装均为传统工艺,终端灭菌,制备简单;其瓶体通过第二活塞分为用于盛装水剂下腔体以及用于盛装水剂或粉剂上腔体,使得配药不与外界接触,毋需设置配药用无菌室。
[0034]然后,通过本实用型的配药注射装置,依次刺穿第一活塞对应的第一导针孔和第二活塞对应的第二导针孔,仅推动第二活塞实现上下腔体的合并和药剂配置。
[0035]最后,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给药注射装置,刺穿第一活塞对应的第一导针孔仅推动第一活塞实现患者的药液注射。
[003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使得药剂的灌装、配药和注射发生了变革性改进,在一个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同时实现不同药剂的灌装,并利用配药注射装置实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内的药剂配制,进而利用给药注射装置直接注射患者体内,实现了制药、储装、配制、注射的无缝衔接,减少了二次污染问题,毋需无菌配药环境,能够适应乡村、野外、灾区等卫生环境差的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药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给药外针的结构示意图;[004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给药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1、瓶体;201、第一活塞;301、第一推板;202、第二活塞;302、第二推板;4、
橡胶塞;5、铝封盖;6、环形密封垫;7、配药注射管;8、配药内针;9、配药套针;10、配药导套;11、给药注射管;12、给药套针;13、给药内针;14、给药导套;15、给药外针;16、无菌保护套。
[0044]【具体实施方式】
[0045]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主要包括内壁为直筒的瓶体I和带外沿的瓶口。其中,瓶口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塞4和铝封盖5,瓶体I内设置有靠近瓶口第一活塞201和靠近瓶体中部的第二活塞202 ;第一活塞201中包覆有第一推板301,第一推板301中心开设有第一导针孔;第二活塞202中包覆有第二推板302,第二推板302中心开设有第二导针孔;其中,第一导针孔直径大于第二导针孔直径。
[0046]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均采用医用橡胶材料制成,并分别套装有环形密封垫。第一活塞201和第二活塞202中心靠近对应第一推板301和第二推板3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大口向外的喇叭口。靠近第一推板301或第二推板302外侧的喇叭口,方便导针与穿刺;靠近靠近第一推板301或第二推板302内侧的喇叭口,方便药剂的完全抽吸。第一导针孔和第二导针孔均为大口向外的两个喇叭口对接而成。
[004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压式双腔西丁瓶也可以是直筒的瓶,瓶口的外封不限于铝封盖5,也可以是塑料封盖。
[0048]参照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配药注射装置,其包括配药注射管7,配药注射管7为管状架,配药注射管7的内管壁与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瓶口外沿间隙配合。配药注射管7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配药注射管7内的配药内针8,配药内针8外设置有配药套针9,配药内针8的针头伸出配药套针9外,配药套针8直径大于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第二导针孔,并小于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第一导针孔;配药内针8的侧壁和配药套针9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出液孔,配药内针8的进液孔设置设置在针尖侧壁。配药注射管7内设置有间隙配合的配药导套10,配药套针9滑动贯穿配药导套10,配药导套10套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瓶口外沿。
[0049]配药时,只需将配药注射装置的配药内针8和配药套针9先依次穿透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橡胶塞4、第一活塞201和相应的第一导针孔,然后配药内针8再依次穿透第二活塞202和相应的第二导针孔,而配药套针9抵靠在第二活塞202相应的第二推板302,压迫第二活塞202下行,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下腔体中的水剂被压入配药内针8的进液孔,穿过配药内针8的侧壁和配药套针9的侧壁分别设置的相互连通的出液孔而流入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上腔体,与上腔体的粉剂或水剂进行混合,以达到配药目的;最后,第二活塞202位于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反压式双腔西丁瓶的双腔室变成了单腔室。
[0050]参照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给药注射装置。其中,给药注射装置包括给药注射管11,给药注射管11也可为管状架。本实施例采用给药注射管11,给药注射管11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给药注射管11内的给药内针13,给药内针13外设置有给药套针12 ;给药内针13和给药套针12的作用是分别刺穿橡胶塞。
[0051]给药注射时,推进瓶体I,给药内针13再次刺穿第一活塞201,并经第一导针孔接触药剂,而给药套针12抵靠第一推板外侧推动第一活塞201,配置后的药剂通过给药内针13排出;因此,要求给药套针12直径大于第一活塞201处的第一导针孔直径,当然给药内针13直径要小于第一导针孔的直径;并且要求给药内针13的针头伸出给药套针12外,并能够通过第一导针孔再次刺透第一活塞2,接触药剂。
[0052]给药内针13的尾部连通给药注射管11的出口,给药注射管11的出口设置有给药外针接头,可以安装给药外针。另一种优选方案是,给药内针13和给药外针是连为一体的双头针。当给药内针13和给药外针是连为一体的双头针时,药剂在注射过程中彻底与外界隔绝,更好地解决了药剂注射时的二次污染问题。
[0053]本实施例中,给药注射管11内设置有间隙配合的给药导套10,给药套针12滑动贯穿给药导套14,给药导套14套箍瓶口的外沿。给药注射管11与给药导套14间隙配合,这样瓶体容易推入给药注射管11内;替代方案中,二者还可以是滑动配合,需要改进的是在给药注射管11底部开设排气孔;当然,给药注射管11为管状架,就无需考虑排气问题。
[0054]需要说明的是给药内针13和给药套针10可以是间隙配合,并且套针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气缺口或靠近两端分别设置通气孔。在使用时,有利于排气和推动活塞。
[0055]参照图4、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给药外针和给药注射装置,其与图3中所示的给药注射装置的区别在于,给药外针15与给药注射管11的出口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可靠性由于传统的插拔连接。给药外针15外设置有无菌保护套16,无菌保护套16可以为医用塑料套或橡胶套。
[0056]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权利要求】
1.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壁为直筒的瓶体,所述瓶体内设置有靠近瓶口的第一活塞和靠近瓶体中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中包覆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一导针孔;所述第二活塞中包覆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导针孔;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大于第二导针孔直径;所述瓶口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塞和封盖。
2.—种配药注射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配药注射管,配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配药注射管内的配药内针,配药内针外设置有配药套针;所述配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针孔直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所述配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配药套针外,所述配药内针的侧壁和所述配药套针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出液孔;所述配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内针的进液孔设置在针尖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注射管内设置有间隙配合的配药导套,所述配药套针滑动贯穿所述配药导套,配药导套套箍所述瓶口的外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配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药注射管为管状架。
6.一种给药注射装置,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给药注射管,给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给药注射管内的给药内针,给药内针外设置有给药套针;所述给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针孔;所述给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给药套针夕卜,给药内针的尾部连通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设置有给药外针;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给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内针和给药套针是间隙配合,给药套针两端分别设置有通气缺口或靠近两端分别设置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给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外针设置有无菌保护套。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给药注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给药外针与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螺纹连接。
10.一种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及其注射装置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压式双腔西丁瓶、配药注射装置和给药注射装置; 所述反压式双腔西丁瓶包括内壁为直筒的瓶体,所述瓶体内设置有靠近瓶口的第一活塞和靠近瓶体中部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中包覆有第一推板,第一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一导针孔;所述第二活塞中包覆有第二推板,第二推板中心开设有第二导针孔;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大于第二导针孔直径;所述瓶口设置有密封用橡胶塞和封盖; 所述配药注射装置,包括配药注射管,配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配药注射管内的配药内针,配药内针外设置有配药套针;所述配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导针孔直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导针孔直径;所述配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配药套针外,所述配药内针的侧壁和所述配药套针的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连通的出液孔;所述配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所述给药注射装置,包括给药注射管,给药注射管的底部设置有位于给药注射管内的给药内针,给药内针外设置有给药套针;所述给药套针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导针孔;所述给药内针的针头伸出所述给药套针外,给药内针的尾部连通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出口设置有给药外针;所述给药注射管的内管壁与所述瓶口的外沿间隙配合。
【文档编号】A61J1/06GK203634489SQ201320530186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8日
【发明者】丁一玲 申请人:丁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