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07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符合眼针分区定穴的眼针分区定穴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定穴、操作简便的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的透明板,在透明板的中心设置有瞳孔圆,在瞳孔圆的外设置有虹膜环;在透明板上还设置有分别通过瞳孔圆的圆心的四条穴区定位实线和四条穴区定位虚线,穴区定位实线和穴区定位虚线交错排布,相邻穴区定位实线和穴区定位虚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2.5°;透明板上,水平向上的穴区定位虚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延长指针和右延长指针,左延长指针的长度应不小于右延长指针;在透明板的瞳孔圆内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与透明的手柄相连。
【专利说明】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符合眼针分区定穴的眼针分区定穴仪,用于实验动物的眼针分区定穴。
技术背景
[0002]眼针疗法是在眼眶内外特定的穴区进行针刺等刺激,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是针灸术的一部分,在古代医籍中未有过记载,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彭静山教授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首创的一种微针疗法,并于八十年代向海外推广。目前,已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学习应用眼针疗法,将眼周分为八区十三穴,在眼针操作要领中,最关键的是找准穴区。
[0003]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针灸的基础研究备受重视,而针对眼针的基础研究也越来越多。基础研究所用实验动物多为鼠、兔、猪、犬等,其分区定穴与人体大致相同。
[0004]中国专利号为201120018481.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眼针分区定穴器,该眼针分区定穴器包括环形定位区、穴区定位线和手柄,环形定位区、穴区定位线和手柄为由PBS塑料一次注塑成型的整体结构,为透明体;分别在环形定位区的正面和背面上用线平分成16个小区,并用汉字进行标记,以正面为例,分别为大肠、肺、下焦、胃、脾、小肠、心、中焦、胆、肝、上焦、肾、膀胱针刺区。然而通过实践证明,若将该眼针分区定穴器应用于动物的眼针分区定穴时,存在的问题是分区的位置不正确,并不与所述的动物身体部位相对应。
[0005]另外,因动物眼形通常较圆,不同于人的扁平眼形,因此在为动物进行眼针分区定穴时,用上述眼针分区定穴器定穴时略有困难。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定穴、操作简便的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
[0007]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包括圆形的透明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板的中心设置有瞳孔圆,在瞳孔圆的外设置有虹膜环;在透明板上还设置有四条穴区定位实线和四条穴区定位虚线,所述的穴区定位实线和穴区定位虚线分别通过瞳孔圆的圆心,穴区定位实线和穴区定位虚线交错排布,相邻穴区定位实线和穴区定位虚线之间的夹角均为22.5° ;四条穴区定位实线和四条穴区定位虚线将透明板分成十六个扇形区域,其中一条穴区定位虚线与瞳孔圆竖向上的对称线重合,从该穴区定位虚线的上部开始顺时针向,这十六个区域依次是第一区为膀胱区,第二和第三区为上焦区,第四区为肝区,第五区为胆区,第六和第七区为中焦区,第八区为心区,第九区为小肠区,第十区为脾区,第十一区为胃区,第十二和第十三区为下焦区,第十四区为肺区,第十五区为大肠区,第十六区为肾区;透明板上,水平向上的穴区定位虚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延长指针和右延长指针,左延长指针的长度应不小于右延长指针;在透明板的瞳孔圆内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转轴与透明的手柄相连。[0009]具体地,所述的四条穴区定位实线、四条穴区定位虚线、瞳孔圆、虹膜环均可采用刻线的形式,嵌刻在透明板的一面,或是一面及同时另一面上相对称地嵌刻。同样地,十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嵌刻相应的区域名称。
[0010]如果本实用新型的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只采用一块透明板的结构,则在对双眼分别定穴时,须要将透明板翻转才能对另一眼睛定穴;然而,由于区域名称的文字是嵌刻在透明板上,翻转后文字也会随之反向,观测时并不方便,而且还容易将左右眼的观测混淆;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可设置两个透明板,一个为左眼透明板,另一个为右眼透明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使用者不仅拿持方便,而且将左右眼的观测,分别通过两个独立的透明板得以实现,避免了分别观测左右眼可能产生的混淆,以及反向文字的干扰。更重要的是,可以准确定位眼针分区相应的功能穴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I为膀胱区、2为上焦区、3为肝区、4为胆区、5为中焦区、6为心区、7为小肠区、8为脾区、9为胃区、10为下焦区、11为肺区、12为大肠区、13为肾区、14为虹膜环、15为右延长指针、16为手柄、17为左延长指针、18为瞳孔圆、19为转轴、20为透明板、21为穴区定位虚线、22为穴区定位实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的透明板20是由透明硬塑料材质制成,分为左眼透明板20和右眼透明板20。以左眼透明板20为例,在透明板20上印有或嵌刻有模仿动物眼大小的眼睛模型:中心透明处的瞳孔圆18代表瞳孔,左延长指针17的位置代表目内眦、右延长指针15的位置代表目外眦,其中左延长指针17略长于右延长指针15。眼球四周分别由四条穴区定位实线22和四条穴区定位虚线21分割而成十六个区域,每条穴区定位实线22与穴区定位虚线21间角度为22.5度。一条穴区定位虚线21与瞳孔圆18竖向上的对称线重合,从该穴区定位虚线21的上部开始顺时针向,这十六个区域依次是第一区为膀胱区1,第二和第三区为上焦区2,第四区为肝区3,第五区为胆区4,第六和第七区为中焦区5,第八区为心区6,第九区为小肠区7,第十区为脾区8,第十一区为胃区9,第十二和第十三区为下焦区10,第十四区为肺区11,第十五区为大肠区12,第十六区为肾区13 ;透明板20上;各区对应的穴区名称分别印在透明板20上,便于识别。右眼透明板20与左眼透明板20为对称设置。
[0016]使用时,操作者手持左右眼相对应的定穴仪手柄,在操作方便的角度,将定位仪靠近动物眼球,使圆形透明板20中心的瞳孔圆18对准动物眼球瞳孔,旋转圆形透明板20,使左延长指针17与动物眼睛内眦对齐、右延长指针15与动物眼睛外眦对齐,即可通过透明的定穴仪清晰定位所测动物双眼眼针穴区。
【权利要求】
1.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包括圆形的透明板(2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板(20)的中心设置有瞳孔圆(18),在瞳孔圆(18)的外设置有虹膜环(14);在透明板(20)上还设置有四条穴区定位实线(22)和四条穴区定位虚线(21),所述的穴区定位实线(22)和穴区定位虚线(21)分别通过瞳孔圆(18)的圆心,穴区定位实线(22)和穴区定位虚线(21)交错排布,相邻穴区定位实线(22)和穴区定位虚线(21)之间的夹角均为22.5° ; 四条穴区定位实线(22)和四条穴区定位虚线(21)将透明板(20)分成十六个扇形区域,其中一条穴区定位虚线(21)与瞳孔圆竖向上的对称线重合,从该穴区定位虚线(21)的上部开始顺时针向,这十六个区域依次是第一区为膀胱区(1),第二和第三区为上焦区(2),第四区为肝区(3),第五区为胆区(4),第六和第七区为中焦区(5),第八区为心区(6),第九区为小肠区(7),第十区为脾区(8),第十一区为胃区(9),第十二和第十三区为下焦区(10),第十四区为肺区(11),第十五区为大肠区(12),第十六区为肾区(13); 透明板(20)上,水平向上的穴区定位虚线(2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延长指针(17)和右延长指针(15),左延长指针(17)的长度应不小于右延长指针(15);在透明板(20)的瞳孔圆(18)内的中心处设置有转轴(19),转轴(19)与透明的手柄(16)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条穴区定位实线(22)、四条穴区定位虚线(21)、瞳孔圆(18)、虹膜环(14)均采用刻线的形式,嵌刻在透明板(20)的一面,或者是一面及同时另一面上相对称地嵌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动物用标准化眼针分区定穴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板(20)为两个,一个为左眼透明板(20),另一个为右眼透明板(20)。
【文档编号】A61H39/02GK203400309SQ201320532138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于莉, 田维柱, 海英, 车戬, 王德山, 张会永 申请人: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