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治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99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腹腔治疗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腹腔治疗管,涉及医疗辅助器械。腹腔治疗管,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中的腔道,管体的一段为体外段,另一段为体内段,管体中的腔道至少设置两个腔道,体外段的端部设有各腔道接入端口;在体内段的端部设置气囊(2),气囊与第一腔道(41)连通;管体中的第二腔道为排出腔道(42)。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从腹腔内进行引流,减少引流管堵塞的情况。
【专利说明】腹腔治疗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腹腔治疗管为单一或双腔管道结构,功能单一,直径小;而且因容易脱出、容易堵塞以及功能单一,使用上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在腹腔的、防脱出的、引流效果好的腹腔治疗管。
[0004]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腹腔治疗管,包括管体、设置在管体中的腔道,管体的一段为体外段,另一段为体内段,管体中的腔道至少设置两个腔道,体外段的端部设有各腔道接入端口 ;在体内段的端部设置气囊,气囊与第一腔道连通;管体中的第二腔道为排出腔道。
[0005]进一步地,所述管体中设置第三腔道,第三腔道为输入腔道。
[0006]可选地,所述气囊至少设置两圈,两圈之间的管体上设有通孔与排出腔道连通。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在充气饱和状态,相邻的气囊之间的空隙为1-10毫米。
[0008]可选地,所述气囊呈螺旋状设置在体内段的端部,螺旋间距中的管体上设有通孔与排出腔道连通。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在充气饱和状态,螺旋间距为1-10毫米。
[0010]本实用新型可较好地从腹腔内进行引流,减少引流管堵塞的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腹腔治疗管,包括管体1、设置在管体中的腔道,管体的一段为体外段,另一段为体内段,管体中的腔道至少设置两个腔道,体外段的端部设有各腔道接入端口 ;在体内段的端部设置气囊2,气囊2与第一腔道41连通;管体中的第二腔道为排出腔道42,所述管体中设置第三腔道,第三腔道为输入腔道43。设在体外段端部各腔道接入端口包括第一腔道接入端口 46、排出腔道接入端口 48、输入腔道接入端口 49。设置在体内段端部的气囊2可减少腹腔内气体或肉体对引流管的影响。
[0015]如图1所示,所述气囊2至少设置两圈,两圈之间的管体上设有通孔421与排出腔道41连通。所述气囊2在充气饱和状态,相邻的气囊2之间的空隙为1-10毫米。气囊2采用多圈的设计可防止大块的肉体或其他杂物堵塞引流管的情况发生。
[0016]如图2所示,所述气囊2呈螺旋状设置在体内段的端部,螺旋间距中的管体上设有通孔421与排出腔道42连通。所述气囊2在充气饱和状态,螺旋间距为1-10毫米。气囊2采用螺旋的设计也可防止大块的肉体或其他杂物堵塞引流管的情况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腹腔治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I)、设置在管体中的腔道,管体的一段为体外段,另一段为体内段,管体中的腔道至少设置两个腔道,体外段的端部设有各腔道接入端口 ;在体内段的端部设置气囊(2),气囊与第一腔道(41)连通;管体中的第二腔道为排出腔道(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腔治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中设置第三腔道,第三腔道为输入腔道(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腔治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至少设置两圈,两圈之间的管体上设有通孔与排出腔道(41)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腔治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在充气饱和状态,相邻的气囊(2)之间的空隙为1-1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腔治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呈螺旋状设置在体内段的端部,螺旋间距中的管体上设有通孔与排出腔道(4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腹腔治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2)在充气饱和状态,螺旋间距为1-10毫米。
【文档编号】A61M25/10GK203447626SQ201320563055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1日
【发明者】周汉新, 肖亮 申请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