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229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包括双层管体、连接套、环形气囊、进气管、进气接头、转向筒、左调节绳和右调节绳;双层管体包括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套装在外层套管内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下部固定在一起并形成前端口,连接套的下部外侧套装在内层套管的上部内侧;位于前端口上方的外层套管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双层管体的内增设转向筒,并通过滚轮和调节绳实现对其的转向控制,可准确控制管体的前进方向,进而提高插管效率,省时省力,从而为患者的急救及治疗节省时间,同时还可避免对组织的损伤。
【专利说明】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
【背景技术】
[0002]气管插管是指将一特制的气管内导管经声门置入气管,通常包括经口气管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方式。气管插管术是临床急救、麻醉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然而,在临床急救或气管插管全麻时所使用的气管导管多为PVC等材料的直形导管,因材质较软可塑性不强,无法调整方向,操作时往往需在硬质管芯预设角度引导下执行,在会厌及声门暴露清楚时还易操作,但遇到颈短、会厌肥大,声门较高时往往会造成操作困难,难以寻找声门顺利进入气管,需反复多次退出口腔外调整角度,极易造成导管污染、口腔粘膜损伤、喉头及声门的水肿,且成功率低,此时常常要借用纤维光镜等复杂设备操作,从而导致插管过程缓慢,费时费力,甚至会导致延误抢救时机,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气管插管导管存在的无法调整方向、易导致插管过程缓慢,费时费力,甚至会导致延误抢救时机,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包括双层管体、连接套、环形气囊、进气管、进气接头、转向筒、左调节绳和右调节绳;双层管体包括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套装在外层套管内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下部固定在一起并形成前端口,连接套的外侧套装在内层套管的上部内侧;位于前端口上方的外层套管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外层套管的上部外侧通过进气管固定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和进气管相通,外层套管的管壁上有连通环形气囊和进气管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口和进气管的出口连接在一起,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环形气囊内;内层套管的外侧由上至下间隔套装有至少三个位于空腔内的转向筒,任意两相邻的转向筒的前部和后部均通过吊挂装置连接在一起;每个转向筒的左右两侧均有吊耳,吊耳上有吊装孔,左调节绳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左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右调节绳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右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层套管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空腔相通的穿出孔,左调节绳的上端和右调节绳的上端均穿出对应的穿出孔外。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06]上述吊挂装置可为连接扣,连接扣的上部和位于连接扣上方的转向筒铰接在一起,连接扣的下部和位于连接扣下方的转向筒铰接在一起。
[0007]上述连接扣可呈C形。
[0008]上述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可固定安装有收放调节装置,收放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滚轮和转轴,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滚轴安装有滚轮,滚轮的中部有收绳槽,左调节绳的上端和右调节绳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收绳槽内。
[0009]上述对应收绳槽两侧位置的滚轮上可沿圆周分布有防滑棘齿。
[0010]上述进气接头内可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0011]上述对应前端口和环形气囊之间位置的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上均可分布有侧孔,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的侧孔的轮廓处固定在一起。
[0012]上述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均可为透明套管,外层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呈螺旋状的金属丝。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在双层管体的内增设转向筒,并通过滚轮和调节绳实现对其的转向控制,可准确控制管体的前进方向,进而提高插管效率,省时省力,从而为患者的急救及治疗节省时间,同时还可避免对组织的损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为附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3为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4为附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5为附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I为连接套,2为环形气囊,3为进气管,4为进气接头,5为转向筒,6为左调节绳,7为右调节绳,8为内层套管,9为外层套管,10为空腔,11为前端口,12为进气通道,13为吊耳,14为连接扣,15为固定座,16为滚轮,17为收绳槽,18为为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2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3]如附图1、2、3、4、5所示,该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包括双层管体、连接套1、环形气囊2、进气管3、进气接头4、转向筒5、左调节绳6和右调节绳7 ;双层管体包括内层套管8和外层套管9,内层套管8套装在外层套管9内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10 ;内层套管8和外层套管9的下部固定在一起并形成前端口 11,连接套I的外侧套装在内层套管8的上部内侧;位于前端口 11上方的外层套管9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2,外层套管9的上部外侧通过进气管3固定有进气接头4,进气接头4和进气管3相通,外层套管9的管壁上有连通环形气囊2和进气管3的进气通道12,进气通道12的进口和进气管3的出口连接在一起,进气通道12的出口位于环形气囊2内;内层套管8的外侧由上至下间隔套装有至少三个位于空腔10内的转向筒5,任意两相邻的转向筒5的前部和后部均通过吊挂装置连接在一起;每个转向筒5的左右两侧均有吊耳13,吊耳13上有吊装孔,左调节绳6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5左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5固定连接在一起,右调节绳7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5右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5固定连接在一起;夕卜层套管9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空腔10相通的穿出孔,左调节绳6的上端和右调节绳7的上端均穿出对应的穿出孔外。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拉动或放松左调节绳6和右调节绳7实现对前端口 11方向的调节,通过进气接头4实现对环形气囊2的充气。
[0024]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5]如附图1、2、3、5所示,吊挂装置为连接扣14,连接扣14的上部和位于连接扣14上方的转向筒5铰接在一起,连接扣14的下部和位于连接扣14下方的转向筒5铰接在一起。
[0026]如附图1、2、3、5所示,连接扣14呈C形。
[0027]如附图1、2、4所示,连接套I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收放调节装置,收放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15、滚轮16和转轴,连接套I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座15,固定座15上通过滚轴安装有滚轮16,滚轮16的中部有收绳槽17,左调节绳6的上端和右调节绳7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收绳槽17内。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转动滚轮16实现对左调节绳6和右调节绳7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前端口 11方向的调节,尤其便于微调。
[0028]根据需求,对应收绳槽17两侧位置的滚轮16上沿圆周分布有防滑棘齿。这样可使滚轮16的转动更加方便省力。
[0029]如附图1、2所示,进气接头4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这样可在给环形气囊2内充满气后避免漏气,便于操作;根据需求,单向阀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
[0030]如附图1、2所示,对应前端口 11和环形气囊2之间位置的外层套管9和内层套管8上均分布有侧孔18,外层套管9和内层套管8的侧孔18的轮廓处固定在一起。
[0031]根据需求,外层套管9和内层套管8均为透明套管,外层套管9的管壁内设有呈螺旋状的金属丝。这样可增大其强度、弹性和可塑性。
[0032]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管体、连接套、环形气囊、进气管、进气接头、转向筒、左调节绳和右调节绳;双层管体包括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内层套管套装在外层套管内且两者之间形成空腔;内层套管和外层套管的下部固定在一起并形成前端口,连接套的外侧套装在内层套管的上部内侧;位于前端口上方的外层套管外侧固定有环形气囊,外层套管的上部外侧通过进气管固定有进气接头,进气接头和进气管相通,外层套管的管壁上有连通环形气囊和进气管的进气通道,进气通道的进口和进气管的出口连接在一起,进气通道的出口位于环形气囊内;内层套管的外侧由上至下间隔套装有至少三个位于空腔内的转向筒,任意两相邻的转向筒的前部和后部均通过吊挂装置连接在一起;每个转向筒的左右两侧均有吊耳,吊耳上有吊装孔,左调节绳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左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右调节绳的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每个转向筒右侧的吊装孔并与位于底部的转向筒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层套管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与空腔相通的穿出孔,左调节绳的上端和右调节绳的上端均穿出对应的穿出孔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吊挂装置为连接扣,连接扣的上部和位于连接扣上方的转向筒铰接在一起,连接扣的下部和位于连接扣下方的转向筒铰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连接扣呈C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收放调节装置,收放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座、滚轮和转轴,连接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固定座,固定座上通过滚轴安装有滚轮,滚轮的中部有收绳槽,左调节绳的上端和右调节绳的上端均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收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对应收绳槽两侧位置的滚轮上沿圆周分布有防滑棘齿。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进气接头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进气接头内固定安装有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对应前端口和环形气囊之间位置的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上均分布有侧孔,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的侧孔的轮廓处固定在一起;或/和,外层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呈螺旋状的金属丝。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对应前端口和环形气囊之间位置的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上均分布有侧孔,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的侧孔的轮廓处固定在一起;或/和,外层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呈螺旋状的金属丝。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向式气管插管导管,其特征在于对应前端口和环形气囊之间位置的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上均分布有侧孔,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的侧孔的轮廓处固定在一起;或/和,外层套管和内层套管均为透明套管,外层套管的管壁内设有呈螺旋状的金属丝。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3436650SQ201320537112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薛勇, 陈红霞, 李晓光 申请人:薛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