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胃管引导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1228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经鼻胃管引导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经鼻胃管引导器,包括引导管和导管头,引导管的侧壁上沿纵向有一条开口缝;引导管的顶部固定有导管头;导管头的中部有通孔,导管头上沿纵向有一条与开口缝相接的开口槽。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在放置胃管前,先放置本实用新型,引导管的内孔将形成胃管的引导通道,使得胃管可顺利进入胃内;呈半球状的导管头可以为引导管的放置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同时圆滑的端头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成功率高的特点。
【专利说明】经鼻胃管引导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经鼻胃管引导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放置胃管治疗多在患者清醒的状态操作,由于患者的配合操作还较容易,但在抢救昏迷危重患者需放置胃管治疗时,此时患者已丧失了吞咽能力,由于胃管细且软,放置胃管颇为困难,易在口腔盘旋,不仅费时费力,成功率还很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经鼻胃管引导器,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在患者丧失吞咽能力时胃管放置困难、易在口腔盘旋、费时费力、成功率低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经鼻胃管引导器,包括引导管和导管头,引导管的侧壁上沿纵向有一条开口缝;引导管的顶部固定有导管头;导管头的中部有通孔,导管头上沿纵向有一条与开口缝相接的开口槽。
[000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位于开口缝左侧的引导管的侧壁外侧上可固定有能吸附在位于开口缝右侧的引导管侧壁外侧的吸附边。
[0007]上述导管头可呈半球状且其凸面向上。
[0008]上述弓I导管可为硅胶管。
[0009]上述引导管的外径可为0.6cm。
[0010]上述导管头的高度可为0.5cm。
[0011]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其在放置胃管前,先放置本实用新型,引导管的内孔将形成胃管的引导通道,使得胃管可顺利进入胃内;呈半球状的导管头可以为引导管的放置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同时圆滑的端头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具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成功率高的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引导管,2为导管头,3为开口缝,4为通孔,5为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8]如附图1、2所示,该经鼻胃管引导器包括引导管I和导管头2,引导管I的侧壁上沿纵向有一条开口缝3 ;引导管I的顶部固定有导管头2 ;导管头2的中部有通孔4,导管头2上沿纵向有一条与开口缝3相接的开口槽5。在使用过程中,当患者丧失吞咽能力时,可将导管头2从患者的鼻腔插入,引导管I将在导管头2的作用下,依次通过鼻腔、口腔、食道,最后进入胃内;然后将胃管从引导管I尾部的内孔内穿入,此时引导管I的内孔将形成胃管的引导通道,胃管可顺利进入胃内;最后,可将引导管I缓慢抽出,并透过开口缝3和开口槽5使引导管I和导管头2均与胃管剥离。根据需求,导管头2的硬度可小于引导管I的硬度,这样在使用时,较硬的引导管I可使放置更加容易,较软的导管头2可使其在放置过程中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0019]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经鼻胃管引导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0]根据需求,位于开口缝3左侧的引导管I的侧壁外侧上固定有能吸附在位于开口缝3右侧的引导管I侧壁外侧的吸附边。吸附边可使引导管I的侧壁形成封闭空腔,在未插入胃管时,其可通过导管头2对患者食道或胃内的食物残渣进行吸引。
[0021]如附图1、2所示,导管头2呈半球状且其凸面向上。凸面向上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同时圆滑的端头可降低对患者的损伤。
[0022]如附图1、2所示,引导管I为硅胶管。
[0023]如附图1、2所示,引导管I的外径为0.6cm。
[0024]如附图1、2所示,导管头2的高度为0.5cm。
[0025]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权利要求】
1.一种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导管和导管头,引导管的侧壁上沿纵向有一条开口缝;引导管的顶部固定有导管头;导管头的中部有通孔,导管头上沿纵向有一条与开口缝相接的开口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位于开口缝左侧的引导管的侧壁外侧上固定有能吸附在位于开口缝右侧的引导管侧壁外侧的吸附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导管头可呈半球状且其凸面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引导管为硅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引导管为硅胶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引导管的外径为0.6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引导管的外径为0.6c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导管头的高度为0.5cm。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导管头的高度为0.5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经鼻胃管引导器,其特征在于导管头的高度为0.5cm。
【文档编号】A61M25/088GK203436668SQ201320537111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31日
【发明者】薛勇, 钟吟娟, 郝琦 申请人:薛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