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熏洗坐浴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中药熏洗坐浴器,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底座、盛液盆、加热器、壳体、罩体和输汽管构成,盛液盆固定在底座上,加热器安装在盛液盆内,壳体为倒置的桶状体,扣在底座上,壳体的底部有通孔,输汽管为螺旋管状体,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内侧,并且与底部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罩体固定连接,罩体扣合在盛液盆上。向盛液盆倒入热的中药汤剂,启动加热器,患者的患部对准通孔坐在壳体上,由于输汽管为螺旋管状体,使患者的患部接受到适合的蒸汽温度。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长时间持续提供温度适合的中药蒸汽,性能安全可靠。
【专利说明】一种中药熏洗坐浴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手术台。
【背景技术】
[0002]在医生指导下肛肠患者通过中药熏洗对治疗肛肠疾病有很好的效果,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盆中倒入热的中药汤剂,患者蹲坐在盆的上方,通过中药汤剂产生的蒸汽对患部进行熏洗。但有一些疾病需要熏洗的时间较长,时间要达到十多分钟,而中药汤剂的温度降低导致不能够产生足够的蒸汽,有一种能够加热的熏洗盆,是在盆内安装有加热器,由于加热温度过高,所产生的蒸汽对患处周围的皮肤会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供适合温度的中药熏洗坐浴器。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采用底座、盛液盆、加热器、壳体、罩体和输汽管构成中药熏洗坐浴器,盛液盆固定在底座上,加热器安装在盛液盆内,底座有向上的边沿框,壳体为倒置的桶状体,其开口处扣在底座的边沿框内,壳体的底部有通孔,输汽管为螺旋管状体,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内侧,并且与底部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罩体固定连接,罩体扣合在盛液盆上。向盛液盆倒入热的中药汤剂,启动加热器,将壳体扣在底座上,此时的罩体也扣合在盛液盆上,患者的患部对准通孔坐在壳体上,由于输汽管为螺旋管状体,中药汤剂产生的蒸汽通过输汽管到达通孔时,输汽管将蒸汽的热量已经散失了一部分,使患者的患部接受到适合的蒸汽温度。
[0005]在壳体内安装有风扇,壳体的侧壁上开有换气孔,如果患者感觉温度过热,可以开启风扇,对流经输汽管的蒸汽进一步降温。
[0006]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长时间持续提供温度适合的中药蒸汽,性能
安全可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本实用新型由底座1、盛液盆2、加热器3、壳体5、罩体7和输汽管8构成,盛液盆2固定在底座I上,加热器3安装在盛液盆2内,底座I有向上的边沿框4,壳体5为倒置的桶状体,其开口处扣在底座I的边沿框4内,壳体5的底部有通孔6,输汽管8为螺旋管状体,一端固定在壳体5的底部内侧,并且与底部的通孔6连接,另一端与罩体7固定连接,罩体7扣合在盛液盆2上,在壳体5内安装有风扇9,壳体5的侧壁上开有换气孔10。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熏洗坐浴器,其特征在于:它由底座、盛液盆、加热器、壳体、罩体和输汽管构成,盛液盆固定在底座上,加热器安装在盛液盆内,底座有向上的边沿框,壳体为倒置的桶状体,其开口处扣在底座的边沿框内,壳体的底部有通孔,输汽管为螺旋管状体,一端固定在壳体的底部内侧,并且与底部的通孔连接,另一端与罩体固定连接,罩体扣合在盛液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熏洗坐浴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安装有风扇,壳体的侧壁上开有换气孔。
【文档编号】A61H33/06GK203458585SQ201320555015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9日
【发明者】盖冬梅, 任姗 申请人:盖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