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220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现在的针灸针都是用软体承装袋承装的,携带不是很安全,并且每一次用完也不能够进行彻底的消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种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组成包括:棒桶(1),所述的棒桶内具有按摩腔(2)和针灸腔(3),所述的按摩腔通过隔挡片(4)连接所述的针灸腔,所述的按摩腔连接按摩头(5),所述的针灸腔连接带有紫外线杀菌灯(6)的盖(7),所述的针灸腔内具有针灸针承装腔(8)。本实用新型用于针灸治疗和按摩。
【专利说明】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
[0003]【背景技术】:
[0004]现在的针灸针都是用软体承装袋承装的,携带不是很安全,并且每一次用完也不能够进行彻底的消毒,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0005]中医内科医生在给病人进行针灸时,有一些病人有晕针的情况发生,使医生无法进行诊治,有可能延误疾病的治疗。
[0006]
【发明内容】
: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缓解晕针病人的情绪,针灸针消毒彻底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
[0008]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组成包括:棒桶,所述的棒桶内具有按摩腔和针灸腔,所述的按摩腔通过隔挡片连接所述的针灸腔,所述的按摩腔连接按摩头,所述的针灸腔连接带有紫外线杀菌灯的盖,所述的针灸腔内具有针灸针承装腔。
[0010]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针灸腔包括所述的针灸针承装腔,所述的针灸针承装腔连接针灸针固定盖,所述的针灸针固定盖连接提手,所述的针灸针固定盖上开有一组插针灸针孔,针灸针倒插入所述的针灸针孔。
[0011]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针灸针过盈配合插入所述的针孔内,所述的针灸针的针尖向盖的方向设置。
[0012]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按摩头连接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蓄电池,所述的电机连接按钮,所述的按摩头连接保护盖,所述的蓄电池连接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的按钮连接所述的紫外线灯管。
[0013]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棒桶的材料为硬质塑料。
[0014]有益效果:
[0015]1.本实用新型能够给针灸针随时进行消毒,保证了病人的安全,不会出现交叉感染的现象。
[0016]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按摩头能够缓解晕针病人的紧张情绪,使医生能够顺利的进行针灸治疗,治愈速度快。
[0017]3.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特别适合外出和野外进行医疗,由于棒桶是硬质塑料制作,不怕压、携带方便,放在背包内能够携带到任何地方。
[0018]【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组成包括:棒桶1,所述的棒桶内具有按摩腔2和针灸腔3,所述的按摩腔通过隔挡片4连接所述的针灸腔,所述的按摩腔连接按摩头5,所述的针灸腔连接带有紫外线杀菌灯6的盖7,所述的针灸腔内具有针灸针承装腔8。所述的棒桶的材料为硬质塑料。
[0023]在医生给病人进行针灸治疗时,如果出现病人晕针的情况,首先打开按摩头给病人进行按摩,用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然后在进行针灸。
[0024]将针灸针的针尖朝向盖的方向,紫外线杀菌灯在针尖的上方进行消毒,使每一次用完的针灸针都能够随时进行消毒,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0025]实施例2:
[0026]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针灸腔包括所述的针灸针承装腔,所述的针灸针承装腔连接针灸针固定盖9,所述的针灸针固定盖连接提手10,所述的针灸针固定盖上开有一组插针灸针孔11,针灸针12倒插入所述的针灸针孔。
[0027]实施例3:
[0028]实施例2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针灸针过盈配合插入所述的针孔内,所述的针灸针的针尖向盖的方向设置。
[0029]实施例4:
[0030]实施例1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所述的按摩头连接电机13,所述的电机连接蓄电池14,所述的电机连接按钮15,所述的按摩头连接保护盖16,所述的蓄电池连接变压器17,所述的变压器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的按钮连接所述的紫外线灯管。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组成包括:棒桶,其特征是:所述的棒桶内具有按摩腔和针灸腔,所述的按摩腔通过隔挡片连接所述的针灸腔,所述的按摩腔连接按摩头,所述的针灸腔连接带有紫外线杀菌灯的盖,所述的针灸腔内具有针灸针承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灸腔包括所述的针灸针承装腔,所述的针灸针承装腔连接针灸针固定盖,所述的针灸针固定盖连接提手,所述的针灸针固定盖上开有一组插针灸针孔,针灸针倒插入所述的针灸针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特征是:所述的针灸针过盈配合插入所述的针孔内,所述的针灸针的针尖向盖的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特征是:所述的按摩头连接电机,所述的电机连接蓄电池,所述的电机连接按钮,所述的按摩头连接保护盖,所述的蓄电池连接变压器,所述的变压器连接紫外线灯管,所述的按钮连接所述的紫外线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医内科治疗的多功能针灸、按摩棒,其特征是:所述的棒桶的材料为硬质塑料。
【文档编号】A61H7/00GK203493911SQ201320569299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5日
【发明者】关红丽 申请人:关红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